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637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环境教育项目二水质污染吐露港及邻近河流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

吐露港

水質污染

建議參觀程序

吐露港污染源頭

♦鄰近受污染的河流

♦填海

登記

時間:

10分鐘

1.抵達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後,請到登記處報到。

2.請於登記處提取用具及教具,並分發予學生。

第一站演講廳

20分鐘

第一站 講解內容

講解重點

1.介紹自然基金及元洲仔環境教育教師研習中心的歷史。

2.介紹吐露港的地理特徵及水質污染情況。

3.介紹項目內容及參觀路線。

4.講解進行實地考察時應遵守的環境及安全守則。

5.把學生分成不同組別。

重點詳釋

●簡介自然基金及元洲仔環境教育教師研習中心的歷史及背景資料。

●人口增加及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導致香港水域嚴重污染,非法排放污水及污水處理設備不足進一步破壞我們的海洋環境。

每日我們製造逾200萬公噸污水及工業廢水,容量足夠填滿1,000個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

●吐露港是一個內灣,受赤門海峽環抱,因此海流較弱,阻礙淡化污水的速度。

●1967年,吐露港大片海域給封閉以興建船灣淡水湖,這項工程大大改變吐露港的形狀、容量及水流。

●夏季的高溫及充沛雨量導致吐露港海面及海底的水文截然不同,較冷及含鹽量較高的海水由大鵬灣流進吐露港。

●吐露港是住宅、工業及農業廢水充斥的城門河及林村河的排水口。

自1980年代初期,馬鞍山、大埔及沙田等新市鎮迅速發展,導致吐露港一帶的人口增加,令水質進一步惡化。

●向學生簡介項目內容及參觀路線,行程包括三個地點,分別為元洲仔、林村河下游及大埔滘自然保護區的一條淡水溪河,以研究吐露港及鄰近河流的水質。

4.講解進行實地研究應遵守的環境及安全守則。

 

環境及安全守則

●搜集樣本時應避免對環境構成滋擾;

●切勿站於深水處,學生須注意自身的安全;

●尋找淡水生物或搜集水質樣本時切勿站立或踐踏陡峭的河堤;

●留意河床銳利的岩石及樹枝;

●把所有搜集到的生物小心放回捕捉的地點,切勿把生物帶回家中;

●完成水質測試後必須徹底洗淨雙手;

●考察工作進行期間切勿讓手觸及雙眼及口。

●把學生分組並分派考察用具(地圖、指南針、量尺、溫度計、撈網、塑膠魚箱、速度計及木尺)予各組。

●叮囑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時應妥善保存及使用用具。

第二站 直昇機坪

教材:

地圖、指南針及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第二站講解內容

1.透過實地考察,鍛鍊學生閱讀地圖的技巧。

2.協助學生認識鄰近發展怎樣導致吐露港出現嚴重的水質污染。

●給學生數分鐘時間閱讀地圖,講解地圖上一些常用的標記,如用於地形圖上的道路及廟宇標記。

協助學生使用地圖及指南針找出元洲仔附近的大王爺廟的位置及方向。

●讓學生按地圖上的座標方格找出自己的所在位置,並根據地圖指出吐露港鄰近的不同土地用途。

●請學生按照地圖找出吐露港的地理特徵,並說明地理特徵怎樣導致吐露港水質污染。

●解釋馬鞍山、大埔及沙田新市鎮的發展對吐露港的水質構成重要影響。

自1980年代初,過量有機廢物被排進吐露港,引致營養物富集,構成嚴重問題。

●請學生觀察吐露港一帶並找出水質污染的源頭。

區內的住宅及工業廢水排進吐露港,令海水水質惡化。

●吐露港富營養的海水與外海的海水交流有限,導致紅潮頻生。

集水區與日俱增的營養物、藻類季節性的密集生長及紅潮等令海水出現缺氧現象。

1980年代初,紅潮經常在吐露港發生,1988年更錄得44次的新高。

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化,禍及魚類及海洋無脊椎動物。

●紅潮指海水的營養物含量轉變,導致藻類突然密集生長,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第三站 紅樹林-天然污水處理廠

第三站 講解內容

1.講解海岸植物的特徵及適應環境的方法。

2.認識紅樹林在海岸地區的重要價值。

1.引用本地例子說明人類活動對紅樹生境的影響。

全球及香港的紅樹林分佈

紅樹林一般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海岸。

米埔及后海灣內灣的紅樹林是香港最大片的紅樹林。

約半數的紅樹長於米埔及鄰近地區,其次也可在汀角及西貢海內灣等風平浪靜的潮間帶泥灘找到紅樹。

紅樹適應環境的方法

i)厭氧及不穩定的土層

根(秋茄)

