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33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规原理重点1Word下载.docx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设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又成为路幅宽度.

•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

•但许多城市在道路红线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增加绿化用地,并为将来道路红线向外扩展留有发展余地.

项目

红线宽度

60-100

40-70

30-50

20-30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等四部分,车行道又可以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停车道、避车道等;

步行道又称为人行道;

分割带又有中央分隔带、车道隔离带、绿化分隔带之分。

(4)道路横断面形式:

一块板道路横断面、两块板道路横断面、三块板道路横断面、四块板道路横断面。

5)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

3.75米;

一般道路:

3.5米;

路缘:

0.5米。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人行道的宽度:

3—6米或6—8米。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3—6米。

6、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设施的布置:

•城市中的公共停车设施按车辆性质和类别分为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

•规范规定: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规划城市人口人均0.8—1.0㎡安排。

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宜占80---90%为宜,自行车停车场面积宜占10—20%为宜。

•市中心和组团中心的机动车停车位应占全部机动车停车位数的50—70%,城市对外道路主要出入口的停车场的机动车停车位数占5—10%。

(2)根据城市交通的停车要求,可以将停车设施分为六种类型:

城市出入口停车设施;

交通枢纽停车设施;

生活居住区停车设施;

城市各级商业、文化娱乐中心附近的公共停车设施;

城市外围大型公共活动场所停车设施;

道路停车设施

三:

城市对外交通概述

1.城市对外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2.铁路交通规划:

(1)铁路场站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枢纽站

按在线路中的位置分:

尽端站、中间站、混合站

按布置性质分:

纵列式、横列式、半纵列式

(2)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

中间站:

客货合一的小车站,多设在中小城市,采用横列式布置,间距约20----40KM。

客运站:

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或边缘),距离中心城区2~3km。

(p299);

客运站的数量要根据城市不同情况而定。

货运站的位置选择:

原则:

一方面要尽量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性;

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货运站按其性质分别设于服务区内,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一般应深入市区,接近货源和消费地区;

•以某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一般应在市区外围;

•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则应设在郊区,接近编组站和水路联运码头;

•危险品和有碍卫生的货运站,应设在市郊,并有一定安全隔离地带。

编组站的位置选择:

一般考虑原则:

妥善处理与城市的关系,避免与城市相互交叉。

一般安排在城市郊区(远期规划市区界限以外)

编组站位置应便利集纳车辆。

密切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来建设。

3.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的分类和分级:

按性质分类: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专用道路。

按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级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公路与城市的几种基本联接方式

1)沿城市外围切线通过2)利用入城道路引导3)部分城市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的方式4)环路相连5)通过外环与内环联结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成系统,互不干扰7)高速公路通过互通式立交控制

客运站

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作为地方公路交通枢纽的城市,设置多个客运站,并与货运站和技术站分开设置。

为方便旅客,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

中小城市因规模不大,车辆数不多,一般可设一个长途站。

货运站、技术站

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

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亦可设在铁路货运站、码头附近,便于组织水路联运;

货运站结合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布局进行布置,并要与城市交通干道有好的联系。

技术站主要负责清洗、检修(保养)汽车的工作,要求的用地面积较大,且对居民有一定的干扰。

技术站一般设在市区外围靠近公路线附近,与客、货站都能有方便的联系,要避免对居住区的干扰。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可在对外公路交会的地点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

这些设施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亦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

高速公路服务区

4.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

(1)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

与城市的距离:

据统计,10—20公里居多数,在30公里以内合适。

与城市的联系: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直升机减少地面交通时间,30分钟为宜。

(2)航空港位置的选择

1)用地条件

•用地平坦5‰—3%

•工程地质:

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开滑坡、溶洞、湿陷量较大的黄土等不良土壤、地质条件差的地段及淹没区。

•少占农田

2)净空限制、防止噪声干扰

对于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于城市市区平行或者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越市区。

3)气象条件

•不能有烟雾、阴霾、暴风雨等气候

•跑道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平行

4)满足通讯导航要求

5)生态学影响

–避免鸟祸问题

6)服务范围大、特大城市可设置数个航空港

7)公用设施条件的支撑(水电及燃料供应)

8)发展余地

5.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

(1)港口的规划原则

•1)港口选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相协调;

•2)港口建设应与区域交通综合考虑;

货运港的疏港铁路线和公路线与货运公路或铁路干线联系;

客运港要与城市客运交通干路衔接,要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并与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有方便的联系.

