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5153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5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4页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4页
亲,该文档总共1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1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质量安全问题.ppt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一)路基工程

(二)桥涵工程(三)隧道工程(四)轨道工程(五)原材料及混凝土工程(六)站后及四电工程,二、主要质量问题,未进行工艺试验、试验参数不全或报告未履行审批手续;隐蔽工程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CFG桩和岩溶注浆造成的质量隐患较多;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不按验标规定进行质量检验;产品保护意识不强,后续作业对前期地基处理效果造成影响。

1.地基处理,

(一)路基工程,岩溶注浆水泥浆搅拌设备简陋,无水灰比标识,无计量设备,不能严格控制水灰比,钻孔深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CFG桩桩顶标高施工控制不当,造成实际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0.5m以上。

CFG桩桩位存在严重偏差,部分桩位缺失;个别外露桩头严重偏斜,应已断桩。

未按规定进行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工艺参数未按程序审批确认;填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良;层厚超标;路基全宽未采用同一种填料;涵洞两侧不对称填筑;路基加宽不够,边坡碾压不实,雨季冲刷严重;堆载预压不规范;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路基填筑,路基填料填料种类与设计要求不符,粒径严重超标(最大110cm),填料级配不良。

填筑层厚单层填筑厚度过大,与工艺试验不一致,超过70cm。

路基半填半挖地段,腐殖土没有清除。

涵侧填筑路基两侧不对称填筑,高差1.4m,支挡工程不按设计要求施作,甚至偷工减料;浆砌护坡质量控制难度大,通病多发;沉降缝和反滤层粗制滥造;预应力坡面锚索施工不到位,锚索长度不够、数量不足、防锈处理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深路堑开挖不按规定的“分级开挖、逐级支护”的原则实施,而是采用大拉槽后再施工防护工程的方式,质量和安全隐患大。

3.路基防护,护坡尺寸框架梁设计尺寸为5050cm,现场施工框架梁时尺寸不足,采用素砼补加帮宽,厚度最小仅约10cm。

(上图)浆砌主骨架设计60cm厚,实测最小仅37cm。

(左图),边坡防护锚杆框架梁:

锚杆端头被随意切断、再安设虚假锚固端头代替。

锚杆钢筋被随意切断,虚假锚杆端头,深路堑开挖未按设计要求的分级开挖、逐级支护的顺序施工。

排水系统考虑不全面,对汇水面积认识不足;设计不系统、不完整,与当地排水系统不能实现顺接,造成路基、涵洞被水浸泡;施作不到位、排水不畅,造成水流直冲路基、护坡等。

4.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截断原有排水体系,未设置涵洞;上游水系直冲路基,未采取防护措施;设置临时排水管下穿路基,满足灌溉需要;排水口长期排水,对路基坡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路堑排水路堑开挖前未施作截排水天沟,不能阻止对坡面的冲刷及流入路基范围。

路堑排水雨季来临前未施作完成截排水天沟,天沟断头,排水无明确走向。

沉降观测点布设不满足要求沉降观测设施被破坏预压土施工不规范,5.路基沉降,路基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杆外未按设计要求施作保护套管,沉降观测点保护塑料保护套管与沉降杆之间夹满填料,影响沉降杆的自由沉降,

(二)桥涵工程,擅自改变成桩工艺,将钻孔桩改挖孔桩。

出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异常情况时,现场擅自处理,留下质量隐患;桩基础和承台结合部质量控制不好,桩头伸入承台长度不符合要求。

钢筋接头连接不规范,钢筋焊接、绑扎质量不高。

桩基础施工,泥浆随意排放。

1桥梁基础,桩头凿除野蛮操作,损伤桩顶砼,主筋无保护层且严重变形扭曲,人为切除部分桩基主筋。

2桥梁墩台承台与墩台身结合部处理不当,以拉毛代替凿毛,墩身底部采用砌砖、木条等支垫模板,侵入墩身,造成“烂根”。

钢筋加工连接质量通病多;因测量和施工误差引起的墩帽、垫石偏差超标。

承台凿毛采用混凝土初凝前脚踩成坑、表面拉毛代替接缝凿毛。

墩身模板模板底部填塞泥土封闭,侵入墩身截面,极易造成墩底烂根,墩身模板采用木方支垫墩身模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漏浆严重,且木方侵入墩身砼截面内,回填前没有拆除木方、也没有对墩底部位进行处理,形成“烂根”。

墩身模板模板打底砂浆侵入墩身混凝土截面造成底部钢筋无保护层,钢筋连接墩身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钢筋拧入套筒长度不足;钢筋焊接不规范,搭接焊未预弯,连接后钢筋不同轴。

