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25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2文档格式.docx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

2、学习合唱部分

(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伴奏。

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有许多与第一乐段相同的旋律)

现在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小鸟”和 

“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

教师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唱的感觉,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

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与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行,也要多加练习,让学生仔细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3)两声部的配合

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水平较高的部分学生分配到第二声部中去,不可使学生误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

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二声部可以相互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声部。

在两声部配合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练习,如“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就应作多次配合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多次配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3、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

4、节奏创造

学生试唱

5、师:

可见音乐创作也不十分神秘,只要大家努力,我们就可以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来。

第三课时

欣赏《百鸟朝凤》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唢呐

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

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

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

哼唱主题音乐。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

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

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

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

鸟类的大王?

“朝”意指什么?

“百”是什么意思?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

《少先队员采茶歌》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创编舞蹈动作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

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纯净、优美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

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

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欣赏歌曲《西湖春晓》

1、第一遍:

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第二遍:

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第四遍:

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三)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四)课后小结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一、导入 

二、欣赏:

1、师: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2、分段复听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 

三、知识拓展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

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咏江南 

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

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

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2、看江南 

(1) 

小桥 

流水 

人家 

(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

看一看: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

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 

苏州园林 

欣赏: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

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 

听一听:

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 

演一演:

模仿舞蹈动作 

5、画江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

(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五、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

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三、学唱歌曲:

师: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

想。

2、听范唱:

3、再听,轻声随唱:

4、难点解决:

5、随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

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

7、唱词,歌曲处理:

1)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 

歌词分析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1)男女生接力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四、知识拓展 

五、板书设计:

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六、课后小结: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

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1、激发兴趣,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欣赏《天山之春》

8、组织简短讨论。

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个话题

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

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10、板书设计:

曲名及简谱

11、课后小结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即兴创编。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的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1、简单的填词。

2、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出示大歌篇,聆听歌曲范唱。

3、组织简单的讨论。

4、介绍《久不唱歌忘记歌》的相关背景与布依族人文风情。

5、引导学生关注范唱后,听取学生的评述。

6、指导学生练习衬词的朗读和演唱。

7、完整演唱及多种形式的练唱。

8、引导学生按曲调即兴填词。

9、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表现。

10、学生公认的好的填词给予表扬,通过板书,组织全体演唱。

11、板书设计:

久不唱歌忘记歌 

乐观 

风趣

12、课后小结

第四单元 

学戏剧

走进京剧大世界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三、京剧的形成。

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演示,教师讲解。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2、请学生表演。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七、总结本课

八、下课。

1、用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用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九、课后小结:

花旦:

细、娇柔。

老旦:

粗、厚实。

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

通过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以及表演的特点。

欣赏《生旦净末丑荟精粹》,进一步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通过欣赏、模唱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准确把握各行当演唱特点。

播放课件《走进京剧大世界》

2、专题学习:

《走进京剧大世界》——京剧行当

(1)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或书籍作为学习的工具。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研究、了解一个行当的分类以及演唱特点。

3、分小组介绍学习研究成果。

(1)学生介绍:

行当的含义。

(2)学生介绍:

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龄、性格、表演风格的不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3)教师导学:

A、欣赏《空城计》片段和《辕门射》片段

提问:

这两个唱段哪一个是老生演唱的,哪一个是小生演唱的?

为什么?

B、欣赏《空城计》选段:

《我站在城楼观山景》

有谁知道这场段选自哪出戏?

戏中的人物是谁?

他在做什么?

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在演唱时速度和表现出的情绪是怎样的?

他为什么这样做?

C、出示剧照:

翎子生、纱帽生、扇子生、老生

D、欣赏演员的舞台表演:

播放特型武生片段——《孙悟空打闹天空》

(4)学生介绍旦行:

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角色。

根据年龄、身份、性格的不同可分为成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等。

(5)教师导学:

欣赏《钓金龟》和《卖水》中数板凳段落。

(6)学生介绍净行

(7)教师导学:

欣赏《斩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8)学生介绍

(9)教师导学:

欣赏《膏药章》选段《报药名》

6、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京剧行当,了解各行当的特点。

课下我们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京剧的著名演员以及他们演唱的曲目。

7、课后小结

老生 小生 武生 娃娃生

第五单元 

环球采风

1、《木瓜恰恰恰》

2、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

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一)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1、创设“叫卖”的场景。

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卖东西?

