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0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

2.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D.曹雪芹的《红楼梦》

3.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

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4.八十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

中华几女用血肉之躯筑成的钢铁长城,顽强抗击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疯狂进攻,开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

A.济南市B.枣庄市C.临沂市D.菏泽市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

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它的中心是()

A.沈阳第一机床厂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飞机制造厂

6.2017年1月13日,“阿基米德的科学”展首次在我国的广东科学中心展出,70件互动展品还原了2300年前阿基米德的奇思妙想,其中的亮点展项有()

A.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B.浮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杠杆定律和力学三定律D.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7.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

A.非洲的好望角B.亚洲的印度

C.亚洲的菲律宾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8.“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十月革命的胜利

9.“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反映的理念是()

A.宗教自由,“君权神授”

B.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D.工人们享有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10.“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而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

A.手机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B.电视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C.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D.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11.(15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在这一决策指引下,农村逐步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四:

A“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4)材料四中的三则信息说明了什么?

12.(15分)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的悲剧》中指出:

“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安全地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邻国捷克斯洛伐克………“更为严重的是,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做出了转向以往一向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轴心国的重大决定。

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前期德国军队迅速占领欧洲许多国家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

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欧洲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

欧盟成立至今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3)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哪一组织?

举例说明该组织的性质。

材料四:

从英国和欧盟两方面的利益出发,我们都应借此机会运用公平和有序的方式达成目标,将关系断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让整个欧洲都保持强大和繁荣,并且有能力向全世界宣扬其价值观。

﹣﹣﹣﹣﹣﹣英国首相特里莎•梅在议会中发表的声明

(4)依据材料四,指出英国脱欧谈判的根本出发点。

 

2018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

【分析】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解答】墨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量子科学领域发展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D.曹雪芹的《红楼梦》

【分析】本题以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为依托,考查曹雪芹的《红楼梦》。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

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解答】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领导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八十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

中华几女用血肉之躯筑成的钢铁长城,顽强抗击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疯狂进攻,开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

A.济南市B.枣庄市C.临沂市D.菏泽市

【分析】本题以八十年前,在台儿庄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爆发了一场举世关注的殊死较量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台儿庄”“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可知,这场战役发生于今天的枣庄市台儿庄。

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

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

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它的中心是()

A.沈阳第一机床厂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飞机制造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一五计划的所取得的成就。

一五计划时期一共三个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是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

【解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我国的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我国的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及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6.2017年1月13日,“阿基米德的科学”展首次在我国的广东科学中心展出,70件互动展品还原了2300年前阿基米德的奇思妙想,其中的亮点展项有()

A.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B.浮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杠杆定律和力学三定律D.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分析】本题以2017年1月13日,“阿基米德的科学”展首次在我国的广东科学中心展出为依托,考查阿基米德的成就。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和提出物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发现了杠杆定律与浮力定律,“阿基米德的科学”展的亮点应该为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成就,排除BCD。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1492年10月2日,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新大陆”指的是今天()

A.非洲的好望角B.亚洲的印度

C.亚洲的菲律宾D.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识记哥伦布开辟的航线。

【解答】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历经千辛万苦,率领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

据“哥伦布的船队送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大陆”可知,“新大陆”指的是今天的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开辟新航路的相关知识,应注意识记相关知识。

 

8.“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十月革命的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故选:

A。

【点评】注意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标志性意义。

 

9.“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反映的理念是()

A.宗教自由,“君权神授”

B.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D.工人们享有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一面旗帜;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答】据“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可知,材料反映的理念是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人权宣言》的相关史实。

 

10.“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而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

A.手机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B.电视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C.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D.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分析】本题以“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11.(15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现在何处。

材料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在这一决策指引下,农村逐步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四:

A“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4)材料四中的三则信息说明了什么?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的“新”的了解和掌握。

考查对“新”的理解。

(2)本题结合1921﹣1949年的历史,考查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考查概括知识的能力。

(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4)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解答】

(1)由材料“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可知,这里考查的”新”的表现是指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

具体表现在:

①指导思想新: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领导阶级新: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以无产阶级为领导。

③目标新:

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或“反帝反封建”)。

④革命道路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逐步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2)因为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中国人民最终站了起来。

(3)由材料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可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逐步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4)材料四中的三则信息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增强,民族复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国已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

故答案为:

(1)①指导思想新:

马克思主义。

②领导阶级新:

无产阶级。

③目标新: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或“反帝反封建”)④革命道路新: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2)因为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

(3)改革(或改革开放)。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4)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增强,民族复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国已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的理解和掌握,需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就的奋斗历程。

 

12.(15分)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的悲剧》中指出:

“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安全地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邻国捷克斯洛伐克………“更为严重的是,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做出了转向以往一向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轴心国的重大决定。

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前期德国军队迅速占领欧洲许多国家的原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

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欧洲为什么要走联合之路。

欧盟成立至今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3)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哪一组织?

举例说明该组织的性质。

材料四:

从英国和欧盟两方面的利益出发,我们都应借此机会运用公平和有序的方式达成目标,将关系断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让整个欧洲都保持强大和繁荣,并且有能力向全世界宣扬其价值观。

﹣﹣﹣﹣﹣﹣英国首相特里莎•梅在议会中发表的声明

(4)依据材料四,指出英国脱欧谈判的根本出发点。

【分析】本题以丘吉尔在发表的演说《欧洲的悲剧》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绥靖政策、冷战、欧盟的成立和科索沃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

(1)由材料一“随着安全地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邻国捷克斯洛伐克………更为严重的是,有某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做出了转向以往一向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敌人﹣﹣﹣轴心国的重大决定。

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可知,二战前期德国军队迅速占领欧洲许多国家的原因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德军采用闪击战术等。

(2)由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

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整体衰落,欧洲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以欧洲要走联合之路。

欧盟成立至今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一个军事组织,如1999年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4)由材料四“从英国和欧盟两方面的利益出发,我们都应借此机会运用公平和有序的方式达成目标,将关系断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让整个欧洲都保持强大和繁荣,并且有能力向全世界宣扬其价值观”可知,英国脱欧谈判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故答案为:

(1)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德军采用闪击战术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整体衰落,欧洲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北约;科索沃战争;军事组织。

(4)国家利益。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绥靖政策、冷战、欧盟的成立和科索沃战争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