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83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健康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六)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九)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各部门应当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与已进、新进企业的职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书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每年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使每位职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7、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8、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病指定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3、教育培训内容:

3.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3.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3.6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凡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使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部门或者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3、日常维护

用人部门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4、知识培训和指导

各部门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5、擅自拆除或停用

各部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防护用品是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健康所必需的预防性物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经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计划

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提出采购计划,包括发放范围、品种、数量。

二、采购

公司负责采购职业病防护用品,所购置与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还必须有“LA”安全标志.库房管理员负责验收。

三、保管和发放

公司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与发放,并做好保管、发放的记录台帐。

四、资金保障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资金保障,做到按时足额为职工免费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每位职工都应爱惜、保管好自己的防护用品,并按公司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更换与报废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满后应及时更换,对检验检测已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与报废,不得继续使用。

七、监督与检查

公司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的监督检查,教育职工正确佩戴合理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不按公司规定佩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行为,除进行教育外,并规定给予处罚。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为履行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职工健康,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职业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有计划地到法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新进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新录用员工名单由行政部提供。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每年制定计划进行体检。

四、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及时告知员工本人,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五、在生产、检修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严重超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职业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六、若发现有疑似职业病员工应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

七、对管理岗位、辅助岗位的职工每3~5年由公司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性体检。

各生产单位要配合公司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健康风险评估,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员工不健康作业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

八、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增强公司职业病应急救援管理,及时处置重大职业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职工权益,特编制此制度。

公司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时应急救援与管理适用此制度。

3、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源编制导则》以及国家、企业等相关管理规定。

4、职责

4.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公司职业病管理负主要责任。

4.2公司安委会全面管理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4.3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门全面负责现场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负责职业病应急物资管理、维护保养工作监督。

4.4公司员工监督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全面监督。

4.5各部门负责配合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应急救援培训,应急物资使用等工作。

4.6公司采购部,负责对职业病防治、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进行采购。

4.7公司财务部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所需费用进行支付。

4.8公司编制相应应急预案,确保发生职业危害时,作业人员可正确处置职业病应急事故。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本企业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有关事宜。

本制度仅适用公司内部。

3、职责

3.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3.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

3.3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并立即向安监部门上报。

3.4发生事故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3.5对在事故中遭受职业危害的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其具体情况,并组织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3.6公司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事故分析报告。

3.7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岗位,公司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全公司通报。

3.8对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的处理结果,公司要及时向区安监部门上报。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

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经研究,制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3、改善作业场所

4、建立或完善职业健康安全防治管理措施

5、加强职业卫生健康培训

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依据以上制定的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确定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事项。

然后,将各项工作事项分解、细化。

最后,将分解、细化的各项工作纳入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人,实行分工负责、按时完成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各部门将积极配合公司职业病防护计划,公司在年初计划实施初期,将把职业病防护计划所需资金全部落实,专款专用,确保计划的实施。

表1-1 

年度职业病防治经费一览表

用途

工作内容

经费(元)

项目

负责人

备注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组织工作经费

生产车间改造

生产工艺改进

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

检测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设备购买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

职工健康监护

职业病人诊疗

警示标识

其他

合计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

年 

月 

表1-2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车间名称

车间负责人

防护设备名称

检修时间

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检修的原因、检修部门、检修费用、检修效果等):

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日期:

表1-3 

年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记录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个人防护

用品名称

型号

数量

领取人

领取日期

  

  审核(签字):

附:

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单位,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明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样本)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

粉尘、噪声。

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班组。

2、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2.1粉尘

  2.1.1产生的原因:

XXX

  2.1.2危害程度:

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

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

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2.1.3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产生粉尘浓度卫生标准为:

1mg/m3

  2.1.4主要涉及岗位:

XX岗位、XX岗位。

2.2噪声

  2.2.1产生原因:

  2.2.2危害程度:

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2.2.3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2.2.4主要涉及岗位:

3.职业病防护措施

  3.1防尘措施

  3.1.1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3.1.2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在设备运行时,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3.1.3设置除尘系统,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3.1.4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3.1.5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2防噪声措施

  3.2.1设置消音器。

  3.2.2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3.2.3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3.2.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3.2.5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4.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4.1粉尘

  4.1.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4.1.2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4.1.3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

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4.1.4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

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4.2噪声

  4.2.1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4.2.2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样式)

1、所有上岗工作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公司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2、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挥发性气体岗位带好防护镜、活性炭口罩;

粉尘岗位带好防尘口罩;

噪声源岗位带好耳塞。

3、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二小时到通风地方休息15-20分钟。

4、粉尘车间作业现场要经常洒水,保持地面湿度,以降低粉尘浓度。

5、喷涂线要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作,降低挥发性气体浓度。

企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格式要求)

1目的

为规范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制定本管理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管理。

3职责

3.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现场指挥应急救援;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预案中明确责任人、组织机构、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医疗救护方案等内容。

3.2本单位设备负责人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施,做好记录,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完好。

3.3本单位车间管理员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演练记录。

4策划、实施与运行

4.1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内容

4.1.1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运输车辆情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

4.1.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a)危险目标的确定:

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其他。

b)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4.1.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4.1.4应急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