●紅樹的纜狀根在接近泥土表面橫向伸展,能幫助紅樹抓緊泥土,秋茄等紅樹品種在主莖長出支柱根,增加承托樹幹的能力。

●由於紅樹的根常浸在水裡,為增加吸收氧氣的機會,長出直立的根枝及稱為「膝根」的根部彎節以便通氣。

此外,根部中的通氣組織(藏有大量空氣的細胞)及分佈在枝幹表面的皮孔也有助通氣。

ii)高含鹽量

葉(桐花樹)

●撿拾一片紅樹樹葉,讓學生觸摸蠟質的葉面。

●講解蠟質的表面稱為「蠟皮層」,可防止水分流失。

由於海水帶有鹽分,很多紅樹品種長有儲水組織,防止水分流失。

●撿拾一片表面帶有鹽晶的桐花樹葉,詢問學生為何葉面結有鹽晶。

解釋因為葉中的鹽腺可把過多的鹽分排泄出來。

iii)亞熱帶氣候

紅樹屬於熱帶海岸植物,能適應亞熱帶氣候的生長環境。

熱帶地區的紅樹平均高度較香港境內的紅樹為高,相信與亞熱帶氣候的季節溫差有關。

本港大部份紅樹只有兩米高,秋茄的耐寒能力較高,是本港最常見的紅樹品種。

iv)繁殖方法

胚軸(秋茄或桐花樹)

●撿拾一夥胚軸,詢問學生胚軸是否紅樹的種子。

講解胚軸是在母株長出來的新苗。

大部份形狀瘦長,一端尖銳,掉落時可輕易插入泥土穩固生長。

●「Cerbera」的中文名稱為海果,因外形貌似芒果及長於海邊而得名。

●小心撿拾一夥海果的種子,告知學生種子帶有毒性,誤食會引致昏迷甚至死亡。

提醒學生觸摸海果的種子後要澈底洗手。

●展示海果的種子及果實,詢問學生兩者的分別。

說明海果的種子外皮很薄,加上帶有毒性,因此動物不會進食這些種子。

●讓學生思考海果如何傳播種子。

講解海果的種子十分輕巧,內藏空氣,能浮於水面,藉水力傳播。

●紅樹林是海岸生物的重要生境,更是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紅樹林可保護海岸線,減低海浪及風暴造成的破壞。

●紅樹林是天然的污水處理廠,可淨化污水。

●紅樹林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燃木及藥物等資源。

3.引用本地例子說明人類活動對紅樹生境的影響。

●香港的大型填海工程對紅樹林造成嚴重破壞。

以吐露港快速公路的擴闊工程及赤角機場為例,便需犧牲大幅紅樹林供都市發展。

過往,很多沿岸地區均長滿紅樹,現在已變成都市發展用地。

第四站 碼頭

地圖、試紙、量杯、瀘紙、水桶及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第四站 講解內容

1.協助學生掌握實地考察技巧。

2.指導學生實地收集水質樣本作進一步分析。

1.收集樣本

●使用水桶收集海水樣本,提醒學生站在岸邊安全的地方並小心具傷害力的尖銳石頭或廢物。

●把水桶拋向深水處以搜集海水樣本,並把水倒進量杯作進一步觀察。

2.天然特徵

●學生觀察水質樣本的顏色。

●把水質樣本倒進量杯並以白紙作為背景,觀察海水的混濁度。

●示範怎樣把瀘紙摺成圓錐體。

●把瀘紙放在量杯上,把水質樣本倒進量杯並觀察有否懸浮粒子黏在瀘紙上。

●把結果記錄在學生習作紙(甲)上。

3.量度氣溫及化學特性

●使用溫度計量度水質樣本的溫度,並以水質評估工具(試紙)量度酸鹼度及亞硝酸鹽的含量。

●把溫度計放進水質樣本並紀錄水的溫度。

●利用不同的試紙量度水的不同化學特性(酸鹼度、氯的總含量、鹼的總含量、硬度(水中所溶存的鈣鹽或鎂鹽)、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氮、銅的總含量及鐵的總含量)。

●把試紙放在水裏並觀察試紙的顏色轉變,參閱表解以了解結果。

●依照以上步驟並以其他試紙測試水質樣本的其他化學特性。

●把所有測試結果記錄在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收拾所有工具繼續前往下一個考察地點。

教學建議:

建議教師從不同的考察地點收集水質樣本,然後帶返學校的實驗室分析。

第五站 林村河下游(林村道改道前河口位置)

25分鐘

地圖及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第五站 講解內容

1.了解開展河道修直工程的原因及其對林村河的淡水生物構成的影響。

2.調查林村河的污染源頭。

3.了解政府措施怎樣改善林村河的水質。

思考問題

1.請學生在實地考察時思考以下問題,提醒學生使用地圖找尋他們的位置及不同的土地用途怎樣構成林村河的水質污染。

●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自己身處的位置,並完成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紅樹生境的原來位置在哪裡?

