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13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文摘质量人的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与各受审核部门再确认审核计划;

介绍实施审核所用的方法和程序和声明抽样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确认审核组审核所需的资源和设施;

介绍报告的方法,包括不符合的分级)。

文件和现场审核,收集审核证据:

按审核计划的分工和事先编制的检查表收集审核证据;

将审核证据(审核结果)记录到检查表中(实际检查中:

不应教条地被检查表所限,对某些现场出现的情况,可能需要实施跟踪和变化审核思路)。

形成审核发现:

在现场,当能够根据审核准则和审核证据作出符合与否的判断时,可将判断结果记录到检查表中。

(其他要求:

审核的重点是验证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而不只是寻找不符合项;

但如果审核证据表明存在不符合,则有必要出具不符合项报告),在审核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关情况的沟通。

开不符合项报告:

将不符合项进行事实进行描述(如依照什么标准检查出实际情况与标准不符),责任部门和不符合项的严重度填写清楚。

依照审核情况制定审核结论,然后开末次会议,将审核结果与不符合项公布,并要求有不符合项的部门要求与1个月内完成改善,并将纠正措施报告回复与审核组,审核组也要对纠正措施报告的追踪与确认。

以上是我于前两家公司的第一次审核工作情况,之后也慢慢交给下面的课级主管和工程师们好好执行了。

我的质量生涯--5不懈折磨

 在国内要想实现生产部门对产品100%自检来确保产品质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将QC划为生产部门那顶多也就是一个装饰,在领导不能权衡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势必形成警匪一家的状态。

就这样QC又被回归到了品保部,与此同时由于后来上任的QC组长不能和下面的班长达成一致经常吵架,导致QC的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僵局,为了缓解此问题把我又调回了QC,我走之后就有了一个领导认可的人替代了我的工作(大家懂得,我认为他是不具备干这个职位的,因为他没有现场的经验,只是在试验室做过)。

工作能力强只是你能够晋升和成长的其中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人际关系才是摆在第一位的。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我的QC干起了组长,然而我的待遇和职位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一般来讲多少会给一些小的浮动的,至少是对我工作的认可,由于此事我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情绪,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变了一个人,完全变了,从自己负面的情绪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我女朋友当时和我谈过很多次话,也写了很多封信,表示对我目前的状态不满,说当时欣赏我工作的那种富有责任感、有目标,果断处理事情的状态,而现在这些在我身上完全找不到了,我每天上班基本上什么都不干,所有的事情全部让下面的班长去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桌面前,傻傻的、呆呆的、木木的。

有时候也在想,自己不能一直这么下去,这样下去对我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一直没能走出去,领导看到我这种状态也没有找到我谈话,这是我更不能理解,一直就这样傻傻的、呆呆的、木木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其实也基本上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有关质量的系统的方法和质量工具,同时利用很少的时间去学习关于模具、技术等其他方面的东东。

(忘了说了,在07年的时候,就是在做QA期间,还利用下班时间报考了高自考,每天学到12天,早56点开始,庆幸的是全部一次通过,取得了大专学历)。

所有的不幸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不懈努力,持续保持高昂的斗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年多的时间,就是每天在矛盾的思想斗争中度过的,想到过离职、想到过调动、但是都没有付出行动,基本上在这个部门里有没有我都无所谓,这样的日子很难过。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远吗,2008年,中国奥运会,这一年1月1日我结婚了,也许是太多的喜事,使我的工作生涯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重返QA。

个人建议:

1、即使你个人的工作能力再强,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沟通、交流处下很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事业未必会一帆风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2、当你处于事业低谷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像我一样一直在沉默,要把握住机会,不断的加强学习和自我检讨,净化自己的心境,困境使我们最好的老师,他教会你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永生将会祝你一臂之力。

3、个人观点,如不认可,可以当没看见:

喜欢麻将的人基本上和喜欢篮球的人成不了朋友,也建立不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我们在企业中要想生存和成长,我们要付出很多,比如抽烟、喝酒、篮球、足球、台球、乒乓球、羽毛球、KTV、麻将、拖拉机、斗地主等等等等的娱乐消遣的活动或运动,这些都是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你一样都不会,你也就无法和你身边的人交流了,因为你什么都不会。

谁都不会对牛弹琴。

学问题解决法——8个步骤解决法

记得2009年学了问题解决法——8个步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8D”。

下面我就来讲讲我自己的看法。

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具(5W)

1、丰田员工提出“5个为什么”。

要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必須至少依次提出5个“为什么?

