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686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

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

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

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

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

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

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

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

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这三大定律是: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

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6分)

(2)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狼外婆”佚名

十岁那年,我还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父亲是科研所的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企业的部门经理,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

可是一夜间,我从天堂跌到了地狱——父母因飞机失事双双遇难。

几天后,一个五十岁左右恶鬼般的老太太来到我家,姥姥和姥爷让我叫她“奶奶”。

看到这个老太太,我有些害怕,她简直像极了童话故事中那个狼外婆。

姥姥和姥爷把我交给她,扭头就走,根本不管我的哭喊。

她凶狠地训斥我:

“哭啥?

没骨气,他们是狼!

”她麻利地给我洗脸,又找出干净衣服帮我换上,然后做了饭菜端上来。

看我不动筷子,她恶狠狠地骂:

“不吃就饿死。

几天后,姥姥带着姨妈和舅舅,指挥搬运公司的工人对我家进行大扫荡,只留下了我的衣服。

“狼外婆”一声不吭,搂着我冷冷地站在一边。

可当姥姥凶狠地跟她要房契,舅舅和姨妈用狼一般的眼睛瞪着她时,她冲进厨房,拿着菜刀,凶悍地叫骂起来。

姥姥、姨妈和舅舅们在骂声中走了。

“狼外婆”扔下菜刀,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狼!

辗转跟着她来到农村二叔家,一个小姐姐躲在门后,仔细地打量着我。

后来我知道她是二叔的女儿,叫“丫丫”。

二叔毕恭毕敬地端来一碗凉开水,她一口气喝光,抹抹嘴,朝二叔瞪起眼睛:

“听着,这就是你亲侄女小小,她爹妈死了,咱要拉扯她,听见了吗?

“哼!

羊腿能安到狗身上?

”一个面目凶狠的年轻人小声嘟囔。

丫丫悄声告诉我,这是三叔。

我害怕地看着三叔,真担心他把我赶出去。

我来到她住的偏房。

屋子很简陋,四面墙黑黑的。

房间里只有一张破桌子和一个看不出颜色的柜子,柜子还上了锁。

我把父母和我的合影拿出来,一边擦一边掉泪。

她看到了,突然抢过去,从裤腰上解下钥匙,打开柜子,把照片扔了进去。

我恨透了她,我发誓:

长大了,一定要离开她。

我想父母,经常夜里偷着哭。

看看父母的照片成了我的奢望。

有一次,趁她换下裤子到外面做活,我从她的裤子上解下钥匙,悄悄打开柜子。

她旋风般冲进屋子,推我一掌,狠狠关上了柜子。

二叔发怒了:

“妈,小小还是个孩子,你咋就不能疼疼她?

”面对二叔的怒火,她忧伤地看着我。

周末傍晚,我回家一进门,就听到她凶狠的骂声:

“滚!

我没钱!

”三叔站在院子里,怒气冲冲:

“谁不知你把小小家的财产独吞了?

那房子就值几十万!

你还说没钱?

大哥不是你儿子,她也不是你的亲孙女,我可是你的亲儿子……”“狼外婆”站在偏房中间,手哆嗦着,想卷烟却卷不上。

看到我,她眼睛亮了一下:

“你要像你老子那样有出息!

听见没?

”高考结束,丫丫考上本省的普通大学,我考取了我家那座城市的重点大学。

二叔跑了好多家亲戚才凑齐丫丫的学费,可我的学费却没着落。

报到的日期临近了。

那天傍晚,村里停电,“狼外婆”坐在炕上抽烟,我坐在桌前,看着录取通知书,眼泪悄悄地落下。

我慢慢把录取通知书凑到蜡烛前,“狼外婆”见状光着脚疯了般猛然跳下炕,抢过录取通知书,打开柜子,把录取通知书丢到柜子里,锁上。

第二天早晨,二叔和三叔送丫丫上大学。

他们一走,“狼外婆”就掀开我的被子,语调紧张:

“小小,快起来!

快!

”我晕头转向地被她拉扯着上了汽车。

“狼外婆”带我回到了以前的家。

打开房门,我愣住了:

屋里的家具全是新的。

我不明白地看着她。

她拿出一个存折:

“你爷爷死了,留下话,让我供你爸上大学。

你爸有良心,上班后每年都给我寄钱。

我把钱都留下来。

那年你爸妈死后,我拼命留下这房子。

每年你二叔都来一趟,就是为你收房租。

她把存折交到我的手里,从包里拿出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细心地摆放到原来的位置。

“奶奶!

”我扑进她的怀里,缓缓地跪下,泪流满面……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眼中的奶奶曾是“狼外婆”,而“狼外婆”将“我”姥姥等人称为“狼”,作者运用比喻表现“狼外婆”和姥姥等人人性的泯灭。

B.“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狼外婆”却不告诉“我”可以去报到上学,而是装出没有钱的样子,这显示了她的内心矛盾。

C.“狼外婆”将“我”与父母一家三口的合影细心地摆在了原来的位置上,显示她对以前阻止“我”看此合影的行为有所悔悟。

D.作品以“我”的视角,展示“狼外婆”难以令人理解的言行,表达了“我”对“狼外婆”的惧怕、憎恨乃至最终领悟其爱的感激。

5.文中的“狼外婆”有哪些奇特的行为?

请简要概括。

6.本文由父母遇难后“狼外婆”来接“我”(1-3段)、“我”随“狼外婆”回乡下生活(4-8段)以及“我”考上大学后“狼外婆”的举动(9-15段)三部分构成,你认为哪部分更精彩?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完成7-10题。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

“自艰难以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

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

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

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

”闻者服其忠公焉。

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南阳夫人乳母之子抵禁,都虞候杖杀。

诸子泣告于王,言虞候纵横之状,王叱而遣之。

明日,对宾僚吁叹者数四。

众皆不晓,徐问之,王曰:

“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遂告以故曰:

“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

” 

7.下列对

(1)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8.

