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78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一捆小棒表示什么?

  一个十

  3、我说17,生:

拿出17根小棒,他表示什么?

(同桌互相说)

  1个十和7个一

  4、我说20,生:

拿出20根小棒,现在你又该怎么办?

他表示什么?

(小组内互相说)

  两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是20.

  5、我说28…

  …………

  我说89,生:

拿出89根小棒(8捆小棒和9根小棒),他表示什么?

(同桌互相说,然后汇报)

  8个十和9个一

  我说90,生:

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8捆小棒合起来是9捆小棒。

他表示。

  9个十是90.

  99,……

  我说100,生:

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9捆小棒合起来是10捆小棒(一大捆)。

  10个十是100。

  从1开始让孩子感受100的含义,从而加深对百的理解。

以及知道在数较多物体时,可以10个10个数。

  这节课我在让学生捆小棒时采用同桌比赛、男女生比赛,不仅比速度,而且比看谁反应快和理解能力。

让孩子眼脑手口并有,边拿边说,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这节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下课了,我们班王子涵跑到我跟前说:

“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欢。

”在一旁的蔡叶萱听到了说:

“这节课像手工课一样,特有意思。

”我说:

“那我们以后经常上这样的课行吗?

她们俩个高兴地说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他们才能学好,看来数学课的形式不能单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手操作,学生看,不能再因害怕有学具而影响教学进程。

应该把它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

通常的孩子都能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

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尤其在59、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二、教学中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大部分学生掌握不错,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

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

  1、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

  2、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

  4、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三、教学中我还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

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第二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但是本单元的教学仍有不足。

  1、学具小棒没有发挥好他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100以内的数数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小棒数,浪费了小棒操作的时间。

学具小棒是在学生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再试着用。

  2、对100这个新的数概念建立得不深。

可让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概念,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练习时,要激发孩子做的兴趣,让他们有动笔的欲。

  4、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与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具体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很困难。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年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大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

为了十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的物品。

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时,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数量为100的不同东西,但他们大多数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地数数就草草地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

在认真反思后,我在另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极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

  本部分设计初衷:

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能空口数到100甚至100以上,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的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

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并培养好的数数品质,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有花生、蚕豆、本子、瓜子、糖、正方形学具、三角形学具、扑克牌,识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多种物品)。

选取这么多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的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数数能力得到提升。

  片断一:

刚才同学们数数已经数到了100多,可真有本事!

现在你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物品,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

  学生们经过一番商量,各自选择了一种学具。

请你仔细地数出10个来,看看是多大一堆?

再接着数出10个来,合在一起看一看20个是多大一堆?

  (学生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数瓜子的学生觉得20个只有很小一堆,数本子的学生觉得20本有很厚一摞)。

请你轻轻地把学具都倒在桌上,先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再仔细地数出100个来,注意:

数之前,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数?

数完后,把你数的方法告诉大家。

开始!

  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开始数数。

数完的同学请举起手,告诉大家你数的是什么?

是怎样数的?

  生:

我数的是五角星,我是一颗一颗的数的,每数5颗就摆成一排,一排一排对齐。

我数的是三角形,我是两个两个的数的,每数完10个就把它们合成一堆,数完10堆我就知道有100个了。

我数的是本子,我是5本5本的数的,我当过学习委员,平时收本子我都是这样看每组是不是收齐了5本作业的,两个5本我是交__放的,这是老师教我的,这样容易数出是几个5本,我数了20个5本就是100本。

我数的是扑克牌,我桌上一共有2副扑克牌。

我知道1副扑克牌是54张,我是从55开始数的,数到60就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每数到10张就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很快就数完了100张。

你真聪明,怪不得你这么快就数好了!

我数的是瓜子,瓜子很小,我是一颗一颗仔细数的,我拨一颗就数一颗。

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真棒!

现在请小组内交换数的物品,检查一下每人都数对了没有,看看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开始检查别的同学数的物品,而且数的更仔细)。

我检查的是×

×

同学数的扑克牌,2副牌一共有108张,我只用看一看她剩下的是不是8张就行了。

你太了不起了!

表扬你!

