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8606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新13页Word文档格式.docx

3.课程类型(单一选项):

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

4.课程性质(单一选项):

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5.课程类别(单一选项):

专业群共享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实践课。

6.1+X证书名称:

课程内容融合的1+X证书名称,以教育部公布名称为准。

8.1+X证书内容简介:

1+X证书被课程融入部分的知识、能力等内容简要说明。

9.合作开发企业:

实际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企业。

10.课程团队成员:

必须包含并注明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审计学原理与实务》是财经类会计和审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类课程。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财经类会计和审计专业必修的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如财务会计分岗核算、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衔接学生毕业实习课程。

从课程性质讲,它通过收集审计证据、撰写审计工作底稿和出具审计报告一体化的方式,采用审计程序及审计技能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助理审计人员处理基本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养成基本专业素养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学院会计、审计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需要,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教学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及工作底稿编制相结合等方式,在真实或仿真的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审计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审计业务处理能力和审计工作的基本素养。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以审计程序与技能的训练为主线,以审计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为学习单元设计依据,并将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基本要求融入课程学习内容,以达到夯实基础、适应专业岗位职业要求的目标要求。

三、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的方式,采取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熟练灵活地运用监盘、函证、分析性复核等基本技能与程序,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能运用审计的基本技术方法完成对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审计等各项目的实务操作能力,能准确发表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的专业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审慎细致等社会能力。

通过专业训练使学生养成“诚信为本,能审会算;

实事求是,独立公正;

审慎执业,严守秘密”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后续的实习和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典型工作任务

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下图所示:

认知审计

实施审计程序

获取审计证据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执行业务审计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出具审计报告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库存现金审计

进行审计抽样

认知信息技术审计

1.认知审计:

认知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熟知审计监督体系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了解审计与鉴证业务;

熟悉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确定审计目标;

制定审计计划。

2.实施审计程序: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执行控制测试程序和执行实质性程序。

3.获取审计证据:

认知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认知审计证据的特性和特征;

整理、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

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管理审计档案。

5.审计抽样:

认知审计抽样的含义及种类;

熟知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在审计测试中的运用;

理解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区别;

掌握变量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应用方法。

6.执行业务审计:

认知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熟知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熟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和范围;

在准确理解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能完成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审计和货币资金审计。

(1)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认知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经济业务;

理解销售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

熟知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在准确理解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的基础上能完成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2)采购与付款款循环审计:

认知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经济业务;

理解采购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

熟知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在准确理解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的基础上能完成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3)货币资金审计:

认知货币资金审计与交易循环审计的关系;

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熟知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在准确理解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的基础上能完成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7.出具审计报告:

认知审计报告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理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符合的条件;

熟知审计意见类型的判断标准;

在准确理解审计报告符合条件的基础上能完成审计报告的撰写。

8.认知信息技术审计:

认知信息技术审计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认知信息化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认知审计信息化软件。

五、课程整体设计

《审计实务》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学习单元设计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名称

学时分配

名称

主题学习单元

1

认知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1.了解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2.认知审计监督体系与注册会计师制度;

3.认知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4.确定审计目标和制定审计计划

9学时

认知审计监督体系

认知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确定审计目标和制订审计计划

2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了解内部控制;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熟悉控制测试程序;

3.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6学时

执行控制测试程序

执行实质性程序

认知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1.能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特性;

3.能整理、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

3学时

认知审计证据的特性和特征

整理、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

4

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1.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

2.认知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和要素;

3.了解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点;

4.能管理审计档案。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管理审计档案

5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及种类

1.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

2.了解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

3.掌握传统变量抽样的三种方法:

均值抽样、差额抽样和比率抽样的应用;

实施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中的运用

6

1.认知销售交易和收款交易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能对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账户实施实质性程序;

2.认知采购交易和付款交易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能对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账户实施实质性程序;

3.能运用核对、审阅、监盘等方法对库存现金实施实质性程序;

能运用检查、核对、函证等方法对银行存款实施实质性程序。

15学时

货币资金审计

7

审计报告撰写

撰写保留和非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能综合分析审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能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有效审计沟通;

2.能综合评价审计证据;

并针对财务报表整体判断可能出现的审计意见类型;