”这就象一层层拨笋一样。

在明白“5个为什么”个人认为应该先分清楚什么是

糾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注1:

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注2: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糾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預防措施:

对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并针对原因制定对策防止其发生。

针对原因制定对策防止其发生。

两者区别:

纠正措施是针对已出现的不合格,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的不合格,是为了防止发生。

例:

XX公司生产产品长度短,其措施如下

①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再冲一次,请问此措施是什么措施?

(纠正)

②对冲压模具的定位靠山进行固定,并每日点检确认,请问是什么措施?

(纠正措施③在冲压模具上增加光电感应装置,若产品没放到位,则不能操作,并横向展开到同类产品,请问是什么措施?

(预防措施)

2.纵所周知,解决问题的工具有流程图、鱼骨图、柏拉图、直方图、推移图、散布图、控制图这七大类,也称知为QC七大手法,但在发生问题时还要多问5Why’s(5个为什么),最好能有图片展示做为证据充分说明总是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有一辆汽车故障不能行走

解析:

如果只是把火星塞換了,汽车是可以走了,但是不用多久火星塞又要潮湿,汽车又要不动了。

但如果把密封也換了,那么火星塞就可以使用寿命比较長了。

注:

也许有人会说这里为什么只有4问,而不是5问,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把问题的起因找出来就可以不要再问下去了

“内审”--推进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之一

“内审”一词,相信凡是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应该都听说过,但是,要想将内审落实到实处,发挥内审真正的作用,推进实物品质的提升,还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不是说每年外审时,编个内审计划,内审记录表和内审报告,应付一下外审,确保外审通过就可以了。

回想当初踏入体系推进管理这个行业还是在2007年,至今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将近5年多了,从最初的负责ISO9001/14001/QC080000,以及来跳槽到外企,负责TS16949认证,学习五大质量工具,考取国家注册审核员等,这中间也积累了一点点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要想做好内审,首先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也是ISO9001的理论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到的“领导作用”

其次,有了最高管理者的支持,接下来就靠内审之前的充分的策划,这也是伟大的日本的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的一个应用,质量管理的任何地方都会应用到这个质量管理循环,万事开头首先都需要策划。

质量管理也不例外。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哪种内审形式更适合公司,“集中式审核”,还是“滚动式审核”,采用“要素”的方法,还是“过程方法”?

以及内审的频次等,都需要提前策划好。

如上策划可采用“过程方法”和“乌龟图”的方法,过程的名称即“内审过程”,想一下,这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由谁来执行,需要什么资源,过程的绩效指标是什么等,全部考虑情况后,最终编制完成《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接下来就是内审真正的开展了,策划好内审控制程序后,按照既定的内审频次编制内审实施审核计划,以及内审记录表。

内审计划编制的经验就是一年内尽量覆盖所有要素,所有过程,不要有漏项。

内审记录表编制也很重要,空表单的格式无所谓,内审执行的效果,以及内审的深度与审核记录表的策划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当然如果公司内审员的水平都很高的话可以不编制内审记录表,假入内审员的水平都很一般的话,这时内审记录表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审核组长只需要将需要审核的内容全部在内审记录表中将检查项目和要求写明白,内审核就可以拿着审核记录表去抽查记录就OK,不用担心内审不够全面了。

最后就是输出内审不符合报告,跟踪内审不符合报告的整改,并最终输出内审报告,如上即为一个完整的内审过程。

当发现体系的运行符合项和有效性较差时,就需要针对薄弱的环节加强审核力度和频次,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推进整改,例如内审的不符合项整改纳入公司KPI考核,对各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符合性进行排序,建立奖惩制度,以及考虑建立公司内审网络,各部门均设立部门内审员,对部门内审员进行培训,提升部门体系管理的水平等方法。

完整的内审过程介绍完毕之后,我们想一下内审的目的是什么呢?

