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563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18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

(师生板书:

下山)

齐读课题。

3.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就要学习这篇课文了,你觉得我们应该学会什么呢?

(生谈)

你们说的,跟老师想的一样呀。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会写“非常”2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小猴子的心情。

3.读懂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读了课文,标了自然段,并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一)学习生字

那这些字你都认识了吗?

1.带拼音读【掰扛扔摘捧抱】

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2.借助图片,去掉拼音读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这一次的,同位两个人相互检查一下。

如果你不小心忘记了生字怎么读,可以借助图片上小猴子的动作猜读。

同位两个人开始检查吧。

(同桌检查)

3.出示字卡:

边读边做动作+说一句话

过渡:

哎呀,这些生字呀,现在都跑到老师的手里面了,这样,你还认识它们吗?

不过,这一次,老师要增加难度了:

你要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有没有信心?

(有)

依次出示:

(1)掰——(齐读并做动作);

谁能用“掰”说一句话?

(2)扛——(齐读并做动作);

谁能用“扛”说一句话?

(3)摘;

(4)区分“捧”和“抱”

A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动作”(出示:

“捧”)

B台前做动作

师:

先做一个“捧”的动作,再做一个“抱”的动作。

那我来问你,你有没发现,你“抱”的东西和“捧”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生谈:

师结:

也就是说,捧的东西小一点、轻一点;

抱的东西大一点、重一点。

所以,我们课文中说,小猴子捧的是——桃子(出示字卡反面的桃子),抱的是——西瓜(出示字卡反面的西瓜)(送字卡)。

(5)“扔”

还有最后一个卡片,一起来说——扔。

最后一个机会,谁能用“扔”来说一句话?

4.归类识字【掰扛扔摘捧抱+“手”“扌”】

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老师边摆,同学们边做动作。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掰:

“手”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同学们,你看,“掰”就是两只手把东西一分为二。

(同时教师演示掰粉笔)

跟老师一起做一做“掰”。

对呀,掰的动作也离不开手。

正像同学们说的一样:

带“手”字旁的字和带“扌”旁的字都跟“手”部的动作有关。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生字都认识了,那课文读通顺了吗?

来,老师检查一下你的预习情况。

谁想来读一读?

你觉得老师应该找几个同学来读?

(5个)为什么?

(因为有5个自然段)

1.检查课文,正音(指名读)

2.认识插图

你们看,课文当中共有几幅插图?

赶紧翻一翻,数一数。

有几幅插图?

(5副)

同学们,插图也是课文的一部分。

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借助插图来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看插图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根据课文内容给插图排序

你看,这就是课文中的5幅插图。

老师把它们放在这里了。

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顺序乱了)

谁能把插图,按照课文的顺序来排一排呢?

(1)指名上台排序(生指出,师帮忙排。

正像这位同学说的一样,这就是小猴子下山的顺序。

(2)根据插图理清文章脉络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呢?

(师生看图理清课文脉络)。

好,老师帮你们把这些地点贴到黑板上。

【相机板贴字卡: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往回走树林里】

三、品读课文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小猴子一块下山去吧。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来,同学们,请你大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小猴子来到玉米地,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找到后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1.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

(1)交流:

小猴子来到玉米地,看到了什么?

(指名)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教师相机板贴:

玉米+掰)

其他同学划出来了吗?

没划出来的,赶紧划出来。

(2)指导读准“结”的读音。

在这句话中,“结”这个字特别难读,刚才这个同学字音读得非常准确。

男生读一读。

女生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指导读好长句子。

如果放到长句子里,你还能读好吗?

A指导读好停顿

没关系,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几个小帮手。

来看大屏幕,当你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在这些划“/”的地方注意停顿,你就能够读好它。

自己练一练。

a生自读

b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B抓住重点词,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小猴子刚一下山,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情怎么样?

(非常高兴)

A谁能非常高兴的读一读。

(指名读)

B谁还能读的再高兴一些?

你有没有听出来,这位同学读的时候,重读了哪个词?

对了,我们在读句子的时候,如果有特别想强调的地方,我们就可以读得重重的,这样,别人就能够明白你的意思了。

C听老师来读一读。

(教师范读)

D咱们一齐读一读(齐读)

同学们一点就通,长句子读的真好!

4.指导书写【出示:

非常】

(1)“非常”什么意思?

