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3285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doc

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

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

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

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

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

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

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

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

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

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对于“人民币持续升值”,85.0%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2.0%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0%的企业认为有较大影响。

篇二:

当前企业用工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今年一季度,省统计局利用劳动工资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对全省部分用工规模较大(上年末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企业当前实际用工数量情况、缺工数量及程度、缺工岗位、企业对计划招录人员的具体要求、企业招工难的原因等方面。

截至4月10日,实际回收有效答卷916份,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在回收有效问卷的916个调查单位中,制造业企业675个,占全部调查单位的73.7%;

建筑业企业163个,占17.8%;

批发业零售企业33个,占3.6%;

住宿业与餐饮企业45个,占4.9%。

按区域分,苏南5市共296个,占32.3%;

苏中3市共326个,占35.6%;

苏北5市共294个,占32.1%。

按单位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股份制等内资单位245个,占26.7%;

私营单位385个,占42.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7个,占11.7%;

外商投资企业179个,占19.5%。

按从业人员规模分,100—300人单位263个,占28.7%;

301—500人的单位221个,占24.1%;

501—1000人的单位213个,占23.3%;

1000人以上单位219个,占23.9%。

916个单位现有从业人员886471人,单位平均用工规模为967.8人;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达49572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5.9%。

二、当前企业用工需求状况分析

(一)大部分企业近期处于缺工状态

916份有效答卷中,反映缺工的单位有570个,占全部调查单位的62.2%,反映不缺工的单位所占比例为37.8%。

在缺工单位中,一直缺工(即缺工时间相对较长,非临时性或季节性缺工)的单位227

个,占39.8%,反映短期性、临时性缺工的单位343个,占60.2%。

(二)不同行业缺工状态差别较大

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缺工单位比重较高,达到86.7%,其中,单位反映一直缺工的比重高达51.1%;

制造业缺工单位数也达到60%以上,占66.8%;

批发和零售业占51.5%,超过一半;

建筑业较低,为38.7%,并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单位缺工以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为主。

(三)苏南、苏中地区缺工现象较严重

分地区看,苏南地区有66.6%的单位反映缺工;

苏中地区为65.0%;

苏北地区为54.8%。

反映单位缺工程度较大的市有无锡

(83.3%)、苏州(75.0%);

常州(75.0%);

缺工程度较小的市为徐州(35.3%)、连云港(40.8%)。

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用工特别是使用外来务工者较多的地区,相应地缺工现象较严重。

(四)内资企业缺工情况好于其他企业

调查中发现,外商投资企业缺工状况最为明显,有70.4%的单位表现为缺工;

其次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缺工单位占68.2%;

二者均超过平均水平。

私营企业缺工单位占60.0%;

其他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缺工单位仅占57.1%。

(五)熟练操作工当下最为紧缺

对于目前企业最缺哪一种岗位的员工这一问题(可多选),多数企业认为最缺的是熟练操作工,选择这一选项的单位占缺工单位的61.8%,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占24.7%,一般普通员工(即普通操作工)占23.5%。

(六)缺工比例接近企业现有人数的10%

916家企业中,今年计划招录人数为175118人,截止3月底实际招录新员工人数共101166人,缺口73952人,缺工人数占计划招录人数的42.2%。

另外,加上原有员工由于退休、解聘等原因正常离职这一因素,目前企业实际缺工人数达85730人,占企业现有员工总数(886471人)的9.7%。

从各种分组资料看,行业中,制造业实际缺工比例最高,达到11.7%,其他行业比例较低,依次为住宿餐饮业(占6.0%)、建筑业(5.6%)、批发零售业(3.0%)。

三大区域中,苏南企业缺工比例最高,为15.0%,苏中、苏北地区比例较低,分别为7.7%、5.7%。

不同所有制单位中,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缺工比例较高,分别为19.4%和16.4%,而私营企业、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比例较低,分别为7.4%和4.0%。

以上分析表明,我省企业用工短缺这一现象,从面上来看较为普遍,超过60%的企业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

从缺工比例来看,整体而言,缺工人数占现有员工人数的接近10%。

就地区而言,苏南地区企业缺工的面、缺工人数的比例均比较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情况最低。