(2)文中“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是( 

)(3分)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 

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9.

(2)文中“郭汾阳在汾州”和“以令公勋德”两句中的“汾阳”“令公”都是对郭子仪的称谓。

下列对称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名 官名 B.官名 一般尊称 C.别号 官名 D.爵名 官名

10.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分)

(2)夫晋,何厌之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争席”典出《庄子·

杂篇·

寓言》:

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海鸥”典出《列子·

黄帝篇》:

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1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沁园春长沙》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

(3)悄悄是离别的笙萧,,。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_________。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

“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B. 

私人化 

修身养性

C.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D. 

1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 

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18.仿照下面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4分)

例句: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是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

19.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荀子说: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笨是①劣势,也是优势。

虽然笨,却可以用百倍的努力去弥补自身的劣势。

过程虽然辛苦,付出的汗水要比别人多,但最终还是同时到达理想的彼岸,结果不也是一样吗?

笨人的成功来之不易,对成功的意义的体会也更加深切。

愚蠢的人则自以为是,刚腹自用,往往目空一切,不接受他人的教导,久而久之,只能故步自封,②(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笨可医治,而蠢却无可救药;

笨是不通情理,蠢是蛮不讲理。

不通情理可以教化,蛮不讲理只能感化,感化不了,那就没了造化!

(1)请为①中加点的字标上正确读音(2分)劣:

(2)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上正确成语(2分)

(3)文中两个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改为

?

改为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所有的人都有记忆有的记忆甜蜜,有的苦涩;

有的让你感到幸福,有的却让你品尝痛苦然而无论怎样令你不如意的记忆,都是你美好人生的一部分应当说,正是记忆才使人成长成熟起来,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记忆,那么他也同时失去了他的生活;

同样,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也正是凭着记忆才逐步进化到今天的文明程度

请以“”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补全题目②只写记叙文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3分)A 

【分析】原文“人工智能定义为:

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即“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选项“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错,原文是“感知并执行行动”。

C“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错,不是计算机怎么样,是“通过计算机……”。

D不是计算机思维,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

2(3分)A。

B“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原文第四段“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C“总有一天会到来”错,原文第五段“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

D“在任何情况下”错,原文第六段“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3.(6分)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思考不断深入,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1)20世纪中叶:

“机器思维”,图灵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希儿勒用“中文房间”提出“智能”需意味着具有理解能力;

不同学派对“智能”的不同认识,也推动了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2)“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如何认识、应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3)“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对伦理问题的思考;

“奇点”概念的提出,对人类可能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思考;

面对可能存在的冲击,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都不断深化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

4.(3分)D(A表现的是姥姥等人人性的泯灭,并非“狼外婆”。

B“内心矛盾”错,是防止三叔捣乱而为之,显示她的机智和细心。

C“有所悔悟”错,以前是阻止“我”悲伤,现在“我”已经成长起来,使“我”不忘父母。

5.(6分)

(1)“我”的姥姥等人凶狠地要房契时,“狼外婆”凶悍地拿起菜刀叫骂着将他们吓跑。

(2)她两次将父母和“我”的合影抢过去并锁进柜子。

(3)她暗中为“我”布置好父母留下的房屋并将多年积攒的钱交给“我”。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7分)观点一:

第一部分最精彩。

面对“我”姥姥家的人来洗劫财物,“狼外婆”一声不吭;

但被逼要房契时,却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形象地展现了她的忍忍和凶悍。

“狼外婆”麻利地伺候“我”,对“我”的训斥和谩骂,以及护卫似地搂着“我”,点明她爱的奇特方式。

艺术表现上,运用对比和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刻画“狼外婆”的形象。

观点二:

第二部分最精彩。

狼外婆”家长般的命令性的语言,即“咱要拉扯她”,显示她在家中的绝对威严和对“我”的爱心。

“狼外婆”以闪电似的动作先后两次将照片锁在柜子里,这两个重复出现的细节表现她独特的爱的方式,深化主题。

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生动刻画“狼外婆”的形象。

观点三:

第三部分最精彩。

显现三叔的刁蛮、贪婪,与下文中“狼外婆”避开他送“我”上大学的情节一脉相承。

“狼外婆”从火中抢过录取通知书,以及为“我”提前布置好住房等描述,揭示她对“我”的关爱,深化主题。

艺术表现上,运用照应,悬念、比喻手法及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观点明确,给2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5分。

7.(3分)B

8.(3分)D(叹诸子不懂事,不奖赏严肃执法的都虞候,而怜惜母亲乳母之子,是循私的表现)

9.(3分)D(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爵名。

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令公是官名)

【译文】汾阳王郭子仪在汾州(唐代州名,辖境在今山西省中部),曾经向皇帝上表弹劾一个州县官,可是皇帝的批复迟迟未能下达。

判官(郭子仪的下属)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世称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求处分一个小吏却受到阻挠,这说明宰相太不知体统了(因处分官吏要经过宰相)。

汾阳王听到这事后,对手下官吏们说: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朝廷对地方上的军事长军持姑息态度,他们有所求,没有得不到的。

因此地方上的军事长官骄横不法,使朝廷存在疑虑,所以才导致‘求无不得’的局面。

现在子仪弹劾一个属官,皇帝迟迟不批下来,不过是我的请求不合皇帝的意思。

皇帝对我亲信恩重,不把我看成是一般的武臣,诸位可以祝贺我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佩服郭子仪办事能出以公心并忠于朝廷。

郭子仪在河中(河中,唐代方镇名,今山西的南部),禁止军中无故跑马,违犯者处死。

郭子仪的夫人的乳母之子,触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