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10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曹仁超Word文件下载.docx

∙大智慧4.67-0.07-1.48%

线投资价值区域

  《红周刊》:

大盘何时能够结束本轮熊市调整?

  曹仁超:

在海外市场,经过3年跌市必然有一次像样的反弹出现,更何况中国经济仍处于高增长期,二季度GDP同比仍有7.6%的升幅。

上证指数从2009年8月开始下调,理论上应在去年12月见底,但今年7月上证指数再创3年内新低。

若按照海外股市"

淡市不出3年"

的惯例,今年7月低点应是牛市二期调整的完成。

但也不排除A股进一步下跌打破惯例的可能。

您是说若7月份A股仍止不住杀跌,就要打破国际惯例?

按照道氏理论,A股目前处于长线投资价值区域。

从估值来看,当市场平均估值处于18~22倍区间时属于偏高水平,超过22倍是疯狂,此时指数迟早将会出现下跌。

而PE跌至12倍是偏低水平,这是长线投资价值区域,低于8倍PE是恶性抛售期,如果你在8倍PE以下入市,一旦恶性抛售完成大市很快便会回升。

12~18倍的PE是合理区间,一般股市会长期在此水平上下震荡。

目前恒指9倍估值代表港股已进入偏低水平,下跌空间有限。

沪市也进入8~12倍水平,具备了长线投资价值,但尚未进入恶性抛售阶段。

  A股仍不具备抄底价值

既然具有了长线投资价值,我们可以抄底了?

不能这样理解,如果现在进场往往很多投资者难以熬过恶性抛售阶段,即便是能够熬过,也要在精神上忍受各种巨大的压迫与痛苦。

我认为A股投资者目前千万不可抄底,而应该是保留实力,静待恶性抛售阶段后期的到来,到那时候投资者方可进入。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资金,更不是技术分析技巧,而是耐性。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能够捱过大灾难者才有生存权,我就是因为捱过1973、1974年跌幅达91%的香港超级大熊市后才有了大智慧。

历史上因缺乏耐性而输得很惨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武器装备先进的德军本可以长驱直入拿下莫斯科,但希特勒没有忍耐力,仓促在秋天发动攻势,才让苏联红军有机可乘。

所以,今天忠告投资者应保留实力作他日反攻之用。

怎样才能有耐性?

投资第一步是知道如何操作(Knowhow),大部分投资者在3~6个月内可学会。

第二步是这样操作的理由是什么?

(Knowwhy)为何股市上升,会回落?

一般需5年时间才能够悟明白。

投资中最难学的是何时出手、何时收手,这没有10年以上功夫难以为之。

A股问题已经不是分析技巧,而是你判断中国未来到底是陷入中等收入危机,还是最后转型成功成为另一超级强国?

我相信是后者。

  板块机会在大消费

假如您有100万要投资A股,您如何进行投资?

当大市跌至某一支撑点可以少量买入博取反弹,这种情况下我很少动用超过30%资金来试水,一旦形势对多头不利便严格止损,直到多头攻占有利阵地大军才可前进。

2009年8月至今A股投资者只宜用20%资金试水而非大仓位投入,此乃毛泽东战略"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可以先打游击,赢面多了之后正规军才全力进攻。

投资者可"

以小搏大"

直到占据有利位置再加大仓位,所以,这100万中我只会拿出20万来进行试水投资,然后等待大盘进入2700点上方时再加仓至70万。

保持80%现金静待黎明来临,可能是今年第四季度,也可能是明年第一季度,才宜于全力反攻。

能否透露一下您将投资哪些板块?

8月份我将有几个亿资金进驻A股试水。

从行业来看,我认为未来A股的机会在大消费,因为从历史发展来看,目前大陆已进入后工业社会,这一阶段传统制造业已进入一个相对饱和水平,再向上发展可能会比较难。

但是消费则不同,随着大陆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也将由低档转向中高档,人们将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旅游、去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是购买一些奢侈品,这对消费板块是一种趋势性利好。

1、当下的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十分严峻,美国已经将原先月牙形的对华包围圈,变成O型包围圈。

美国一方面在环太平洋、黄海和南海接连搞大规模的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炫耀武力威慑;

另一方面又到处挑拨离间、出尔反尔,挑动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越南与中国闹摩擦,唯恐天下不乱,使中国面临领土争端而引发的战争危险。

周边部分国家的嚣张气焰,很可能造成擦枪走火,把战争强加给中国。

虽然中国人不惧怕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战争,但是,这会对股市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2、从通胀压力变成了通缩压力。

去年美国通过QE1和QE2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使美元大幅贬值,推高全球主要商品价格,把通胀输入给中国,造成中国全年通胀高企(最高6.5%),迫使中国采取5次加息和12次提准的极度紧缩政策,并在股市搞扩容大跃进,以抑制流动性,使股市连续两年熊冠全球。

今年以来,美国又采取使美元升值的手段,吸引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加重欧债危机,造成中国经济减速、通货紧缩,陷入困难境地。

与此同时,股市也因流动性紧缺而继续下跌,股指再次回到去年底的下方。

  3、投资者信心降到了冰点。

在低迷市道下,中国股市在连续两年扩容世界第一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再次成为世界第一。

如此不顾一切的扩容大跃进,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最大伤害,是股市暴跌不止的重要原因。

