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399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第一章章末检测Word格式.docx

平均海拔骤升

C.越往上游水流越慢

D.坡度大于66°

平均海拔骤升

解析第3题,根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可知坡度在5°

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而坡度较大的地方人口比重较小,主要跟坡度有关。

第4题,读图可知,坡度在5°

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人口主要分布在1000米以下。

第5题,读图可知,2000米左右坡度比上游要缓,坡度大于66°

平均海拔骤升,可知越往上游坡度不是越大,越往上游水流也不是越慢。

答案3.B 4.C 5.D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开始着手修筑“美墨边境墙”,美国与墨西哥接壤的边界长达3100多千米,而特朗普计划中的隔离墙据估算将高达100亿美元,并打算通过提高关税让墨西哥为其买单,下图为美墨边境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美国修筑“美墨边境墙”困难主要在于(  )

A.边境线长,工程量大B.交通不便,物资难运

C.劳动力少,价格高D.气温高,施工难

7.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边境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B.地形平坦

C.就业机会多D.临近河流

解析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边境线附近,沙漠广布,交通线路稀疏,美国一侧城镇少,故交通不便,物资难运。

第7题,美国通过提高关税作为措施说明墨西哥贸易的主要对象为美国,所以人口集中在边境的原因是就业机会更多。

答案6.B 7.C

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五一”期间,外省来兰州的总人数为170万余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6.04%。

其中陕西省来兰人数最多,达到26.74万余人次,青海省20.6万余人次,宁夏回族自治区为13.6万余人次。

“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以旅游为主,包括自驾游、户外游、乡村游等多种形式。

据此完成8~9题。

8.“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属于(  )

A.省际人口迁移B.人口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D.国际人口迁移

9.“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原因是(  )

A.空间距离较近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D.交通条件的改善

解析第8题,“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停留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

第9题,陕西、青海、宁夏等地和兰州所在的甘肃省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因此从上述省份来兰州的人口较多。

答案8.B 9.A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造成安徽省人口迁出率高于贵州省人口迁出率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B.距东部地区近

C.人口数量少D.经济比较落后

11.图中现象可能(  )

A.促使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均匀

B.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C.增强浙江省第一产业的活力

D.中、西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解析第10题,由于安徽省和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人口以迁出为主,安徽省距离东部地区近,有利于人口迁出,所以迁出率高。

第11题,读图可知,图中迁出率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人口密度大的东部地区以迁入为主,图中现象会促使我国人口分布更加不均,A项错。

大量的贫困地区人口到城市从事非农生产,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B项对。

外来人口迁入浙江省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C项错。

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人口数量减少,D项错。

答案10.B 11.B

下图中甲为1995—2000年、乙为2005—2010年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数据统计。

据此完成12~13题。

12.对比两图,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特点为(  )

A.迁移规模扩大、强度增加

B.人口迁移由活跃变平静

C.各省区人口迁入率均增加

D.各省区人口迁出率均增加

13.关于各省区人口迁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广东省人口迁移规模扩大与广东省矿产资源丰富有关

B.四川省人口迁移一直以迁出为主与四川地形复杂有关

C.江苏省、浙江省迁移规模扩大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强有关

D.安徽省人口迁出率上升幅度最大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解析第12题,乙图明显比甲图的人口总迁入量和人口总迁出量有较大增长,因此特点为迁移规模扩大、强度增加。

第13题,广东省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广东省人口迁移规模扩大与广东省经济发展快有关,A项错误;

四川省、安徽省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与两省的人口多、经济欠发达有关,B、D两项错误;

江苏省、浙江省迁移规模扩大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强有关,C项正确。

答案12.A 13.C

下表示意杭州市区及各县市2016年人口迁移情况。

据表完成14~15题。

地区

本年迁入人数

本年迁出人数

省内

省外

市区

34862

57538

7132

14268

桐庐县

622

1225

1047

449

淳安县

409

1016

1614

400

建德市

528

1265

1996

712

临安区

656

1510

1264

660

14.目前引起杭州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B.经济

C.政治

D.社会文化

15.下列有关市区及各县市人口迁移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迁入人口省内多于省外

B.迁出人口总数省内多于省外

C.人口机械增长率都为正

D.市区人口迁入超过各县总和

解析第14题,据表可知,目前仍然有大量人口迁入杭州,这是因为杭州经济条件较好,拉力作用大。

第15题,由表可知,杭州市迁入人口省内小于省外;

