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74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娄底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于是他用30年“画龙”的良苦用心暂时稳住了侍萍的情绪。

周朴园毕竟不是叶公,他老谋深算,伺机出击,力图将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

我们不妨来看看他带“好”字的七段台词:

“那更好了。

”“那双方面都好。

”“好!

痛痛快快的!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好得很。

”“好,好,好,”“很好,”鲁侍萍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也不要他以金钱抵偿,更“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补园最后的威胁全部解除,对他确实再“好”不过。

在这一过程中,周补园到底给了鲁侍萍什么呢?

一,让她“看一看“儿子周萍,这一点做到了:

二,给了她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被侍萍当面撕了),5000块钱值多少?

有一个参照数据,当年周补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

”这么一比,鲁付萍30年受的苦只值这笔“收入”的1/720!

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和“爱”!

(摘编自吕厚泽《叶公好龙似的情和爱一周朴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像康大叔般凶残又如葛朗台般贪婪,还像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

B.周朴园处心积虑,30年如一日,把他与鲁待萍的那段恋情作为“龙”的形象,牢牢地“画”在他的记忆里,以博取鲁侍萍的原谅。

C.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到相认,周朴园连续发问了四次,真相大白后,周朴园从态度到语言都似乎陡变,但答案却让他放心。

D.周鲁相认过程中,周朴园让鲁侍萍与儿子周萍相认,又给了鲁侍萍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作为赔偿,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在提出“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周朴园对鲁侍萍那种似爱非爱的感情与叶公好龙作类比。

C.文章第一段总述,本论部分结合《雷雨》内容进行论证,全文层次分明,思路十分清晰。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如第四段列举周朴园发问四次的语言,有力支撑了论点,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补园用他30年来种种“念”旧“恋“旧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善良的读者和观众,并取得了他们的原谅。

B.把握住周朴园决不会因鲁侍萍的再次出现而接受她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地认识“周鲁相认”。

C.周朴园保留了鲁侍萍喜欢的家具,保留了她的一些习惯等,这些都只是他空虚寂寞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D.鲁侍萍当面撕了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并非嫌钱太少,而是对周朴园对她的“情”和“爱”的一种否定。

【答案】1.C2.D3.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向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收,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2017年,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注重效率、质量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在壮大数字经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相继扩大,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电子高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网上零售额7.18万亿无,同比增长32.2%。

我国电子商务优势进一步扩大,网络零售规模全球最大、产业创新活力世界领先。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5.33亿,同比增长14.3%,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额达143.26万亿元,同比增长44.32%;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

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带动就业人员达4250万人。

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9.1%,农产品网络本售额同比增长53.3%,农村电商有效缓解了农民“卖难”问题,推动农业结构升级,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出口增速达41.3%,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日益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重要通道。

(辅编自《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

材料二: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

跨境电商交易额(万亿元)进出口总值(万亿元)

(预测)

(摘编自中国产业网)

材料三:

英国一位爵士在谈到电商问题时说,英国政府和企业家建几个电商平台易如反掌,但为什么不做?

因为英国政府知道,一个商业小店铺,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摧毁了它们的生存环境,那将是社会的灾难,他说,商业有其基本规律,它的作用不只是买卖商品,而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把公众吸引到大街上去。

当他们为了购买一件满意的衣服而一家、两家店铺地寻找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产生远超过一件衣服价值的“随机消费”。

比如,夫妻两个人逛街,可能产生餐饮消费,可能一起看一次电影;

如果有孩子,他们还可能为孩子买些“过去根本没想去买的东西”。

而且,市民这样的逛街行为,使得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重要的城市景观,所以爵士认为,电商绝不是拉动社会消费的好办法,反而是在毁灭消费。

(摘编自XX百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一位爵士认为电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毁灭了消费,可能会带来社会灾难。

B.2008年至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和增长值逐年上升。

C.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推动是一方面的原因,党和政府的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D.发展电子商务,要注重效率,还要注重质量和创新,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但英国政府却没有积极发展电商,一位爵士认为这是因为电商并不是拉动社会消费的好办法。