同学数的葵瓜子,他原来是10颗10颗放成1堆的,但是他不仔细,有两堆放的是11颗,我觉得数的时候要1颗1颗很仔细地数才行。

同学数的本子,我觉得他的方法很好,数的又快又好。

同学们都变得更仔细了,老师很高兴。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我奶奶买鸡蛋时是2个2个的数的

我妈妈在银行上班,她数钱时是5张5张的数的。

你们真会观察!

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好办法解决数数的问题。

  教学反思:

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这个内容时,由于是公开课,担心学生数错,所以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每样物品都是100个,可是他们大多数数出的结果却不是100,当时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是教育学生要仔细的数数就草草的结束了这部分的教学。

在听课领导的指导下,我在这一次教学时做了修改,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数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个人数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为学生们准备了数量在100以上的各种物品或学具,这些丰富的学具本身就刺激了他们,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我还增设了交换物品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具体的体验,有体验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实处。

学生在多次的数数活动中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数数策略是我意想不到的,这使我更坚信他们是无比聪明的。

尤其是在检查别人数的过程中,学生们显得更为仔细,并且有自己的主见,会选择更好的方法来数数。

数学终究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的,所以在活动后我设计了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人做什么事时是象你这样数数的?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找出的这些数数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在“学数学、用数学”上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很多的插图中都渗透了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理念,教材中的插图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通过这些实际的、多层次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数能力和数数品质,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必要性,自主参与意识得到了锻炼。

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出35,使学生在摆的基础上明确35的组成,知道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由于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应放手让他们自己找出来,针对不同的学具我给他们提供了塑料杯和橡皮筋两种用具(旨在让他们每10个装成一杯或扎成一捆),并且准备的是4个杯子或4根橡皮筋,目的是让他们在选择这两种用具时有更宽松的思维空间,当然也有矛盾和问题出现,这也正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只有出现矛盾和问题,才会刺激学生们去争论和实验,在操作中能力和策略才会得到发展和提升。

  片断二:

请你从学具中很快从数出35来,并想一想怎样摆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个?

(你可以用桌上的塑料杯、橡皮筋来帮忙)

  生开始操作,然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A:

我数的是圆片,我用了4个塑料杯来装,前3个杯子每个杯子装10个,最后一个杯子装了5个。

  生B:

我数的是35张扑克牌,每10张我用1根橡皮筋捆起来,最后5张我把它们一张张摊开,这样就看清楚是35张了。

你为什么要把最后5张一张张摊开呢?

把它们摞在一起不行吗?

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5张了。

你考虑问题真周到!

同学(指生A),你也想出了好办法,但你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还有什么缺点了吗?

最后5颗放在塑料杯里不容易看清楚,应把它们倒出来,一颗一颗的分开。

  生C:

我有更好的方法,我数的是瓜子,我用35颗瓜子摆成了“35”的形状,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了。

  (学生们都觉得他的方法很稀奇,很好)。

你的方法真独特!

请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其他的物品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来摆呢?

  生尝试用这种方法。

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摆圆片,我用35个圆片摆成了“35”的形状,

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摆本子不方便,桌子上摆不下。

我觉得这个方法有一点不好,我想用35个五角星来摆“35”的形状,我先数好了35颗,最后却多出了4颗没地方摆了!

同学(指生C)你确实很会动脑筋,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那是35颗瓜子,听了同学们的意见,我觉得如果你在以后考虑问题时如果能多试几次,多跟同学们一起商量,一定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学生们都觉得倍受鼓舞)。

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我很精心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

事实证明:

他们比我预想的更会思考问题,尤其是最后C同学用35颗瓜子摆成“35”的形状更有独见性。

由于是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我决定更加放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决不回避。

当生A和生B的方法不同时,我在这个细节上大做__,让生B把自己为什么要把最后的5张牌摊开的理由说得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使生A和更多的学生能从他的表述中找到值得自己汲取的地方。

生C所想到的方法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使我非常欣喜,也正是学生给我的这种欣喜情绪反过来刺激我放手让他们讨论这种独特方法的优与劣,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我和学生们都有更大的收获,我也临场想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激励语言,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很愉悦,这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赐予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感谢他们!

我要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教学范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积极踊跃地进行他的思考,使他们的独见性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是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将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数数的方法和策略得以进一步提升。

  片断三: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想办法:

  1、现在如果让你去数一数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你觉得怎样数比较简便?

