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527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炉操作法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

3.2方法:

3.2.1风口面积:

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每座高炉皆有一个适宜的风口面积来保证适宜的风速和鼓风动能。

调整风口必须请示厂部。

3.2.2风量:

稳定风量是控制料批稳定的手段,是炉况稳定的标志。

需减风时要一次到位,恢复风量时缓慢进行。

3.2.3风压:

风压直接反映炉内煤气与料柱透气性的适应状态,恢复炉况时宜采用定压操作。

3.2.4风温:

要求全关大闸,风温全用。

炉热难行时,适当降低风温,要一次到位;

恢复风温时,速度不超过50℃/h;

换炉前后风温波动不大于30℃。

3.2.5富氧:

富氧有利于提高冶炼强度和理论燃烧温度,日常要稳定富氧率;

炉况失常时要停止富氧;

炉况向热,不好加风时,可适当增加氧量;

炉凉时,要大幅度减风控制料速,并少量富氧有利于快速提温。

4、炉热制度

4.1目标:

日常调剂应以控制铁水显热为方针,目的是保证炉缸工作长期处于均匀、活跃状态。

4.1.1铁水显热:

T=1500±

20℃。

4.1.2铁水含硅:

[Si]=0.30~0.50%。

4.1.3平均硅:

[Si]≤0.45%。

4.1.4硅偏差:

δ[Si]≤0.110。

4.2方法:

4.2.1稳定炉温的三要素:

稳定风温、稳定料批、稳定综负。

调剂时要贯彻定量调剂的原则。

4.2.2当铁水温度T>1520℃时,要有降温动作;

当铁水温度<1480℃时,要有增热措施;

小幅度(<10℃)的偏差,主要靠煤量调节。

4.2.3正常炉况,生铁含硅与物理温度相适应,如果出现背离,高硅低温时,要积极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并及时采取措施提硅,保证物理温度在适宜范围。

4.2.4从长期来看,渣铁物理温度与理论燃烧温度紧密相关,操作条件变化时,要注意理论燃烧温度变化。

但物理温度短时间内的偏低,主要是热量不足,需及早补热。

4.2.5当铁水温度<1470℃时,且仍有下行趋势时,补焦1~2吨。

4.2.6当铁水温度<1450℃时,且无向热趋势时,补净焦1~2批,并减风控制。

(炉长执行)

4.2.7当铁水温度<1430℃时,补净焦3~5批,并大幅度减风控制。

4.2.8复风恢复炉况时,前三炉铁水温度一般都偏低,但随着加风,铁水物理温度会逐步上升。

5、造渣制度

5.1目标:

调整好渣相成分,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强的脱硫能力,具有保护内衬的作用。

5.1.1二元碱度:

R2=1.10±

0.05

5.1.2三元碱度:

R3=1.50±

5.1.3四元碱度:

R4=0.95±

5.1.4脱硫系数:

Ls≥30

5.1.5镁铝比:

(MgO/Al2O3)=0.70±

5.2方法:

5.2.1以四元碱度在合适范围内为最终控制标准。

5.2.2控制合适的镁铝比,保证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5.2.3渣中Al2O3偏高时,镁铝比控制在上限;

渣中Al2O3偏低时,镁铝比控制在下限。

5.2.4当硫负荷≤4.5Kg/t时,碱度控制中下限,保证在下限温度时,脱硫系数Ls≥30即可。

5.2.5当硫负荷≥4.5Kg/t时,碱度控制上限水平,保证脱硫系数Ls≥35。

5.2.6当炉温选择在上限水平时,碱度宜控制在下限水平,有利于炉缸工作活跃。

6、冷却制度

6.1目标:

上稳下活,中部合理,合理的冷却制度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操作炉型,有利于高炉强化冶炼。

6.1.1水压、水量、水速达到设计要求。

6.1.2进水温度≤35℃,最高不允许>45℃。

6.1.3水质合格,冷却设备无结垢。

6.2方法:

