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446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抗旱规划工作大纲Word下载.docx

干旱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一般干旱年约占GDP的1.1%,遇严重干旱年约占GDP的2.5%~3.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干旱灾害的发生会越加频繁,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加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面对严峻的干旱情势,当前我国抗旱减灾工作仍存在着基础薄弱,城乡供水体系抵御旱灾能力较弱,抗旱减灾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旱工作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预防和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明确要求“各地区应结合经济发展和抗旱减灾工作实际,组织编制抗旱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做好衔接,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提升综合抗旱能力,避免重复建设。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指导”。

编制抗旱规划,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精神,也是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保护生态与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编制和实施抗旱规划,逐步提高我国抗旱减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主动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旱灾损失,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制定了许多水利专业规划,如水资源综合规划、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等,这些规划的实施,对我国的抗旱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规划主要是针对当前抗旱工作的迫切需要,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抗旱减灾职能,着重就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进行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防御重大干旱灾害的能力,完善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全面抗旱,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合理规划。

把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协调工业、农业及生态用水。

(2)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建立和完善防抗结合的抗旱减灾体系,提升抗旱减灾能力,增强抗旱工作的主动性。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结合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干旱特点和抗旱能力现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确定抗旱规划的近远期目标、任务和重点。

三、规划X围和水平年

1、规划X围

本次规划X围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XX省、XX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编制省级行政区抗旱规划。

2、规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以2007年为现状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四、编制依据和要求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XX国水法》,《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XX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

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X》等有关规程规X和技术标准。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等。

(二)编制要求

为编制好本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区域、部门之间的协调。

发挥气象、农业、供水、水资源等部门的信息优势,做好抗旱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料,协调好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重点,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

2、做好基础资料调研和核查工作。

对所采用的基础性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复核和分析,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确保抗旱规划编制质量。

3、处理好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做好与其它规划的衔接,避免重复规划。

五、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本规划用于指导今后十年的抗旱减灾工作。

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我国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以下目标。

发生中等干旱时,城乡生活、工业生产用水有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遭受大的影响。

发生严重干旱时,城乡生活用水基本有保障,工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发生特大干旱时,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尽量保证重点部门、单位和企业用水。

(二)规划重点

本规划的重点地区是旱灾易发区和抗旱能力较弱的区域。

本规划的重点内容是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和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三)规划任务

系统调查干旱历史资料、抗旱工程情况、抗旱减灾管理体系现状等,分析干旱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综合评估现状抗旱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10年抗旱工程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改造和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

抗旱非工程措施建设方案,包括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旱情监测预警、抗旱指挥调度、抗旱预案制度、抗旱投入机制、抗旱服务组织、抗旱物资储备、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宣传培训等;

提出工程和非工程建设方案近期实施意见,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抗旱减灾工程与非工程体系,提升我国抗旱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六、规划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评价

1、抗旱基本情况调查

(1)区域水资源量及水资源供需现状调查分析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多年平均和不同频率的地表水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及水资源总量;

分析区域水利工程多年平均和不同频率可供水量,现状和规划水平年各行业需水量、城市水资源供、需水量等。

(2)抗旱基础工程现状调查

摸清抗旱工程体系的现状,调查蓄、引、提和调水工程数量、规模及供水能力,调查城镇供水工程、供水规模以及备用水源情况等。

(3)抗旱减灾管理体系现状调查

包括调查现状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旱情监测预警、抗旱预案制度、抗旱投入机制、抗旱服务组织、抗旱物资储备、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宣传培训等状况。

(4)收集相关规划成果

整理分析与抗旱有关的规划及相关研究成果,供编制抗旱规划时参考。

2、干旱规律及情势分析

(1)历史干旱灾害资料收集整理

系统收集整理1990年~2007年干旱灾害相关资料,包括受旱面积、成灾面积、旱灾损失、受旱人口以及抗旱投入等。

(2)历史干旱灾害规律分析

根据历史干旱灾害资料,分析其发生规律,编制旱灾易发地区分布图。

(3)现状旱灾特点分析

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干旱灾害特点,特别是发生区域、影响X围和旱灾损失程度等。