3预制梁精细程度不够,现浇梁质量问题突出。

钢筋的加工和连接问题多;预应力张拉不及时,压浆封锚不规范;预制梁存梁台座下沉或损坏;湿接头混凝土质量较差;挂篮检算资料不全、支架安装不牢固;拆模时间早,梁体养生不到位;防水作业施工质量差。

预制T梁T梁存梁台垫块破损,预制箱梁箱梁未初张即移梁造成梁体出现裂纹。

预制箱梁拆模拆模时间太早导致剪力槽混凝土损坏严重,梁端锚穴部位凿毛不到位,预制箱梁冬施措施预应力管道刚注浆完毕的箱梁,保温措施不足(检查时夜间温度0度以下),现浇梁冬施措施采用挂篮施工,悬浇梁段后未采取足够的冬季施工保温措施,翼缘板位置仅用彩条布覆盖(检查时现场实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为零下0.2度),现浇梁梁端处理连续灌注两孔梁后由于梁端间空间不足,无法进行张拉,造成梁端砼被砸开,部分钢筋被截断,现浇梁挂篮施工挂篮安装吊杆采用单螺母固定;精轧螺纹钢螺母固定长度不足,现浇梁张拉挂篮施工7#块已施工完成,但0#、5#、6#、7#块竖向、横向预应力筋未张拉,其它块个别未张拉,4涵洞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不细不深,导致涵洞与既有沟渠道路不顺直,交通涵积水严重,过水涵失去排水功能。

涵洞标高设计标高低于两侧地面超过1m,(三)隧道工程,1.洞口及明洞隧道施工没有体现“早进晚出”的原则,洞门施作滞后,边仰坡防护措施不到位,截排水系统施工不完善,墙后及明洞上部回填土不符合设计要求。

洞口左侧边坡,出现变形、溜坍,未及时修复,隧道两侧边坡局部溜坍,洞口排水系统施作不及时,2开挖支护擅自改变开挖方法;钻爆设计流于形式,起不到指导施工的作用,超欠挖严重;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问题突出。

(表现为:

不施工或少施工超前支护;不按设计要求施做锚杆;初期支护内不按设计设置钢筋网;喷射砼厚度不足;钢架间距超标;初支背后空洞不按设计要求处置等),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只施工4根(设计39根),钢拱架钢筋网安装前未进行初喷,隧道超挖,违规在初支背后回填片石,喷射砼厚度不足,设计8cm,现场部分不足2cm,级围岩,边墙下部没有施工初期支护,在裸岩面完成了防水板施工,采用CD法施工临时支撑钢架设计为曲型,实做为直型,垂直度超标;中隔壁支撑钢架背部未按设计要求挂设钢筋网片、喷射砼;间距设计为0.6m,实测多处为0.81.1m。

下台阶开挖底面标高比设计高出70cm左右,造成初支底标高比设计高约70cm,每环钢架短约1.5m,每延米少开挖围岩约0.5m3,少施工初支喷砼约0.5m3,上台阶钢拱架支立、挂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已完成,拱顶有高1m,深1.8m,宽4m的空洞。

同时该段未按设计要求在拱部(边墙)设置注浆(砂浆)锚杆,采用2m长22钢筋代替2.5m长32的锁脚锚管。

双侧壁法施工中,施作底板和二衬时,将底层水平板与边墙的连接钢筋截断,并将底层水平板的临时支撑拆除,造成底层水平板连续约20米成悬臂状,3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不到位。

一方面设计单位没有进行专项设计,要求不明确;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设备不上、手段不全、数量不足,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变形监控量测不认真,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

