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671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C 2.B

杭州期末)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

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图1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

图2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

N,120°

E附近)地形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如图1所示,在图2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

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

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

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

D.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

4.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  )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

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

③起飞场高度适中,安全性高

④全年气候干燥,适合训练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第3题,从图示可知,甲地为平地,只能借助热气流上升,故A错误;

甲地为平地,多为耕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B错误;

乙地位于山脊处,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故C错误;

乙地为山地,白天吹山风,上升气流比夜晚强,故D正确。

第4题,滑翔运动要求大气稳定,起飞高度适中。

训练基地应该在大气稳定、高度适中的安全地区,起飞点应位于高处。

由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起飞点海拔是410m,山麓地带的海拔是50m左右,其落差大约是360m。

故C正确,A、B、D错误。

3.D 4.C

长沙一中月考)读黄河下游的花园口站和P站7-8月份的径流量和含沙量过程线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P站与花园口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站位于花园口站的上游

B.7-8月份为该地汛期,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

C.P站流量比花园口站小,是因为沿途河水下渗严重

D.P站流量和含沙量变率均比花园口站小

6.25日前后,P站含沙量比花园口站大的原因是(  )

A.P站上游泥沙沉积作用明显

B.四川盆地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C.大量泥沙从花园口站迁移过来

D.该地地势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第5题,从图示花园口站和P站流量来看,P站在图示期间流量一直小于花园口站,流量变化一致但洪峰稍微滞后,说明P站位于花园口站的下游方向,故A错误。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8月份,使河流流量增大,泥沙也随地表径流汇集进入河道,故B说法正确。

花园口站和P站位于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河水沿途因蒸发下渗损耗严重,故C说法正确。

由图示可以看出,P站流量和含沙量的变率均比花园口站小,故D说法正确。

第6题,河流泥沙来自地表径流汇集挟带和上游输送。

P站上游泥沙沉积作用明显会导致P站的泥沙来源减少,含沙量降低,A不对。

该地位于黄河下游,与四川盆地的水土流失没有关系,B不对。

对比花园口站的含沙量和流量曲线可以看出,15-20日流量大增,说明花园口站遇暴雨,泥沙随地表径流汇集进入河道,至25日含沙量和流量都迅速下降,说明洪峰挟带泥沙已经运移到下游河段。

而P站流量和含沙量曲线显示,15-20日,两者都在增大,说明泥沙随地表径流汇集进入河道,至25日,流量减少,说明暴雨已经过去,但含沙量依然增加并超过花园口站,说明来自花园口站的泥沙迁移到此地。

故C正确。

该地泥沙应该来自上游地区地表径流挟带的泥沙,而该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D不对。

5.A 6.C

武汉月考)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驱动我国乡村地区人地关系和地域功能发生巨大变化,广大乡村地域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重构历程。

下图是乡村重构的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7~9题。

7.一般而言乡村重构速度加快,乡村发展水平较高的时期是(  )

A.初始期B.发展期

C.趋稳期D.稳成期

8.下列现象有利于乡村重构的是(  )

A.农民工潮B.空心村

C.人口老龄化D.土地整治

9.位于北京市西南50km处的周口店镇黄山店村,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2016年年底随着搬迁、入住新社区,腾退的旧有街区和民宅最可能用于发展(  )

A.种植业B.采矿业

C.旅游业D.电子产业

第7题,图示内容反映的是乡村重构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曲线,曲线越陡说明发展速度越快,结合发展水平可知B正确。

初始期发展速度较快,但水平低;

趋稳期和稳成期水平高但速度慢,故A、C、D错误。

第8题,分析材料可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重构具有推动作用,因此乡村重构的内容应包括空间重构、经济重构和社会重构。

土地整治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因此土地整治有利于农村重构,故D正确。

“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

“空心村”指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因此A、B、C项不利于农村重构。

第9题,当今社会旅游方式、内容多样化,旧有街区和民宅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和生活状况,因此可能被用来发展旅游业,故C正确。

种植业需要的是耕地,而不是旧有街区和民宅;