B.材料二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预计将达12万亿元,是2015年的两倍多,增速预计将高于进出口总额的增速。

C.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网络零售规模全球最大、产业创新活力世界领先,我国已成为数字经济大国。

D.电商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市民不再喜欢逛街,影响了民众的“随机消费”行为,使城市失去活力,违背了商业的基本规律。

6.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B5.D

6.①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政革。

②在经济领域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③带动就业,推动农业结构升级,促进商品出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野蜂①

(美)惠特曼

五月是鸟儿结群歌唱和繁衍的月份,是蜜蜂的月份,是紫丁香开花的月份。

我在日出后进入野外,往小河方向走去。

阳光、馨香、旋律——蓝色的知更雀、草丛里的鸟群在我的四面八方啼鸣不已,好一片喧哗的天籁,那是从喉咙里唱出来的。

近处啄木鸟的啄木声和远处雄鸡的啼鸣,是这片天籁的背景。

两天来温暖湿润的天气,给小草染上了新的翠绿。

太阳在辽阔的天空升起,又开始了一天的旅程,和煦的阳光流溢着,它沐浴着万物,亲吻着我的面颊。

不久我便听到池塘里的蛙鸣,看到野茱萸的第一朵白花,随着是繁茂的金色的蒲公英,一大片一大片铺满了地面,还有白色的樱花和梨花。

我蹒珊地走过林边,野生的紫罗兰抬起它蓝色的眼睛向我的脚点头致敬,苹果树新绽的花朵泛着玫瑰色的红晕。

小麦地闪着碧玉般晶莹的绿光。

暗绿色的裸麦,空气里弥漫着温暖的弹性,矮杉木缀满了褐色小巧的果实。

夏天已经完全苏醒。

一大群鸟鸦哇哇地吵闹,落满枝头。

我坐在它们附近,只听得一片震耳的喧哗。

大千世界给了我数不尽的东西,现在还在给我。

但是这两天给我最多的还是那些大个儿的蜜蜂,人们叫作“野蜂”的。

当我在路上慢慢走过时,蜂群结成了阵势,陪伴着我。

在我清晨、正午和日落时的散步活动中,它们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有时竟以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式独占了我身边的风光。

它们是成千上万地飞满了甬道。

大个儿的蜂,活跃、疾速,带着巨大的永远时起时伏的嗡嗡声和一种奇妙的冲击力量撞来撞去,迅速地闪动着,彼此追逐着。

这小小的东西给了我鲜明的新的感受。

它们是否正处在交配期呢?

否则,这么大的蜂群,这样的紧张和猛烈,又是什么意思?

我坐在一株巨大的野樱树下书写——偶然的云翳和阵阵的清风,调剂着这温暖的天气,使它凉爽可人。

我在这儿坐了许久,蜂群的嗡嗡的音乐包围着我。

数以百计的蜂在我的身边飞掠着、悬浮着、穿梭着——是些身穿浅黄色外衣的大个儿,胖乎乎的身子闪着光,粗短的脑袋,轻绡一样的翅膀——永远发出它们那宏大浑厚的嗡嗡的吟声。

旷野、裸麦地、苹果园,这一切都以我十分渴望的方式滋养着我,令我陶醉。

两天来的一切:

阳光、微风、气温都那么好,真是尽善尽美。

这两天我感到十分舒畅,我觉得身体好得多了,精神也宁静安详,然而一个纪念日②快要到了,它曾给我的生命带来最沉重的损失和深切的哀悼。

又一个完美的日子。

上午七至到九点两个小时被包围在蜂阵和鸟群的音乐之中。

苹果树下面,有三四只背部褐色的画眉,每一只都在快板急腔地欢欣地歌唱。

那声音之美妙,真是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的。

我听了两个小时,忘掉了一切,只朦胧地感到沉醉。

我注意到几乎每一种鸟一年中都有自己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它们歌唱得特别动听。

现在正是这褐背画眉鸟歌唱得最欢畅的时期,也正是蜜蜂声音最动听的时期。

它们在这甬道内外飞舞着、嗡鸣着。

我回家时,又是一大群蜜蜂跟往常一样前呼后拥陪伴着我。

两三个礼拜过去了。

在我写下这一段文字时,我正坐在小溪旁的一棵百合树下。

这树有七十五米高,正在成熟时期,朝气蓬勃,一片鲜亮的翠绿——多么迷人的形体。

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尽善尽美。

数以千计的野蜜蜂在这树的上上下下飞翔,在花中寻觅甜蜜的花汁。

蜂群宏大连绵的吟声形成了整个世界的基调,也形成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的基调。

【注】①本文写于作者中风痊愈之后。

②母亲的忌日。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罗兰“抬起蓝色的眼睛点头致敬”,苹果树“泛着玫瑰色的红晕”诗意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大千世界给了我数不尽的东西,现在还在给我”一句在文章中承上启下、衔接自然,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描写主体“野蜂”。

C.题为“野蜂”,作者用雄鸡的“啼鸣”、乌鸦的“吵闹”、池塘的“蛙鸣”、画眉的“欢畅”等反衬了野蜂宏大浑厚连锦的吟声。

D.“它曾给我生命带来了最沉重的损失和深切的哀悼”一句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深沉而又淳朴的情怀使文章的情感变得厚重。

8.文章第一自然段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怎样的作用?

9.作者为什么对“野蜂”情有独钟?

请结合作品概括说明。

【答案】7.C8.①文章第一自然段选取了“蓝色的知更雀”“胖乎乎的野蜂”“翠绿的小草”“金色的蒲公英”等景物,多角度描绘出五月份大自然五彩缤纷的景象,渲染了生机盎然、和谐成趣的氛围;

②暗示“我”熬过生命寒冬所得到的新的活力;

③给全文奠定了快乐祥和的基调。

9.①野蜂奇妙的力量,强烈的动感,强大的生命力给了“我”鲜明的新的感受。

②野蜂的冲击力量让作者体会到生命的顽强、激起了病愈后的“我”对生活的希望。

③野蜂的多情让作者领悟到生命的美好,要珍爱生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

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伴。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当时流辈咸推之。

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即位,王叔文、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

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之人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挚友,胡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

柳宗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堰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我国古代,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有某种关联的名字。

B.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C.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少有才华。

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窗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

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答案】10.A11.D12.B

13.

(1)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

(2)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为女婢,柳宗元革除了这种风俗。

(3)于是相如的门客们一起劝相如说:

“我们之所以离开家眷亲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

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付中济阴会的遗世子孙。

曾伯祖父,是唐高祖时的宰相。

父亲柳镇。

是太常博士,终于御史一职。

柳宗元小时候就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

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

(其文)精心消减、缜密细致,珍贵如同珍珠和贝壳。

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考中进士科,又应试宏辞科,被授任为校书郎、蓝田县尉。

唐顺宗继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看重礼遇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

和他们商议大事。

柳宗元又为尚书礼部员外郎。

王叔文准备重用他,但恰逢在位时间不长,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他和七名同僚一起都被贬了。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湘南重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遭贬逐,经历南蛮瘴疠之地,身处崎岖险阻的环境,这更激起了失意文人的压抑愤恨。

他抒情叙事,把一切都寄寓在诗文中。

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伤感。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按旧例被调任柳州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调任到播州刺史的任命,诏书下达后,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

“刘禹锡的母亲健在但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地去做刺史,那里是西南边陲,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好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到播洲上任。

恰巧裴度也上奏说这事,刘禹锡最终改任柳州刺史。

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做奴婢,柳宗元革除了这种风俗。

那些已经被债主没收的,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父母。

江岭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

凡是在柳宗元门下学习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

光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灵柩和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晓色云开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树,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起笔写雨过天晴,天从人愿,春光美好,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

B.“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绿柳掩映下,筝声悠扬,令人心动神驰。

C.“珠钿翠盖”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用镶嵌珠宝的花钿和翠羽装饰的车盖喻指女子。

