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16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条田规划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通常农排沟沿条田长边低位侧,斗排沟沿条田短边低位侧,按照农渠和农排沟的位置关系,该种布置为相邻布置。

农渠和农排沟的另一种布置形式为相间布置。

其特点是,一条农渠控制两块条田,农渠布置在局部高地上向两侧分水。

农排沟布置局部低槽内,承纳两个条田的排水。

相邻布置与相间布置的比较:

对控制地下水位的排水沟,相邻布置的条田宽度等于农排沟间距,在相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要求的农排沟间距相同时,相间布置的条田宽度只有相邻布置条田宽度的1/2。

从渗流条件看,相邻布置,农渠与农排沟距离很近,两者水位相差甚大,农渠有一部分水渗入农排沟排走了,造成水量浪费。

相间布置时,农渠的水沿条田宽度方向渗入农排沟,有以淡挤浓,淡化潜水表层的作用。

1.3条田内部的灌溉设施布置

条田内部的灌溉设施有毛渠、输水沟、垄沟、灌水沟、畦或淹灌格田。

根据地形条件,田间灌水设施采用两种布置形式:

1.纵向布置

毛渠与灌水沟、畦水流方向平行,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沿地面主坡向布置。

灌溉水从毛渠进入输水沟,经输水沟进入灌水沟、畦田。

输水沟一般垂直于毛渠布置。

但田面坡度大于0.01时,为避免毛渠冲刷、田面冲刷,毛渠也可沿较小坡度,即与等高线斜交方向布置。

这种布置的优点是,毛渠可根据地形一侧或两侧控制,减少土地平整量;

灌溉水沿地面主坡向,灌水效率高;

中耕时机车不跨过毛渠。

缺点是,播种、中耕或收割沿条田短边进行,机耕效率低。

当地面坡度大于0.01时,毛渠容易冲刷。

2.横向布置

毛渠布置与灌水沟、畦方向垂直,灌溉水直接从毛渠进入灌水沟、畦。

毛渠沿较小坡度方向,灌水沟、畦可沿最大坡度方向。

这种布置的优点是,不会产生毛渠冲刷,播种、中耕沿条田的长边进行,机耕效率高;

缺点是,中耕时,机车跨过毛渠较多,效率低,灌水沟、畦容易冲刷。

条田的内部灌水设施的布置形式,在条田布置时就要考虑内部的灌水要求。

1.4地面灌溉的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灌溉方法是指向田间供水的方式及湿润土壤的方式。

灌水技术是指各种灌溉方法为达到适时适量,均匀的湿润土壤所采取一系列技术要求及相应的田间工程措施。

目前采用的灌溉方法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地下灌溉四种类型,本章节主要介绍地面灌溉。

随着生产发展,地面灌溉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但目前主要的地面灌溉方法有畦灌、沟灌和淹灌。

1.畦灌

(1)畦灌水的流动与入渗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狭长的地块,即畦田。

灌水时,水从毛渠或输水沟直接进入畦田,在田面上形成簿膜水层,沿畦田纵坡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土壤。

(2)畦灌的优缺点

各种密植作物,如小麦、牧草、蔬菜等多采用畦灌。

畦灌的优点是技术简单,田间工程投资小。

缺点是由于灌溉水靠重力作用沿畦田流动和入渗,土壤结构易于受破坏,表层板结,通气状况恶化;

灌水初期,土壤表层蒸发强烈;

刚灌水后表土过湿,土壤中部分微生物活动受抑制;

在坡度较大的地面采用畦灌易引起冲刷。

(3)畦灌的技术参数选择

①畦田规格:

畦田长度L应根据土壤的透水性,地面坡度、水流条件、地面平整情况确定。

畦田的宽度决定于地面的横向坡度、土壤性质及农机具幅宽。

具体数值详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表8.2.3灌水畦要素。

②畦田的单宽流量q:

通常土壤的透水性强,单宽流量q应大;

地面纵坡大,单宽流量应小;

畦长大,单宽流量应大。

详见表3.23。

③畦田灌水时间t:

