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907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皮肤科方剂100首汇编Word格式.docx

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6. 

萆薢渗湿汤 

萆薢、薏仁、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清热利湿

湿热下注,解疮漏蹄

泽柏苡仁和通草赤苓滑石牡丹皮

7. 

萆薢化毒汤 

萆薢归尾丹皮牛膝防己木瓜苡仁秦艽

化湿清热

湿热痈疡,气血实者。

萆薢化毒木防己,木瓜秦艽牡丹皮,薏仁牛膝当归尾

8. 

补中益气汤

黄芪18g 

炙甘草9g 

人参6g 

当归3g 

橘皮6g 

升麻6g柴胡6g 

白术9g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A.脾胃气虚证。

食少便溏,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脉大而虚软。

B.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C.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9. 

八正散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炙甘草 

大黄 

木通各9g,煎时入灯心草。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10.除湿胃苓汤

组成:

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9克肉桂甘草(生)各3克

功用:

清热燥湿,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

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湿疹(湿疡),牛皮癣(湿寒性白疕)。

缠腰火丹。

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白黄,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

11.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9克栝楼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

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柴胡桂枝干姜汤,栝楼黄芩牡草藏。

12.柴胡疏肝散 

柴胡 

陈皮各6g 

香附 

枳壳 

芍药各5g 

炙甘草3g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肝气郁滞证。

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13.川芎茶调散 

川芎 

荆芥各12g 

白芷 

羌活 

甘草各6g 

细辛3g 

防风4.5g 

薄荷12g 

食后以清茶调下。

疏风止痛。

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川芎茶调散荆芥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头痛风攻上,正偏头痛皆能除

14.大承气汤

大黄12g 芒硝6g 厚朴炙24g 枳实12g 先煮枳实、厚朴,在下大黄,芒硝冲服。

峻下热结。

A、阳明腑实证胃、大肠。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B、热结旁流。

C、里实热证治热厥因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痉病或发狂。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15.大黄附子汤

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里实证。

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攻专温下妙非常。

16.大青龙汤

麻黄12克(去节)桂枝4克(去皮)甘草5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生姜9克(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克(碎)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17.导赤散

生地 木通生甘草各6g,入竹叶共煎。

清心利水养阴。

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

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18.当归芍药散 

当归9克芍药3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川芎9克 

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

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19.当归四逆汤

当归12g 桂枝9g 芍药9g 细辛3g 炙甘草6g 通草6g大枣8枚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证。

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20.当归饮子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生甘草

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

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

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21.地黄饮子 

熟地12g 

巴戟天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各9g 

附子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麦冬 

石菖蒲 

远志各6g

滋肾阴,补肾阴,开窍化痰。

喑痱。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22.独活寄生汤 

独活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桂心 

防风 

人参 

甘草 

芍药 

地黄各6g。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23.二陈汤

半夏 

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燥湿化痰,利气和中。

湿痰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24.二妙丸 

 

黄柏、苍术

燥湿清热。

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22.二至丸 

女贞子、墨旱莲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二至女贞与旱莲,或加桑椹和成丸,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26.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各6g 石膏 黄芩 桔梗各12g 滑石20g 甘草10g 荆芥 白术 栀子各3g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等证。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苏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27.茯苓饮

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3两陈皮4两枳实2两生姜5片。

健脾消食

胃有停痰宿水,吐后脾虚,胸满不能食

茯苓饮中参术襄,陈皮枳实与生姜

28.桂枝汤 

桂枝9g 

芍药(白芍)9g 

大枣3枚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使邪从表而出)

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鉴别症状,又如小便自利。

这里主要用于与外感风热证相比较。

),脉浮缓或浮弱者。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9.葛根汤

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

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30.桂枝茯苓丸

桂枝 

丹皮 

芍药各6g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瘀阻胞宫证。

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或妊娠胎动不安等。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31.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5克(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3克大枣4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4枚

清热散寒

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桂枝汤+麻黄、杏仁

32.甘草泻心汤 

组成:

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主治:

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狐惑病;

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

产后口糜,泻痢。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擘同烹。

33.甘露消毒丹 

飞滑石、绵茵陈、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湿温时疫。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34.活血散瘀汤

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牡丹皮枳壳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槟榔2克大黄(酒炒)6克

活血散瘀。

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

及腹痛大便燥结者。

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

活血散瘀川大黄,当归赤芍枳壳襄,瓜蒌桃仁牡丹皮,槟榔苏木共煎尝。

35.黄连解毒汤

黄连9g 黄芩 黄柏各6g 栀子9g

简捷记忆:

三黄加栀子

泻火解毒。

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

或热病吐血,衄血;

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

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36.黄芪桂枝五物

黄芪9g 芍药9g 桂枝9g 生姜18g 大枣4枚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血痹。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37.化斑汤 

石膏(30克)知母(12克)生甘草(10克)玄参(10克)犀角【水牛角代】

(60克)白粳米(9克)