6.2.1各高炉要建立冷却系统记录台帐,记录水压、水量、水温、水温差等指标。

6.2.2对各层冷却壁,风渣口及炉底水冷管的状态进行监测,并定期整理分析。

6.2.3各高炉要建立炉体砖衬温度记录台账,定期(每月)整理分析,作出曲线图存档。

6.2.4各高炉要建立冷却壁温度记录台账,定期(每月)整理分析。

6.2.5通过对三种台帐的整理分析,结合炉况的顺行状况,总结出各炉合理操作炉型的具体参数。

6.2.6密切关注炉缸,炉底的监测数据,加强冷却,实现高炉安全长寿。

6.2.7严禁采用控水的方式处理炉况,如有特殊需求,必须申请厂部。

6.2.8技术科负责台帐的设计及使用,日常监督检查分析总结并存档。

7、喷吹制度

7.1目标:

均喷广喷,连续稳定。

7.1.1正常炉况,要达到全部风口插枪喷煤。

7.1.2煤比达到150Kg/t以上。

7.2方法:

7.2.1禁止用停煤的方式降炉温。

7.2.2日常调剂幅度要求小于500Kg/次,小时之间波动最大不允许超过2.0t煤量。

7.2.3每小时之内调整次不超过3次。

7.2.4执行定量调剂的原则,以稳定或控制综合负荷为目标,反推调剂量。

7.2.6休风必须提前10分钟停煤。

8、休风复风操作注意事项

8.1计划休风必须制定详细的休风方案,下好休风料,报技术科审批,并附安全措施,报安全员。

8.2休风前必须温度充沛渣铁排尽,炉温基础偏低时,要保证炉温是向热趋势。

8.3处理煤气要在低压下进行,禁止高压下开放散,高压下放风。

8.4炉顶不点火时,要全过程炉顶通蒸汽或氮气保护。

8.5做好炉体密封工作,及时堵好风口,四小时内安排专人捅风口,检查是否有漏水,捅一个堵一个,做好保温。

8.6控水:

休风1小时后,炉体冷却水量控制到1/2;

休风4小时后,炉体冷却水量控制到1/3;

休风8小时后,炉体冷却水量控制到1/4;

如有漏水的冷却壁,休风后要及时关闭。

8.7紧急休风,要严格执行紧急休风程序,遵循避重就轻的事故处理原则,把损失降到最低。

8.8恢复炉况时堵部分风口(20-40%),保证一定的鼓风动能,加风速度可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炉温及休风料等情况,尽早达到全风的60%以上。

9、交接班制度

9.1严格按照交接班规范进行交接班,内容记录清楚。

9.2上班工长要对炉况趋势有预测,对下一炉的炉温、碱度有判断。

9.3至少有一名副炉长参加交接班,对上班的操作情况进行点评,对下班的操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9.4接班工长要认真组织班前会。

9.5接班后要认真分析上班炉况操作,制定本班操作方针。

10、工长检查制度

10.1至少每小时观察一次风口。

10.2副工长参与出铁全过程,对铁口状况负责,并做好记录。

10.3每两小时看料一次,对料的状况要心中有数。

10.4每班至少做一次高、低碱度烧结矿筛分,总结粒度组成对炉况的影响。

10.5每班检查一次看水记录。

10.6每班巡查一次布袋除尘。

10.7各种检查必须有标准,有记录、有考核,炉长负责。

10.8技术科负责监督抽查。

附录一:

负荷调整的经验值

1、高炉休风的负荷调整:

休风时间/h

<24

48

72

≥96

平均综合焦比增加率/%

2~3

6~10

10~15

15~20

2、高炉无计划休风的负荷调整:

无计划休风时间/h

<12

24

36

≥48

1.33

2.3

9.6

12.0

3、低料线的负荷调整:

低料线时间/h

低料线深度/m

加焦量/%

0.5

2.5m左右

5~10

1

8~12

3m左右

12~15

>1

>3左右

15~25

4、停喷时的负荷调整:

停喷时间/h

加焦率/%

1~2

50~70

2~4

70~90

>4

100

加焦量=置换比×

加焦率×

煤量,如果超过冶炼周期,变全焦冶炼。

5、降雨天的负荷调整:

降雨量(估计)