影响采矿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资源,与旧有街区和民宅关系不大;

影响电子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交通等,与旧有街区和民宅关系不大。

故A、B、D错误。

7.B 8.D 9.C

天津月考)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是由于(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就业机会多

C.城市化水平高D.人口大量迁出

11.江苏省的地价分布(  )

A.由南向北递减

B.促进南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C.加快传统产业向南部地区转移

D.基本不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

第10题,苏州的常住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这个数字远大于苏州当地的户籍人口,体现的是社会经济因素中就业机会促进了人口迁移,B对;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和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联系有限,A和C错;

苏州人口并没有大量迁出,且在材料中无法推断出,D错。

第11题,江苏省的地价分布,大致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递减。

南部这样的地价分布,产业会考虑到地价成本等因素,再结合最优工业区位的影响下,进行一些企业的搬迁和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B对。

A选项说由南向北递减,图中北部出现了像徐州这类地价局部较高的情况,不符合这种分布规律,A错;

应该是加快传统产业向北部地区迁移,C错;

地价分布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D错。

10.B 11.B

我国某地(36.5°

N)一住户,大门朝南,欲在距大门1米的上方修一雨棚(如下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既能很好的遮雨,又能保证冬至日正午太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最合理宽度约为(  )

A.1.15米 B.1.41米C.1.73米 D.2.08米

13.按以上要求装好雨棚,全年正午太阳光照射进屋内的时间是(  )

A.近6个月 B.近8个月C.10个多月 D.12个月

第12题,该地位于36.5°

N,冬至日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90°

-(36.5°

+23.5°

)=30°

距大门1米的上方与雨棚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靠近雨棚那个角则为30°

,而可以计算出该雨棚的宽度约为cot30°

×

1≈1.73米。

故选C。

第13题,大门上方1米处有一雨棚,雨棚的宽度为1.732米,根据余弦和正弦公式,作某日正午太阳光线,使雨棚的影子正好落在门口,tan60°

=1.732。

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

时,正午太阳光线将无法射入室内,小于60°

则可以射入室内,当正午太阳高度为60°

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60°

=90°

N-X),太阳直射6.5°

N,太阳直射点从6.5°

N到23.5°

N再从23.5°

N到6.5°

N,时间大约为4个月,故太阳直射6.5°

N以南的时段(约为8个月)正午太阳光能射入室内。

故选B。

12.C 13.B

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但其设计原理都是相同的(即指针指向北极星或相反方向)。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日晷计时示意图。

完成14~15题。

14.若该日晷位于北京(40°

N),则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

A.30°

  B.40°

C.50°

  D.60°

15.若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日晷可能位于(  )

A.黑龙江省B.河北省

C.辽宁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14题,晷针指向北极星,则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40°

晷针与晷面垂直,则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90°

-40°

=50°

,据此分析选C。

第15题,根据图示中晷针影子的位置可知,图中晷针在晷面上的投影不到午时,在午巳之间,可以判断此时应为11时,若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10时,则据此计算可知,当地经度为135°

E左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结合选项,该日晷最可能位于黑龙江省,据此分析选A。

14.C 15.A

二、非选择题

16.(2019·

湘潭一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遵义市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平均海拔720米,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

“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凤冈县人民过去生活的写照。

凤冈县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以茶产业推动扶贫战略落地,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称号。

2018年9月,凤冈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

下图示意凤冈县的地理位置。

(1)指出凤冈县大力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凤冈县脱贫经验对我国山区贫困县发展经济的启示。

(3)有人建议,为了发展经济,凤冈县应大规模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

你是否同意?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1)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土壤、劳动力、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排水条件好;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呈酸性,且富含锌、硒等元素;

该地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且充足;

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

等等。

(2)凤冈县脱贫经验对我国山区贫困县发展经济的启示应结合材料来分析,由材料“凤冈县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以茶产业推动扶贫战略落地,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称号”可知,该地因地制宜利用优势地形和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茶叶);

找准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实现专业化生产;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旅游业。

(3)是否同意大规模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意的理由是该地发展茶叶种植的有利区位因素和种植茶叶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不同意的理由是种植茶叶的不利区位因素和对当地的不利影响。