•3)港口建设与工业布置要紧密结合;

•4)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深水岸线:

水深≥10m,万吨级以上船舶;

中深水岸线:

水深6—10m,0.3-0.5万吨级船舶;

浅水岸线:

水深<6m,0.3万吨级以下船舶。

5)加强集疏运(水陆联运)的组织。

第二章:

工程系统规划

1.城市基础设施:

工程性基础设施:

给排水系统;

能源系统;

通信系统;

环境系统;

防灾系统;

交通系统

社会性基础设施:

行政管理;

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商业服务;

金融保险

2.“七通一平”:

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三通一平”:

指供水、供电、道路通,土地平整。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

1.城市供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预测城市用水量;

•②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

•③确定城市水厂的布局和供水能力;

•④布置输水管(渠)、配水干管和其他配水设施;

•⑤划定城市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出水源保护措施。

2.供水管网布置

(1)管线分类

•供水管网的管线分为:

干管、支管(配水管)、接户管。

•干管:

200mm以上

支管:

至少100mm,大城市100-200mm,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管径大于150mm。

(2)官网形式:

枝状;

网状

(3)布置原则

按照城市布局布置,考虑分期建设可能,留有发展余地;

干管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

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宜环状。

平行干管间距500-800m,连通管间距800-1000m。

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造价。

3.水源选择:

(1)选择水源要考虑:

•有充沛的水量,长期的需求;

•·

有较好的水质,处理过程简化,可降低成本;

•水源地选择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与城区的距离要适当;

•地形复杂的城市分区供水,城市布局分散的,可多个水源.

(2)水源的保护:

按时常年监视,防止污染水源;

设立水源保护区,可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

取水点100m半径内要禁止捕捞、泊船、游泳等;

•取水点上游1000m以内至下游100m不得有工业及生活污水排入.

4.供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统一给水;

分质给水

官网形式: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1.体制分类

合流制:

直排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

2.污水处理厂选址

•①应设在地势较低处,便于城市污水自流入厂内,同时考虑不受洪水的威胁。

•②宜设在水体附近,尽量无提升,合理布置出水口。

•③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并设在城镇、工厂厂区及居住区的下游和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

•④宜设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便于施工、降低造价。

•⑤要考虑污泥的运输和处置,宜靠近公路和河流。

•⑥要有良好的水电供应,保证运转。

•⑦注意近远期结合,考虑扩建的可能。

城市供电系统

1.电源分类:

城市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站)。

2.城市电源设施布局

(1)火电厂选址要点

①应位于城市的边缘或外围,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与城市生活区保持有一定距离。

②应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大中型火电厂应靠近铁路、公路或港口,尽可能设置铁路专用线。

③应可能接近燃料产地,靠近煤源,减少运输负担。

④大型电厂应首先考虑靠近水源,应满足地质\防震\防洪等要求;

厂址标高应高于百年一遇的水位.

5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

(2)电源变电站选址要点

①位于城市外围和边缘,便于进出线。

②避开易燃易爆设施,避开大气严重污染及严重盐雾区;

③满足防洪、抗震要求;

④不得布置在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用地上,协调与风景名胜区、军事设施、通信设施、机场等的关系。

3.供电网络规划

(1)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对城网的标准电压应符合国家电压标准。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

500kv、330kv、220kv(城市送电)、110kv、66kv、35kv(高压配电)、10kv(中压配电)、380v、220v(低压配电)九类。

(2)供电半径

变电的电压等级(kv)

变电所二次电压(kv)

合理供电半径(km)

500

220

200-300

330

220、110

100-200

110、66、35、10

50-100

110

10

15-50

66

5-15

35

5-10

0.25-8

(4)电力线路

1)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类。

2)市内35---500kv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线路电压等级kv

高压线走廊宽度(m)

60-75

35-45

30-40

66、110

15-25

15-20

2)线路布局原则

市区送电线路和高、中压配电线路有下列情况的地段应采用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走廊技术上难以解决时;

狭窄街道,繁华市区高层建筑地区及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

重点风景旅游地区的某些地段;

对架空线严重腐蚀的地段。

低压线路有下列情况的地段应采用电缆线路

负荷密度较高的市中心区;

