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3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docx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一.基本设计资料

(一)跨度和桥面宽度

标准跨径:

16m(墩中心距)。

计算跨径:

15.5m。

主梁全长:

15.96m。

桥面宽度(桥面净空):

净—9m(行车道)+2×2.0(人行道)。

(二)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

3KN/m2。

环境标准:

Ⅰ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

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5m

的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计,混凝土重度按26KN/m3计。

2.钢材:

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

(四)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图1桥梁横断面和主梁纵断面图(单位:

cm)

如图1所示,全桥共有6片T形梁组成,单片T形梁为1.4m,宽1.8m;桥上横坡;为双向1.5%,坡度由C30混凝土铺装控制;设有5根横梁。

二.主梁的计算

(一)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如前所述,桥跨内设有五根横隔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系,且承重结构的宽跨比为:

B/l=13/15.5=0.838>0.5,故按G-M法计算。

(1)计算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和IT:

1)球主梁截面的中心位置x(见图2):

翼缘板厚度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板后为

h1=12×(10+16)cm=13cm

图2主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计算图示(单位:

cm)

则:

x=200-18×13×132+140×18×1402200-18×13+140×18

=39.25cm

2)抗弯惯性矩I为

I=[112×200-18×133+200-18×13×39.25-1322+1/12×18

×1403+18×140×1402-39.252]cm4

=9069822cm4

对于T形截面梁,抗扭惯性矩可以近似按下式计算:

IT=i=1mcibiti3

式中bi,ti——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ci——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

m——梁截面划分成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

IT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1。

表1IT计算表

分块名称

bi/cm

ti/cm

tibi

ci

ITi/m4

翼缘板

200

13

0.07

0.3333

0.0014645

腹板

127

18

0.14

0.3063

0.0022687

0.0037322

即得ITx=3.713×10-3m4

单位宽度抗弯及抗扭惯矩:

Jx=Ixb=0.09069822200=4.5349×10-4m4

JTx=ITxb=0.0037129200=1.8566×10-5m4

(2)横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

翼缘板有效宽度λ的计算,计算图示如图3

所示。

横梁长度取两边主梁的轴线间距,即

l=5b=10m

c=(3.85-0.16)/2=1.85m图3横梁截面特性计算示意图

h′=110

b′=16

c/l=1.85/10=0.185

根据的比值c/l查表2,可得翼缘板有效工作宽度。

表2翼缘板有效工作宽度

c/l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λ/c

0.983

0.936

0.867

0.789

0.71

0.635

0.568

0.509

0.459

0.416

查表λ/c=0.8124

λ=0.8124×1.85=1.503

求横梁截面中心位置ay:

ay=2λh1h12+h'b'h'22λh1+h'b'=2×1.503×0.1322+1.1×0.16×1.1×122×1.503×0.13+0.16×1.1=0.216m

Iy=2×1.503×0.13212+2×1.503×0.13×(0.216-0.132)2+0.16×1.1312+0.16

×1.1×(1.12-0.216)2=4.684×10-2m4

ITy=c1b1h13+c2b2h23

h1/b1=0.13/3.85=0.0338<0.1,故c1=1/3,由于连续桥面板的单宽抗扭惯距只有独

立宽扁板的一半,可取c1=1/6。

h2b2=0.161.1-0.13=0.165,查表得c2=0.298。

ITy=16×0.132×3.85+0.298×1.1-0.13×0.163=2.594×10-3m4

单位抗弯及抗扭惯性矩Jy和JTy:

Jy=Iyb=0.046843.85×100=1.217×10-4m4/cm

JTy=ITyb=0.0025943.85×100=6.738×10-6m4/cm

(3)计算抗弯参数θ及抗扭参数α。

θ=Bl4JxJy=615.5×44.5349×10-41.217×10-4=0.538

式中B——主梁全宽的一半;

l——计算跨径。

α=GcJTx+JTy2Ec2JxJy

按《公预规》3.1.6条,取Gc=0.4Ec,则:

α=0.42×1.8566+0.6738×10-54.5349Κ×1.217×10-4=0.0215

α=0.1468

(4)计算荷载弯矩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

已知θ=0.538,查G—M图表,可得表3中的数值。

表3影响系数K1和K0值

系数

梁位

荷载位置

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

校核

K1

0

0.83

0.92

1

1.1

1.17

1.1

1

0.92

0.83

8.04

B/4

1.11

1.15

1.18

1.2

1.11

0.97

0.83

0.73

0.64

8.05

B/2

1.42

1.37

1.32

1.18

1

0.83

0.7

0.59

0.5

7.95

3B/4

1.81

1.61

1.39

1.14

0.91

0.73

0.6

0.5

0.41

7.99

B

2.23

1.8

1.38

1.08

0.82

0.64

0.5

0.42

0.35

7.93

K2

0

0.48

0.75

1.01

1.29

1.42

1.29

1.01

0.75

0.48

8.00

B/4

1.34

1.41

1.37

1.43

1.26

0.99

0.64

0.26

-0.1

8.00

B/2

2.34

2.11

1.85

1.48

1.03

0.64

0.22

-0.19

-0.5

8.04

3B/4

3.61

2.86

2.1

1.37

0.75

0.27

-0.2

-0.5

-0.9

8.01

B

4.9

3.56

2.28

1.3

0.5

-0.19

-0.5

-0.9

-1.3

7.81

用线性内插法求各梁位处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值如图4所示。

图4主梁横截面尺寸图(单位:

cm)

1号、6号梁:

K'=1/3KB+2/3K3/4B

2号、5号梁:

K'=KB/2

3号、4号梁

K'=2/3KB/4+1/3K0

列表计算各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值η见表4

表4各主梁横向分布系数坐标值

梁号

算式

荷载位置

B

3B/4

B/2

B/4

0

-B/4

-B/2

-3B/4

-B

1

K1’=1/3KB+2/3K3/4B

1.98

1.67

1.39

1.12

0.88

0.70

0.57

0.47

0.39

K0‘=1/3KB+2/3K3/4B

4.40

3.09

2.16

1.35

0.67

0.17

-0.30

-0.63

-1.05

K1’-K0‘

-2.06

-1.42

-0.77

-0.23

0.21

0.53

0.87

1.10

1.44

K1’-K0‘×α

-0.302

-0.208

-0.113

-0.34

0.031

0.078

0.128

0.161

0.211

Ka=K0‘+K1’-K0‘×6

3.738

2.882

2.047

1.316

0.701

0.248

-0.172

-0.469

-0.839

η1i=Ka/5

0.623

0.480

0.341

0.219

0.117

0.041

-0.029

-0.078

-0.140

1

K1’=KB/2

1.42

1.37

1.32

1.18

1.0

0.83

0.70

0.59

0.50

K0‘=KB/2

2.34

2.11

1.85

1.48

1.03

0.64

0.22

-0.19

-0.54

K1’-K0‘

-0.92

-0.74

-0.53

-0.3

-0.03

0.19

0.48

0.78

1.04

K1’-K0‘×α

-0.135

-0.109

-0.078

-0.044

-0.004

0.029

0.070

0.115

0.153

Ka=K0‘+K1’-K0‘×6

2.205

2.001

1.772

1.436

1.026

0.668

0.290

-0.075

-0.387

η2i=Ka/5

0.367

0.334

0.295

0.239

0.171

0.111

0.048

-0.013

-0.065

3

K1’=2/3KB/4+1/3K0

1.02

1.07

1.12

1.17

1.13

1.01

0.89

0.79

0.70

K0‘=2/3KB/4+1/3K0

1.05

1.09

1.25

1.38

1.31

1.09

0.76

0.42

0.12

K1’-K0‘

-0.03

-0.12

-0.13

-0.21

-0.18

-0.08

0.13

0.37

0.58

K1’-K0‘×α

-0.004

-0.018

-0.019

-0.031

-0.026

-0.012

0.019

0.054

0.085

Ka=K0‘+K1’-K0‘×6

1.046

1.172

1.231

1.349

1.284

1.078

0.779

0.474

0.205

η3i=Ka/5

0.174

0.195

0.205

0.225

0.214

0.180

0.130

0.079

0.034

绘制横向分布影响线图5求横向分布系数。

按照《桥规》4.3.1条和4.3.5条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不小于0.5m,人群

荷载取3.0kN/m2,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单侧6kN/m.

