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687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文档格式.docx

因此,1988年开始,中央开始摸索国有外贸企业体制改革之路,首先将中央企业省级分公司,接着在1991年,省级外贸公司开始试行自负盈亏,独立经营。

3.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外贸体制逐渐国际化的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取消进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口配额计划,使得我国的进出口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

1994年我国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在这个阶段,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也开始了股份制改造的探索之路,从1993年开始,各县市地方政府借着外贸进出口专营权逐渐放开的东风,也开始成立大量外贸公司。

4.外贸国际化的实现以及完全竞争阶段(2001-今)

2004年,国家对《对外贸易法》实施修订,外贸行业全面放开进出口经营权。

2005年1月,外贸由原来的审批制转为登记制,在贸易权方面给予所有外国企业和个人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

2006年,国家将外商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的门槛再一次降低,有关外商在华直接设立采购点的审批手续也极大程度进行了简化。

(二)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2017年至今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外部环境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1.国际市场需求疲弱

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投资活动低迷,对能源资源、中间产品、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振,使得投资品国际贸易增长显著放缓。

2013年至2015年,美国企业设备投资年均增长5.5%,比2009年至2011年平均增速低9.3个百分点。

在经济低增长的环境下,发达国家消费者信心不足,耐用品消费增长有限;

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放缓,拖累居民收入增长,需求不振使得消费品国际贸易缺乏增长动能。

WTO指出,201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了1.8-3.1%,增速继续低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2.外贸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弱化

中国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头挤压”。

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2016年前8个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和日本进口市场份额比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2.6个百分点,而同期越南产品在美、日进口市场份额分别上升0.7和1.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以互补为主的关系将发展为互补与竞争并存关系,尤其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更严苛的遏制。

3.贸易摩擦加剧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对中国贸易负面影响加大。

中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对象,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21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44%;

涉案金额109亿美元,同比上升90%。

中国的钢铁、铝业和光伏等领域成为遭受国外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严重影响相关行业出口。

总的来看,2018年中国外贸现状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复杂,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比较大,但是也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2018年中国外贸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进出口大国地位继续得以巩固,质量效益继续提升,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二、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既是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又是企业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

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2011年超过5000美元,今后我国将处于人均生产总值向1万美元跃迁的时期,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这些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外贸企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外贸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多为传统产业,企业管理多为家族式管理,主要依赖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竞争和个体分散竞争,基本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位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严重制约了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制约了外贸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升。

当前一些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突出表现为“两难”,即融资难和盈利难,“两难”的外因是“两高”,即成本高和税费高,内因是“两低”,即产品附加值低和科技含量低。

因此,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

从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价格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价格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工资成本上升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等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获得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外贸企业只有转型升级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才能够消化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

(四)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一些存在严重发展困难的外贸企业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这些企业落后的产业形态已不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不转型就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当前某些传统的外贸企业的转型是生存倒逼之下的转型。

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外贸企业真正摆脱困境,并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困境

(一)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在当前我国出口商品中,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以及轻工业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初期产品,重数量但不重质量,走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模式,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比重偏低。

虽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但都是一些低档的工业制成品,相比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而言,其产品附加值低、创汇能力低、抗危机能力差。

出口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能力不高,关键时刻就很难起到稳定出口的作用,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依靠品牌战略的困境

我国虽然是外贸大国,但并非是外贸强国。

外贸企业基本是按单生产,主要是做贴牌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很少有自主品牌,如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

如果企业想做大,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的企业就很难生存。

而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品牌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品牌创新是出口贸易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

产品出口方式转型升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主品牌,而我国的外贸企业目前主要做“贴牌”,赚取的只是一点点可怜的加工费,要想获取高额的产品附加值,品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品牌创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的企业,也影响了我们为之进行产品加工的企业,出口订单纷纷被取消,外贸企业面临停工、破产的境地,如果不进行品牌创新,就无法应对危机。

摆脱对国外品牌的依赖,创立自主品牌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时机。

(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困境

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基本上采取家族式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家把过多精力放在降低成本上,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产品不适合市场的需求,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出口的过程中遭遇很多障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一部分企业家思想不够解放,小富即安,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不强,对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