(1)气候温暖湿润;

山地面积大,排水条件好;

劳动力廉价且充足;

(2)因地制宜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专业化生产;

(3)同意。

当地山地多,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大;

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减少对耕地的需求,保护环境。

或不同意。

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有限;

种植面积过大,破坏原有生态;

过度种植会降低土壤中锌、硒等元素含量;

交通不便,不利于茶叶外运;

工业基础薄弱,深加工能力不足。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拉尔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全流域面积5.48万平方千米,河流全长约1430千米。

年平均气温5.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8毫米。

降水年际变化大,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拉尔河流域的冻土退化加剧,严重影响着海拉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下面两图分别为海拉尔河流域水系分布图(甲)和1960年以来海拉尔河流域历年(每10年)月均径流量变化趋势图(乙)。

(1)描述海拉尔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2)说明1960年以来海拉尔河月均径流量变化的总体特点及主要原因。

(3)分析海拉尔河流域内冻土退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1)河流水系特征可从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分布及河网密度等角度分析,注意结合图示信息回答。

从地形分析,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流程长;

水系呈扇状,流域面积广;

支流分布不对称,南多北少;

河网呈枝状分布,河网密度大。

(2)变化特点可从图中看出。

图中变化率大于0表明径流量增加,所以12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显著增加。

小于0表明径流量减少,4-5月和9-11月两个时段径流量显著减少。

原因要分时段分析:

东北地区河流冬季补给水源为地下水,则图中12月-次年3月径流量增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增加;

而地下水的多少在冬季受地下冻土融化影响,结合材料中的气候变暖、冻土退化加剧可知,地表水的下渗量会增加,从而增加地下水量。

春秋季河流水量的多少与降水和蒸发多少有关。

4-5月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加快,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减少;

9-11月为秋季,气温下降,降水显著减少,导致径流量减少。

(3)冻土位于地下一定深度,可以起到阻隔其上下水体交换的作用。

冻土退化可使上部地下水下渗,一方面减少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使森林、草原退化;

另一方面增加下渗,使地下储水量增加和冬季对河流的补给增加;

流域内湿地、湖泊面积扩大;

(1)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流程长;

(2)总体特点:

4-5月和9-11月两个时段径流量显著减少;

12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显著增加。

主要原因:

4-5月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加快,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减少,9-11月为秋季,气温下降,降水显著减少,导致径流量减少;

12月至次年3月,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流域内冻土退化加剧,大量地表水下渗变成地下水,并补给河流,导致径流量显著增加。

(3)流域内冻土区森林和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

流域内冻土深度减小;

流域内地下储水量增大;

流域内冬季径流量增加(或冬季退水减缓);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

武安市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

下图示意武安市在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近年来,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市搬迁,试解释黄骅港成为钢铁企业搬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武安市钢铁工业的衰落对我国一些矿业型县级市产业发展的启示。

(1)20世纪80年代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煤炭资源、消费市场、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位于河北省,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从图中可以看出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

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

(2)分析钢铁企业搬迁的原因可从当地资源状况、运输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作答。

我国的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骅港位于渤海湾沿岸,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

海运成本较低,布局于黄骅港,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

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同时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

(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3)本题的答案可借鉴德国鲁尔区的解决措施。

可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工业旅游;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原有矿业企业转型升级等)、产业布局调整、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等方面分析作答。

(1)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

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

(2)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

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

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

(3)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原有矿业企业转型升级。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见下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

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从甲至乙再到丙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1)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

图乙为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或十几千米。

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

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

要结合当地的黄土土质疏松和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稀疏等进行分析。

(2)可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黄土地貌的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

耕种条件越来越差;

土壤逐渐贫瘠化;

水土流失加剧。

(3)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沟谷地貌,减少高原面上的沟谷数量和面积,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

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

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有利于农田灌溉。

但也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1)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

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

黄士粱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黄土地貌由塬、粱、峁的演变过程,导致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

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水土流失加剧,士壤逐渐贫瘠化,耕种条件越来越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