内审的目的无非就是验证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通过内审发现不符合的地方,通过采取纠正,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来不断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作为基础,公司的质量管理才会不断提升。

质量人的职业道德

我理解的职业道德就是做好当下该做的事,这里的当下包括所处的环境、地域、时代等,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经营环境、人员素质、综合管理水平等。

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地域肯定会有不一样的职业道德。

此处无意描述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简单地把它概括为尚不理想的质量环境吧,在这种环境下质量人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我认为:

首先是质量人应该树立做质量工作的正确心态

我们常说心态决定一切,热爱是做一项工作最好的心态,但是在这里正确的心态我认为应该是平和。

做培训的经常会说“点燃内心的热爱方能成就持久的动力”,我没有能力点燃在座各位内心的热爱,我能说的就是既然进来了,做上质量了,一时又无法摆脱,找不到更好的去处,那就试试从内心接受吧,以平和的心态去把它做好。

的确,这很不容易,周围时时刻刻发生的事情似乎总是让我们不得不抱怨:

管理层只关注利润,生产部门只关注周期,采购部门只关注成本,质量好像只是质量部门的事,只有等出了问题才会引起关注,这一切让质量工作怎么干?

让质量人的心态怎么能够平和?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大家还记得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吗?

其中有一条“管理的系统方法”,建议大家去看看这方面的书,对我们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非常有帮助。

其实我们做质量的是最苛求的,最本位主义的,“质量第一”本来就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我们总是暗自希望在质量面前一切都要让步,在看到事实不是这么回事时很容易泄气,产生挫败感和沮丧感,算了算了,反正“质量就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话肯定是干质量的人总结出来的)。

这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心态是没办法平静下来做事的。

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与系统管理有关的例子,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一起起到心理按摩的作用。

(例附后)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有些事情(比如不该放的放了,不该进的进了)可能并非像我们表面说看到的那样(因为我们所处位置的局限性我们并不一定了解所有情况),所以没必要抱怨。

退一步说,就算事实就是如此,你也无能为力,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别人的事情自然有别人去管,去负责,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把能做的、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按规定办理例外程序,做到符合程序要求。

其次,每个质量人都有义务为改善质量环境贡献力量。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再加一句“既安之,则善之”。

质量人有义务来改善质量环境,我相信目前这种不够理想的质量环境总归会转变的,也许这个转变的时间较长,甚至我们在座四十岁以上的老同志在工作期内都无法看到结果,但它终归会实现的,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我们知道,任何改变都离不开外力的推动,这种转变要靠市场和用户的推动,靠政府的推动,靠企业领导层的推动,但这些终归是外力,真正的转变最终要通过我们质量人的工作来实现。

在这方面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想,一是宣传,让每个人都知道质量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它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效益,用事实来说明质量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好的;

二是提升,提升自我,打铁需要自身硬,质量人员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是对这项工作的最好诠释,让质量这个工作成为人人向往的工作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铸锻钢的例子);

三是争取,想方设法争取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上面三条怎么做到?

有很多途径和方法,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且必做的:

体系运行情况自查报告,坚持把这个报告写好了,上面三条都有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体系运行情况自查报告实际上就是各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年终总结。

对这个总结的意义我从实用性角度归纳为三条,第一、对外反映工作量;

第二、对内提升自我;

第三、用以寻求帮助和理解。

下面我阐述下(总结的意义)

第一、它能客观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对外体现你的存在和价值。

我认为在各项总结里,质量管理的总结尤其要好好做,为什么呢?

大家都是做质量管理的,对于目前企业质量管理的地位都有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在企业内最受重视效益最好的往往是设计、经营,还有生产系统。

那是,人家做经营的有订单,做设计的有A1数,做生产的有产值,这些数据都将定期纳入企业经营报表里,不用部门刻意总结,管理层时时关注来着。

可是质量管理部门有什么呢?

