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124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 音乐上 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时安排

1—3

《妈妈,老师》

6

4—7

《我愿住在童话里》

8—10

《月儿弯弯》

11—13

《快乐的游戏》

14—16

《动画城》

17—18

《下雪啦》

4

19—20

复习检测

第一单元妈妈·

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

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唱歌《鲜花爱雨露》

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

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

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

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

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

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

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

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欣赏《我爱米兰》

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

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

(三)综合复习

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

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复习《我爱米兰》,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一)复习

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复习听赏歌曲《我爱米兰》,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我爱米兰》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示歌曲的情绪。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

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3、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

三个音乐小活动的题目和游戏形式:

①“小小配音演员”

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可分开,也可以边表演边配音。

②“我编你唱”

唱、念童谣。

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要求“叮”“当”必须一个高、一个低,就符合游戏规则。

③“看图、听音乐、找乐器”

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和其他有关乐器的挂图(或课件),选择部分高低音高对比明显的乐器演奏片段,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

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

1、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歌表演创作。

1、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复习歌曲《我的好妈妈》(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过),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等:

①如“妈妈的职业”、“妈妈的爱好”、“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妈妈的生日”等。

②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我为妈妈做家务”、“我帮妈妈捶背”等。

3、教师用将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小乌鸦爱妈妈》。

4、聆听歌曲范唱《小乌鸦爱妈妈》,加入课件演示。

5、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分段、分小组进行)。

6、教师再次播放录音。

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

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8、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一个组表演一段歌词内容)。

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

9、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10、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11、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妈妈听。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在表演过程中积极投人。

第四课时

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表演。

2、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复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背唱歌曲。

2、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引入歌曲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摇篮曲》音乐作背景音乐。

①什么是“摇篮曲”?

②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

③是谁为谁唱“摇篮曲”?

4、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6、教师提示学生:

①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②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7、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

8、推选一位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

9、歌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学生听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富有想象力。

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创编动作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学唱歌曲《小红帽》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

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

二、课题导入

1、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

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

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

三、学唱歌曲

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或录音、CD范唱等)。

2、学唱歌曲。

①读歌词。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

②学唱歌词。

步骤A:

唱准确:

听范唱→跟唱→全体跟琴唱。

B:

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

先听、看范唱。

师生一起分析歌词:

轻快→害怕→轻快(渐弱)。

C:

有表情的演唱:

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

D:

全体背唱歌曲。

③完整地演唱歌曲。

3、跟着老师唱唱名。

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

师生接唱:

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

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步骤1:

A、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

B、教师到各组指导。

C、学生分组表演。

步骤2:

A、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

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

C、全体表演。

四、教师做本课小结

学生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

欣赏乐曲《龟兔赛跑》。

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

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

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

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

①问题:

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

②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

③提出问题:

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

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

1、点课题并简介

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

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

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看书上的图画)问题:

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

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

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

①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

②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

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

③师生共同简单串演。

④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胜利片断)。

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

学生能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知道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乐器分别是大管和单簧管。

能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森林小卫士》。

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

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一)看图片讲故事。

1、教师贴出书中的六幅图片。

2、请学生给图片排顺序,看图讲故事。

3、为这个故事取名字,将学生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二)为图片选择音乐。

1、听一段音乐,请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为其中的一首选择图片。

问题:

为什么这样选择?

2、再听两段音乐,学生听辨并选择图片。

(为什么?

3、教师再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图片。

可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模仿图片上发生的事。

4、按故事发展顺序听音乐,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模仿人物的表演。

(三)配乐讲故事。

1、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①选择模仿能力强的同学分别扮演主要角色:

小狗、猎人。

②选择天鹅、小猴J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动物的扮演者。

③选择讲故事的小朋友。

可以全部由一个小朋友完整的讲,也可以由六个小朋友分别讲六幅画面的故事情节(这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协调配合)。

④其余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

2、以上四组小朋友分别研究讨论怎样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3、配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开始(教师负责音响,并参与学生的表演)。

学生能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

学生能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学唱歌曲《大鹿》

1、背唱歌曲《大鹿》。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一)导入课题

1、继续童话世界游

今天我们继续到童话世界旅游。

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谁呢?

2、听录音范唱歌曲《大鹿》

学生为歌曲取名,教师出示课题《大鹿》

(二)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

①领读歌词

A、教师接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边读边在黑板上有层次的贴出歌词所描绘的画面。

或用幻灯、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等。

B、学生分角色读歌词,教师弹歌曲的旋律。

②学唱歌词

A、听范唱→全体跟琴唱→教师指导再唱。

B、师生一起分析歌曲:

悠闲→稍快→快速急切的→坚定的。

C、有表情的演唱:

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

D、用打击乐进行伴奏。

E、全体背唱歌曲。

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①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②学生根据歌曲及动作素材,小组自选角色,自选内容,自编表演动作。

③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学生的表演。

④学生展示表演:

有角色(大兔子、猎人)扮演;

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树、小草、小花等);

有配唱、打击乐伴奏等等。

(三)教师小结

学生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大鹿》。

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第五课时

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2、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2、用歌声和表演,复习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听歌曲:

录音或看录像。

你喜欢这首歌吗?

