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346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4.掌握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第三章腹部

1.掌握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2.掌握肝段的划分及肝内管道的配布规律。

3.掌握肝段在横段面上的划分。

4.掌握胰在冠状位上的分型、胰各部在断面上的识别。

5.掌握肝外胆道的断层解剖。

6.了解膈下间隙断层解剖。

7.了解腹膜后间隙的分区、主要结构、交通和断层解剖。

第四章男性盆部

1.掌握男盆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2.了解前列腺的分区解剖。

第五章女性盆部

1.掌握女盆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第六章脊柱

1.掌握椎间盘的断层解剖。

2.掌握椎管内结构的断层解剖。

3.掌握脊柱颈段和腰段的断层解剖。

第七章上肢

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掌部的横断层解剖。

2.了解经臂上、中、下份的横断面解剖。

3.了解经前臂上、中、下份的横断面解剖。

4.了解手指的横断层解剖。

第八章下肢

1.掌握髋关节、膝关节的横断层解剖。

2.掌握膝关节的冠、矢断层解剖。

了解髋关节的冠、矢断层解剖。

3.了解经大腿上、中、下份的横断面解剖。

4.了解足部的横断层解剖。

四、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绪论、头颈部概述、连续断面

头颈部概述、连续断面

3

脑血管应解脑室断面

4

脑池断面蝶鞍区断面

5

胸部连续断面

6

7

纵隔淋巴结断面

8

肺内管道和肺段

9

腹部连续断面

10

肝段和肝内管道应解肝段断面解剖

11

胰、膈下间隙腹膜后隙断面

12

4、5

13

男女盆部断面解剖

14

脊柱区

15

上肢断层

16

下肢断层

大纲制定者:

王唯析

大纲审定者:

胡海涛

大纲批准者:

钱亦华

大纲校对者:

周劲松

 

“法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Forensicmedical

课程编号:

FORM4001

32学分: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学专业

医学伦理学,法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1]祖家镇主编,《法医病理学》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4,ISBN7-117-03116-6

[2]王振原主编,《法医学第一版》,陕西科技出版社。

2003,ISBN7-5369-3708-3/R852

[3]黄光照,《法医毒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ISBN7-117-02936-6/R.2937

[4]孙毓庆,《分析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ISBN7-117-00012-0/R.13

[5]刘协和《法医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ISBN7-117-02397-X/R.2398

[6]何家弘主编,《新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

[7]贾静涛主编《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科学出版社,2000

性质: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法律方面涉及医学问题的科学。

法制实践中,法医学为侦查、审判以及医疗纠纷、灾害事故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学》课程以讲授法医鉴定为教学核心内容,是适用于法学、医学等非法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目的:

本课程采用课中“讨论式”,课下“研究式”,兼容“实验式”的三结合方式,加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训练,及时体现学科的新知识、新成就。

为未来从事司法实践、临床医学及科学研究积累知识财富。

实现培养目标,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

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旨在为法医学鉴定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更好的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

1.通过学习法医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法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2.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相邻部分学科的研究进展;

适当的介绍具体部分的法医学鉴定。

3.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章医生与法医学

目的要求:

了解法医学的性质、任务、对象。

了解法医学简史。

熟悉现代法医学主要分科。

掌握医生(师)与法医鉴定人在法律上不同的诉讼地位。

掌握鉴定结论与其它法定证据的区别及其救济形式。

教学内容:

1.法医学的任务、研究范围对象;

2.医生(师)与法医鉴定人在法律上不同的诉讼地位;

3.鉴定结论与其它法定证据的区别及其救济形式;

4.法医学简史。

第二章死亡

掌握死亡的定义,脑死亡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死亡原因、死亡机制的定义和亡方式的概念。

了解脑死亡的医学和社会意义,脑死亡研究的发展和死亡原因与死亡机制的区别。

死亡是指生物个体生命的终止,表现为循环、呼吸等生命功能的丧失。

死因可分为直接死因、根本死因、辅助死因、死亡诱因和联合死因等。

脑死亡定义和诊断标准要求是医学和社会发展地结果,它是对传统心肺功能停止的死亡定义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第三章尸体变化和尸体解剖

掌握早期或晚期尸体现象的概念,各种早期尸体现象的表现及其法医学意义;

