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441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15年 

38年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兼并混战的局面,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 

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政治制度

1.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郡县制 

1.三省六部 

2.科举制 

伟大工程

长城 

运河 

灭亡原因

1.法律严酷 

2.兵役、徭役繁重 

1.苛政猛于虎 

2.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影响

1.汉承秦制 

2.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生息 

1.唐承隋制 

2.唐接受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

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

答:

他们的共同点:

(1)富有才干;

(2)英武果断;

(3)勇于创新。

不同点:

(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4、复习: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

(1)三国时期:

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

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琉球) 

(3)元朝:

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4)清朝:

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

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

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

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

推举往往要对被推举者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大公无私,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

反之,如果推举人徇私舞弊,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容易产生弊端。

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建立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但是。

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三、系统总结

隋唐

产生

(1)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官员。

(2)隋炀帝(杨广)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发展

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强调以人才作文选官的基础。

(1)唐太宗时期:

唐朝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即位之后,大力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录取极严。

进士考试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时期:

大力提倡科举,开始了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作用

(1)科举制体现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评价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与逐步完善影响极其深远。

科举制给士子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机会,人才不断涌现和创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启示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选拔好管理人才是促进社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

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思想统治措施

(1)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

(2)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3)善于用人,他人用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4)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5)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6)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他为唐代的繁盛和中华文明辉煌黄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他善于用人并重视纳谏;

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合并州郡;

重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度;

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

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武则天

措施

在政治、经济方面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选拔人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武则天的临朝称制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间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奠定了基础。

史称“武周政治”。

(郭沫若评价其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他不失为一个有做为的皇帝。

开元

盛世

“开元”是唐太宗统治前期的年号。

唐太宗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政局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对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3)先进科技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4)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繁荣;

(5)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6)从“贞观之治”到“武周政治”,再到“开元盛世”这一历史过程启示我们,一种好的路线和政策来之不易,要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唐朝的民族关系

吐蕃人的社

会生活状况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松赞干布于文

成公主和亲

7世纪前期,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密切了唐蕃经济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蕃友好交往

史实的认识

唐朝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友好交往的前提。

唐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反映了唐在民族关系上的胸怀和开明的政策;

说明了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同时,通过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联系,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同意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

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唐朝的对外交往

遣唐使

含义

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规模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10多次,唐高宗至唐玄宗时规模最大。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及生活习俗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鉴真

东渡

唐朝到日本最有名的是鉴真和尚,他应日本人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那时他已双目失明,他在日本弘扬佛法,还把唐朝的医学、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日本人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天平之甍”。

玄奘

西行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他的《大唐西域记》成文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

(4)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两宋的社会生活

市民的衣食住行

特点:

非正规场合服饰呈现舒适化、非等级化趋向;

麻布是大众化衣料,丝织品主要由富家享用,棉布成为衣着原料。

北方人的主粮是粟麦,肉类副食是羊;

南方人的主粮是稻米,肉类副食是猪;

茶和酒是重要的饮料。

城市民居以瓦房为主,农村则多茅屋;

靠背椅和高桌子是最时尚的居室用具。

市民:

人力推动的独轮车和牛、骡、驴、马拉的畜力车;

官宦:

轿子。

瓦子和

节日

瓦子

市民的文化生活出现了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趋势。

瓦子作文市民娱乐活动中心遍布各地大中城市,为市民提供各类观赏性文娱演出。

它是城市商业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的产物。

今天的传统节日,想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

两宋经济发展

农业

原因

(1)南方战乱少;

(2)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3)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情况

(1)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水稻在宋朝越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4)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

手工业

纺织业

两浙的丝织品越剧全国首位。

江浙地区,出现了不少私人作坊,称为“机户”

制瓷业

江西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

著名的代表:

宋代的清白釉瓷观音像。

造船业

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造船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著名的有广州和泉州。

商业

商业都市

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

货币

北宋前期,出现在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

南宋时期的会子。

经济中心的南移

原因及过程

原因见课本42页第一自然段;

过程见课本46-47页

完成时间

南宋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元朝建立的过程

(1)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汗国;

(2)灭西夏、金;

(3)忽必烈继承汗位;

(4)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5)1276年,元军灭南宋;

