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617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就是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Word文档格式.docx

还有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甘肃庆阳、龙山文化陕西扶风案板等稻粟混作文明,更加说明了长江流域文明向黄河流域等周边的开拓。

由此再向更大的范围扩散成全球文明:

南下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深入海洋之中,造就了东南亚、印度部分以水稻为主的农耕文明;

向东沿海岸线北上至东北亚,虽然纬度较高但却因水源、热量充沛而保留有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水稻耕作;

跨过白令海峡或从太平洋岛链横渡的古糯民带往美洲的农业灌溉文明;

而到达地中海沿岸的古糯民创造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如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为后来西方文明的源头。

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8000年

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的陶器

人类的进化当然不能不说到灵长类。

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科学家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法尤姆地区发现了一批3500万年前的高等灵长类化石,从而形成了人猿起源于非洲的假说;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江苏溧阳上黄镇发现了4500万年前的“中华曙猿”化石,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说;

接着20世纪90年代又在山西垣曲发现4000万年前的“世纪曙猿”,为人类起源于中华的证据增添了重要砝码;

而更具震撼力的是步入21世纪长江流域更加古老的灵长类的发现,那就是湖南衡东约5500万年前的真灵长类化石——亚洲德氏猴的发现。

也就是说,与人类进化休戚相关的灵长类化石在中华大地呈现出的远古性、连续性,是世界其他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

由于西方学者又在非洲发现了比较系统的300万年前左右的南猿化石,使非洲起源论到今天还占据学术市场。

但非洲南猿的系统性与中华长江流域从灵长类到古猿到南猿到人的系统性比较是微不足道的,从上千万年前到2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禄丰腊玛古猿、蝴蝶古猿、东方人、巫山人、元谋人及其以后的各个时代的古人类,长江流域所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材料之丰富多彩、连续有序是世界其他区域无法企及的,充分显示了人类起源地的独有特征。

 

亚洲德氏猴

中华曙猿

再说说人类今天为什么有如此众多民族的问题。

在6000年前,也即伏羲神糯炎帝大九洲时代,全球都是中华糯民的天下,都是相同的中华伏羲神糯文明文化。

人类众多民族的分化自6000年前黄帝入主中央帝开始,这也是中华文明并人类文明开始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折的时期。

黄帝家族本也是长江流域伏羲家族古老的一员,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

炎帝势力在黄河流域与新兴起的黄帝势力的比拼中失利,黄帝势力逐步掌握了中央帝的主动权,近万年来的长江流域的中华并人类文明的主体地位被逐步削弱直到夏商周“三代”时被黄河流域所替代。

自6000年前左右的黄帝入主中央帝到“三代”再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几千年,就是中华并人类民族不断衍生分化的过程。

长江流域的糯民在黄帝势力的打压下向海外迁徙。

中亚一带的民族也是在这样的迁徙中由古糯民游牧化而来,雅利安人则是糯民与由糯民衍生的白民再结合同化的结果。

雅利安人、白民、黑民随糯民向西行动,又带动在中亚一带游牧化的糯民向西移动,这就是西方讲古史时常说的西亚、北非、中东一带某民族、部落来源于中亚的缘由。

地中海沿岸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混杂过程,有早先的古糯民、传统的炎帝势力、黄帝势力、于中亚一带游牧化的牧民、黄白结合又白民化的雅利安人、神糯炎黄部族中的白民、黑民,使得古地中海人种、文明变幻无常,色彩斑斓。

而印度半岛又是中华先民西去地中海开创文明的中转站,故也形成人种的博物馆。

希特勒三次派人上中国的西藏来寻找雅利安人的祖先

同时,长江流域的古糯民加速分离,由糯民改变身份为夷、黎等,由夷、黎而细化为百濮、百越,百濮、百越经历史演化成长江流域及以南至太平洋、澳洲、印度洋等的众多民族。

东北亚成为中华诸族北线向美洲进发的中转站。

迁徙于北方的糯民游牧化成为一些强悍的游牧族,如匈奴、雅利安、蒙古、突厥等。

汉族的形成还是与黄帝势力的兴起紧密相连的,这不是说汉族是以轩辕氏族为主体而形成,说汉族为族其实不符合历史。

汉族是黄帝政权统治主体范围内民众经几千年文化趋同形成的文明群体,并不是一族或几族,是相对统治政权管理主范围之内的相对开发文明群体的集合体,而正式的名称则在近2000年前左右形成。