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居民楼群、高层住宅区;

不宜通过架空线的主要街道或重要地区;

其他经济技术比较,采用电缆线路比较合适时。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1、城市气源规划:

气源设施包括天然气门站,煤气制气厂、液化石油气站等。

气源工程的规划布局原则:

应结合城市的人口和城市的空间考虑。

一般情况下,市区人口<80万人,集中布置一个气源;

市区人口>80万,可以考虑建两个气源厂;

特大城市可考虑建三个气源厂;

若城市为组团结构,而且组团相对独立,气源设施就必须分散布置。

2、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选址

①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企业,站址应选择在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超过10km;

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

②站址应选择在所处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夏季风的下风侧;

③应远离名胜古迹、游览地区和油库、桥梁、铁路枢纽站、飞机场、导航站等重要设施;

④站址应是平坦开阔,不宜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并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和雷击地区

3、燃气管网的布置

1)输气管网的一般布置原则

•①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供气干线靠近主用户区;

•②应减少跨、穿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③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沿道路布置;

•④避免与高压电缆平行敷设。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

1、城市供热系统分类:

集中供热:

也称区域供热(城市的几个或某个区域,利用集中供热热源向工业企\民用建筑等供应热能的一种形式)分散供热(小到一家一户,大不过三\四幢楼就有一个热源的供热方式)。

2、热源:

实际建设中最广泛应用的热源形式基本上为集中锅炉房和热电厂。

(工业余热、

地然、太阳能)热源选择:

热电厂能源利用率高,产热量大,适合采暖时间长的地区;

区域锅炉房:

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可作为中小城市的主热源,也可作为大城市的区域主热源和调峰热源。

3、热电厂选址:

•①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一般的输送距离为3—4km

•②热电厂要有方便的交通条件

•③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减少对城市人口稠密环境区的影响,厂区附近要留出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带;

•④满足地质建设条件要求

4、锅炉房选址:

•①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②利于自然通风,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③位置应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留有余地。

5、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原则

•1)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

•2)通常敷设在道路一边,或者人行道下面,尽量减少埋深;

•3)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架设单独管桥

6、城市供热管网的敷设:

地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类

地下敷设

•①城市主要干道或穿越城市主要干道敷设,采用通行地沟或者半通行地沟

•②一般干道或小区内部道路敷设可采用不通行地沟

•③干道数量过多时,可采用通行地沟或者半通行地沟

•④通行地沟:

高度不小于1.8米,人行通道管道不小于0.7米;

半通行地沟:

高度不小于1.4米,人行通道管道不小于0.5---0.7米;

架空敷设----高支架、中支架和低支架

•跨越公路或铁路时—高支架(4.5~6m)人行频繁地段和需要车辆通过----中支架(2.5~4m)不妨碍交通条件,沿工厂外墙或平行于公路或铁路---低支架(0.3m)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1、通信种类: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2、邮政局所选址原则

1)在闹市区,居民集聚区、文化游览区、公共活动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地;

2)交通便利,良好的出入;

3)符合总规要求。

3、电信局所

局所选址

•①接近计算的线路网中心;

•②避开靠近110kv以上变电站和线路的地点;

•③兼营业服务的局所一般宜在城市中心选址;

•④单局制,通常将电信局设置在区域中心或者靠近中心处或用户交换机处;

•⑤多局制,则将电信局所设置在各个中心位置。

第七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1、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的密度、间距、建筑面积、用地根据用地类型确定:

居住用地:

密度3—5座/k㎡,间距500-800米,建筑面积30--60㎡座,独立式公厕面积在60--100㎡座。

旧城区取高限,新区宜取中低限。

公共设施用地:

密度4--11座/k㎡,间距300-500米,建筑面积50--120㎡座,独立式公厕面积在80--170㎡座.