在灌水定额一定的情况下,土壤透水性愈大,引水时间愈短。

引水时间还取决于畦田的规格和单宽流量。

在实践中,为了使畦田首尾土壤湿润均匀,必须使水层在畦田中各点停留时间相同,一般采用及时封口的办法,即当水流到达畦尾还有一定距离,就封闭引水口,使畦内剩余水流向前继续流动,至畦尾全部渗入土壤。

视土壤透水性、田面坡度、单宽流量不同,通常采用七成封口、八成封口、九成封,个别情况也有满流封口。

2.沟灌

(1)沟灌水的流动与入渗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灌水沟,水从毛渠或输水沟进入垄沟,由垄沟进入灌水沟。

在流水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的作用湿润土壤。

沟灌除沟底的土壤湿润是靠重力下渗的作用外,沟的两侧及沟顶部分基本上是通过毛细管作用湿润。

(2)沟灌的优缺点

沟灌与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沟灌主要依靠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因而,调节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养分状况好。

沟灌后,未饱和的土壤表面仍保持疏松状态,地表蒸发比畦灌减少,所以沟灌可以节省水量,水的利用率高。

(3)沟灌的技术参数选择

①沟的规格:

灌水沟的间距取决于土壤的透水性和作物行距,透水强的间距小;

透水性弱的间距大。

灌水沟的长度因根据地形坡度大小、土壤透水性强弱及土地平整状况而定。

详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表8.2.3。

②沟的入渗流量:

当地面坡度小,土壤透水性强,土地平整较差,入沟流量应大一些。

反之,入沟流量应小一些。

详见表8.2.2。

③沟的坡度沟灌适宜坡度为0.003~0.008。

(4)细流沟灌技术参数选择

有一些地面坡度大,土壤透水性小,实践中多采用细流沟灌。

细流沟灌入沟流量控制在0.1~0.5L/s,沟中水深为沟深1/5~2/5左右,沟深15~20cm,沟宽30~40cm。

细流沟灌具有一系列优点:

由于沟中水流很浅,受重力作用湿润的土壤范围仅限于沟底、沟上部分2/3土壤受毛细管作用,所以土壤结构破坏很少,沟的两侧和顶部保持疏松状态。

因此,沟灌后蒸发很少。

由于细流沟灌的流量小,速度慢,土壤渗吸时间长,所以水渗得深,保墒时间长。

由于水层浅,细流沟灌能使表层土壤温度比大水漫灌提高2℃左右,有利于作物发育。

1.5农田防护林布置

农田防护林的布置,应与灌、排渠系和道路的布置统一安排。

主、付林带沿道路或渠道设置,围绕条田形成林网。

1.林带方向

按照林带对条田的作用,可分成主林带和付林带。

主林带与主害风向垂直,起主要的防护作用;

付林带垂直于主林带,在风向改变时辅助主林带起作用。

在风害较小,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林带生物排水作用显得更重要,若垂直地下水位方向设置林带,排水效果更好。

2.林带的结构

林带结构是林带外形及林带内部结构的总称,与林带密度、断面形式、树种组成和栽植密度有关。

按风力通透情况可将林带分为三种类型结构。

(1)紧密结构林带

由乔灌木组成的多层林冠的宽林带,构成枝叶茂密无透光孔隙林墙。

中等速度(3~4m/s),弱风几乎不能透过,透风系数在0.1以下,气流被抬高从树冠顶上翻越而过。

这种林带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可大幅度降低风速(约48%左右),但防风距离短,一般只有树高15倍左右,大风时林带背后可出现强烈漩涡,晴朗无风时林缘还出现增温。

所以一般不宜作护田林带。

(2)稀疏结构林带

稀疏结构林带是一种2~3层树冠所组成林带,从上到下孔隙分布比较均匀,中等风速,可以部分通过林带而不改变方向。

透风系数为0.3左右,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23~31倍,降低风速较大(40~47%),林缘不发生风蚀,适用于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和绿洲前沿。