3.能运用专业术语准确撰写各种类型的审计报告。

8

1.认知信息技术审计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认知信息化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3.认知审计信息化软件。

课程学习总学时

——

48学时

六、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学习单元名称:

审计职业认知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在熟悉和了解审计的起源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认知并理解审计的含义,熟知审计监督体系,并熟悉审计和鉴证业务的内容。

2.具体任务:

通过引例能描述审计监督体系的内容,学习审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独立性的分析。

3.活动设计:

完成教材做中学的内容;

根据审计职业道德的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对损害独立性的行为进行判断。

载体或活动

职业道德案例资料,做中学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案例讨论法、分组实践法、练习法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审计监督体系;

审计职业道德;

鉴证业务

难点:

鉴证业务的要素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1.提出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审计监督体系的特点;

2.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形成本小组的初步想法并进行交流;

3.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1.可实施分组教学的教室;

2.可查阅资料(含网络资源)的资料室;

3.多媒体投影仪。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1.审计的内涵;

2.审计监督体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

3.审计鉴证业务的范围。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职业道德案例;

审计鉴证业务的类别;

审计业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1.做中学20%;

2.案例分析个人参与态度及表现50%。

3.组员协作及汇报交流30%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

学时

主题学习单元1名称:

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N1.1能了解审计的起源和产生

N1.2能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演进与发展;

Z1.1南海公司事件对审计产生的启示;

Z1.2我国审计的演进与发展;

主题学习单元2名称:

审计监督体系

N2.1能了解现行的审计监督体系

N2.2能说出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及国家审计的区别

Z2.1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Z2.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区别.

主题学习单元3名称:

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N3.1能判断损害独立性的情况;

N3.2能说出审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N3.3能根据案例分析是否违反职业道德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Z3.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Z3.2独立性的含义;

Z3.3损害独立性的四种情形判断

Z3.4法律责任的认定种类

主题学习单元4

名称:

确定审计目标和制定审计计划

N4.1能了解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

N4.2能掌握管理层认定的含义和种类;

N4.3能制定审计计划。

Z4.1认定的含义;

Z4.2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有关的认定内容;

Z4.3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批量有关的认定内容;

Z4.4审计计划的含义及制定内容。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9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础上能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控制测试,执行实质性程序。

通过引例能了解重大错报风险的含义,识别和评估其性质。

完成教材业务操作的内容;

根据相关案例计算重要性水平,计划拟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重要性水平计算案例

教材业务操作,典型任务举例

内部控制;

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确定实质性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

1.提出重大错报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判断依据;

2.学生依据案例资料进行风险识别;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判断和选择;

3.学生发言汇报结果,教师对学生分析结果进行点评。

1.审计计划的种类;

2.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3.审计重要性水平

4.审计风险相关概念。

总体审计策略模板;

具体审计计划模板;

审计重要性水平案例

1.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80%

2.审计程序的判断和选择20%

N1.1能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N1.2能掌握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及其应用

Z1.1风险评估的作用和类型;

Z1.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Z1.3内部控制的要素;

N2.1了解控制测试的含义和类型;

N2.2能理解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Z2.1控制测试的含义;

Z2.2确定控制测试的考虑因素;

Z2.3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

N3.1能了解实质性程序的类型;

N3.2能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Z3.1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考虑因素;

Z3.2细节测试的应用范围;

Z3.3实质性程序的范围的影响因素。

在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以及如何整理审计证据。

通过对审计证据的分类,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证据的证据力判断和分析。

相关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对审计证据进行举例和分析。

相关业务单据及票据认知和判断

审计证据准则规范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判断;

审计证据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1.提出与审计证据有关的案例资料;

1.内部控制制度;

2.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3.重大错报风险的含义。

审计证据的相关案例;

1.案例分析50%;

2.文字表述和关系梳理50%。

N1.1能审计证据的含义;

N1.2能了解审计证据的分类;

Z1.1审计证据的含义;

Z1.2审计证据的分类;

认知审计证据的特性

N2.1能了解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N2.2能掌握可靠性的判断依据;

N2.3能比较不同证据之间的可靠性

Z2.1充分性、适当性的含义;