現時又位於哪裡?

●說出人工修直的河道跟天然河道的分別。

●河水中有沒有污染物?

污染的源頭為何?

1.了解淡水生境的重要價值及河道修直工程對林村河的本地淡水生物造成的影響。

●位於大埔的林村河擁有廣闊的集水區,面積約有18.5平方公頃。

上游貫穿大帽山的集水區,有多條壯觀的瀑布,接近河口地勢漸趨平坦。

●林村河是香港最多元化的淡水生境之一,扶養豐富的淡水動植物及飛行動物,如在那裏找到的多種昆蟲,包括超過30多種水黽、水鐮蟲及31種蜉蝣(當中21種的數量豐富)。

●紀錄到不同形態及習性的魚,包括泥鰍、鯉及多種塘虱。

其他生命週期橫跨海洋及淡水生境的魚亦可在河的下游找到,包括塘鱧科及蝦虎魚科,兩者皆由於嚴重的污染及流量控制工程阻礙牠們游動於淡水及海水之間而受到威脅。

●1984年河道修直工程完成後,大部份淡水植物被清除。

由南美引入的浮水植物水浮蓮,它的根部及浮於水面的部份為許多水生生物提供穩定及涼快的環境。

不過,這種植物在香港沒有任何天敵,因此數目暴增導致堵塞河道,在雨季時增加了河道氾濫危機。

有關方面需嚴格控制這種植物在河道的生長。

●水質惡化導致大部份生物種群數目下降,另一方面充裕的有機物則為適應力及生命力較強的物種,如非洲等提供額外的食物供應。

非洲是水產養殖業引入的魚種,盤踞下游生境。

其他品種包括食蚊魚及孔雀魚,兩者已建立自給自足的種群。

●原來的河口由於填海闢地而向海伸延,大片紅樹林因為新市鎮發展而遭受破壞。

下游的水流被堤壩阻截,然後經隧道流進船灣淡水湖。

堤壩下的河道於1984年完成河道修直工程。

天然的河口生境被水泥覆蓋完全破壞。

●下游的擴闊及修直工程導致河水的沖刷能力減弱。

有關方面須定期進行挖泥工作以減少沉積物及有機污染物積聚。

2.調查林村河污染源頭

●林村河集水區一帶的人口迅速增長,導致廢水增加。

未經處理的村落廢水及受污染的都市徑流導致有機污染物及大腸桿菌的水平偏高。

●河流流經多個農地,包括果菜園、豬隻及家禽養殖場。

殺蟲劑及禽畜的有機污染物造成嚴重水質影響。

●實施吐露港行動計劃包括一系列減少及控制污染物的行動。

1987年當局劃分了吐露港及赤門海峽水質管制區,並根據《水污染管制條例》定下一系列水質指標,從而減少污染。

●《廢物處置條例》於1988年實施,以解決禽畜廢物排進溪河的問題。

整個沙田及大埔部份範圍劃為禽畜廢物禁區。

四周的環境也訂定為禽畜廢物管制區。

●迄今,未建有污水設施的鄉村仍是林村河的主要污染源頭,有關方面為大埔的14條鄉村建設接駁每間樓房的污水管。

第六站 大埔滘自然保護區告示板

15分鐘

第六站 講解內容

1.介紹自然保護區的背景資料。

●告訴學生大埔滘自然保護區是香港特區政府劃定的自然保育地點,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林地,擁有多元化的生境。

許多雀鳥、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及爬行動物築巢及棲息於此。

●大埔滘於1977年成為自然保護區,面積為460公頃,是歷史悠久的植林區(政府首個植林計劃於1926年展開)。

林地由草山向下伸展至大埔公路,長有100多種樹木,如木麻黃、白千層、樟樹及台灣相思。

●保護區內有四條設有指引標記的小徑及一條自然教育徑,以便在妥善管理的林地推行環境教育。

●通知學生需步行約20分鐘才抵達實地考察的地點,提醒他們在步行往目的地的途中仔細觀察四周環境。

第七站 調查地點

50分鐘

試紙、量杯、瀘紙、水桶、量尺、學生習作紙(附錄甲四)