设计要求不明确;实际操作不认真。

不按要求设置量测断面,布点数量不足、固定不牢,量测频次不足,量测与施工“两张皮”,更有甚者,所谓量测资料数据纯粹弄虚作假,完全编造。

采用铁钉将红色反光纸钉在初期支护表面作为监控量测点,在初期支护钢架内侧焊接短钢筋钩进行收敛监控量测,不能监测到真实收敛变形,采用砂浆将挂钩粘贴在初期支护内表面进行收敛监控量测,不能监测到真实的围岩变形,4隧道防排水防水板、止水带连接不按设计和验标要求施作,搭接宽度不够,焊接不密实,甚至采用错误的连接方法;防水板、止水带挂设安装不符合要求,翻转、脱出、破损、断裂情况普遍;防水板、止水带质量不合格,安装类型选用错误(防水板厚度不足,止水带背贴式与中埋式混用);衬砌背后盲管规格、接头构造、排水坡度,环向盲管间距等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板搭接缝采用胶水点粘,而非焊接,初支基面钢筋头未切除,防水板破损,搭接宽度不足的情况,止水带类型使用错误,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背贴止水带、中埋止水带用反了,止水带缺失,以破损止水带应付检查,止水带破损,完全失去作用,仰拱预留止水带偏转了90度,多处存在止水带接头未搭接、后补止水带搭接长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在纵向水平钢边止水带上打孔的方式固定止水带,用铁丝穿孔捆绑止水带,避车洞内股水涌出,5仰拱及二衬仰拱和二衬施工不及时,距掌子面安全距离不达标;隧道二衬厚度不足、背后脱空;二衬与矮边墙间以及二衬之间的施工缝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削弱受力结构;擅自改变边墙下部结构形状,将曲墙做成直墙,削弱二衬厚度和刚度,改变受力状态和承载性能。

仰拱和填充同时施作;二衬钢筋安装偏差大,拱部及边墙钢筋接头仍采用焊接方式。

二衬钢筋形状与设计不符,二衬钢筋排距控制不到位,仰拱二衬接缝位置两层钢筋几乎贴在一起,与设计偏差较大,矮边墙钢筋直螺纹接头,钢筋端部不平整,部分接头存在套丝长度不足(套筒长度55mm),二衬钢筋采用焊接,接头布置在拱顶且全部设在同一截面,二衬设计为曲墙,现场施作时在底部做成一段直墙,削弱底部断面尺寸,已施工二衬端部局部厚度不足,设计25cm,实测20cm,设计50cm,实测40cm,台车已安装就位,初支侵限,二衬端部局部厚度不足(设计30cm),9cm,23cm,某隧道二衬台车已封端,拆卸端模发现二衬与矮边墙施工缝未处理,杂物未清除,矮边墙与二衬施工缝处理不到位造成渗漏水,矮边墙与二衬施工缝处填塞编织袋,二衬矮边墙22cm高砼与填充一次浇筑,出现仰拱与边墙衬砌间有C20砼夹层,(四)轨道工程,1无砟轨道一是程序执行不严格。

有的沉降观测周期不足,就组织进行评估;有的在沉降评估报告和CP精测网未通过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无砟轨道施工。

二是施工作业精度不够。

对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要求认识不足。

防水层作业问题较多;底座板标高控制不好,充填层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凸台定位不准,与轨道板间隙不满足要求;充填树脂高度、厚度不满足要求;砂浆层存在气泡、分层、离缝现象;轨道板顶面高程超标严重。

轨道板与CA砂浆存在“离缝”现象,轨道板精调后充填层厚度不足1cm,仅在轨道板两侧可测量部位打磨,以满足设计要求,在CA砂浆灌注后,两轨道板板端高差达1.1cm,2.有砟轨道:

一是道砟质量不合格。

道砟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特别是物理指标,包括粒径、级配、杂质含量等质量问题多见;二是道砟铺设质量。

主要包括厚度、宽度等指标。

三是轨枕损伤,轨道连接不规范,螺栓数量不足、未拧紧,后续施工对道砟构成二次污染,砼轨枕产生掉块、掉角损伤,道岔的装卸、运输方式不合理,对道岔结构造成损伤,(五)原材料及混凝土工程,1.原材料进场把关2009年以来监督总站组织对部分项目的碎石、砂、减水剂、土工格栅以及桥梁隧道防水材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不容乐观。

土工格栅的抽检不合格率则高达23.4%。

隧道防水板不合格率7.2%;止水带不合格率27%。

桥梁防水卷材不合格率14.3%;防水涂料不合格率60.6%。

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率如下:

2原材料现场管理原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混堆;原材料标识不清;有的原材料未经检验就投入使用。

细骨料料仓内混堆有喷射混凝土拌和废弃料,且多数已结块,最大块径达30cm。

粗细骨料存储无隔离措施,拌合站料斗分隔高度不足,材料窜仓,拌和站粗骨料存料场场地反坡,积水严重,砂石料露天存放,没有待检料仓,存在不同批次、已检未检混堆现象,喷砼拌合站仅有一个水泥罐,不能满足水泥先检后用的要求,3.混凝土配合比管理有的使用未经批准的配合比施工;有的原材料更换后配合比未作调整;拌和站配合比数据管理混乱,称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