(3)通风结构林带

通风结构林带是一种上层树冠紧密,下部(距地面2m左右)有很大通风孔隙且宽度不大的林带。

按通风程度又可将其分为高度透风和低度透风两种。

高度透风林带是二行乔木构成的窄林带,透风系数0.75以上,有效防风距离17倍树高,平均降低风速约20%,不宜作护田林带。

只宜在风沙危害较轻地区配合其他结构林带采用。

低度透风林带是4~6行数目构成两层树冠的林带,透风系数0.5左右,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24~38倍,平均降低风速34~41%,但大风时,林缘易出现风蚀,故不宜于配置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和绿洲前沿。

可在风沙危害不太严重的地区或绿洲内部采用。

3.林带宽度

林带宽度是指林带两侧边行间的距离,再加上两边各一米林缘地。

垦区各地调查资料表明,要使防护林带既起稳定的防风,排水效益,又获得一定数量的用材,一般的田林带宽度以4~8行(8~16m)较为适宜。

4.林带间距

主林带间距要根据林带结构和主要树种成林后的高度,并结合条田宽度确定。

目前农区主林带间距一般为200~300。

风沙危害较重或以生物排水为主的地区为150~250m,风沙危害特别严重的前沿地带还可以缩小到100~150m。

付林带结合条田长度确定,一般为500~800m不等。

5.林带配置

(1)农场边界,多毗邻戈壁、沙漠,水土条件较差。

在风沙前沿地带,宜配置多带式防沙基干林带;

在其他地带,宜配置稀疏结构的基干林带。

(2)沿道路和干、支、斗渠的林带一般布置在道路和渠道两侧,也可以在一侧(尤其是防渗渠道)。

布置于一侧时,最好在路北渠南或路东渠西。

(3)为了减少林带和大田争光争肥,林带和大田之间有沟、渠、路相隔为好。

(4)渠旁有路并行时,林带宜布置渠道两侧,在道路另一侧可添植行道树,但拖拉机道例外。

(5)两级渠道并行时,林带配置应以高一级渠道两侧为主,次级渠道两侧为付。

(6)灌排相邻时,为减少渠道向排水沟渗水和防止塌破,林带因布置在灌排渠沟之间。

(7)当排、灌、路并列,而道路在排、灌之间,林带配置以道路的两侧为主;

若道路在一侧时,林带以排灌渠之间为主。

(8)为了保证农机顺利通行,主、付林带的交接处,要留适当宽度的缺口,一般可为20~25m。

(9)沿灌渠林带应布置在渠堤以外,未防渗渠道内坡植树(一边一行)应以不阻碍水流为原则。

(10)河岸和平原水库周围因布置护岸林,以起到防冲防岸,减少水库河水蒸发和防止水库周围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作用。

林带宽度可以适当加大。

6.树种选择

选择树种正确与否,是营造防护成败的关键之一。

选择树种的原则是适地适树。

(1)为形成低度透风和稀疏结构的林带,一般应选择2~3个树种进行混交,以形成复层林冠。

以树体高大、树冠冠幅适宜的乔木作主要树种,在防护效能方面起主要作用;

以伴生树种辅助主要树种形成第二层林冠;

以灌木作为林带的下木,并起保土改土的作用。

(2)一般盐碱较轻的地区要选择抗风力强,根系稳固、树干坚韧,不宜吹到吹折的树种;

地下水位较高,盐碱重的地区,应考虑生物排水能力强的树种;

防风固沙地区应选择根系发达、盘结力强、能耐风蚀、沙割沙埋、能耐干旱和忍受沙地温度激变等特点的树种;

护岸林宜采用根系发达、固土力强、喜水湿、耐水淹的树种。

(3)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结合,以长寿树种为主。

一般情况下速生树种所占比例可占30~40%。

(4)配置在边行的树种,应选深根性、根幅较小、冠幅较小的树种,以减少林带胁地范围。

(5)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以乡土树种为主。

垦区农田防护林的适宜树种有:

(1)乔木树种:

银白杨、新疆杨、大关杨、胡杨、苦杨、里杨、箭杆杨、灰杨、钻天杨、白榆、三刺皂荚、洋槐、臭椿、复叶槭、元宝槭、沙枣、大叶白蜡、小叶白蜡等。

(2)灌木树种:

紫穗槐、毛柳、怪柳、铃铛刺、野蔷薇、锦鸡兜、沙棘等。

(3)经济树种:

桑、桃、核桃、杏、海棠果、文冠果、苹果、枸杞等。

以上树种适性不同,必须因地制宜选用。

综合垦区各地试验资料,各类树种耐盐力大小的顺序是:

怪柳、沙棘、胡杨、沙枣、白榆、小叶白蜡、桑、白柳、枸杞、紫穗槐、新疆杨、箭叶杨、钻天杨、银白杨。

复叶槭;

按生物排水能力的顺序是:

白柳、青杨、钻天杨、沙枣、白榆、白桑、白腊等;

按耐淹能力顺序是;

白柳、胡杨、榆树、沙枣。

1.6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建设高产稳产田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土地平整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作播种质量,提高灌水质量和水利用率以及提高脱盐效果减少土壤反盐量和盐斑都有明显效果。

1.平地的种类

根据土地平整进行的阶段、任务,土地平整可分为开荒造田平整、工程性复平和管理性平地三种。

1)开荒造田平地

开荒造田平地亦叫工程性平地,是土地平整的基础性工程。

在规划的条田范围内,按照平地设计和平地标准进行土地平整。

首先粗平,通过重点搬包、填坑和削坡,使条田达到大致平整;

其次、在深翻土、修渠的基础上,对农渠一侧所控制的灌溉面积上进行全面平整,使之达到设计的纵坡;

第三、对灌水地段和格田进行细平。

2)工程性复平

土地投入生产后,为弥补开荒造田平地之不足而进行的重复平整的工作。

3)管理性平地

生产过程中结合田间作业反复进行的平地工作。

其任务是将田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局部高差整平,逐步提高送水地段和格田的平整度。

(2)平地标准

1)条田坡降:

以农渠一侧的范围为平地单元。

(如农渠在条田中间,条田即分为两个平地单元),单元内田面适宜坡降为:

水旱轮作地纵坡1/1000~1/2000,横坡等于或小于纵坡,视单元宽度而定;

旱地纵坡1/1000~1/300,横坡等于或略大于纵坡;

大坡度符土层地区采用细流沟灌时纵坡可达1/100~1/30;

一个平地单元内尽量采用一个纵坡,,相邻的平地单元(指农渠两侧)的平地单元,田面设计高程的品均差不超过10~15厘米。

2)毛渠和灌水地段:

毛渠间距根据土质、田面坡降和灌水方式而定,通常为50~80m。

毛渠尽可能成直线并互相平行。

沟、畦灌的细平范围为灌水地段(即两毛渠间的地段)。

灌水地段面积多为15~25亩。

灌水地段内不能有倒坡,地面与田面设计高差不大于5~7厘米。

3)格田大小和高差:

水稻田或洗盐地的细平范围是格田(或畦块)。

格田面积一般为3~5亩,平整度好的可扩大到10亩,格田内允许高差,水稻田为3~5厘米,洗盐地为5~7厘米。

2.平地设计

工程性平地施工之前,要经过方格网测量,平地设计和定施工方案等程序。

(1)方格网测量

根据条田规划,首先确定末级渠道(农渠、农沟)位置,划定平整地段,然后再平整地段上进行方格网测量。

方格的大小根据地形情况而定,地形比较复杂的,可用边长20~25m的小方格;

地形比较平坦的,可用边长40~50m的较大方格。

根据测量成果,绘制比例为1/500~1/2000的方格网图,标明各方格编号,实际高程及地物等。

(2)平地设计

利用方格网平面图进行平地设计,其方法步骤如下:

1)计算平均高程

平地设计时,可使条田内总挖方量与总填方量相平衡,一般都将田面平均高程作为设计高程。

计算平均高程时,每个桩高程数用的次数不同。

角点在计算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时只用一次;

边点用两次;

内点用4次。

式中:

H为条田平均高程(m);

n为方格数;