冷风温度下降/℃

焦碳水分(估计)/%

减轻焦碳负荷/%

>20

>10

4~6

10~20

3~4

<10

<5

附录二:

原料性能、冶炼参数对焦比的影响:

原燃料性能

名称

变化量

焦比

1.矿石品位

↑1.0%

↓2.0%

2.熟料比

↑10%

↓2.5%

3.烧结矿FeO

↑1.5%

4.含粉率(<5mm)

↑5.0%

5.烧结矿含硫

↑0.1%

6.焦碳灰分

↑2.0%

7.焦碳含硫

8.焦碳水分

↑1.2%

9.焦碳M40

↓1.0%

10.焦碳M10

11.石灰石、白云石

↑100Kg/t

↑40Kg/t

12.萤石量

↑80Kg/t

13.硅石量

↑50Kg/t

14.烧结矿碱度R2

↑1.0

↓3.0%

15.碎铁量

↓20~30Kg/t

冶炼参数

1.风温(600~1200℃)

↑100℃

↓6.0~3.0%

2.喷煤量

↑10Kg/t

↓7~10Kg/t

3.生铁含硅

↑40~60Kg/t

4.生铁含锰

↑20Kg/t

5.渣量

↑30Kg/t

6.炉渣碱度R2

↑0.1

↑2.5%?

7.混合CO2值

↓22Kg/t

8.炉顶压力

↑10KPa

↓0.5%

9.冶炼强度

↑0.1t/(m3*d)

10.直接还原度

↑8.0~9.0%

11.炉顶温度

12.鼓风湿度

↑1.0g/m3

↑1.0Kg/t

13.富氧率

14.风量(短期减风)

↓100m3/min

↓15Kg/t

15.煤气流速(实际)

↑1.0m/s

附录三:

高炉本体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1、2BF

3、4BF

5、6BF

7~10BF

11~16BF

有效容积

m3

450

530

600

705

845

2

炉缸直径

m

5.4

5.65

6.15

6.6

7.2

3

炉腰直径

6.3

6.65

7.15

7.6

8.1

4

炉喉直径

4.4

4.5

4.6

5.3

5.5

5

死铁层高度

1.035

1.121

1.2

1.3

1.4

6

渣口中心线高度

1.5

无渣口

7

风口中心线高度

2.7

2.873

2.8 

3.1

8

炉缸高度

3.273

3.3

3.6

3.7

9

炉腹高度

2.8

3.2

2.9

10

炉腰高度

1.6

11

炉身高度

10.3

11.0

10.9

11.9

12

炉喉高度

1.67

1.7

1.8

13

炉腹角度

 

80°

52′11

81°

11′53

50′16

79°

52′31″

10′48″

14

炉身角度

83°

43′49″

84°

44′53″

23′18″

58′38″

45′58″

15

炉缸断面积

m2

22.90

25.07

29.71

34.21

40.72

16

炉腰断面积

31.17

34.73

40.15

45.36

51.53

17

炉喉断面积

15.21

15.90

16.62

22.06

23.76

18

炉缸容积

71.00

82.06

98.03

123.16

150.67

19

炉腹容积

75.41

95.27

107.87

111.04

133.47

20

炉腰容积

43.64

55.57

64.24

72.58

82.46

21

炉身容积

233.98

271.85

302.88

359.93

437.50

22

炉喉容积

25.39

26.56

28.25

39.71

42.77

23

高径比

3.06

3.12

2.90

2.72

2.703

准确容积

449.42

531.31

601.27

706.42

846.87

25

风口数量

26

铁口数量

27

料车容积

3.8

6.5

8.5

28

热风炉蓄热面积

m2/m3

130/173

147

129

110

附录四:

热流强度的要求:

(参见《高炉长寿制度》)

高炉部位

冷却水温差(℃)

理论负荷KJ/(m2.h)

上限负荷KJ/(m2.h)

下限负荷KJ/(m2.h)

炉底

<

2.0

6000

8000

3000

炉缸

4.0

20000

风口带

3~5

12000

炉腹

6~10

85000

200000

60000

炉腰

6~12

75000

150000

50000

炉身

10000

风口

1600000

2000000

1200000

中套

450000

700000

3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