工业和仓储用地:

密度1-2座/k㎡,间距800-1000米,建筑面积30㎡座,独立式用地面积为60㎡座。

在城市下范围内设置公共厕所:

商业区、市场、客运交通枢纽、体育文化场馆、游乐场所、广场、大型社会停车场、公园等人流集散场所。

2、废物箱

布置在道路两侧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的出入口附近。

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

商业、金融业街道:

50—100米

主干路、次干路、有辅路的快速路:

100-200米;

有人行道的快速路:

200-400米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1、生活垃圾转运站(0.7-1km2;

100m2)

尽量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垃圾产生量最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的地方。

生活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与转运量有关,150-450吨/天,用地面积在2500-10000㎡之间;

50—150吨/天,用地面积在800-3000㎡之间。

2、生活垃圾及卫生填埋场

原则上应在城市建成区外选址建设。

不能在水源保护区内设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5km,距小城市规划建成区应大于2km,距居民点应大于0.5km。

场内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0米的绿化隔离带,场地四周设置宽度不小于100米的防护绿地或生态绿地。

第八节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

1、消防站辖区:

城区内辖区面积不大于7k㎡,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

水上消防站至辖区水域边缘距离不大于30k㎡,30分钟内可以到达辖区边缘。

城市消防站分类:

路上、水上、航空消防站。

2、消防站选址要求

1)陆上消防站选址

①布置在辖区适中位置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主、次干路的临界地段,距道路交叉口不宜小于30米。

②距道路红线不小于15米;

③若辖区内有危险品,则消防站应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距离大于200米。

2)水上消防站选址

①宜布置在城市港口、码头等设施的上游,不应布置在河道转弯处级电站、大坝附近;

②若辖区内有危险品,则消防站应布置在上游,距离大于200米

3、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120米为宜,服务半径为150米;

当道路宽度大于60米时,宜双侧布置。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1、大城市按100年一遇洪水位标准,以200年一遇特大值校核;

一般城镇按20-50年一遇洪水频率考虑。

2.防护排涝设施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防洪排涝工程设施有防护堤、截洪沟、排涝泵站等

1)防护堤

确定堤防走向、堤型、堤距和堤顶标高。

堤顶标高不应低于设计洪水位标高0.5米。

2)截洪沟

适宜于沿江地面标高低于一定洪水位,市区全部或部分雨水需要强排的城市。

截洪沟应在地势较高的地段,基本上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3)排涝泵站

应根据排水分区、雨水灌渠布置、城市水系格局等因素确定,排水分区内的自然水体应尽可能的保留,以增加调蓄能力。

抗震减灾规划

1、抗震减灾基础设施----避震疏散场地、疏散通道和生命线工程。

1)避震疏散场地:

广场、学校操场、小区绿地等(临时),疏散半径为500m;

市、区级公共绿地,体育场等空间,可作为灾后人员安置,疏散半径1000m以上。

2)疏散通道:

与城市主要道路相结合,与疏散场地相连;

一般不应小于15米。

城市出入口,中心城市不小于4个,大城市不小于8个。

3)生命线工程:

要有保障紧急救援的交通、通信、消防、医疗等救护措施和供水供电等设施。

人防规划

1、规模按照战时留成人口人均1.5㎡计算

竖向规划:

1、定义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地段),为满足道路通畅、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第三部分城市规划的管理与实施

1、《城乡规划法》规定,我国城镇规划管理实行:

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制度;

我国乡村规划管理实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2、“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内容

建设项目选址类问题从性质、规模、布局、经济、实施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性质:

土地使用性质

规模:

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建筑用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布局:

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平面位置和相对关系

经济:

指经济可行性

实施:

建设实施方案(拆迁安置方式、分期建设方案、市政设施建设等)

4、给定规划条件的内容:

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布局、退线、退界、间距、日照、交通、绿化、市政、景观等方面,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单项建设工程提出限定条件。

具体的规划条件需要涵盖以下内容:

(1)用地性质应符合总规、控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及性质,或包含在兼容性质内;

(2)建筑高度应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度控制方案和机场净空控制要求;

(3)退后用地边界线,与周围满足建筑间距要求;

(4)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符合控规要求;

(5)保证消防间距、设置人防工程;

(6)退后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高压走廊进行建设;

(7)位于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应符合相应的规划要求;

(8)按要求设置停车位和妥善组织用地内外交通;

(9)居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应符合有关居住区配建的指标要求;

(10)邻近水源的应根据性质满足《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11)涉及消防、防灾、园林、文物、环保、人防、保密、涉外安全、河湖的须按法规要求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5、给定规划条件的操作(掌握)

(1)用地规划的要求:

拟规划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

(2)建筑规划要求:

建筑用地规模、控制高度、层数。

(3)建筑间距应按照有关规定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