就具体企业层面而言,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相对于内资企业缺工较多,用工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三、今年企业计划招录人员状况分析

在计划招录人数中,正常补充人员(因退休、解聘、离职等原因需补充的人员)占46.7%,而扩大生产用工人员(因企业效益或企业规模、企业产量提高等原因需增加的用工人员)占53.3%。

总体而言,造成当前用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扩大生产。

从分地区情况看,苏南地区正常补充人员占56.7%,扩大生产增加人员占43.3%;

苏中地区正常补充占28.0%,扩大生产增加占72.0%;

苏北地区正常补充占37.9%,扩大生产占62.1%。

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上述现象表明经济危机之后,经过扩大内需强力拉动之后,全省各地的生产活动都出现了回升、增长,相对而言,苏中、苏北地区与过去相比增长较快。

分行业看,建筑业由于扩大生产原因形成的扩大用工占计划招工人数的87.3%,说明建筑业工程量增长依然强劲;

批发和零售业占49.5%;

制造业占46.9%;

住宿和餐饮业占34.3%。

相对而言,住宿餐饮业由于正常补充人员占计划招录人员的比例达到65.7%。

综合分析,住宿餐饮业缺工单位比重较大,表明住宿餐饮业人员流动频次高

于其他行业且人员流失率相对较高。

不同类型的企业缺工原因也有所不同。

私营企业由于扩大生产原因形成的扩大用工占计划招工人数的73.7%,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占67.4%,而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4.6%、32.1%。

四、企业招工难的成因分析

对于当前招工是否困难这一企业自身感受的指标,在调查的企业中,有87家企业认为非常困难,占9.5%,410家企业认为比较困难,占44.8%,两者合计占54.3%,超过一半;

204家企业认为不困难,占22.3%。

除此之外,另有部分企业认为不能判断当前招工是否困难。

从行业结构来看,住宿餐饮业中有75.6%的单位认为招工难,制造业58.8%,批发零售业42.4%,建筑业31.9%,与当前用工短缺的行业结构相一致。

企业近期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认为求职人员在工资收入以及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待遇条件要求高。

持此观点的企业占全部有招工难情况的企业的比例达到

73.8%。

其次,认为可供选择的求职人员数量少,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持此观点的企业占53.5%。

再次,有46.5%的企业认为求职人员中缺少受过培训、具备技能和经验的人员,有20.3%的企业认为求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不符合岗位要求。

最后,也有16.7%的企业认为职介机构及相关招聘会较少,招工渠道狭窄、方式单一。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求职人员对工资收入、相关待遇提出相应要求是正常的,劳动报酬随着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也是客观需要。

同时,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增长也是我省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的必然要求。

有超过70%的企业认为求职人员在工资收入、待遇方面要求高,表明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做好对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准备,或者准备不足,对职工工资增长的程度不够。

其中部分企业还提出新成长的劳动力不愿从事制造行业一线操作工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少,怕吃苦、

嫌工资低等具体情况,归根结底仍然是企业提供的待遇不够所致。

某企业提出了由于当地新成立的船舶重工企业薪酬较高导致当地其他企业熟练工难招的情况,反映了产业升级对用工的挤出效应。

进一步说明,部分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滞后情况,当经济整体发展时,不能及时发展、升级的企业在经营、用工方面必将面临阵痛。

关于可供选择的求职人员数量少,求职人员中缺少受过培训、具备技能和经验的人员,求职人员的专业知识不符合岗位要求等可归结为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未减少,而我省企业反映的劳动力短缺说明更多的人员在内地、西部等其他省份实现了就业。

不少企业也提出了春节民工返乡后,节后招工困难的情况,说明了返乡民工节后回流在数量上打了折扣。

五、企业对招收新员工素质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男女性别上,有64.7%的企业对招收新员工性别方面并无特殊要求,仅有22.4%的企业偏向于招录男性员工,12.7%的企业偏向于招录女性员工。

在年龄构成上,有61.6%的企业偏向于招收50岁以下的中青年新员工,但是,也有36.6%的企业对招收员工的年龄并无特殊要求。

在受教育程度上,有39.5%的单位对新员工的学历无特殊要求,25.2%的单位要求达到初高中文化程度,27.7%的单位要求为大中专、技校,仅7.5%的单位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