(十分特别)

是呀,这两个字是这节课要学写的两个字,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

A“非”:

先来观察一下“非”(生谈)

非的篆体】“非”像什么?

(像两个人背靠着背,所以左右两侧长得非常像。

慢慢的就演变成了现在认识的“非”字。

)。

好,我们一起来写。

【师范写:

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

两竖有长短,左竖稍短;

横画之间的距离要相等,稍有长短之分;

左边的三横间距稍密,右边的三横间距稍远一些】。

来,我们一块来说一说笔顺。

谁能给非组个词?

(生说:

非常非法是非)

B“常”

我们再来观察非的小伙伴,“常”。

我们一块来写(常:

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在横中线的上方,写得要小一点扁一点。

巾字略宽于“口”。

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非常平常常见)

C练写:

请同学们练写2遍【写时注意:

一看二写三对照】。

D点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样又大又香的玉米,小猴子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呀!

来,小猴子们,我们把玉米扛在肩上,一起往前走吧。

1.【出示:

第2自然段】

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

小猴子我问你:

这时候你在桃树下又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呢?

(看到了桃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教师板贴:

桃子;

板书:

扔摘】

2.学习“满”【出示:

满树的桃子】

A理解“满”的意思

小猴子看到的可不是一般的桃子啊,而是满树的桃子。

你来看,这叫满树的桃子吗?

(不是)

1个桃子】这样呢?

这样呢?

【依次出示:

2、3】这样呢?

满树的桃子】这样多的桃子,才叫做——“满树的桃子”【出示:

“满树的桃子”】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分排读——齐读

B拓展

如果地下有这么多西瓜,我们就叫做——(满地)的西瓜;

如果天上有这么多星星,我们就叫做——(满天)的星星。

C谁还能用“满”来说类似的短语。

(生谈)

D“满”就是全部、很多的意思。

谁能读出“满”的感觉来?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来,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3、4自然段。

划出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找出来后,读给同位听一听。

1.学生自己读。

2.同位交流

3.全班交流:

它看见了什么?

又做了什么?

(1)交流第三自然段:

A(生谈:

看到满地的了西瓜)

【板贴:

西瓜;

扔摘】

B小猴子最爱吃桃子了,它捧着桃子几个桃子继续往前走,走到一片瓜地里,谁能接着读(——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4)交流第四自然段

教师:

西瓜呀,可大了,要是抱回家去能吃好多天呢。

(1)指导读好“走着走着”

来,小猴子们,我们一起抱着西瓜往回走。

走着走着,不知走了有多久,小猴子们,现在什么感觉?

(很累)。

很累呀,还没到家呢。

来,我们继续抱着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不知道走了有多久,现在什么感觉?

(非常累,更累了是吗)

同学们在读“走着走着”的时候,要读的轻一点,慢一点。

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读的真好呀。

(3)我们像她那样读一读。

我们把“走着走着”送回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

(4)教师引读第四段

师引读: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生读:

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这个时候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

(师板贴:

小兔子,然后相机板书:

扔追)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随文识字,学习“追”【出示:

追兔子图片+追】

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小猴子真想把它带回家呀!

小兔子跑到了树林里,它就追到了树林里;

小兔子跑到小河边,它就追到小河边。

就这样,小兔子在前边使劲跑,小猴子在后边使劲的追。

但是,小兔子跑得实在是太快了,跑进树林里,不见了。

2.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小猴子还有办法追上小兔子吗?

(没有)

所以,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1)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自读)

这时小猴子什么心情?

(后悔难过沮丧)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2名读)

【评价:

我听出了你的难过;

我听出了你的后悔】

让我们把后悔、难过的心情放在这个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同学们,到这里,我们的故事就读完了。

1.回顾全文

(1)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出示:

课文5幅插图】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小猴子整个下山过程中发生的有趣事情吧。

师结合板书说:

它来到(玉米地),看到(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它来到(桃树下),看到了(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这个故事,情节很相似呀。

它每个自然段,都是先讲了——它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你能往下讲讲吗?

你来试一下。

(指名讲:

小猴子来到了西瓜地,看到了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的时候,谁来讲一讲?

(指名讲)

2.简单推断,情感升华

(1)同学们,小猴子下山呀(师指板书),遇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可是最后的时候,为什么两手空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回家呀?