问题在于,美国股市在创出12900点金融危机前的新高时,6月以来已连续5周停止扩容,为40年来所罕见。

香港股市在将近2万点的高位,毅然停止三一重工和光大银行的上市。

唯独中国股市的管理层,至今对扩容大跃进的危害采取不承认主义,在股指比金融危机前高点打了3折的情况下,依然坚决否定市场对放慢扩容节奏的强烈要求,一周发8只新股,终于将市场摧垮,平均每天有1500个股民销户,亿万富翁变千万,千万富翁变百万,百万富翁变十万;

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全面大缩水,股市账户的保证金从2009年底的1.34万亿、2010年底的9132亿、2011年底的6665亿至今年7月18日只剩5723亿。

越扩容资金就越少,股市越跌;

股市越跌,资金抽离的就越多越快,陷入恶性循环。

广大投资者的信心绝望,无疑是对至今仍在做8年后成为世界第一美梦的管理层的绝妙讽刺。

  4、重建信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本周四晚新华社发了《重建信心方能引来中国股市的春天》一文,似乎开始为重大事件的维稳造舆论。

但是,重建信心不是一句空话,不是靠再推几项以加快扩容为目的的股市新政所能忽悠的。

对于估值只有十一二倍、经济增长远比美国1.7%高得多(8%左右)的中国股市来说,即便现在是满地“干柴”,但要重建股市信心,最需要的是“火星”,即利好政策。

我以为似可像美国香港股市学习,将大盘股IPO推迟,小盘股IPO每周不超过3个。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提出,不能创新是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最大风险。

笔者支持金融创新,但对金融创新中的问题难以释怀。

  从郭树清主席提出的观点来看,不能创新是因为没有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体系,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创新成为利益输送的遮羞布。

中国的金融创新实质是要建立市场化的信用体制,是建立严厉的市场控制手段,进而扼制权贵借市场创新的名义寻租。

  典型的是券商保荐加直投经营模式,曾经作为股票市场的创新手段,如雨后春笋遍布市场。

但中国资本与货币市场,本就信用不彰,内部交易众多,而很多中概股被一打一个准,说明财务报表真实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券商本应该起到广大投资者“看门狗”的作用,但保荐者居然成为直投者,利益板结为一体,一不小心,看门狗就成为吃里扒外的盗窃狗。

在财富创新上存在着巨大的混乱,这不能不说是当时的决策者对于中国金融创新认识不清的结果。

  券商可以做投行,这是市场机制的要求,但投行业务与风险投资业务必然有防火墙进行明确的区隔,不能让保荐与风险投资业务变成一根藤上的蚂蚱,这是对A股市场信用基础的再次破坏。

为了获取直投项目收益,出于经济人理性,同一家券商的保荐人以专业知识对投资项目进行粉饰,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进一步说,以券商直投为主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一度盛行的所谓Pre-IPO项目,也就成为关系与权力的比拼,有关系就能投资到上市概率大的好项目,有关系拟上市公司也就愿意拱手将原始股转让给券商。

  幸亏后任管理层清醒认识到了保荐加直投的风险,券商的风险投资方式发生了逆转。

郭树清主席也表示,“我们可能需要谨慎对待直投业务”。

  到目前为止,券商直投规模已经超越百亿,由“上市驱动型”转变为“价值发现型”,模式转变加上市场低迷,以及以往投资项目的定价扭曲,券商直投效益下降。

今年VC/PE机构从参与的63家企业IPO中所获得的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58倍,而券商直投项目的账面回报不足行业的六成。

  中国金融必须创新,但创新过程中必须防止权贵借创新为名攫取利益,不能让一些人以创新的名义,破坏金融市场。

  创新的另一面,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控制体系。

债券市场是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发展重点之一,并且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

因为股权投资需要更大的信用支撑,上市前后都得依靠准确的信息披露进行定价,不像债权有还本付息概念,对于某些无良人士而言,成为免费圈钱场。

而债权市场有基础定价,如银行间市场利率、民间市场利率等,公司要承担还本付息的基本责任,比较适合中国现阶段信用不彰的特色。

  经济较为低迷的阶段,往往是公司的刮骨疗毒期,既需要建立完善的破产机制,让公司平静地、低成本地退出市场,也需要强大的债券市场为并购重组输送子弹,让低效公司以并购重组的方式退出市场。

在国际上,债券市场的规模远大于股票市场,我国以往股票市场远大于债券市场,是在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注定无法长久。

  但是,我国债券市场需要创新,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债券产品,需要建立债券市场的基本信用体制,而债券衍生品发展绝不能过度。

原因正如郭树清主席所说,中国很奇怪的没有债券违约现象,债券违约就像破产和倒闭一样平常,但中国却没有。

这并不说明中国公司风险小,而说明我们的信用评级体制形同虚设,说明债券的发行充斥了行政色彩,信用评级与债券价格可能被人为抬高,说明债券市场成为某些特定企业特定项目的唐僧肉。

在出现违约风险后,居然还能靠注水形成新高。

  没有退市制度,让股票市场风险更高;

债券市场全都高评级,让债券市场的价格全部扭曲。

确实,缺少信用安全导航机制,“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既没有化解,也没有消失,既没有分散,也没有转移”,一旦出事,就会出大事。

  中国金融创新的头等大事,就是建立信用安全机制,就是建立具有独立品格的市场化的公司与中介机构,这些公司有信托责任,责权利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