各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Ⅱ级:

η1q=12×0.434+0.276+0.178+0.001+0.008-0.062=0.453

η2q=12×0.321+0.256+0.212+0.135+0.082+0.007=0.507

η3q=12×0.198+0.216+0.221+0.194+0.157+0.096=0.541

人群荷载:

η1r=0.576

η2r=0.356

η3r=0.181+0.049=0.230

图5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单位:

cm)

人行道板:

η1b=0.576-0.119=0.457

η2b=0.356-0.047=0.309

η3b=0.181+0.049=0.230

2.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按杠杆法)

公路Ⅱ级(图6):

η1q'=12×0.502=0.251

η2q'=121.000+0.100=0.550

η3q'=12×0.100+1.000+0.350=0.725

人群荷载:

η1r'=1.251

η2r'=-0.251

η3r'=0

(二)作用效应计算

1.永久效应计算

(1)永久荷载:

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主梁承担,则永久荷载计算

结果见表5。

表5钢筋混凝土T形梁永久荷载计算表

构件名

构件尺寸/cm

构件单位长度体积/m3

重度/(kN/m3)

每延米重/(kN/m)

主梁

0.4886

26

12.7036

横隔梁

中梁

0.09117

26

2.3691

边梁

0.04556

26

1.1845

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厚5cm)0.1

23

2.3

混凝土垫层(取平均厚度9.5cm)0.19

24

4.56

6.86

栏杆及人行道部分

6

人行道重力按人行道板横向分布系数分配至各梁的板重为:

η1板=η1b×6kN/m=0.457×6kN/m=2.742kN/m

η2板=η2b×6kN/m=0.309×6kN/m=1.854kN/m

η3板=η3b×6kN/m=0.230×6kN/m=1.380kN/m

各梁的永久荷载汇总结果见表6。

表6各梁的永久荷载值

梁号

主梁

横隔梁

栏杆及人行道

桥面铺装层

总计

1(6)

12.7036

1.1845

2.742

6.86

23.4901

2(5)

12.7036

2.3691

1.854

6.86

23.7777

3(4)

12.7036

2.3691

1.380

6.86

23.3217

(2)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影响线面积计算见表7。

表7影响线面积算表

项目

计算面积

影响线面积

M1/2

ω0=12×l4×l=18l2=30.03

M1/4

ω0=12×3l16×l=332l2=22.52

V1/2

ω0=0

ω0=12×12×12=18l=1.94

V0

ω0=12×l=7.75

2)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见表8。

表8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

梁号

M1/2kN.m

M1/4/kN.m

V0/kN

q

ω0

qω0

q

ω0

qω0

q

ω0

qω0

1(6)

23.4901

30.03

705.4077

23.4901

22.52

528.9971

23.4908

7.75

182.0483

2(5)

23.7777

30.03

714.0443

23.7777

22.52

535.4738

23.7777

7.75

184.2772

3(4)

23.3217

30.03

700.3507

23.3217

22.52

525.2047

23.3217

7.75

180.7432

2.可变作用效应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计算:

结构冲击系数μ与结构的基频f有关,故应先计算结

构的基频,简支梁桥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为:

f=π2l2EIcmc=π2×15.52×3.45×1010×0.090698221294.964Hz=10.163Hz

其中:

mc=Gg=0.4886×26×1039.81kg/m

由于1.5Hz≤f≤14Hz,故可由下式计算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

μ=0.7167lnf-0.0157=0.394

(1)公路Ⅱ级均布荷载qk、集中荷载Pk及影响线面积计算(见表9):

公路Ⅱ级车

道荷载按照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均布荷载标准值qk和集中荷载标准值Pk为:

qk=10.5×0.75kNm=7.875kNmkNm

计算弯矩时:

Pk=360-18050-2×15.5-5+180×0.75=166.5kN

计算剪力时:

Pk=166.5×1.2=199.8kN

按最不利方式布载可计算车道荷载影响线面积,计算过程见表7。

其中V1/2的影响

线面积取半跨布载方式为最不利,ω0=12×12×12=18l=1.94。

表9公路Ⅱ级车道荷载及影响线面积计算表

项目

顶点位置

qk/kN.m

Pk/kN

ω0

M1/2

l/2处

7.875

166.5

30.03

M1/4

l/4处

7.875

166.5

22.52

V0

支点处

7.875

199.8

7.75

V1/2

l/2处

7.875

199.8

1.94

可变作用(人群)(每延米)q人:

q人=3×2kNm=6kNm

(3)可变作用弯矩效应计算(见表10~表12)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ξη1+μqkω0+Pkyk

其中,由于只能布置两车道,故横向折减系数沿跨长方向均匀变化,故各主梁η值

沿跨长方向相同。

永久作用设计值与可变作用设计值的分项系数为:

永久荷载作用分项系数:

γGi=1.2

汽车荷载作用分项系数:

γQ1=1.4

人群荷载作用分项系数:

γQj=1.4

表10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表

梁号

内力

η

1+μ

qk/

(kNm)

ω0

Pk/kN

yk

M/

(kNm)