Z2.2可靠性的判断原则;

Z2.3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

N3.1能了解整理分析和评价审计证据的基本内容;

Z3.1审计证据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Z3.1审计证据整理和分析的基本要求;

在了解审计工作底稿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格式要素和归档及保管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复核等工作引例熟悉认知和掌握工作底稿的基本样式和复核管理。

相关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举例和分析。

相关工作底稿的模板样式

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规范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归档保管;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提出与审计工作底稿有关的案例资料;

1.审计证据;

2.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

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案例;

N1.1能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作用;

N1.2能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N1.3能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格式和要素;

 

Z1.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Z1.2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Z1.3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格式和要素;

N2.1能了解复核的总体要求;

N2.2能掌握复核的主要内容;

N2.3能掌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内容和要求

Z2.1工作底稿复核的总体要求;

Z2.2工作底稿复核的主要内容;

Z2.3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内容和要求;

N3.1能了解审计档案的定义和分类;

N3.2能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要求和保管期限

Z3.1审计档案的定义和分类;

Z3.1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和保管期限;

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

了解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

掌握传统变量抽样的三种方法:

通过对变量抽样和属性抽样的概念和区别,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变量抽样的三种方法的应用。

相关案例结合所学内容对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进行应用。

围绕变量抽样的三种方法设计案例开展活动。

随机数表法、均值抽样、差额抽样和比率抽样的应用;

统计抽样的运用。

1.提出与统计抽样有关的案例资料;

1.统计抽样;

2.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区别;

3.审计抽样的步骤。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相关案例;

1.审计抽样理论考核50%;

2.审计抽样案例分析50%。

审计抽样及其种类

N1.1能了解审计抽样的含义和内容;

N1.2能了解审计抽样的类别;

Z1.1审计抽样的概念;

Z1.2审计抽样的类别;

N2.1能描述属性抽样的含义及特点;

N2.2能描述变量抽样的含义及特点;

N2.3能描述金额单位抽样的含义及特点

Z2.1属性抽样的含义和特点;

Z2.2变量抽样的含义和特点;

Z2.3金额单位抽样的特点;

审计抽样在审计测试中的应用

N2.1能了解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N2.2能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

N2.3能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

Z2.1均值估计抽样的运用;

Z2.2差额估计抽样的运用;

Z2.3比率估计抽样的运用。

在准确理解风险应对的总体要求和明确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能完成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审计和货币资金审计。

熟悉案例的基本情况;

能明确项目的审计目标;

选择审计程序编制各项目的审计工作底稿

在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所给的案例按要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业务类相关审计工作底稿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

各账户的实质性程序运用

函证、监盘、分析程序等审计技能

1.建议采取任务导向法,先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在理解实质性程序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2.多媒体投影仪;

3.可查阅资料(含网络资源)的资料室。

1.查阅内部控制规范;

审计程序、具体审计目标和认定之间的关系;

2.函证、分析、截止测试、监盘等审计技能的操作要点

教学PPT;

教材;

业务类审计工作底稿;

相关案例资料。

1.工作底稿编制50%;

2.函证、分析、截止测试、监盘等审计技能的正确运用50%。

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

N1.1能认知销售和收款交易的经济业务特点;

N1.2能运用分析程序对营业收入实施实质性程序;

N1.3能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表选择适当的函证对象;

N1.4能根据调回函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处理意见并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Z1.1销售和收款交易控制测试的要点

Z1.2应收账款函证的对象和方式;

Z1.3两种函证方式的格式及要求;

Z1.4替代审计程序的应用;

Z1.5营业收入审计的要点;

Z1.6截止测试的三条审计路径选择。

N1.1能认知采购与付款交易的经济业务特点;

N1.2能运用函证、截止测试技能对应付账款实施实质性程序;

N1.3能运用观察、检查、重新计算等方法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程序;

Z2.1购货和付款交易内控测试要点;

Z1.2固定资产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的内容;

Z1.3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的内容;

Z1.4函证程序应用比较。

N1.1能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内控进行测试;

N1.2能运用核对、审阅、监盘等方法对库存现金实施实质性程序;

N2.3能运用检查、核对、函证等方法对银行存款实施实质性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