4.冬季、夏季施工措施不到位,人工陶粒混凝土无计量措施,(六)站后及四电工程,1站场房建工程基础处理不好引起墙体开裂主体结构、给排水、防水及消防设施存在缺陷,影响使用功能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办公楼南侧砌筑工程门洞处未设构造柱,办公楼楼梯间门洞未设置混凝土过梁,用两根角钢代替,落客平台防水卷材搭接压向不正确,应从低到高顺水向压接施工,售票窗口窗下墙石材龙骨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砖砌体上,此做法早已被禁止,窗下墙应设混凝土压顶,龙骨应固定在可靠的结构上,候车大厅卫生间内蹲便器冲水踏板紧靠墙边,影响使用功能,2四电及系统集成工程专业接口协调不够,相互冲突,如:

管线沟槽预留位置错误,高低压电缆同沟或同井放置;施组安排不当,土建工程与四电设备同步作业,造成设备受损。

施工过程中对电缆防护不到位;四电施工时不注意对土建工程的保护。

接触网施工机具设备和施工工艺不满足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产生较多硬点,造成弓网关系不良。

接触网钢柱基础位置与排水沟位置冲突,造成排水沟部分或全部失去排水功能。

高压电力电缆临时防护不到位,而且用作过道。

问题:

电缆井内10kV高压电力电缆与通信信号电缆混放,设计未考虑隔离措施。

问题:

接触网作业人员踩线施工(左)定位间隙过大(上),高空作业安全防护不足既有线施工防护不到位深基坑支护措施不够危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爆破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临时用电不规范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作业造成安全隐患大型设备未经试运行即投入使用,日常检查和养护维修不到位,特别是进入大修期后,大量设备长期带病作业,留下安全隐患。

危险地点安全警示标志挂设不当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且未进行演练等,三、主要安全问题,脚手架剪刀撑、斜撑未随脚手架的升高而同步支撑,稳定性不足,墩身脚手架没有设置步梯或爬梯,施工人员攀爬脚手架和墩身模板上下高墩,墩身脚手架斜撑设置不足;立体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上下无爬梯;施工人员在起重吊臂正下方作业,脚手架个别杆件折损,下作业平台仅用钢筋焊接在下横梁上,施工人员利用塔吊上下墩身,在10m高处,塔吊与墩作业面之间仅搭设木板,供施工人员通行且未设护栏,楼梯临边防护不到位,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跨高铁防护棚架设计方案未充分考虑高速列车通过时的空气动力影响,列车引起棚架剧烈颤动。

深路堑地段高护坡约24米,部分拦网未防护,多处危石悬空不稳有掉落到既有线影响行车安全隐患,施工现场无工务监护人员。

基坑开挖边坡坡率过陡,未按要求进行临时支护,局部已出现溜坍现象。

龙门吊轨道未设车挡器,起重用钢丝绳断丝严重,多起安全事故和大量的现场安全问题,反映出参建单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对风险源等级认识不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预防事故的发生。

检查发现:

有的项目没有按照铁道部要求组织开展隧道风险评估工作;有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对风险工点,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项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案,特别是对深基坑开挖、特殊结构桥梁、跨线或既有线施工等,没有形成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四、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客观上1参建单位能力资源与经营规模不匹配。

2.全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主观上:

1质量安全意识没有牢固树立,“两不一建”和“六个不”的观念没有真正牢记在心。

2.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差距,没有真正落实标准化管理,特别对于架子队模式推行不力的单位问题尤为突出(投入不足、工艺落后、偷工减料)。

3.质量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对质量安全问题熟视无睹,没有认真核查问题整改情况,没有严格追究责任,各项管理手段落不到实处。

各项目参建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

如:

隧道仰拱、二衬距掌子面安全距离超标的问题有的施工单位侥幸心理严重,设备投入不足,现场近乎失控;有的监理单位平时不过问,在有关部门检查前临时下达停工通知单;有的建设单位多从工期角度考虑问题,助长了施工现场的违规行为。

有的已下达停工指令的工点仍在违规进行掘进作业。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铁路大规模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工程质量“六位一体”的核心是质量安全“两不一建”质量理念“六个不”的安全理念认真践行“赤胆忠心、铁面无私、讲究科学、精通业务”的工作要求消除“监督无责任”的认识,五、相关要求,2.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好人和恶人的关系二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三是责任和本事的关系四是总目标和重点目标的关系五是灵活性和原则性的关系,3.深入推进标准化监督站建设工作标准化要点:

流程、标准、责任标准化管理体系监督工作指南监督检查要点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工具设备配备标准监督机构考核办法监督信息管理系统,4.努力提高监督工作水平监督工作要做到“全覆盖、严闭合、可追溯”具体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组织突出监督检查重点狠抓问题闭合管理加强工程实体检测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加大投诉举报和质量事故的查处力度加强廉政教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