(6)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重视农业,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的发展的措施。

行省制度

目的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而实行的制度。

内容

(1)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1)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进行管理;

(3)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4)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民族融合发展

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统一的国家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迁徙,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而各民族的大融合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

元朝建立的

历史意义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它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明朝专制统治的表现

(1)明初,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制,设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作为朝廷派出的机构,使地方行政、司法、军事三权互相牵制,统与中央;

(2)朱元璋废除宰相制;

(3)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阅读和起草文件,并备咨询;

(4)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度,通过内阁制度,明朝的皇权空前加强;

(5)设立“厂卫”制度(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西厂);

(6)为加强思想控制,大搞文字狱;

(7)采用八股取士的方式选拔人才。

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

(1)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

(2)雍正帝时设军机处,逐渐成为皇帝处理全国军政和发布命令的中枢;

(3)清朝的皇帝为了确立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大力推崇儒学,也大兴文字狱,严眼镇压反清思想。

巩固明清的专制统治。

评价(影响)

起到了加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抗倭

抗击倭寇的骚扰

概况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取得了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州。

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

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离台湾。

在台湾设立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据点。

1661年,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打败荷兰殖民者。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意义

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康熙帝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

沙俄被迫同意通过和谈来解决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

《尼布楚条约》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

内容:

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

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方,待以后再议。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郑和下西洋

西洋

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外,还有宣扬国威和到南洋“取宝”的目的,不计经济效益。

条件

(1)朝前期,国力雄厚。

(2)明朝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经过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航线

中国东海岸的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

清朝的疆域

西伯利亚

南海诸岛

东北

外兴安岭、库页岛

西南

喜马拉雅山脉

太平洋

西

葱岭

东南

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西北

巴尔喀什湖北岸

闭关锁国

1清朝统治着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交流。

3当时的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扩展势力,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清政府规定,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积极

他对抵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只有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对外贸易,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回头走固步自封的死路。

史学

司马光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数学

祖冲之

祖冲之利用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医学

华佗

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李时珍

写成一步总结性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后来陆续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地理学

郦道元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他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农学

贾思勰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属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徐光启

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堪称我国传统农学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总结了前人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论述了农业理论和技术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内容非常完备,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科技

宋应星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要和自然力相配合。

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初期,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东汉时蔡伦改进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先传入朝鲜、日本,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为世界闻名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在传入欧洲。

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中亚、西亚、欧洲。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

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北宋时制成指南针,随后,人们将指南针与方位盘连合成一起,制作出更具实用价值的“罗盘”。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使用。

12世纪末,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重大的建筑工程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筑起的都江堰,是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

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的入侵。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大运河

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粮食、布帛的北运。

时间

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大运河的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四五千里;

分四段(详见课本第四页图);

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三点四段五通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他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唐朝诗人对此河的赞颂)

赵州桥

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的早700多年。

北京故宫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宏伟,街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城中心是紫禁城(今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瑰宝。

文学艺术

唐诗

李白

藐视权贵,傲岸不逊,以天马行空、浪漫不羁的个性挥洒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篇,将浪漫的情调与瑰丽雄奇的词句融为一起。

被后人称为“诗仙”。

杜甫

诗风沉郁,语言精练,艺术技巧狐火纯青。

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史”。

王维

善于描写在山水田园风光中表现悠闲潇洒的情趣,风格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深获后人的喜爱。

白居易

主张诗歌创作应与现实结合,诗作明白流畅通俗易懂,在当时及后世都很大影响。

宋词

柳永

扩展了词的容量,推进了宋词的发展。

苏轼

创作出意境豪放、气象恢弘的名篇,提高了词的品格。

辛弃疾

继承并发展了苏轼豪放清雄的词风,在作品中表现抗金主题,寄寓奋发激越的情怀,显现出金戈铁马的气势。

元曲

关汉卿

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窦娥冤》。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约成书于明末,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

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百余年间错中复杂的历史。

《水浒传》

约成书于明末,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作者描写了北宋晚期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伯好汉反抗官府的故事,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统治。

《西游记》

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着意塑造了孙悟空这一神通广大、敢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书中语言生动诙谐,具有独特风格。

《红楼梦》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