能够为人所知的似乎也就是几个证书,就这几个证书来说,大部分人也并不了解,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我们的工作有偏见,认为取证换证的过程就是外面来人时做做接待陪陪吃喝而已,这中间有多少工作量有多大的工作难度,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

有时跟家里人说起需要加班,我的老父亲就会不理解:

厂里不是没什么活了嘛,怎么还要加班啊?

周围的人(包括质量部的)也会不理解,你们在忙什么呀?

我的一个同事(在座大部分人都认识),现在退休了,她老公原来是技术部门的,我们曾在一起聊到我们这行的不被理解,她说过去她老公一直不理解她怎么会那么多事(这位同事是一个工作兢兢业业的人),经常说你们质量部能干啥呀?

后来她老公在单位主管质量这块了,总算理解了,做质量管理杂七杂八的事情真多!

是呀,我们做质量管理的做的就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如果不记录不整理,过段时间自己都记不得忙忙碌碌都做了些什么呀?

别人就更不会知道你都做了什么了,一个连自己做了些什么都说不清楚的岗位或部门,凭什么去谈待遇要地位呢?

所以说,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首要的也是基本的任务是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来反映我们的工作和我们对企业的贡献,总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们质量管理人员每年都要写总结,但以往写总结,往往都写成了汇报材料,根据特定的要求有侧重地添加和删减内容,最后往往就顾不上系统性和完整性了,无法客观反映我们的工作,因为它太概括,太有取舍了。

但我们要的是不需要华丽但保证客观详实,能够经得起查证和检索的质量工作合集,我们甚至还希望这个总结能够作为管理史料长期保存下去。

2012年我们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对总结的内容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这一次出来的总结初步包含了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它包括正文36页,附件11个,订在一起,厚厚的一本,虽然还谈不上完善,但是有基本框架,有主要内容,最重要的是一直以来说不清,也没有人搞得懂的质量管理工作,开始一点点有条理地正式转化成为文字。

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质量人员存在的价值,反映了我们一年的辛苦忙碌和工作成绩。

我认为这就是做总结的第一个意义,对外(包括领导、同行和其他系统)反映出你的存在和价值。

第二、总结有助于帮助我们从琐碎的工作中提练发现出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有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如前面所说,质量管理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我们总被这样那样的事情赶着,有些想法念头一闪而过,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思考,所以有些人做某项工作做了很长时间,可是一直没有较大的提升,这与没有挤出时间做总结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知道“只有摸清规律,才能加以控制”,而要找到事物的规律,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样本量,但是就算有了足够的样本数,规律也不可能自动浮现出来,需要对这些样本进行排列比对分析,才有可能发现和找到规律。

如果说我们平时琐碎的工作就是样本的积累,那总结就是排列比对分析的过程,缺乏了这个过程,就会始终徘徊于量的积累阶段,而无法成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写总结的过程有助于沉静下来思考,探究弄明白事物中的“所以然”,帮助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刻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就意味着个人能力的突破和提升,而且总结的过程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有助于我们提高决断能力和及时发现问题,这些说到底还是提升个人能力。

站在这个角度讲,总结对个人来说有助于提升自我。

第三、总结可以成为提供我们寻求帮助和理解的工具。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就是有些事情你做得非常累,但还不被理解,当然这里的非常累的原因有些是能力的问题,这有待逐步提高,不在此讨论,而有些则可能是做事的环境和条件的问题。

对于后一种情况,总结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加以利用,大家都知道,更多的资源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但是争取也是讲方法的,你要每天上班就到领导办公室坐着伸手要这要那,领导会认为你无理取闹,但是在一份详尽的总结中提出资源要求相比就有理有据多了,因为这是在客观反映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提出“资源不足和条件不具备”等理由时,是基于客观事实,这就比较容易被接受,退一步说,就算一时不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条件,情况不能马上得到根本性改变,最起码工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理解。