你听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2、听歌曲:

声像结合(歌曲VCD、听歌曲看动画人物)。

你可以试着唱一唱。

你能唱唱你记住的一句歌词吗?

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

3、听歌曲。

你可以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

如果能跟着唱一唱就更好了。

4、创编新歌词。

你还喜欢哪些或知道哪些童话故事?

可以把歌曲中的童话故事换一换。

教师将学生所改的歌词(只变童话故事其余歌词不变)写在黑板上。

教师演唱学生更改后的歌词,学生跟着小声唱。

总结:

童话世界真美,如果这人间像童话一样美丽,我宁愿不要长大,永远永远住在童话里。

(二)“童话故事”表演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自愿结合成组。

你喜欢我们学习的哪一个故事?

或我们没学的你会表演的童话故事?

喜欢同一个故事的小朋友为一组。

2、分组讨论:

各组如何表演你所喜欢的童话故事,可以演唱、配乐表演、讲故事等等形式。

3、教师到各组与学生共同讨论。

4、各组分别表演,教师可参与某一组的表演。

(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学生感受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欢快诙谐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复习表演本单元所讲的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月儿弯弯

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2、朗诵有关月亮的儿歌,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1、能熟练地演唱《小小的船》。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导入新课

老师将录制好的《小小的船》的录音放给同学们听一遍,请同学举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②船应该在什么地方行驶?

③为什么说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

2、老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并请一位同学有表情有节奏地将歌词朗读一遍,而后全体同学将歌词朗读。

3、教师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①歌曲的速度、强弱、力度。

②歌曲的意境。

③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主动站在台前为大家演唱。

教师应给以表场和鼓励,以激励更多学生能有主动表现音乐的意识。

5、集体齐唱一遍歌曲,老师提出下一课背唱的要求。

(二)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1、教师提问:

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

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2、可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3、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小小的船》,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初步掌握了3/4拍的强弱关系。

1、复习《小小的船》。

2、欣赏《月亮月光光》。

3、唱唱做做。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谱齐唱歌曲。

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

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

(二)听赏《月亮月光光》

1、导入新课:

①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

②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

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②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三)唱唱做做

1、教师向同学们解说这一活动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将写有drmfs唱名的小红灯笼挂在钉有小图钉的小黑板上。

2、老师指着小红灯笼上的“drmfs”教唱,注意熟记各个唱名及其音高。

3、当同学们都熟记并知道怎样唱唱名以后,教师将红灯笼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组,请同学用手势表现出来,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一唱。

如挂出,就请大家集体或者个别用手势表示,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

“mimimimimi”、“mimimimimi”。

4、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写有唱名的灯笼排列出多组旋律线,如:

solmimimido,midododomi等,其余同学在下面有节奏地、有音高地唱出来,并辅以手势。

5、老师按书上所列四种组合,分别用钢琴弹奏出来,同学们尽快用手势作出反映。

6、教师小结:

通过这一练习,我们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优美的旋律线。

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

学唱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1、能较准确地掌握领唱、齐唱这一种歌唱形式。

2、能主动参与齐唱或领唱。

1、教师将录制好的领唱、齐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完整地放一遍。

并介绍领、齐唱这一种新的歌唱形式,它在我们的民歌演唱中常称″一领众和″。

2、朗诵歌词。

请一位同学朗诵领唱部分,其余同学一起朗诵齐唱部分。

注意齐唱部分的朗诵一定要整齐。

3、教师教唱歌曲几遍。

①注意突出音准、节奏的准确。

②注意对话语气要尽量表现出来。

4、教师引导同学们就歌曲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简短的讨论:

①我们的生活中有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等。

我们今天学唱的歌词是否也充满了科学幻想,为什么?

②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为什么﹖

5、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要求齐唱部分准确、整齐。

6、请一位同学或几位同学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学生能掌握领唱、齐唱这一歌唱形式,能在讨论中主动、大胆发言。

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

(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

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

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

①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

①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注:

老师可将以上要求课前出示在黑板上,同时出示歌曲《莹火虫》的歌词。

)在表演开始前老师可分组进行辅导,然后再合成。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或播放一段阿细人跳舞的录像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第四单元快乐的游戏

1.唱歌《阿西里西》。

2.打击乐器:

堂鼓、小钹、木鱼。

1.初步学会歌曲《阿西里西》。

2.学会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奏方法。

3.能积极探索堂鼓等乐器的其它演奏方法。

1.从第三单元的欣赏曲《阿细跳月》引入《阿西里西》,这两者都是彝族的音乐,前者是表现青年们的舞蹈,后者是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