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71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4852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刘畅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

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其更符合大众权益。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案】:

C

【解析】:

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2.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物理学中的定律。

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

A、接受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7节>认知学习理论

【答案】:

C

【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题干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物理学中的定律属于发现学习。

3.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所具有的特征不包括()。

A、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B、具有象征思维

C、自我中心化倾向

D、具有分类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

【答案】:

D

【解析】:

前运算阶段儿童(2~7岁)的特点是:

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缺乏层级类概念)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4.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A、代偿

B、适应

C、对比

D、联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感觉

【答案】:

C

【解析】:

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对比。

5.游览黄山时见到一块石头,导游提示其很像一只雄鸡,此景点叫作“金鸡叫天门”,于是越看越像。

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知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察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

在导游的提示下,石头越看越像“雄鸡”,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6.人们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A、暗适应

B、明适应

C、嗅觉适应

D、感觉对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感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点为明适应。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这是明适应的表现。

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A

【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显然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

A

【解析】: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9.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课程内容

【答案】:

A

【解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一纲多本”的“纲”指的就是课程标准。

10.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义务教育制度

【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种权利,也是对国家和社会所应尽的义务。

学生对家庭的义务说法错误,排除②。

11.(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

A、客观性

B、可验证性

C、综合性

D、伦理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答案】:

D

【解析】:

教育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12.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物演示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教学法

D、实践探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案】:

B

【解析】:

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13.小高老师教学责任很强,但教学不讲究方式,对学生的意愿不注意听取,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

由此推测小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师生关系。

A、放任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权威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4节>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答案】:

B

【解析】:

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疏远为中心和行为特征的。

14.“杀一儆百”的教育观点符合()。

A、从众

B、强化原理

C、认知失调

D、观察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7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D

【解析】: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15.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

A

【解析】: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称为生物学的过程,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生物起源论是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1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情操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德育方法

【答案】:

A

【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17.讲授法是最普通、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不利于()。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B、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案】:

D

【解析】: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效果。

18.有的人善于言辞,有的人长于数理运算。

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连续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D

【解析】:

善于言辞和长于数理运算是能力类型的差异,这些都是人身心发展差异性的表现。

19.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

这种现象是()。

A、感觉后效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现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感觉

【答案】:

A

【解析】:

当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保留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残留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0.德国通过洪堡教育改革,为德意志的统一和腾飞奠定了基础;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帮助美国最终跻身世界第一的强国;苏联通过教育改革,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与美国分庭抗礼……这些事实都说明,教育对()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实力

D、科技实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德国、美国、苏联这些国家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教育改革,因此,这表明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1.“语知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这主要体现的是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具体任务、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要符合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水平,同时又鼓励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

22.张老师相信,只要自己努力。

就一定能提高班里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表明张老师具有较好的()。

A、教学反思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7节>教师成长心理

【答案】:

C

【解析】:

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题干表述的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23.在我国偏僻的山区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小不易集中,教师少,教学设备差等客观原因,有不少地方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达到节约师资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A、个别辅导

B、复式教学

C、家庭作业

D、现场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6节>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答案】:

B

【解析】: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

2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德育的含义

【答案】:

D

【解析】:

199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

25.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自习课属于课外活动

B、课外活动包括选修课

C、课外活动即我们经常所说的“第二课堂”

D、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5节>课外活动的概念

【答案】:

D

【解析】: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26.某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

这是动机斗争类型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2节>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答案】:

C

【解析】:

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某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

影响自己的学习。

属于趋避冲突。

27.在评价心理健康时,()是不合理的判断。

A、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必然关系。

28.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它是教学中的()。

A、教学手段;主体

B、教学内容:

客体

C、教学过程:

主体

D、教学媒体:

客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案】:

B

【解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教学中的客体。

29.“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答案】:

B

【解析】: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强调遗传等内部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属于遗传决定论,又称内发论。

30.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

A、任务分析模式

B、过程导向

C、工作分析

D、目标导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课程开发

【答案】:

D

【解析】:

泰勒所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目标导向模式。

31.有一天,小明上学迟到了。

班主任并没有立刻把小明找来训斥一顿,而是在班上责备全体同学:

“咱们班今天有人迟到了,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事后,全班的人都来教育小明,对他说:

“你迟到了,就等于说我们全班都迟到了!

”小明很快就克服了上学迟到的毛病。

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品德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平行教育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德育原则

【答案】:

A

【解析】:

平行教育原则又叫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通过对集体的教育影响个体,通过对个体的教育影响集体。

题干中班主任对小明的教育是通过对集体的教育来影响小明个体的体现,是平行教育原则的体现。

32.各级学校和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应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其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案】:

A

【解析】: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33.股市行情容易引起股民的注意,而体育新闻容易引起体育迷的关注。

这说明人的注意易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刺激物的强度

B、人的情绪状态

C、刺激物的对比差异

D、人对事物的需要或兴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注意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中注意与记忆的观察。

引起注意的主观条件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或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等。

如股民对股市行情感兴趣,体育迷对体育新闻感兴趣等。

因此,题干体现了人对事物的需要或兴趣影响人的注意。

3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9节>学习的迁移理论

【答案】:

C

【解析】: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

35.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C

【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3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示范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5节>德育方法

【答案】:

B

【解析】:

榜样示范法要求教师利用先进人物、优秀行为为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7.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6节>知识的学习

【答案】:

D

【解析】:

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

38.某生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

该生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人格的结构

【答案】:

A

【解析】:

胆汁质的气质类型行为表现为:

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具有外向性的特点。

39.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教学的任务

【答案】:

D

【解析】:

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40.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成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的分类

【答案】:

A

【解析】:

内在动机即从事活动是因为活动本身,而不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即因为兴趣从事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快乐、满足。

B、C、D三项均属于外在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