了解尸体解剖的意义和步骤。

尸体现象主要表现为尸冷、尸斑、尸僵、角膜浑浊,自溶、腐败等。

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认识这些表现对确证死亡、判断死亡时间、分析死亡原因等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也经常遇到遇到有关尸体现象方面的咨询。

法医尸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法医尸检必须在普通病理解剖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系统,不应遗漏任何可能具有证据意义的微小病变和损伤的观察和描述。

法医学尸检应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病理学家和法医病理学家。

第四章机械性损伤

掌握损伤的概念机损伤三要素。

掌握机械性损伤检查的原则,了解各种损伤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区别,熟悉检查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机械性损伤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功能性损害和形态学改变。

各类损伤主要有创口形态予以鉴别。

创缘、创角、创腔、创道、创壁和组织间桥构成不同创口间的区别。

详细记载所有体表、体腔损伤是最基本的原则。

第五章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掌握致命伤、非致命伤和死亡原因的确定。

了解生前伤和死后伤的区别,熟悉损伤时间推断、致伤物的推断方法。

直接导致死亡或与死亡有明确因果关系的损伤称致命伤,不足以引起死亡的损伤称非致命伤。

死亡原因分为主要死因和直接死因,主要死因是造成死亡的根本原因;

直接死因是主要死因的后果,直接导致人体死亡。

生前伤与死后的鉴别主要依据生活反应。

损伤时间推断和致伤物的推断是法医学重要内容。

第六章交通事故损伤

掌握汽车事故所致损伤的基本类型及损伤的基本形态;

了解车内、车外人员损伤的特征;

熟悉大型交通事故(飞机失事)时法医的主要任务和检验要点。

道路交通事故和铁路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

各种交通事故损伤发生在相互运动之中,涉及车外车内人员的致伤过程,两者致伤方式和机制不同。

研究不同情况下的致伤机制和损伤特征,是认识交通事故损伤的主要途径。

航空事故损伤法医主要的工作在于个体识别。

船舶事故等损伤可见少数特殊性的损伤。

第七章高低温及电流损伤

掌握生前烧死和冻死的尸体改变,了解烧死和冻死的致死原因和和体病理形态改变。

熟悉电击伤的概念,掌握电流斑的形态特征及其意义。

了解雷电损伤的特点及鉴定要点。

高温损伤包括烧伤、烫伤和烧死。

烧伤分三度烧伤面积可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烧死尸体体表生活反应的烧伤、呼吸道呼入的烟灰和热呼吸道综合症是鉴别重点,冻死则表现为皮肤水疱以及反脱衣现象等,但需要结合环境情况和身体状况综合分析。

电流损伤最大的特点是在触电部位形成电流斑。

雷击死系自然灾害死亡。

第八章机械性窒息

掌握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及分类;

熟悉机械性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和病理学改变;

了解各类型机械性窒息的一般特点。

机械性窒息死亡是重要的暴力性死因,正确认识机械性窒息的常见手段、死亡机制和尸体征象是法医学重要内容,各类机械性窒息所呈现的尸体征象和暴力痕迹有差异,但都表现为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通常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内脏器官淤血、浆膜和粘膜下点状出血是窒息三大征象。

各类窒息成因不一则形成各自特点。

第九章溺死

掌握溺死的概念,死亡机制及尸体征象,熟悉硅藻的检验方法和检查结果的评价。

了解生前溺死及死后入水的鉴别要点及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溺死是由于水或者其它液体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死亡,溺死者吸入呼吸道及肺的液体量在不同安将中有巨大的差异。

水中尸体浸泡时间较长就可以出现浸泡征象。

生前溺死者可见到口鼻部蕈状泡沫、手中抓有异物、水性肺气肿。

检查尸体肺和内脏中的硅躁是确定是否生前溺死的重要手段。

第十章中毒

第一节法医毒物学概论

1.掌握毒物与中毒的概念,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怀疑中毒时医师的责任,以及毒物化验检材的采取、保存和送检的一般原则;

2.熟悉常见毒物中毒的主要中毒症状,中毒尸体的法医学检查及常用毒物分析方法;

3.了解毒物的转运、转化及其法医学意义,对法医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毒物分析信息平台。

1.毒物与中毒毒物的概念,中毒发生及影响毒性大小的因素,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常见毒物的中毒症状;