D.这首词将时间线索、游历所经的线索、情感线素三条线索交织,构思匠心独运。

15.请对“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4.C15.“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写作者凭栏久立,唯见今晚薄薄的雾气和淡淡的斜阳向城墙落下。

此句以景结情,由上面的追忆往日旧游转入抒写今日感情。

对比前文的明媚春光,欢娱游事,使人感到一种人事全非的怅惘。

诗词赏析:

秦观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

这首词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细腻自然,悠悠情长,语尽而意不尽。

此词的情调是由愉悦转为忧郁,色调从明快渐趋暗淡,词人的心情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换而在起着变化,却又写得那样宛转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

  词的上阕写明媚春光。

“晓色云开”三句,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调。

雨过天晴,晓云初霁,春光如此美好,令人欣欣然以为春天是多么地随人心意。

接下去春日明丽景象,从游赏于春色中的人眼中一一展现,如电影之特写镜头联翩而来:

本来苍凉的古时台榭,在这姹紫嫣红时节,也显得春意盎然,似乎散发着无限的生机;

飞燕自由地上下翻飞,不时地碰触到柔嫩的花瓣;

串串榆钱愉快地随风飘舞,似乎直到舞蹈困倦了才从树上飘落下来;

秋千高荡,但见外面绿波荡漾,几与桥面相平。

此处写景,颇见功力。

以苍凉古台写春,更见春色之明媚;

飞燕、榆钱不但是组成春色的一道风景,更是与人一样为春沉醉的精灵。

他们或不时碰碰花瓣,或在风中舞蹈,既见此物形态,更见万物心情之明朗;

而写秋千则暗示出荡秋千之人,暗转人庭院、花园中的春色和春色映照下的佳人。

“东风里”三句,由写景过渡到写人,却写得极有韵致。

朱门之内,绿柳掩映下,红妆少女弹奏着秦筝,秦声悠扬,令朱门外的人心动神驰,想象联翩。

  下阕写昔日行乐与当前寂寥寡欢之情。

“多情”四句承接上阕写游乐场景。

作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春游之乐。

华贵的马车,华美的马匹,只从游乐时所用舟车的不凡,就已经令人想见其冶游盛况了。

古时出游,女子多乘车,而男子多骑马。

典型的代步工具的渲染,让人想象男女同行远游之乐。

“渐酒空”句,将许多行乐场面省略,而从行乐之结果来写冶游时间之长和游乐之尽兴。

“豆蔻”三句,急转直下,点出以上所写盛况美景,都是前尘旧梦。

而如此丰富的内容,用杜牧诗意表现,用典贴切,辞约义丰。

“堪惊”两字,黯然神伤,用在此处,有千斤之重。

结末三句,转写面前萧瑟景色与忆旧者怅惘之情。

凭栏久立,抚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际令人感叹无已。

而眼前只见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烟雾,如此凄凉景物,与人物悲苦心情合二为一。

随着夕阳西下,伤感的人与夕阳一样孤独落寞。

全词结构精巧,形容巧妙,语言精练生动。

景随情变,情景交融,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分析,这首词有三条结索交织构成。

第一条是时间线索,以清晨雨过天晴开始,到黄昏的疏烟淡日结束,中间于描写景物之中点出酒空花困的午时情怀。

第二条是游历所经的线索,从古台到横桥,从朱门到芜城凭栏,将一日游赏展现出来。

第三条是情感线索,从清晨出发时的逸兴满怀,到中午时分的意阑无绪,再到日暮时分独下芜城的寂寞无聊,将词人游赏因所见所闻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展现出来。

虽然进行艺术分析时,可以清理出这么许多条线索来,但是,由于词人熔裁得体,使三条线索浑然融为一体,不仅没有造成滞碍之嫌,反而使词风更趋婉约,词情也更有风致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声进行了精彩的描写。

其乐声时而婉转流畅如“_____________”,时而激越壮美如瓶破水进,亦如“_____________”。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