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02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普及高中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Word格式.docx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

2020年,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

珠江三角洲教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广东现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为27.5%,2012年目标为30%,2015年为36%,2020年达到50%。

  不同阶段教育发展要点:

  1.学前教育:

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教育

  《纲要》: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到2012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以上中心幼儿园。

逐步建立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目标在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教育。

  解读: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的学前三年入园率已经接近100%。

但有数据显示,现在广州接近1500所

  幼儿园中,公立的只有约7%。

该负责人表示,幼儿园的社会化发展至今,政府需要加大投入。

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个是加大公办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广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完善各级助学制度中,首次提出要“逐步建立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也有助于普及学前教育。

  2.义务教育: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坚决纠正考试测评偏多偏难的倾向,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入学和升学依据。

逐步实现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提出非户籍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实现”是实事求是的。

今年广州的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儿童有48万,已经全部都“有书读”,然而其中近30万都在民办学校,和国家提出的“以公办学校为主”还有一定距离。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这30万人都要进入公办学校,以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下子难以实现,只能逐步进行。

  3.高中阶段教育:

  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

到2020年,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建立起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模式、多取向、开放型的优质普通高中教育新格局。

  为了保证高中阶段教育有充足的学位,2010年广东省力争完成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2万个以上。

2011年达到85%的目标可以实现,2012年达到85%以上完全可以预期。

广州市在1990年全地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提前达到“普及小学到高中阶段12年教育”的目标。

  4.职业教育:

  建设“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

到2012年,基本建成省、市两级职业教育基地。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为龙头、以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建成珠江三角洲与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联动、最具吸引力和高就业率的职业教育基地,形成各级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国际化程度高、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广东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强省。

  “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广东职业教育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润惠指出,如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提高,“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到位”。

  5.高等教育:

  市属高校将逐渐取消市内生源计划单列

完善高等教育由中央、省、市三级办学,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

加强省统筹力度,合理设置高等学校;

理顺有关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

逐步取消市属高等学校区域内招生比例限定,实行全省招生计划统一配置使用。

  专家解读:

  逐步取消计划单列,意味着高校所在市的考生将不再享受到升学优惠。

而“此消彼长”之后,省内其他地市的考生则会得到更多机会。

  6.高等教育:

高校要去行政化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逐步实行举办权与管理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决策权与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完善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和评价制度。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冯增俊教授认为,高校举办权与管理权分开有必要,现在是谁办谁管理,很多权力难以分清。

但也不能物极必反,矫枉过正。

  7.民办教育:

落实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

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学生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同等的法律地位。

出资人不要求回报的民办学校,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用地及其他优惠政策。

出资人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有国家规定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参照事业单位人员为民办学校教师办理社会保险。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院长齐凯琴教授认为,民办学校早就希望能与公办院校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是大家的心声。

  招生考试部分

  1.中考制度:

推行“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

  纲要:

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依据的制度。

探索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方式,包括推行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逐步提高分配比例;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

  目前,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日后读上好高中、好大学,把压力提前带到了“小升初”的各种“择校考”之中。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小升初”择校考试过热,以减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负担。

  然而,在教育界内部对于“高中指标到校”的作用也存在不同声音。

有人认为,如果高中指标到校解决了三成学生的问题,后面还有七成学生,只要学校资源存在差异,就一定会有选择,“择校”就一定会存在。

因此要减少“择校考”,治本的方法还是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等尽量均衡。

  2.高考制度:

鼓励高水平大学采取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

“逐步建立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

支持高水平大学采取统一考试、学校联考、学校单考等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探索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新模式;

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推进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招生或根据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注册入学;

成人高等教育逐步由统一考试招生过渡到注册入学。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如今年选取全省15所高职院校自主招收对口专业中职学生,使中职学生又多了一条升学途径。

“未来,本科招生还是以国家统一高考选拔为主,但有特殊专长的人才也能获得一个成长的渠道。

”杨开乔表示,无论是统一高考还是其他方式,首要的都是“确保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