引出叫卖的歌曲。

2、欣赏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在演唱第二乐段连续切分节奏时要注意用较长的气息来歌唱。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二)表现歌曲

1、分小组讨论设计“叫卖”的形式。

如卖什么东西?

怎样吆喝?

演唱什么歌曲等?

(除《木瓜恰恰恰》外,还可有台湾歌曲《卖汤圆》、墨西哥的《卖玉米饼》。

2、分小组表演汇报、评价。

3、课后小结

木瓜恰恰恰 

卖汤圆 

卖玉米饼

《尼罗河主题曲》

教学目标

1、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2、与埃及、尼罗河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一)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

1、听用常规乐器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分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简介电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赏人声与电子合成器《尼罗河主题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题A。

5、第二遍欣赏全曲,进一步记忆主题A旋律。

(二)了解有关埃及和尼罗河的音乐文化知识。

1、由教师或学生介绍有关埃及或尼罗河的知识

2、欣赏埃及的民间音乐。

(三)第三遍欣赏全曲,启发学生谈谈欣赏了乐曲后体会。

(四)板书设计:

尼罗河主题曲

(五)课后小结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学唱二声部歌谱

(一)学唱歌曲《红蜻蜓》

1、导语:

简介日本。

2、欣赏或范唱歌曲《红蜻蜓》。

3、学唱二声部歌谱。

4、练习均匀的气息:

每人准备一张纸条,放在嘴边,轻轻地吹纸条,使纸条保持一样的高度。

5、学唱二声部歌词。

(二)表现歌曲

1、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2、为歌曲的三段歌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领唱、用哼鸣伴唱、合唱等。

(三)了解其他的日本民歌

教师播放由教师、学生演唱熟悉的其他日本民歌。

如《樱花》《拉网小调》等。

(四)课后小结:

《樱花》《拉网小调》 

第四课时

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并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1、感受《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用口风琴或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

3、了解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一)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二)用节奏乐器为第1—17小节旋律伴奏

(三)表现音乐

(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乐器伴奏。

(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3)制作阿根廷的民族服装、帽子等,演唱、演奏乐曲。

(4)为旋律填歌词演唱。

如:

“弹起伟大六弦琴,我们跳舞又歌唱。

大家心里多欢畅,(嘿)歌声在飞扬”等。

火车咔咔咔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

歌曲《中国功夫》

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

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

强身健体,内练:

一身正气”。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旋律的压缩在音乐中的作用。

一、新课导入

播放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纪录片,定格在成龙表演功夫一幕。

二、歌曲新授

教师播放录音,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歌词。

很多学生跟着录音唱起来。

学生演唱全曲。

三、欣赏民乐《武术》

1、欣赏《少林少林》

2、欣赏《男儿当自强》

更好的感受中华武术的精神。

二、复习上节课学唱的歌曲

三、欣赏《少林少林》

谈谈你所知道的少林寺的故事。

四、感受与表现

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学生简单向大家简单介绍黄飞鸿的故事。

教师弹奏《男儿当自强》音乐。

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

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

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

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选配音乐剧中主题音乐的伴奏。

一、导入

阶段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讲故事

让学生了解《东郭先生》这个故事的梗概。

三、教师唱故事

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

学生分组讨论。

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

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创编及表演第一幕。

通过选择乐器、创编对话表现第一幕的内容。

学唱《叙述者的歌》。

选择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声音。

人物:

叙述者、东郭先生、狼、猎人、农夫、毛驴、猎狗、大树。

二、排练第一幕

讨论第一幕,并排练。

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

请叙述者来讲故事。

叙述者:

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节奏与声音)……

这里有几种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响板、串铃、碰铃),你们想一想,用哪一种乐器表现毛驴行走的声音,要用什么样的节奏型?

生1:

老师,我想用双响筒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