在专业技能上,64.1%的单位对新招录人员没有特殊的要求,35.9%的单位则要求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或有技术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

在人员来源地上,78.2%的企业认为无所谓,18.7%的企业偏向于本市范围内,2.8%的企业主要招收省内其他市人员,而0.3%的企业主要偏向省外招录新员工。

企业招收员工对性别、年龄、学历、技能、地域等方面的需求与前述分析的企业当前紧缺岗位情况是相对应的。

其提供的部分信息也对有关部门采取积极对策,提供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供给等方面提供借鉴。

篇三:

关于我市工业企业用工短缺情况的调研报告

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为全面摸清我市工业企业存在的用工缺口,认真分析和解决有关企业存在的用工短缺问题,市经信委组织对全市规上企业进行了用工需求专项调研。

一、企业用工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

本次调查统计了2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职工总数68013人,有101户企业反馈了用工需求,共需用工8030人。

其中,用工需求20人以上的企业63户,占调查总户数的29.9%;

用工需求100人以上的企业21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0%。

雪莱特光电、普思电子、鼎吉光电、华纺银华、弘大制衣、蓬南富城服装、祥和服装、人和服装等8户企业用工缺口达200人以上。

从调查看,我市工业企业用工短缺表现为“三个突出”的特点:

两区水平(详见图1)。

二是突出表现在电子、纺织行业。

分产业看,我市电子制造业、家纺服装业用工缺口位居“4+3”产业前二位,需求缺口分别为4818人、2077人,分别占统计总额的60%、25.9%(详见图2)。

用工缺口在200人以上的企业全部集中在电子制造业和家纺服装业。

三是突出表现在技术工人短缺。

从人才类别看,技能人才(技术工人)短缺是主要现象。

101户企业需求技能人才(技术工人)7340人,占总需求额的91.4%;

需求专业技术人才508人,占总需求额的6.3%;

需求经营管理人才182人,占总需求额的2.3%(详见图3)。

二、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性用工短缺和基础性因素影响等三大原因。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电子制造等“4+3”产业快速发展,用工增量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大量富余劳动力持续流出。

一方面不少企业反映“招工难”;

另一方面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难”。

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要求不一致的结构性错位,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

调研中发现,用工缺口大的电子、服装企业招工要求多是

18

岁以上、3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部分企业还有性别和一定技术要求的限制;

求职者不一定都能达到要求,符合条件的年轻工人更多倾向于往成渝两地或沿海发达城市就业。

(二)行业性用工短缺。

从事电子装配、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大,人员流动性也大(部分企业新引进员工流失率达80%以上),存在常年性用工缺口。

新开工或扩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更为明显。

这些行业和企业发展模式相对传统,往往通过扩充工人数量、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方式来提升产能。

受产品技术含量制约,行业利润率不高,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不成正比。

同时,民工的代际替换导致劳动力结构的显著变化,新生代民工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与上一辈有很大不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一般不愿从事“苦、脏、累”行业。

(三)基础性因素影响。

本地人才流失与本地企业缺工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园区配套设施不齐备、企业文化制度不健全等基础性因素也是造成我市工业企业用工短缺的一大原因。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同等劳动强度下,我市企业员工工作收入、生活水平等都不如成渝或沿海发达地区。

二是园区配套设施不齐备。

大多数产业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甚至缺乏。

三是企业文化制度不健全。

部分企业喜欢聘用上岗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尽量压低员工的薪酬福利,没有形成凝心凝力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措施建议

解决我市工业企业存在的用工短缺问题,企业、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各方要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协调、引导和督促作用,探索创新有关政策措施,加大人才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打造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的软硬环境。

(一)做好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人社、就业服务管理部门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拓宽劳动力市场信息传输渠道。

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网等平台建设,形成信息互通的“网络式”就业信息传输体系。

充分调动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招工激励机制,对基层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放一定补助。

(二)引导理性就业。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遂宁”城市品牌、发展形势和本地企业工作待遇。

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引导城乡青壮年劳动力、职教院校学生就地就业、就近就业。

探索对在本地企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劳动力,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或在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等方面给予倾斜。

突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度和市内外户籍限制瓶颈,切实落实对外来人才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