美洲的中华印弟安同胞

太平洋、澳洲的中华毛利同胞

中华文明是人类进步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动力

人类文明的许多巨大的进步都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

就拿居住来说,几万年前的古人类,多以洞穴为居,一些相当发达的部族也还是多以洞穴作为大家的栖息之地。

为什么呢?

因为即使有了盖房子的技术,以当时的思维,人类还没有建造宏大住所,或模式化建造住所的迫切需求。

而好的洞穴冬暖夏凉,进可出,退可守,实为人类天然的栖身场所。

因此从洞穴中走出来是人类巨大的进步,而跨出这一步的正是长江流域的先祖,人们将这一功劳归结于“有巢氏”。

“有巢氏”的意义不在于他是具体哪个人,而在于其反映了人类由穴居到人工搭建住所的改变。

同样,“燧人氏”人工取火的意义也在于此。

目前公认的人工用火证据最充足的有两处,一处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一处是距今约60万年的北京人。

《礼记·

礼运篇》对人类文明进程这样描述: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

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

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

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以为醴、酪;

治其丝麻以为衣帛。

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这是上古中华文明全方位的真实写照。

伏羲时代重要的进步就是因天文地理测量而产生的易经八卦理论,这一理论从近两万年前左右萌芽到近万年前的神农时代中期逐步形成,在距今1万到6000年左右的神农炎帝时代逐步完善,最后成为中华并世界文明文化的理论基础。

《史纲评要·

太昊伏羲》总结太昊始作网罟以佃以渔;

养六畜以充庖厨;

始作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

造书契以代结绳,书制有六;

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正姓氏;

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不始渎;

以龙纪官;

作荒乐;

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共11项。

《纲鉴易知录》则分为始作网罟以佃以渔;

养牺牲以充庖厨;

始作八卦,卦有三爻,因之重为六十有四;

作书契,以代绳之政;

作甲历,定四时,始天干地支;

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作荒乐,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共12项。

可见,伏羲神糯时代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经基本奠定了后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构架。

长江流域水稻农耕文明的发展,将中华并人类文明推进新时代。

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大多是水稻农耕文明,如以长江中游玉蟾岩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上万年前到6000年前左右的水稻农耕文明星罗棋布,再逐步向外扩散,东南亚、印度、美洲、地中海沿岸古文明都是中华农耕文明扩散的结果。

制陶、琢玉都是中华先民最早开始也是其强项。

中华先民又在长年累月烧制陶器和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冶炼技术,女娲伏羲时代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所反映的正是最早的重金属冶炼技术的萌芽。

早期到达亚欧非相交的地中海沿岸的长江流域糯民带去了先进的打造技术,加上这一带有天然露天铜、金矿,于是以打造玉器的娴熟技巧来打造铜、金等质地较软的金属材料得心应手。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地中海沿岸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中,以天然铜进行打造的历史较早的原因。

而在中华本土,近7000年前左右时已经开始了黄铜的冶炼,如在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黄铜片和黄铜管,年代距今6700年左右,黄铜含量已达28%,黄铜管含锌量达到32%。

我们知道黄铜是很难冶炼的金属,在巴勒斯坦发现的最早的黄铜制品已经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了,欧洲则到了罗马时期,黄铜才开始广泛使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铜、铁的主要产地,西汉在丹阳郡设立了全国唯一的铜官,总管该地区的冶炼铜铁等重金属的生产,所产之铜被称为“丹阳铜”。

西方历史进入青铜时代,他们的青铜加工主要还是以锻造为主,而在中华本土,铸造已占绝对地位,中国的青铜合金里锡的含量要比其他文明高出甚多,冶炼、加工青铜技术占世界绝对优势地位。

就中华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来看,其相比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青铜文明无论从冶炼技术、制造工艺都让后者相形见绌。