清气凉血。

气血两潘之发斑。

发热,或身热夜甚,外透斑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脉数等。

白虎汤+犀角、玄参

38.化斑解毒汤

石膏、升麻、知母、鼠粘子、甘草、玄参、淡竹叶。

清热解毒滋阴

麻疹兼发斑,斑色紫黑,热毒甚者。

化斑解毒鼠知母,升麻石草玄淡竹。

39.化坚二陈丸

陈皮半夏(制)各30克茯苓45克僵蚕(炒)60克川黄连9克甘草(生)9克

软坚化痰

眼胞及周身痰核。

化坚二陈丸消痰,周身结核服更痊,陈皮半夏茯苓草,僵蚕荷叶川黄连。

40.金匮肾气丸 

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41.金铃子散

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各9g)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肝郁化火证。

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42.荆防败毒散 

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5g,甘草3g。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

荆防败毒散防风,桔梗前胡枳壳同,柴胡荆芥羌川芎,外感风寒协湿凌。

43.理中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克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44.凉血四物汤 

当归1钱,生地1钱,川芎1钱,赤芍1钱,黄芩(酒炒)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红花(酒洗)1钱,甘草(生)1钱。

功效:

化滞血。

酒渣鼻。

胃火熏肺、风寒外束、血瘀凝结,鼻准头及鼻两边先红后紫,久变为黑。

凉血四物芩茯苓,陈皮红花甘草从

45.六味地黄丸 

熟地24g 

山药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9g

滋阴补肾。

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疼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46.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A、肝胆实火上炎证。

症见头痛(裂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B、肝胆湿热下注证。

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47.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12g 

甘草9g 

干姜9g 

细辛5g 

五味子5g

温肺化饮。

寒饮咳嗽。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饮保安康

48.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6g,附子9g,细辛3g。

助阳解表。

少阴病始得,反发热,脉沉者。

49.麻黄汤 

麻黄(去节)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

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50.麻黄连翘赤豆汤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辛温宣发,解表散邪

湿热蕴郁于内,外阻经络肌肤之病候。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51.麻杏石甘汤

麻黄9g 杏仁9g 甘草6g 石膏18g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52.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2钱,桑白皮(鲜者更佳)2钱,黄连1钱,黄柏1钱,人参3分,甘草3分。

化湿清肺

肺风酒刺。

枇杷清肺桑白皮,黄连黄柏与甘参。

53.平胃散

苍术15g 

厚朴 

陈皮各9g 

生姜2片 

大枣2枚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54.普济消毒饮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15g 陈皮 生甘草 玄参 柴胡 桔梗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3g 僵蚕 升麻各2g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大头瘟。

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

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咀。

55.清瘟败毒饮 

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乌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

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可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

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泻毒亦滋阴。

56.秦艽丸

药物组成:

秦艽2两(去苗),黄耆2两(锉),漏芦1两半,乌蛇4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1两半(去芦头),黄连1两半(去须),苦参2两(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清热除痒。

清血解毒。

疥疮、湿疹、顽癣。

干痒,搔之皮起。

脓窠疥。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瘙痒症(隐疹)、寻常性狼疮(流皮漏)、盘状红斑性狼疮。

秦艽丸服脓疥愈,清热痒除疮自去,苦参大黄风漏芦,乌蛇黄连蜜炼聚

57.清骨散

银柴胡5g 胡黄连 秦艽 鳖甲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3g甘草2g 

清虚热,退骨蒸。

虚劳发热。

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或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

58.清营汤

水牛角30g 生地15g 玄参9g 竹叶心3g 麦冬9g 丹参6g 银花9g 连翘6g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59.清暑汤

连翘、花粉、赤芍、银花、甘草、滑石、车前、泽泻各等分。

清暑化热

一切暑热,头面生石疖。

清暑汤能化暑灼,连翘花粉芍银车,滑石甘泽共成剂,一切暑热疗效卓。

60.清骨散 

银柴胡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

清虚热,退骨蒸。

骨蒸潮热证,表现为午後或夜间潮热,骨蒸心烦,形瘦盗汗,两颊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结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内热、虚劳骨蒸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方歌:

61.七宝美髯丹 

赤、白何首乌各18g 

赤、白茯苓各18g 

牛膝9g 

当归9g枸杞子9g 

菟丝子9g 

补骨脂6g

补益肝肾,乌发壮骨。

肝肾不足证。

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精血虚。

62.三仁汤 

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63.四君子汤

茯苓各9g 

炙甘草6g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细缓)。

64.四物消风饮 

生地3钱,当归2钱,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赤芍1钱,川芎1钱,白鲜皮1钱,蝉蜕1钱,薄荷1钱,独活7分,柴胡7分。

调荣滋血消风

赤白游风,滞于血分发赤色者。

四物消风饮调荣,血滋风减赤色平,荆防鲜蝉兼独活,柴薄红枣水煎浓。

65.四妙勇安汤 

金银花、玄参各90g,当归30g,甘草15g。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脱疽。

热毒炽盛,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金元当草。

66.四逆散

甘草6g 枳实6g 柴胡6g 白芍药6g

柴芍枳草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A、阳郁厥逆证略有气闭之意。

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B、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满,脘腹疼痛,脉弦等。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67.四逆汤

附子15g 干姜9g 炙甘草6g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逆。

少阴病。

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

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68.透脓散 

黄芪12克山甲(炒末)3克川芎9克当归6克皂角针4.5克

功能:

化脓

治痈疽诸毒,内脓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