2.中毒诊断与鉴定怀疑中毒时医师的责任,法医学对中毒尸体的剖验,检材采集和处理,常用毒物分析方法,对毒物分析检验结果的判断及可靠性论证;

3.毒物分析信息平台的构建。

(自学)

第二节常见毒物及其检验

1.掌握各类毒物的分类,中毒机理与法医学鉴定要点;

2.熟悉各类毒物的中毒原因、中毒致死量、中毒症状、尸体检查所见与检材采取;

3.了解各类毒物的检测方法。

1.酒精的吸收、分布及代谢,酒精中毒表现,酒精中毒检测;

2.天然有毒植物和动物常见种类,乌头的中毒症状、特点及检验;

3.农药及杀鼠剂常见种类,有机磷、毒鼠强、氟乙酰胺中毒症状、特点及检验;

4.毒品及滥用物质毒品的概念、种类、危害及检验;

5.医用合成药物(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吩噻嗪类、胰岛素),一氧化碳,氢氰酸和氰化物,金属毒物与腐蚀性毒物中毒。

第十一章猝死

掌握猝死的定义及概念、熟悉猝死的特点和常见原因、猝死的发生率。

了解猝死的诱因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

猝死的发生时间上的短暂性和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常常引发各种猜测与纠纷,使之成为法医学鉴定必须涉及的内容。

许多疾病均可成为猝死的原因,发生率排在前三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中枢系统疾病。

法医学鉴定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疾病和其它暴力性死因,同时还要结合案情、毒化等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果。

第十二章法医临床学

掌握临床法医学研究的内容及对象;

熟悉法医活体检验以及劳动能力、诈病、造作伤的概念,了解损伤程度、残疾鉴定的法律意义及人身伤害赔偿。

临床法医学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

车祸、工伤、人身伤害等伤残等级评定;

性侵害中被害人检验、犯罪嫌疑人或被拘留者保外就医的疾病和伤残评定;

人寿保险残疾与疾病确认;

医疗事故鉴定;

赔偿医学等。

研究的对象:

活体。

法医活体检验:

确定损伤存在;

判断损伤的类型;

推断致伤物;

推断损伤时间;

活体皮肤疤痕检验;

评判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判定人身伤害性质及形成机制;

判定医疗终结时间。

人体损伤程度:

重伤、轻伤、轻微伤。

损伤程度鉴定及伤残等级评定的相关法律标准。

第十三章虐待儿童(自学)

第十四章性侵犯(自学)

第十五章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了解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的性质。

熟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要求。

熟悉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

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1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要求;

2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

3常见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第十六章医疗纠纷

掌握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定义及鉴定的基本原则,熟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规定。

了解医疗事故致死的常见原因。

在医护过程中,因患者对医方的工作部满意,发生争执,甚至上述,要求追究某医务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在事实真相为查明之前称为医疗纠纷;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鉴定有两条途径:

1、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学会组织鉴定。

2、有司法部门受理,进行司法医学鉴定。

法医在上述鉴定途径中均起重要作用。

第十七章法医DNA分型

了解法医DNA分型的意义,DNA遗传标记的类型及相关的法医学应用。

熟悉DNA遗传标记各类型的检验方法,法医DNA分型的证据价值。

法医DNA遗传标记的意义,DNA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遗传标记的类型和各自分型方法,法医DNA分型的证据价值。

第十八章亲子鉴定

了解亲子鉴定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排除父权和认定父权的标准,父权指数和父权相对机会的计算方法。

亲子鉴定的概念和类型,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错误否定父权的危险性,非父排出概率及计算,肯定父权的标准和概率计算。

第十九章生物性检材的个体识别

了解法医生物检材的种类,掌握各种生物检材的提取包装及送检方法,法医生物检材的分析策略,各种生物检材特别是最常见的血痕、精斑等常见检材的检验程序。

生物检材的特点,检材的采集和送检,血痕的检验,精斑的检验以及其他常见检材的检验。

第二十章法医人类学(自学)

第二十一章法医学尸体剖验(自学)

医生与法医学

死亡、尸体变化和尸体解剖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交通事故损伤

高低温及电流损伤

机械性窒息

溺死

中毒

猝死

法医临床学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医疗纠纷

法医DNA分型、亲子鉴定

生物性检材的个体识别

魏曙光(执笔)