四川三星堆青铜人面具

湖南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也是世界青铜器的至尊

中华文明的天文数理知识有一个极其古老和系统的积累过程,其初始期可上溯到两万年前左右。

古人长期昼观太阳、夜观月亮亏盈和星辰(二十八宿),产生时空气节为一体的天文地理系统知识,形成后来影响深远的易经八卦理论,是中华先祖征服自然和对当时社会发展认识的高度总结。

并且易经、八卦理论后来又常常以巨石文化体现出来,比如著名的英国索尔兹伯里草原上的同心圆巨巨阵。

这种同心环形建筑,外圈有环形土墙和几乎等距离的界石,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天象观测系统,这个同心圆巨石阵是中华古代最西边的天文观测站。

夏至那一天日出时,太阳正好在巨石阵的主轴线上升起,出现在那块被称为“标石”的巨石上方。

观测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观测的结果,而没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

而在中华本土,发现了年代类似的巨石天文台,这就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城址IIFJT1基址。

IIFJT1基址中发现了一个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小型夯土圆坛,圆坛下层直径约145厘米,正是当年祭司进行观测的位置。

有了这个明确标识的观测点,陶寺城址的IIFJT1基址就具有超乎欧洲诸巨石阵遗址的科学价值。

英国巨石阵:

古代中华在崦嵫(英吉利)所建的天文观测点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犹如人类历史的火车头,执人类文明之牛耳呼啸向前,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已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而跨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以强大的封建领主制国家——西周雄居于世。

经春秋战国——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活力时代文化的大积累,到秦皇汉武一统天下而修法度,外御强虏内举经济,使得封建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实力雄浑无比,抵御了早期自长江流域扩散开去但已经彻底游牧化的糯民——中亚凶悍蛮族的进攻并将其大部融化,避免了诸如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古文明被游牧蛮族肢解的命运。

此后,无论是分久必合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还是合久必分的封建统一大帝国,中华文明始终以其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独特性,逶迤磅礴至人类发展的近代前夕。

美国学者保罗·

肯尼迪在其所著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供了1750~19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在世界总量(100)中的相对份额的数据:

1750年,中国占32.8%,欧洲占23.2%,美国占0.1%,日本占3.8%;

1800年,中国占33.3%,欧洲占28.1%,美国占0.8%,日本占3.5%;

1830年,中国占29.8%,欧洲占34.2%,美国占2.4%,日本占2.8%;

1860年,中国占19.7%,欧洲占53.2%,美国占7.2%,日本占2.6%;

1880年,中国占12.5%,欧洲占61.3%,美国占14.7%,日本占2.4%;

1900年,中国占6.2%,欧洲占62.0%,美国占23.6%,日本占2.4%。

虽然从这个数据显示中华帝国近代以来的逐步衰落,但同时也看出了中华经济曾经在世界经济史上占有多么举足轻重的地位。

且又是中华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彻底改变了欧洲进而整个人类近代的历史进程。

”(引自作者《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一文)。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中华文明近代衰落的原因探析

我曾在《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一文中分析中华近代落伍的背景:

正当中国的大清皇帝们还沉浸在“天朝”、世界“中央之国”的历史陶醉之中时,西欧通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农民起义”等一系列的变革,彻底砸碎了近千年来农奴式的封建割据统治和近乎窒息的宗教桎梏,向着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

经过两百来年的殖民扩张掠夺,非洲成了贩卖与屠戮黑人的屠宰场;

美洲中华先民支系印弟安人被屠戮殆尽;

印度与东南亚被掠夺得千疮百孔。

时至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终于用坚船利炮把‘天朝’的尊严、‘中央之国’的傲慢击得粉碎。

腐朽羸弱的清政权末年,广大的国土被蚕食、瓜分,民族惨遭殖民与蹂躏,‘东亚病夫’的毒讽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中国社会的崇洋、恐洋、媚洋之风弥漫开来。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里,西方“蒙天盖地”的先进,中国“昏天黑地”的落后,对西洋人有一种莫名的盲目崇拜,自以为低了一等;