1

M1/2

0.453

1.394

7.875

30.03

166.5

3.875

434.274

M1/4

0.453

22.52

2.90625

325.696

2

M1/2

0.507

30.03

3.875

486.041

M1/4

0.507

22.52

2.90625

364.520

3

M1/2

0.541

30.03

3.875

518.636

M1/4

0.541

22.52

2.90625

388.956

表11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

梁号

内力

η

q人/(kNm)

ω0

M/(kNm)

1

M1/2

0.576

6.00

30.03

103.784

M1/4

0.576

22.52

77.8291

2

M1/2

0.356

30.03

64.1441

M1/4

0.356

22.52

48.1027

3

M1/2

0.230

30.03

41.4414

M1/4

0.230

22.52

31.0776

表12弯矩基本组合计算表

梁号

内力

永久荷载

人群荷载

汽车荷载

弯距基本组合值

1

M1/2

703.2515

103.784

434.2737

1570.7105

M1/4

527.3801

77.8291

325.6955

1177.9388

2

M1/2

710.0023

64.1441

486.0414

1609.1525

M1/4

532.4426

48.1027

364.5202

1206.7719

3

M1/2

695.7681

41.4414

518.6359

1612.9255

M1/4

521.7681

31.0776

388.9653

1209.6040

基本组合公式为:

γ0Sud=γ0i=1nγGiSGi+γQ1SQ1k+ψcj=2nγQjSQjk

式中:

γ0——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ψc——载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冲击力、离心力)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人群荷载的组合效应系数取为0.8。

(4)可变作用的剪力效应计算:

载可变作用剪力效应计算时,应计入横向分布系

数η沿桥跨方向变化的影响。

通常按如下法处理,先按跨中的η由等代荷载计算跨中剪力效应,再用之巅剪力荷载横向分布系数η‘并考虑支点至l/4为直线变化来计算支点剪力效应。

1)跨中截面V1/2的计算

跨中剪力的计算结果见表13和表14。

表13公路Ⅱ级车道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V1/2计算表

梁号

内力

η

1+μ

qk/kNm

ω0

Pk/kN

yk

剪力效应

1

V1/2

0.453

1.394

7.875

1.94

199.8

0.5

72.7325

2

V1/2

0.507

1.394

7.875

1.94

199.8

0.5

81.4026

3

V1/2

0.541

1.394

7.875

1.94

199.8

0.5

86.8616

表14人群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计算表

梁号

内力

η

q人/kN⁄m

ω0

剪力效应/kN

1

V人1/2

0.576

6

1.94

6.7046

2

V人1/2

0.356

6

1.94

4.1438

3

V人1/2

0.23

6

1.94

2.6772

2)支点剪力效应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为:

①支点处为按杠杆原理法求的η’。

②l/4~3l/4段位跨中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η。

③支点到l/4及3l/4到另一支点段再η和η‘之间按照直线规律变化,如图7、

图8所示。

梁端剪力效应计算:

汽车荷载作用及横向分布系数取值如图7所示,计算结果及过程如下:

1号梁:

V01={199.8×1.0×0.251+7.875×[15.52×0.453-1112×15.54×0.453-0.251

×12-112-12×15.54×0.453-0.251]}kN

=74.71kN

2号梁:

V02={199.8×1.0×0.550+7.875×[15.52×0.507+1112×15.54×0.550-0.507

×12+112×12×15.54××0.550-0.507]}kN

=141.49kN

3号梁:

V03={199.8×1.0×0.725+7.875×[15.52×0.541+1112×15.54×0.725-0.541

×12+112-12×15.54×0.725-0.541]}kN

=180.68kN

人群荷载作用及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取值见图8,计算结果及过程如下:

图8人群荷载产生的支点剪力效应图式

(尺寸单位:

cm)

图7汽车荷载产生的支点剪力效应计算图式

1号梁:

V01人=[12×15.5×0.576×6+12×15.54×1.251-0.576×6×1112+12×15.54

×1.251-0.576×6×112]kN

=34.64kN

2号梁:

V02人=[12×15.52+2×22.3×0.356×6-12×2.276×0.356×6×0.848+

12×2.276×0.356×6×0.152kN

=10.71kN

3号梁:

V03人=[12×15.5×0.356×6+12×15.54×0.230×6×1112+12×15.54×0.230

×6×112]

=8.02kN

3)剪力效应基本组合(见表15)

基本组合公式:

γ0Sud=γ0i=1nγGiSGi+γQ1SQ1k+ψcj=2nγQjSQj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