(四)融资困难

我国外贸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但由于外贸企业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融资难度很大。

1.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

很多企业规模小,资产总额少,管理体系不完善,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信贷风险。

目前有相当部分外贸企业由于客观和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

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2.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很多外贸企业仅仅依靠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融资渠道狭窄,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抵押担保难落实。

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实行资产抵押担保贷款制度。

由于很多外贸企业关系简单,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

3.抵押品不足,难以融资。

大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品不足,流动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无形资产又难以量化等特点,也妨碍了外贸企业从银行融通资金。

4.抗风险能力差,经营风险大。

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出口结汇大多数使用T/T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企业面临的收汇风险和汇率风险就更大了。

(五)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带来总是弊大于利,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得企业利润严重缩水,影响企业持续发展。

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上涨3.29%。

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已经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出口压力。

尤其是对规模小,资本金少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造成的生存压力十分之大。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

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

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

贸易顺差1385亿元,收窄59.7%。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尚未最终完成,当并且在国际贸易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外币,特别是以美元为结算货币。

这造成中小型外贸企业将所拥有的外币资产折算成人民币的价值大幅度缩水。

例如,在贸易过程中外贸企业必存在许多由于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应收款项,这类资产一般是用外币表示的。

人民币汇率上涨导致这部分资产的价值大幅下滑,给企业的汇兑带来严重的损失,而这部分损失一般是没有利息来作为价值补偿的。

四、促进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的主要措施

(一)国家政策的转型

1.改善融资环境

我国的外贸企业无论是创业、成长以及创新都会遇到融资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金融配置效率不完善,金融监管的策略对外贸企业的限制特别是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限制以及社会环境不优种种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遇到诸多困难,使得企业难以发展。

因此在当下最要紧的就是:

(1)建立保障外贸企业贸易融资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

(2)创建全面的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3)建立多元化的直接融资体系(4)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落实并创新支持外贸企业融资的政策,一是财政补贴政策。

对金融机企业构为企业融资给予财政补贴;

按照市场化方式,建立外贸企业偿债风险准备金。

二是财政贴息政策。

对特定领域、特定区域的外资企业融资给予财政贴息;

三是奖励政策。

对金融机构支持外贸企业融资发展表现突出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各级基层政府对金融机构给予各种奖励和支持。

四是增新政策。

五是引导投资政策。

政府直接出资成立引导基金,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

2.降低人民币升值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影响极大,于此国家可以运用宏观政策来进行调整:

一是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国家外汇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管,有利于减弱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督,有利于减弱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同时,要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潜在风险,一旦其货币政策调整,不排除人民币单边升值次逆转的可能性。

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经贸活动日益增多,因此政府应该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得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够参与外汇的结算,规避外汇风险,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我国央行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多管齐下加强对我国产业的政策扶持,积极鼓励优秀企业直接对外投资,并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对于我国的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优化投资能力,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外贸企业应该实行市场多元化出口战略,在加强自身产品的基础上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旧产品的升级,积极开拓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在出口结汇方面,外贸企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应该利用远期外汇期权等多种类型的金融工具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

3.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政府要联合金融机构搭建相应的交易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来使之在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

政府加强对出口企业的保护力度。

对出口企业实施政府补贴、税收减负。

对于高科技产品企业,政府予以重点支持。

政府在出口企业融资方面起导向作用,以此来带动市场对出口企业的借贷。

政府也应改进扶持企业的税收制度,使它们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鼓励其发展。

此外,国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适当的对汇率水平及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进行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可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

实行出口退税、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组织参加各种国内外博览会、承办中小企业交流会议和进行国际化人才培训。

国家作为广大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强大后盾,集众多优势条件于一身,能够更好地、更有力度地为我国中小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开拓渠道。

为帮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各省市贸促会通过借助当地华人组织或深耕多年的企业,分别在南非、美国和泰国等国家设立了海外贸易中心,帮助当地企业走向世界。

贸促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级地方性投资贸易促进机构,拥有各类会员企业3000多家。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状况,市贸促会注重发挥联络国际商务渠道广泛的优势。