而西方从此更加狂傲,飞扬跋扈,“白种人是上帝的骄子”的历史谎言流遍全球。

这就是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歧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耻辱”、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误解”和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自卑”。

这样,西方成了人类文明的“主宰”,西方人成了“上帝的骄子”,全球的“西化”之风从此弥漫开来。

今天人们盲目的崇洋媚洋心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是近代以来西方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远远地走在前面这样的客观现实和西方不断在意识形态上进行“西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对自己伟大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中所应有的崇高地位缺乏根本认识甚至漠视的恶果。

1986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西方对中国的债务)》,书中介绍了一百个中国发明和发现的世界第一。

作者坦普尔为什么用了“债务”这个词呢?

他在序言中坦言:

“现代社会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然而这一重要事实,不但在西方鲜为人知,就是连中国人自己也缺乏认识。

”“受用了中国的发明而不知其本源就是欠下了债务,但问题是发明创造者自己也无视自己的成就,既然没有人讨债,大家也就乐得享用了。

《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一文分析中华近代落伍时说:

当然,我们也应当好好分析中国近代为什么落伍的原因,落伍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又为什么没有赶上直至成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等等。

这还得要从当时的大环境大历史背景说起。

国际上,一是欧洲在沉寂了近千年后所爆发出的无穷能量,这股能量带着人性的野蛮与扩张,就像一条饿极了的猛兽冲出了牢笼,它虎视眈眈,用古希腊罗马精神武装头脑,以中华科技文明为先导,带着吞食全球的欲望,拉起海盗式的风帆,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掠夺与殖民:

非洲成了贩运黑人的奴隶场,广大黑人被当做牲畜般捕捉枪杀;

美洲的原有居民(中华先民的支系)印第安人被驱逐屠戮,惨绝人寰;

印度、东南亚诸国已被搜括得遍体鳞伤。

二是西欧借鉴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华“四大发明”彻底改变了西方的社会结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工业革命使欧洲向着人类近代文明的曙光迅跑,这为欧洲能最后掠击自人类文明发祥以来一直执牛耳于前的中华大国奠定了经济的军事的基础。

三是美国独立后的迅速崛起,俄罗斯由蒙古金帐汉国下的莫斯科公国成倍地扩张开来,日本因“明治维新”的成功而由被殖民到摆脱殖民迅速发展成强大的国家。

从国际背景来说,这些掠夺成性的新兴帝国的形成,加上大小老牌帝国,中华民族的厄运是在劫难逃了。

从表象上看,到17、18世纪,中国经济还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与西方的对外贸易交往中,还基本是中国产品输出占绝大部分,西方还拿不出像模像样的东西输送到中国来。

于是英国就从印度偷运来鸦片,林则徐禁烟,才导致了中英鸦片战争。

其次,由于国内的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而形成满清入主中原,这是导致中国近代最终走向落后的内质原因。

这并非说因为建立了满清国家政权就一定会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而是说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满清国家政权的建立更容易形成中国走向落后的诸多不稳定因素。

其一,正当欧洲资本主义滚滚向前之时,中国的明末农民大起义诱发了满清入关,这种农民起义与民族战争不似欧洲近代的农民起义旨在彻底摧毁旧的农奴式的封建割据和黑暗的宗教桎梏,而是推翻一个旧的封建政权后又建立一个几乎相似的封建政权,而且这个政权的建立是由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来完成,其艰巨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是显而易见的。

清军对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繁华的苏州城的毁坏性攻击就是典型一例。

其二,由于满族在各方面相对落后,入主中原后对汉文化的崇拜,势必进一步掩盖中华大国相对当时欧洲的发展有所停滞的内质,使中国进一步沉浸在“世界中央”之国的自豪之中。

其三,满清遗老是近代改革图强的绊脚石。

浸润着中华文化同样被殖民奴役着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殖民扩张之路,并最终成为侵略中华民族最为惨烈的国家之一。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最主要原因是满清政府的大部分人尤其是遗老们认为这种变革首先就是针对满清而来,则必然全力进行阻挠与破坏。

后来,又有多少中华仁人志士为国图强奋发,最后才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

毛主席总结这段历史说: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今天,中华民族已昂首迈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必将彻底洗刷近代以来因落伍惨遭蹂躏的种种耻辱,用中华民族的气魄、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华民族的精神高筑起人类文明的精神长城!