分别为条田角点、边点和内点地面高程之和。

2)确定田面纵坡

根据实际地形和平地标准来设计田面坡降。

在满足灌溉要求的坡降范围内,尽量接近自然纵坡,避免大挖大填。

3)田面高程设计与挖填值计算

先在条田重心点(即对称图形中心)上用条田田面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设计高程。

然后按设计坡降向四面依次推算出方格网各点的设计高程。

根据各点的设计高程与现有地面的高程之差,得出各点的挖,填值,挖深为正,填高为负。

进行田面高程设计时,还应对灌水渠道的控制高程进行校核,使整个田面设计高程都低于灌水渠道控制高程,否则需要调整。

4)零点位置的计算与挖填边界线描绘

在挖方与填方之间,必定有一个不挖不填的点,称为零点或挖填边界点。

把相关的零点连接起来就是挖填边界线,也叫零位线。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X为零点距某隔点的距离(m);

a为方格边长(m);

分别为相邻两个方格点的挖填绝对值。

5)土方计算

计算土方的基本公式是底面积乘以平均高度(方格内挖填数的平均值)。

由于实际地面起伏较大,加之零线跨或分割方格,出现多种几何形体,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计算各个方格的挖填方量。

为简化计算,提出如下两种计算式:

①土方体底面积为正方形、矩形、梯形和两个角点为零的五边形,按下式计算挖填土方量:

②土方底面积为直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和近似于三角形的五边形,按下式计算方格挖填土方量:

3.制定施工方案

(1)绘制施工图

在土方量挖填平衡的基础上,绘制平地施工图。

图上应标注各方格网的点的高程和挖填值,勾出挖填界线标出土方调运方向、位置及数量,作为现浇施工的依据。

运图方向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土方调运路线要求“尾对尾,头对头,不准交叉和对流”。

调运土方时,填方地段必须考虑超高,其值一般取填方厚度的10~25%。

如前进填方,因施工中压实,超高界可小一些,后退填方时可大一些。

(2)确定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

平地的时间和组织形式,要妥善安排,使其不同当年的生产在时间,劳力和机具上发生矛盾。

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人工平整、畜力拉运,机械平整和水力充填。

在条田粗平,或高差大,运距远时,机械平地最能发挥效益;

格田细平,或高差小,运距短时,人力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地形、水灌、排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采用水力充填效果好。

近距离(50m以内)平包、填坑可用推土机;

高差较小、运距较远(50~200m)宜使用铲运机;

细平应采用平地坑。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挖法(如抽槽取土,揭面取土、取高填低等)原则上做到挖生土留熟土,防止平整后表层全是生土而妨碍作物生长。

图形面积

H平均

横向长度

纵向长度

横向纵坡

纵向纵坡

Σh角

Σh边

Σh内

2560

2129.04

50

51.2

0.013

0.0273

8516.2

51095.4

57484.8

 

中心上二点

原地面高程

2122.5

2123.4

2124.7

2126.1

2126.2

2126.6

2127.1

2127.8

2128.3

2129

设计地面高程

2122.99

2123.64

2124.29

2124.94

2125.59

2126.24

2126.89

2127.54

2128.19

2128.84

2129.49

挖(+)填(-)

-0.49

-0.24

0.41

1.16

0.61

-0.04

-0.29

-0.44

-0.39

-0.54

土方量

-406.46

-15.89

2897.00

2316.03

208.70

-879.00

-1135.00

-1071.00

-1007.00

72.15

1106.25

-259.02

中心上一点

2124.3

2125.4

2126.8

2128.2

2126.9

2128.4

2129.2

2129.9

2130.7

2124.39

2125.04

2125.69

2126.34

2126.99

2127.64

2128.29

2128.94

2129.59

2130.24

2130.89

-0.09

0.36

1.11

1.86

-0.34

-0.19

892.35

2198.73

3286.73

2001.77

-713.07156

-1577.27

-1449.27

-911.67

-342.07

33.27

左边第5点

左边第4点

左边第3点

左边第2点

左边第1点

中心点

右边第1点

右边第2点

右边第3点

右边第4点

右边第5点

2127.2

2128.7

2128.9

2129.7

2130.3

2131.7

2132.3

2125.79

2126.44

2127.09

2127.74

2128.39

2129.04

2129.69

2130.34

2130.99

2131.64

2132.29

0.31

0.76

1.21

0.96

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