贸促会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向世界的“出海口”,还承担了为企业提供有关展会信息和建议的“大管家”角色。

在得知国外展览公司将组织各类国际展览会后,该会工作人员一般会走访相关企业传递展会消息,详细讲解展会的内容和作用。

政府应完善企业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行政机关交流沟通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争取最大的便利;

帮助加强与国外经商处的联系,为外贸企业制定相关的投资战略和构建出口方案提供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

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中,政府还应引导外贸企业结合自身条件适时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将企业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或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同时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大型贸易展会的举办权,组织更多的企业到海外进行考察,使外贸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推介自己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二)企业层面的转型

1.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品附加值

外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延长产业链,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外贸企业要实现转型,眼下就必须实行优化产业结构,使商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延伸产业供应链,还可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通过延伸产业价值链,还可以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通过延伸产业价值链,可以提高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比重。

2.增加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创新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链的建设,要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还需要从目标产业群上下功夫,同时要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外贸企业最迫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是搞好创新,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外贸企业还需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

如果一直做传统外贸,很多外贸企业摆脱不了低端加工厂的困境,一定要掌控终端,掌握定价权,可以提高外贸交易中的地位。

快速增长跨境电商行业中,除去自己研发电商平台,更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通过eBay、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大型电商平台,尝试网上外贸出口。

3.中小型外贸企业品牌树立对策

(1)企业必须要有远见。

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长远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改变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更好的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和适应市场竞争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摆脱以往的陈旧的落后的“小米加步枪”的游击时代,要把企业的经营着眼于未来,着重对代理品牌的培育和管理,杜绝以包待管现象。

(2)企业须注重技术。

引进国外高新科技以及发达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充实自己,同样要使自身逐渐形成自身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成长渠道,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牌。

在当今世界,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应当说是其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掌握领先的核心技术,一个企业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竞争力。

同时,如果没有成功的市场营销体系,一个企业的技术同样也会因技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而败下阵来。

所以企业必须努力研发属于自己的优势产品或者是不断地创新那样才能在这样的国际营销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我国的外贸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管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加外贸出口中的竞争实力。

同时,我国的外贸企业还需要做好与国际接轨,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内部成本管理与管制,节省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收效,增强在外贸出口中的盈利能力。

对于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还可以加快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信息的顺畅交流与传递,加强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降低生产经营费用。

我国的外贸企业,由于本身起步于传统的家族式企业,也有的是从很小的手工作坊成长起来的,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采用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为了有效的突破当前外贸出口的困境,最终还需要我国的外贸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发展实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上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5.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能力的提升

对于外贸融资方面的相关人才进行培养。

对外贸易融资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来操作的,这种人才必须具有非常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非常专业的相关方面操作素质,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外贸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不是很高。

所以想要把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的更好更专业,就要加强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把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贸易方面的法律知识尽可能详细的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国际上经常使用法律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要帮助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银行方面的相关金融融资产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更好的和银行进行沟通,随时的对于新的融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掌握。

企业自身也要学会应用国际贸易融资工具,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通过对外贸易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企业资信。

6.企业关于汇率方面的转型

要建立一个能满足企业日常汇率风险管理的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增强管理汇率的主动性。

企业在内部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时,首先是确定一套指标体系。

当汇率的波动一旦达到较大幅度,企业能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处理,使汇率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诸多的内外不利因素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只要政府能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外贸企业能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放眼世界的视角来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在做强、做大、做精、做实、做久外贸进出口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经营产品种类多,信息渠道广的优势,针对不同商品制订不同策略,对症下药抢抓“小行情”,外贸企业就能战胜挑战和困难,在这轮危机的洗牌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关总署2018年1月份进出口总值表[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8-02-10.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1-03.

[3]刘彬.浅析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对策[J]金融天地,2013(21)

[4]商庆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之道[J]产业经济,2014

[5]毛蓝诗等.从广东实践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

[6]姚肖肖.浅析如何提高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J]政治经济法律,2015

(1)

[7]俞抒羽.金融危机下外贸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国际市场,2009,(05).

[8]蒋珠燕.外贸企业转型的困难与出路[J]北方经济,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