第七站 講解內容

1.指導學生掌握實地考察的技巧。

2.認識天然溪流的特點。

3.了解甚麼是生物水質評估及水生生物適應其生境地的方法。

量度水質的化學特性

●使用溫度計量度水質樣本的溫度,並以水質評估用具(試紙)量度酸鹼度、溶解氧及亞硝酸鹽的含量。

●利用試紙量度水的不同化學特性(酸鹼度、氯的總含量、鹼的總含量、硬度(水中所溶存的鈣鹽或鎂鹽)、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氮、銅的總含量及鐵的總含量)。

把試紙放在水裏並觀察試紙的顏色轉變,參閱表解以了解結果。

●重複以上步驟以測試其他化學特性。

2.認識天然河溪的特點。

●叮囑學生完成以下工作以認識天然河流的特性。

量度河流的闊度

●以量尺量度溪河的闊度,從三處不同的剖面量度河流的闊度,然後計算河流的平均闊度。

闊度1

闊度2

闊度3

 

●把三個闊度相加並把總數除以三以計算溪河的平均闊度。

量度溪河的深度

●用長木尺量度溪河某切面的水深四次,然後計算溪河的平均水深。

M4

M3

M2

M1

河溪的橫切面

●把四個闊度相加並把總和除以四,計算溪河的平均水深。

量度溪河水流的流速

●利用塑膠球及秒鐘量度溪河的流速,首先用量尺找出一段長五米的河段。

●請一位學生把球拋進該範圍的起點。

●另一位學生同一時間啟動秒鐘,當球流往該範圍的終點便按停秒鐘。

重複以上步驟三次。

●以米/秒作單位計算河溪的流速。

當球到達此處便按停秒鐘

把球拋進河裏othewater

闊度達五米的河段

3.了解甚麼是生物水質評估及水生生物適應其生境的方法。

生物水質評估

●叮囑學生怎樣在溪河或石上尋找生物。

●嘗試尋找昆蟲的若蟲,如蜻蜓、蜉蝣或細小的淡水生物。

●告訴學生水生群落的構成與水質息息相關。

污染會減少生物的數量,傷害容易受水質轉變影響的生物。

學生可考察於河溪出現的多種生物,從而評估河流的水質。

水生生物適應其生境的方法

●告訴學生水生生物具有各種適應不同環境的特性。

許多無脊椎動物(如水蛭)長有吸盤,方便在快速流動的河流抓緊岩石。

●請學生找出水黽及研究為何牠們能夠於水上滑行,水黽修長的腳及輕巧的身軀長有細小的纖毛,有助在水面上浮動,加上水的張力,使牠能在靜止的水面上滑行而不會掉進水中。

水黽雖長有翅膀,但並非飛行能手。

●解釋蜻蜓的若蟲如何利用位於消化道後面的呼吸器,及如何藉著收縮體壁,如泵一樣泵入及泵出水以提供氧氣。

●闡釋蚊怎樣利用接近腹部末端突出的呼吸管道吸入清新空氣。

第八站 展覽廳

 10分鐘

第八站 講解內容

1.簡介政府推行的改善吐露港水質政策。

2.請學生總結保護海洋環境的方法。

●吐露港於1980年代初出現了與日俱增的紅潮及水質持續惡化問題,,這不單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影響當地的居民,尤甚是海洋生物腐化造成的惡臭問題。

為改善吐露港水質,香港政府自1987年起便實施吐露港行動計劃。

吐露港行動計畫的主要進程

●把吐露港及赤門海峽劃為香港首個水質管制區。

自1987年,管制12種工業廢水的排放。

●1988年,根據《廢物處置條例》把沙田及大埔部份地方劃為禽畜廢料禁區。

●1990年,政府擴闊《水污染管制條例》的管制範圍並把限制伸展至所有廢物排放。

●增強及改善大埔及沙田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效率。

●於1995年實施污水排放計劃,把沙田及大埔污水處理廠已處理的污水,透過大型管道排進維多利亞港。

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則棄置於堆填區。

●吐露港的水質自此計劃實施後亦得以逐漸改善,但保護工作仍需進行。

過往經常發生的紅潮問題從1988年的44宗減少至1999年的7宗。

1.總結是次參觀並請學生說出保護海洋環境的方法。

●節省用水,從而減少製造污水。

●前往游泳時不應亂拋垃圾。

●不要把未經處理的廢物扔進溪河。

●參與海灘清潔運動。

時間分配

參觀路線

位置

時間

報到

登記處

第一站

演講廳

第二站

直昇機坪

第三站

紅樹林

第四站

碼頭

第五站

前往大埔滘

第六站

告示板

前往調查地點

休息

第八站

調查地點

返回元洲仔

合共

240分鐘

完成參觀後

●把所有借用物品,包括考察用具、參考書及教具交回自然基金職員。

返回目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