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84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

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

“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

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

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

费·

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

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三、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

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

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

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

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

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

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小说刻画了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杨志。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选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

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既十分奸诈,又能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

全文共写了七件事:

鸡肋事伯、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和作答教事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僚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课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刻画他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小说家。

课文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刻画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业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

课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

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因。

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文中刻画了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秦王的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和前倨后恭性格。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

所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

也陈述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望江南》作者是晚唐温庭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梳洗后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诗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征夫戍边的情感,流露出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作者是北宋的苏轼,通过对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武陵春》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通过对不堪之景的描写,揭示“物是人非”的凄凉愁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破阵子》作者南宋的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胸怀。

1沁园春雪(易考)

重点句段: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创造了宏大的境界,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运用互文的修辞,给人以纵深广袤之感;

“封”写地面,“飘”写天空,动静结合,威猛雄奇。

2.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看”与“望”字照应,写出诗人欣赏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之情。

“红妆素裹”运用比喻修辞,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这三句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写的是虚景。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在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句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美,由评论历史人物到赞美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使全词的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中心思想:

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全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理解性默写:

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雨说

1.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这句话写出了春雨知时而降、春雨的珍贵以及春雨的爱心形象——这雨俨然是一位春天的使者,爱的使者。

2.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把白云比作襁褓,既生动形象,又符合儿童心理,突出了无忧无虑、温馨快乐的生活环境。

3.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这是诗人最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们能够勇敢快乐地面对生活,快乐地成长。

4.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新意:

诗人把具体可感的“苹果”“嘴里的那份甜”贴切的变为“我祝福的心意”,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暗示了一种诗的祝福的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借助春雨的形象,倾注了作者对祖国的爱与对祖国前景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温柔亲切的爱意,并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生活。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这句话强调说明了“求神拜佛”这种做法对国家有害无益、于事无补,只会长久地麻醉着自己的神经,永远不会觉醒。

深刻地讽刺了散播谣言的反抗日分子。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指广大的中国人民。

“然而”一词表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这篇驳论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步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地批驳,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展现了作者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19范进中举

1.“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考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这里是一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范进急于考取功名,急于摆脱贫困,对功名的追求真是如痴如醉。

2.当下众邻居有拿鸭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了两只鸡来的。

这里描写了众邻居的行为,其实是在描写社会背景,暗示了范进之所以如此痴迷于科举都是社会所逼。

这四个简短的句子就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尽情地表现出来了。

3.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这里“看”“拍”“念”“笑”“道”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刻画出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得意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无限讽刺。

4.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

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

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市上。

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

这也是对范进强烈的讽刺。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是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心灵的摧残。

21陈涉世家

1、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丹书鱼腹(鱼腹藏书)。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

召令徒属"

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

“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重难问题:

1、文章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作用和才能?

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②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

3、“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①不甘心受奴役②同情同命运的人③具有远大抱负、志向4、陈涉分析形势时透露出的起义的有利历史环境(有利历史条件政治形势)是怎样的?

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③秦朝外部也存在矛盾④九百人被逼上绝路5、“死国可乎”表现了陈涉什么精神?

为国事敢于斗争和牺牲6、陈涉抓住了哪两个有利于起义的敏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

扶苏和项燕都深得民心却下落不明,“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7、陈涉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

这一策略效果怎样?

结合原文说一说。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①九百人敬受命②杀之以应陈涉③建立张楚政权,且发展迅速。

8、陈涉为起义做了什么样的舆论准备,效果怎样?

①鱼腹藏书②篝火狐鸣;

效果:

“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巩固陈涉地位,坚定众人起义信心。

9、发动起义的关键是什么?

陈涉是怎样做的?

表现了陈涉的什么才能?

并杀两尉,获得众人支持;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剑拔出鞘),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机智勇敢。

10、陈涉是怎样动员戍卒并发动起义的?

①坚定众人起义的信心②为坛而盟,组成农民起义的队伍11、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①有远大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

②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③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1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

必然性:

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

1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了什么?

表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人们对陈胜十分敬畏,也表明起义爆发前人心紧张而兴奋。

14、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为他们效力②形势所迫,因为“失期,法皆斩”,被逼上绝路。

③深受秦朝暴政的压迫(天下苦秦久矣)15.“苟富贵,无相忘”表明陈涉什么态度?

不甘贫困,有改变现实的愿望,有福同享。

16.为起义而做的威众准备: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17、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

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家”,⑴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

⑵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故给予他重要历史地位。

可见司马迁尊重实际,尊重历史。

22唐雎不辱使命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重难问题: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

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

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

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

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

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

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

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

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

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

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是包藏祸心、企图吞并安陵郡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

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

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23隆中对*

1、用一段精练的话来表达你读了《隆中对》后对诸葛亮的印象(感受)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见解和才能。

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凡三往,乃见”;

对天下形势洞察精深、了如指掌,才华横溢、雄姿英发←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2、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政治蓝图)是: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为达到这目标提出的战略是:

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

3、概括说说诸葛亮对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连吴抗曹,占据荆、益州,北伐中原。

4、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5、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①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②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表现诚意。

6、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7、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

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①“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

②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

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8、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9、“卧龙”比喻什么?

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

10、源于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说说它的意思。

三顾茅庐:

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24出师表*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