可以去数老师的座位。

可以到每个办公室去问一问有几个老师,把每个办公室的人加起来就知道了。

老师每天要签到,把那个表拿来数一数就知道了。

你可真注意观察老师的举动,所以你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奖你一颗智慧星。

  课件继续出示:

  2、一位老奶奶__擦皮鞋来生活,每擦一双鞋赚1元钱。

有一天,到天黑下班的时候她想知道自己一共擦了多少双皮鞋,可是被她擦过皮鞋的人不可能把皮鞋送来给她数。

你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吗?

数一数她赚了多少钱就知道是多少双了。

你的反应真快,这么快就想到好办法了。

同学们,数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你们今天就发现了许多很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们可真了不起!

老师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能象今天这样勤思考、多动手,使自己越来越聪明!

《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前上起来总是更多的让学生干巴巴地去数数,使学生能顺着数、倒着数、从一个指定数数到另一个指定数,学生的数数本领是练得不错,但离开了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也就变得枯燥甚至失去教学意义。

所以在教学新教材时,我很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对最后的两个问题兴致很高,我还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了他们是很留意老师的举动的,老师精心设计一节课,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灵感闪现,这种师生间互动的情感交流为更广阔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就本节课而言,教学中轻松地训练了数数,同时数数的方法得到了指导(这种指导有来自于老师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智慧)。

看似没多少内容可讲的数数教学却使学生的数数策略得到了这么大的提升,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

  昨天,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20__年春季教材培训会在开发区实小进行。

我们学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丰富的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黄为良老师所做的关于一下教材修订的讲座.黄老师逐个逐个单元为老师讲解修订的目的,原因,内容,依托的数学思想等。

  其中,讲到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黄老师讲到一点:

“要根据事物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数数方法。

  我联想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数课桌、椅子、数5个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去数。

尤其是第2题直接标上了指向性明确的要求:

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学生学完新知,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数,缺少了自己思考选择何种数数方法的过程,反而不利于对不同类数数方法的体悟。

  于是,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来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

谁来作代表带着大家数?

  一生上台,边走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教室里好有动感。

请你来完整地说说,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教室里一共有28张桌子!

刚才______带着大家是怎么数的?

1个1个数的!

桌子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现在我们再来数数椅子——

  有学生忍不住嚷嚷:

2、4、6、8……

  老师作嘘的动作——

  一生作代表来数,他选择一个一个地数椅子。

  当他数完时,师:

刚才我听到有人有不同的数法。

  又一生作代表,两个两个地数。

  师请学生评价,你喜欢那种数法?

为什么?

  学生认为2个2个地数比较好。

因为简单。

  师帮助学生总结,因为刚才桌子是一张一张单独排下去的,我们可以1个1个数,现在椅子是两张两张一起放的,我们可以2个2个地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法去数。

  接着,出示书本上香蕉题,我没有用光盘,而是用实物投影把题目放到屏幕上,把题目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给遮住了。

学生代表上台,他想了想,数的时候,按照一共有几把来数,数成了一共有5根。

其余孩子忙纠正,问的是一共有多少根!

我也乘机打趣:

明明有好多,你却说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来一个人吃掉呀!

接着又有孩子代表上台,5、10、15、20、25、30、35。

他流利地数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

其余孩子也立刻发现,他是5根5根数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他会选择5根5根的数?

  学生说出自己朦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点:

因为这里的香蕉正好是5个5个放的。

我们数的时候就可以正好5个5个地数。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7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

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本单元教学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教学中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

  抓住本单元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这一教学重点,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

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

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

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

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

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根的小棒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根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的小棒有多少根。

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计数器在学习中的作用。

  为了突破数位的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来读数和写数,说说哪个数位是几?

表示几?

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通过利用计数器进行读数、写数练习,理解数的意义,必须以能用计数单位来表述数的组成为标志,如48里面有4个十和8个一,100里面有10个十。

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以建立起数的意义表象为基础的,如听到或看到24这个数,马上就会想起它在计数器上的样子,因而,借助计数器反复操作,进行数与计数器算珠的不断转换,是建立数的表象进而抽象数的意义的有效途径。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8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

  和比较大小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数出

  100以内数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同时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