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379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在幼儿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文档格式.doc

幼儿、音乐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幼儿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平常的知识教授,这是由音乐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特点共同决定的。

在教育方法上,不仅要注重对幼儿乐器演奏能力和声音表现的能力培养,而且要放在对幼儿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熏陶上。

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整体而言,幼儿的音乐教育有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音乐欣赏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儿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得到审美感受,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在情感上得到共鸣,获得美的感受。

音乐艺术不是靠单一直白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情感,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内涵。

比如:

我在幼儿园教授幼儿唱的《一分钱》,其教育意义是拾金不昧的道德教育,但是拾金不昧并没有出现在歌曲中,而是以充满纯真的音调旋律、儿童语气、轻松的氛围,唱出了聪明的小朋友把捡到的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称赞的情节,这样就塑造出了一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启发,使他们理解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无论捡到什么,即使是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这样的激励的教育作用,一般都比直接说教更能让幼儿接受。

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品德行为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必须要通过审美感受来进行。

(二)乐中学也是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音乐具有娱乐性及游戏性的特点是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在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习,学的高兴,学有所获。

引导幼儿在愉快、具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教育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把“乐”作为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三)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是音乐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教育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的,音乐教育像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幼儿的心灵深处,起着感染、熏陶的作用。

所以,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还是思想认识的提高,以及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潜移默化的、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

而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往往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幼儿园音乐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参与,孩子们沉浸在混了中,不断的提高能力。

然而多年来对技能技巧的注重,以及单一的活动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整个教育事业都步入了良好的道路,同时幼儿音乐教育获得了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部分都用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幼儿音乐教育;

二是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意义上改变了我国幼儿音乐教育;

三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幼儿音乐教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幼儿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

四是开展了一系列绘声绘色的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是丰富了幼儿音乐教材,以及音乐教学器材配备。

六是幼儿园领导和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在音乐教育中能够注意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发展他们的能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够体现出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起步晚、基础差,发展很不均衡,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意识薄弱

如今,所有的教育学家认同早期音乐教育可以辅助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根本不懂音乐,别提是欣赏音乐。

特别是0-3岁的早期音乐教育基本是空白的。

大量实验和观察证明,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幼儿时期教育,可以挖掘大脑的巨大潜力,给以后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技能

在事实早期音乐教育时,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学得一门“特长”,也总是以弹得好不好,唱得准不准作为标准衡量幼儿。

其实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三)缺少家庭早期音乐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启蒙教育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同。

家长普遍的认为幼儿的音乐教育应该由老师去负责的。

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是一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训练幼儿的感官系统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当然,对于那些将要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来说听觉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学习音乐最自然的启蒙途径是听觉,而倾听的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

不管幼儿学习什么音乐,听觉的培养都必须放在重要位置。

所以家长应及早地去教给幼儿一些简单易懂的音乐知识,例如找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音乐作品去欣赏。

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学习音乐首先是要激发幼儿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果幼儿不喜欢,家长可以多给他们讲一些关于音乐的有趣的故事,这样才能吸引他们走进音乐的世界。

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听音乐,用心感受音乐美,为幼儿更好的去接触学习音乐。

(二)良好的音乐环境需要适当的乐器

音乐是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

早期去接触一样乐器是非常好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钢琴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不论接触什么乐器都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有一定的效果。

钢琴对注意力训练成效甚好。

如注意力的分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学习钢琴对这能起到特别的作用。

弹钢琴的过程是多种感官的互相配合,这种分配机制是与脑神经不断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使幼儿注意力、观察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合理选择歌唱材料

我认为,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材料也是尤为重要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首先要看它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感兴趣的并且能带给幼儿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

而《纲要》中指出: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四)鼓励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参加音乐活动

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在那些音乐活动中,有些幼儿总是爱展现自己,而有些幼儿则是作为旁观者。

那些爱展现的幼儿多半是性格活泼开朗型,而“旁观者们”则是那些安静稍有孤僻的幼儿,他们往往都是交往能力较差,不擅长在群体面前自我表现,缺乏自信。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任其发展,我们应该多提供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对音乐感兴趣,从而富有自信的去展现自我。

从这方面考虑,我建议采用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理的要求,尽量关注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可能按个人的步调去发展。

比如说我设计了简单易懂、由易到难的一系列节奏游戏:

听着铃鼓和拍拍手(即模仿铃鼓节奏拍拍手)或者钢琴的节奏来拍手。

对于幼儿音乐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去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及学习特点的教材,循序渐进。

依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四、结语

总之,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出多么优秀的音乐家或是演奏家,也不是教授幼儿音乐的技能技巧,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的特殊功能,这才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初衷。

希望音乐的翅膀能带着幼儿在音乐的王国自由的翱翔。

随时代的进步,我国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注重,不断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棣华.0-3岁幼儿心理与优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P245~248

[2]郭声健罗红.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p184-185

[3]秦云峰,高莉莉.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刘建军.音乐与智力[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P12-193

[5]杨丽华.早期音乐与0~3岁幼儿的发展[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7月

[6]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教育[J].当代学前教育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