(4)干旱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气候变暖等因素,分析干旱灾害发展趋势。

3、抗旱能力评价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对抗旱体系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抗旱能力,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和农业(包括牧区)抗旱能力要分别进行评价。

(二)旱情监测预警系统

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是抗旱减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手段。

旱情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旱情监测、分析评估、预警预报等内容。

1、旱情监测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新建、补充和完善各类旱情信息监测站点和传输网络,整合已建监测站网及相关传输网络,提出旱情监测总体布局方案,保证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旱情信息。

2、旱情分析评估

研究建立旱情分析评估模型,提出旱情等级、影响X围和程度等评估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3、旱情预警预报

研究建立旱情预警预报模型,提出旱情预警预报方法和方案。

(三)抗旱水源工程规划

主要包括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改造和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

1、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和改造

针对已建的重点城乡饮用水水源工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的老化失修、标准降低等问题,提出需要进行维修配套、更新改造、提高标准的工程数量、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和近期实施意见。

2、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是指在发生严重以上干旱时,为保障受旱地区重要供水对象用水而建设的水源工程,包括农村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城市抗旱备用水源工程。

应根据当地实际需要,提出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规模、数量、位置、建设期、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和近期实施意见,以及应急水源工程建成后的工程运行和管理办法等。

(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

在现有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方案,确定系统建设目标、内容、任务和实施计划。

抗旱指挥调度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各类抗旱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案。

2、提出开发抗旱调度模型,优化调度方案的原则、边界条件等。

3、制定抗旱调度方案实施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五)抗旱减灾保障体系

1、组织机构

提出进一步完善抗旱组织体系的建议,明确职责和行为规X。

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提高抗旱管理水平。

2、抗旱预案制度

建立抗旱预案制度,根据《抗旱预案编制大纲》,确定各类抗旱预案编制计划,抗旱预案包括地方总体抗旱预案、城市抗旱专项预案、流域或区域专项抗旱预案、相关行业抗旱预案、工程抗旱预案等。

加强抗旱预案的动态管理,注重应急响应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政策法规

依据与抗旱减灾工作相关的国家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地方抗旱减灾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计划,完善有关措施和管理制度。

4、抗旱投入机制

提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抗旱减灾要求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

5、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制定抗旱服务组织发展计划,强化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增强应急抗旱能力,拓展抗旱服务X围,提高抗旱服务水平。

6、抗旱物资储备

根据本地区旱灾特点和抗旱需要,提出抗旱物资的储备地点、种类和规模,初步拟定抗旱物资使用和调拨的管理办法等。

7、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

提出开展抗旱减灾基础研究计划,推广应用抗旱减灾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8、抗旱宣传培训

制定开展抗旱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抗旱减灾意识计划。

制定抗旱减灾培训计划,提高抗旱管理和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六)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意见

抗旱规划项目的投资包括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投资。

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综合考虑需要与可能、投入与效果等诸多方面因素,按照轻重缓急,根据规划任务和现行颁布的有关规定、估算办法、估算标准进行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意见可分2010年~2015年和2015年~2020年两个阶段,要按照需要与可能,分轻重缓急重点安排好2010年~2015年的建设内容。

(七)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评价

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X》及相关规X的要求,对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八)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分析抗旱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生态与环境正负面影响,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提出预防或减轻的对策与措施。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措施、资金保障措施和人员保障措施等。

七、规划技术路线

全面调查,系统分析,找准问题,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应急与长远结合,编制好抗旱规划。

规划技术路线框图见图1。

图1规划技术路线框图

八、规划预期成果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提出抗旱规划报告和相应附图、附表。

九、编制进度安排

规划编制工作自2008年8月开始启动,2009年8月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交规划报告。

为保证规划编制进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8年12月底前完成抗旱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和评估工作;

2009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报告初稿,进行初步审查;

2009年8月底前完成省级抗旱规划最终稿。

十、规划组织工作

本规划由水利部组织,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

各流域机构负责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规划编制的协调和技术指导。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协调和全国汇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省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导和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