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与未来走向

“彻底驱散‘西方中心论’的历史阴霾和剔除长期以来沉积在人们心里的殖民残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审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这不仅是21世纪我国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也是我国思想界、教育界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们今天对自己伟大民族和文明的认识仍停留在‘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发明’这一基本定式上,就是这一基本认识也被强大的思想误流湮灭得无影无踪,从而形成了一个对中华文明莫大的误识:

是中华传统文明,特别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阻碍着中国近代的发展、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这里,几千年民族辉煌的历史被一百多年来的民族耻辱锈化得斑驳陆离,以至于民族的、爱国的精神长城是那样的易坍易塌,而殖民的、‘西化’的理论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走出‘西方中心论’的误区,清醒认识到在这种思想观和理论观支配下所形成的长期以来对我中华文明的藐视和轻描淡写,深刻反省我们自己对伟大文明的漫不经心或冷嘲热讽甚至是彻底的虚无。

”(引自作者《谈谈对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一文)正确认识中华文明是消除今天人类认识自己文明发展进程中诸多误解、误区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手段,从而为澄清历史事实,还原中华本来面目,清晰人类文明史,使人类遵循文明、和谐、进步的发展轨道前行。

●要彻底摒弃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在中国各个领域的特殊权,还中国公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将英语作为中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并作为高考、各类职称考试过关的必要条件,成为压在中国人头上的沉重包袱。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随之而来的盲目性在中华大地愈演愈烈。

今天的英语成为最大的教育产业,成为中国教育培养西化人才的重要软实力,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从文化上削弱中华文明文化的最大突破口。

如果英语确实是一种先进的语言,落后向先进学习,是无可厚非的。

纵使这样,国家政策也绝不能将其作为中国公民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各种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

英语以字母组合人为地表达,每有新生事物产生,它必然要造新的单词来表达,久而久之,单词越来越多,成为典型的垃圾语言。

难怪,今天的英国人连莎士比亚的原著都难读懂了。

而在中华本土,包含人类历史发展信息链的象形字一直传承下来,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我在《谈谈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一文中比较两者的优劣说:

“汉字优于字母文字的地方太多太多,如汉字充满社会性、蓄含哲理,字母文字则呆板刻意;

汉字经人类考验的历史最长,只需近6000个字左右就能表达清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创造新词以适应新的发展随意入时,词汇无穷无尽,西文则动辄须用几十万个字母组合(单字)才能表述,且创造新词生硬不易;

汉字简约,表达同样的内容,汉文简洁精短,西文繁杂冗长;

汉字结构优美大方,其书法自古至今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奇葩……之所以汉字与字母文字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汉字源于自然、源于社会,经人类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成理顺章而成,是高度科学化、逻辑化、理性化、社会化的‘活质’文字;

字母文字则因由字母符号进行‘游戏’组合而成,完全割断了文字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内在必然联系,随着文字的发展,虽然也有了字根、字首、字尾,历史上也不断通过字母的细微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字来,却永远也改变不了其毫无生机缺少理性的刻板的内在实质,是一种‘死质’文字。

这就是这两者的本质区别。

”我们如果舍弃人类历史发展而来的优秀的语言文字于不顾,转而将其他语言文字用国家政策的形式推上社会的主体地位,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中华文明文化的全民教育认识,要改写历史教科书等文明文化类书籍,尤其是中国、世界类历史教科书

日本改写他们近代以来对中华并东南亚诸多国家的侵略史,妄图向后代掩盖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台独之流在台湾实行文化上的去中国化,妄图把中华固有领土分裂出中华大家庭;

西方人写的历史,以“西方中心”论为基调,基本颠倒了人类历史的本真……今天,是中华民族站出来澄清人类基本史实、事实的时候了。

乱史就是乱国,乱中华文明史就是乱人类文明史。

要使中华民族“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