所以说,总结还有寻求帮助和理解的作用,我们应该好好做,加以利用。

对质量的一些谬论

  10年前到现在个人对质量这一个行业是非常看好的,就前10年和后10年的质量发展发表下个人的观点:

1、10年前,质量在老板的眼里是不被重视的,只要是因为那时候生产的东西只有一个概念就是:

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不追求外观和其它的地方做的有多好,所以10年前的成本很低,老板赚的钱同样也是多。

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只要能用,而且在外观上要求也很高,往往就是一个产品就是在能用的情况下还是要报废的。

塑胶行业就比较注重外观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做化妆品外盒和装饰品,这些方面要求的外观跟功能是同样重要的,缺一部可。

2、10年前品质的工资跟技术的工资差异很大,就像做模具师傅的工资就比较高,一般做品质的都没有这些师傅的工资高,同样的是做品质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的专业知识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现在品质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多方面,同时是品质人员现在的工资已经赶上了一般的师傅的工资。

3、10年前做螺丝紧固件的品质要求跟现在做螺丝紧固件的品质要求是天渊之别(因个人是做螺丝品质的,经常听老板说10年前做螺丝是怎么做的,所以只能举这个例子)我们老板以前就是做螺丝的师傅,已经做了10多年了,他跟我说10年前根本不要什么品检,只要做出来就可以了,坏一点,爆头一点,断冲一点……都没问题。

那时候螺丝是按公斤买的。

10年后的今天,我们老板感慨:

现在做一个螺丝钉,像做一个艺术品一样。

多了各项的检测,对尺寸要求严格的程度,对外观以及性能的要求,还有各种镀层的要求。

4、10年前的质量工作程序是怎么样的,相信各位前辈比我是很清楚的,没有现在的那么繁琐,那时候有点问题就私下商量下就过去了,现在是要回各种的改善报告,如8D、12D、5C。

还要罚款,少的2、3百,多的罚到你倾家荡产~!

5、10年前质量人的压力和现在质量人的压力,其实都是成正比的,10年前的品质经理拿的是4K大概,现在品质经理都是8K以上(小厂除外)。

为什么老板会给那么高的工资了?

因为这个行业得到了重视,作为一个品质经理必须要具备的是抗压能力。

会有多方的压力顶在你的身上,有来自内部的,有客诉的。

在我工作的几年中不难发现生产和品质永远都是仇人见面,不管玩的多好的,都有闹到差点干架的情况。

因为生产要的是数量,而品质要的是质量,要保质保量的情况不是每一款产品都能做得到的。

10年后

10年后的东西没有人能预料得到,在这里我就我个人的猜想说下10年后的品质发展:

1、10年后的品质人员将是企业,公司,工厂中的中坚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地位会比现在又所提高,因为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对物质的要求同样会越来越高,对物质的要求高就代表品质要提高,不管是用的还是个人生活习惯,都离不开高品质。

常常会听到别人所说的高品质生活就是这样。

2、10年后品质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将会比现在多出很多,对于现在很多地方还不流行的品质工具,10年后将会流行,而且是企业、公司、工厂招聘品质人员的硬性条件,所以品质人员需要学的很多,往往就是相差一项专业技能,而工资将会相差1/3,不管在那个朝代,能力跟回报是挂钩的。

3、10年后的生产模式将慢慢走向全自动化生产,需要的谱工将不多,只要还是需要技术人员,因为繁琐而乏味的工作将会有机器人代替。

原本1台机器需要一个人操作,自动化后可以1人操作3台机器,或者更多。

在这样高效的生产情况下的品质管控人员的压力将倍增,因为全自动生产的模式下,产量必定大增,如果品质人员处理问题不够迅速,生产出来的不良品将会多不胜数。

所以未来品质人员处理问题时也一定要做到快、准、狠!

4、10年后品质人员的工资,现在一个一线品质主管的平均工资大概为4500(外资有很高的,小厂有很低的,大概作平均值)10年后的将会是7000以上,相当于现在一个经理的工资,。

因为多方面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物价的上升。

5、10年后的SPC将进入全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