李涛

李生斌

“临床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Microbiology

BASM3030

24学分:

1.5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专业

病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楚雍烈主编,《临床微生物学》,自编教材,2000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临床微生物学》是《医学微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利用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研究与传染病、临床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解决微生物感染的诊断和防治等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临床微生物知识和技术,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介绍临床微生物学的最新进展,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

究方法和技能,了解临床微生物学的新进展。

本大纲以“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基础,介绍临床微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所列课程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一章新现、再现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一)概念

(二)新现微生物及其感染

1.AIDS及AIDS流行情况

2.出血热病毒及出血热流行情况

3.军团菌及军团病发生与流行

4.肝炎病毒

5.SARS发生与流行

(三)再现微生物及其感染

1.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的流行

2.O157大肠埃希菌与出血性肠炎的感染流行

3.其它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的确定原则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一)病原确定是控制传染病的首要核心问题

1.历史上确定病原在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

2.近50年来确定的新传染病病原给人们的启示

(二)经典的郭霍法则确定病原

(三)从HCV、HEV的确定看分子生物学、反向生物学的作用

(四)目前确定一种新病原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一)核酸杂交技术

1.特异性探针的设计及制备

2.核酸杂交技术临床应用类型

3.应用特点及实例

(二)PCR

1.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制备

2.实验室PCR技术

3.PCR的临床应用

(三)基因芯片

1.原理

2.方法介绍

3.应用前景

(四)DNA序列分析

2.方法简介

3.应用: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病原生物学

第四章生物信息学在病原生物学中的作用

(一)生物信息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概念

(二)生物信息学的主要内容

(三)生物信息学的在医学中的作用

(四)生物信息学在病原中研究应用

1.病原生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应用

2.在发现和确定新病原中的作用

3.诊断和检测传染病病原

4.筛选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中的作用

第五章微生物与性传播疾病

(一)概述

1.概念与分类

2.特点

3.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4.微生物诊断方法

(二)常见性病及微生物

第六章妊娠期的微生物感染与先天畸形

(一)感染的特点

(二)传播机理及常见病原体

1.经胎盘传播的病原体

2.经产道传播的病原体

3.经哺乳传播的病原体

4.其它

(三)先天性感染与畸形发生

(四)先天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诊断

(六)防治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细菌的耐药性

(一)细菌的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1.固有性耐药

2.获得性耐药

(二)细菌的耐药的生化机制

1.灭活酶的产生

2.抗生素渗透障碍

3.药物靶位的改变

(三)细菌的耐药性的防治

1.药物敏感试验

2.加强药政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3.注意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4.研制新型抗菌药物

第八章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三)医院感染的微生物

(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五)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

第九章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一)抗感染免疫的重要性

(二)抗感染免疫的特点

(三)抗感染免疫的新技术

(四)抗感染免疫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应用

第十章医学微生态学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一)微生态学

1.正常微生物群

2.正常微生物群内部结构与功能

3.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4.正常微生物群的功能

(二)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

(三)微生态防治

1.防治原则

2.微生态调节生物制剂介绍

3.微生态调节生物制剂的作用

第十一章生物战剂、生物恐怖及防护

(一)生物战剂的概念

1.传统

2.新概念

(二)生物战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历史的教训

2.研发概况

3.未来生物战剂的特点

(三)生物恐怖

(四)生物战剂的快速鉴定及防护

第十二章传染性蛋白因子----朊粒与疯牛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2.基因关联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Prion病简介

2.人和动物的Prion病

3.羊瘙痒病简介

4.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简介

5.Kurudisease简介

6.CJD简介

7.v-CJD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四、学时分配

参考

学时

新现及再现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病原生物确定原则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病原生物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生物信息学在病原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微生物与性传播疾病

妊娠期的微生物感染与先天性畸形

细菌耐药性的危害性及应对措施

医院感染重要性及应对措施

抗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医学微生态学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生物战剂、生物恐怖及其防护

传染性蛋白粒子---朊粒与人类和动物疾病(疯牛病)

陈瑛执笔

大纲校对者:

徐纪茹

大纲审定者:

董晓慧

大纲批准者: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pharmacology

BASM4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