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361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6.《读通鉴论》曰: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

”处应填入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

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11.有史学家写道:

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

他描述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德意志王朝战争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狄德罗

C.卢梭D.孟德斯鸠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

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

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

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B.信息化

C.城市化D.电气化

15.“‘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此言论应出自

A.俾斯麦B.林肯

C.亚历山大二世D.明治天皇

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干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

此人是

A.曾国藩B.李鸿章

C.奕D.左宗棠

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日,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

该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同文馆

C.军机处D.外务部

l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

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l9.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右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

它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

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

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2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

“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

”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矩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22.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

“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

”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时务报》B.《新青年》

C.《民报》D.《申报》

23.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改订新约运动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民族经济发展

D.北伐战争爆发

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

”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25.《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B.辽沈战役胜利后

C.渡江战役胜利后D.平津战役胜利后

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期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经济特区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2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

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

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

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0.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C.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

以下每小题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B.语言风格

C.求真求实D.编纂体例

32.根据右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D.反对洋务运动

3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

“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

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

……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

”这则新闻说明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女性载辛亥革命中作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女性争取惨证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35.右侧漫画表达的主旨应是

A.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

B.英美等国态度暖昧,按兵不动

C.中国奋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

D.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罗马法(12分)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

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

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1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

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

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

【1】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

【2】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

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

【3】历史学家指出:

“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

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

“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

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

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

【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4分)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

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37.中华民族(14分)

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8.租界见闻(11分)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

租界之内,三国(指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

法租界则有法国人建立的公董局。

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上海警队(巡捕房)的组织相当完善,警力充足。

警官包括欧洲人、印度人和清国人。

欧洲人穿着规范的伦敦制服,印度人的警服介于伦敦和印度服装之间,而清国人的警服几乎与他们的传统服装没有区别。

我们对一个城市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

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

(1)根据材料,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有哪些印象?

(3分)

(2)你如何看待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8分)

39.“全球化”(13分)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关乎人类的共同利益。

对此,人们的看法不一。

观察下列漫画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漫画作者对全球化持何种态度?

(2分)

(2)你是否认同作者的看法?

(11分)

40.大航海时代(25分)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

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15分)

上海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D5.D6.B7.A8.D

9.A10.D11.A12.D13.C14.A15.B16.A

17.A18.B19.D20.C21.D22.B23.A24.C

25.D26.C27.B28.A29.C30.A

3分1分1分0分

31.ABDC

32.BCDA

33.ABCD

34.DABC

35.CABD

说明:

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

“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36.

(1)

水平1:

能准确区分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

·

一手史料:

[2]、[3];

二手史料:

[1]、[4]

其他答案。

36.

(2)

能准确区分材料中的客观性事实和主观性认识

陈述:

①、③;

评价:

②、④

36.(3)

能根据情景从两个维度进行解释

从社会层面来说,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大量战俘沦为罗马奴隶,奴隶在人口中的比例剧增,引发了释奴的现实需求;

从法学层面来说,作为罗马法学思想基础的自然法思想,肯定包括奴隶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为释放奴隶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平2:

仅能从一个维度进行解释

37

史实:

能围绕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

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中原是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两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

蒙元时期,疆域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及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臧大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之,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民族联系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组织:

水平l:

叙述育逻辑、时序感强

叙述较连贯、时序感较强

水平3:

语句通顺

38

(1)

能从材料中提取完整的信息

租界内行政管理自成一体;

租界警队组织完善;

拥有比较完善的公共管理设施。

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

38

(2)

能根据文本作者的立场、视角等对文本进行评价

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有其符合事实的一面。

在西方人的管理下,租界内出现了近代城市供水网络、公共照明系统以及公共道路系统,治安保障机制比较完备,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但是由于作者外国人的身份,他对租界的市政管理大加赞美,却忽视了以工部局为代表的“独立的行政权力”,是脱离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和法律管辖的殖民政权,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

租界内的公共管理系统虽然完善,但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生活的安全与与舒适。

这些都表明租界乃“国中之国”的事实。

仅能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没有结合文本材料回答问题

39

(1)

能准确地判断漫画作者的态度

批判

悲观

39

(2)

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试论结合。

我认为全球化使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射界经济的融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

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化提供了范例。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的实质使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南北关系”日趋紧张:

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跌现,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出现温室效应、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现象;

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

总之,经济全球化把人类社会的联系发展到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看待问题较片面,论述缺乏历史感

组织

观点与论证逻辑一致

水平2:

观点与论证逻辑混乱,不一致

40.

(1)

能从材料中提取深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

仅从材料中提取表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使从船只大小、船队规模和配备来看,都要优于哥伦布船队。

郑和船队最多有200多艘,而哥伦布船队最多只有17艘。

40

(2)

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

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仅能指出部分的不同之处

•郑和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方式是和平互利;

哥伦布的目的是获取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40(3)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

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

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得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

兼容并包的实例,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

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

史实与材料

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叙述成结构

叙述连贯通顺

仅能罗列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