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扔一个。

做事情三心二意;

没有目标、不能坚持)

(2)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不应该见一个扔一个;

不应该把得到的东西扔掉……)

教师总结:

同学们,文中的这只小猴子,做事情没有目标,不能坚持到最后。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做事情应该有目标,并能克服所有困难,坚持下来,不能半途而废。

其实,有一只小猴子,就做得特别的好,它跟着师父认定了目标,历经了磨难,最后取得了成功。

你知道它是谁吗?

(神通广大、不怕困难的孙悟空)

同学们,猴子在我们中国代表着聪明,象征着机智,人们赋予了这么美好的意义。

所以,你瞧,我们的十二生肖中有它,国画邮票中有它,剪纸雕刻中也有它。

五、课后作业

1.续编故事

同学们,这一次小猴子下山是一无所获。

聪明的小猴子回家后,肯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接受同学们的忠告和建议。

如果它再下一次山,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它不再“见一个扔一个”,那么,故事的结局可能就要改写了(板书:

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经过这些地方,又会看到什么,还会发生什么呢?

回家可以试着编一编,画一画,写一写这个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开个故事会吧。

2.推荐阅读:

《孙悟空打妖怪》

课下,同学们也可以读一读课本P100页《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感受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这节课上到这里。

 

《小猴子下山》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低段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几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小猴子下山》效果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本课在设计上力争突出借助图片识字、借助动作识字、归类识字、生活中识字、随文识字等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

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上,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突破措施有效。

课堂上借助图片识字、动作识字、归类识字、生活中识字、随文识字等策略,使学生认识了本课的二类字。

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其中的动词各说一句话。

通过个人读、男女生分读、齐读、分排读、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学生通过声音,让听课的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玉米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以及小猴子惊喜、沮丧、失落、后悔的心情。

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这一环节,知道了小猴子下山路线。

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插图、图文对照,使孩子们读懂故事了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出故事主要情节。

最后推断出“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

初步明白了做事情要目标明确,一心一意,有始有终这个道理。

每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贴合课堂文本,又实现知识延伸。

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得课堂如行云流水。

在老师的有序组织下,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大胆举手,勇于发言,营造了自由、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扎实地落实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猴子下山》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习惯”,编排了4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

新大纲指出: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本册是低段的第二期,阅读训练的重点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创设情境,引发参与、点拨思维、激发参与、图文结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小猴子下山》观评记录

范美玲老师: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突破措施有效。

成辉辉老师:

本节课通过个人读、男女生分读、齐读、分排读、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学生通过声音,让听课的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玉米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以及小猴子惊喜、沮丧、失落、后悔的心情。

谭冬梅老师:

本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时,让孩子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知道了小猴子下山路线。

明莎老师:

本节课各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贴合课堂文本,又实现知识延伸。

郭红燕老师:

孙老师抓住故事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精美的课件的展示,把学生愉快地带入故事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地融入文章中,充当其中的角色,能自主的读、说、演。

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

张丽老师:

孙老师将课文里的关键字、词,结合图片予以巧妙组合呈现:

横观为词,竖显为段,连接起来,全文可见,大大帮助了学生理清层次、把握重点、概括大意,同时也让后面故事复述有所依托。

板书设计的非常巧妙。

李蓓蓓老师:

小猴子下山,做了四件事,其表达方式基本相同。

孙老师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形式的特点、抓住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对于课文第一件事让学生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详细讲述,其余引导学生自学。

抓住关键词语不放,提出恰当的问题思考,联系学生实际正面诱导。

注意让小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训练,不只使低年级以词句训练为重点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有益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对学生以后进行篇的理解的训练奠定的基础。

冯树婷老师:

孙老师注意让小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再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

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此外,孙老师精炼的课堂用语,适时、丰富的评价语言、对整个课堂的把握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小猴子下山》课后反思

由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上力争突出借助图片识字、借助动作识字、归类识字、生活中识字、随文识字等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

玉经磨多成器,课经磨多成精。

我在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中不断成熟,也正是在一次次“磨课”的困惑与痛苦、顿悟与快乐中,我不断地感受着自己的成长!

这次历练使我对教材的剖析更加深刻,教学组织潜力、应变潜力、教学创新潜力也得以提升。

通过这次一师一优课,我深深体会到:

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虽然有成功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令人不满的地方:

1.课堂上,我的语言组织还不够严谨。

2.课堂评价太单一,激励性语言欠缺。

《小猴子下山》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指出:

1.要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2.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