迁出人口总数省外多于省内;

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区等地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值;

市区人口迁入超过各县总和。

答案14.B 15.D

下图为1986—2014年迁入韩国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的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  )

A.两国与韩国的距离均比较近

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人口的吸引力增强

C.两国与韩国文化相同

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均较多,人口压力大

17.大量外国人口的迁入(  )

A.促进了韩国人口生育率的提高

B.提高了韩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C.大幅度提升了韩国的城镇化水平

D.促进了韩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解析第16题,2002年以后,韩国经济发展较快,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中国和越南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第17题,外国人迁入韩国对韩国人口生育率的提高和韩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

韩国城镇化水平已经处于后期阶段,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大量外国人口的迁入可促进韩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答案16.B 17.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18~19题。

18.制约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B.水资源

C.矿产资源D.草场资源

19.为提高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解析第18题,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

第19题,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也就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

答案18.B 19.A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结合右图完成20~21题。

20.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

21.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第20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承载量)主要受资源总量、人均消费水平、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总量是首要的因素,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第21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数量与领域是会增加的,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会增大的,故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科技。

答案20.C 21.B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

随着上海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

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完成22~23题。

人口容量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

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经济发展限

制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综合最大

1870

1935

2000

22.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

A.50年B.57年

C.62年D.67年

23.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22题,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年增长65万人,从2010年的1870万人增加到实际的2301.91万人,大约需要67年。

第23题,控制人口增长可以降低环境的压力,但不能提升人口容量,①错;

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开源节流,②对;

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容量越大,③对;

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虽然能提升人口容量,但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不可取。

答案22.D 23.B

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B.河流

C.气候D.经济发展水平

25.关于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老龄化问题突出

C.饥饿贫困D.劳动力短缺

解析第24题,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

第25题,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

经济发达,不存在饥饿贫困。

答案24.B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1分) 

(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

(2分) 

(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3分)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

解析第

(1)题,由图可知,在垂直方向上,人口集中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人口占56%左右。

(2)题,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

S~90°

S,该区域海洋面积大;

南极大陆气候寒冷,至今无人定居。

第(3)题,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三个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

第(4)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世界人口分布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

第(5)题,满足上述条件的地区有恒河平原、西欧平原、朝鲜半岛、加拿大东南角。

答案

(1)平原(或平原、盆地)

(2)①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

②南极大陆气候严寒,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5)ACEH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像鸟一样的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现象。

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3分)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

为什么?

(4分)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

解析第

(1)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社会稳定、留守儿童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题,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

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4)题,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不利影响:

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

分布特点: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时间:

8—10月。

原因: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

(3)山西:

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

云南:

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

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28.(14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表。

地 区

2005年

东北地区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区

3.13

4.13

黄河中游地区

7.98

11.14

大西南地区

10.98

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9.71

11.01

东部沿海地区

20.58

19.85

南部沿海地区

28.70

20.91

(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

(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

(5分)

(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

(1)题,要分时间段分析。

结合图表数据可知,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为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

1990年之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

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

(2)题,为影响类试题,此类题目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结合题目数据可知,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

大量的人口涌入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增加劳动力;

增强社会活力;

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推动城镇化进程。

不利影响:

其实就是城镇化问题,即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住房紧张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

第(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

答案

(1)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

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推动城镇化进程等。

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等。

(3)国家政策支持;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

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29.(12分)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

(2分)

(2)说明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

(3)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4)为提高该区域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5)据测算,该区域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等可推断图示地区为新疆南部地区,绿洲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以及有稳定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两岸。

当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少,因而水资源有限成为本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

要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就要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

答案

(1)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3)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4)防治土地沙漠化;

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

合理开发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5)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