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693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科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将实心铁球放入水中后,铁球一定下沉。

3、木块只能浮在水面上,永远都不可能沉入水底。

4、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可以通过改变物体自身的轻重、大小或借助其他物体等方法来实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

通过改变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等方法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______。

2、将一块体积为5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它排开的水量是________;

将一块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泡沫塑料放入水中,有五分之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此泡沫排开的水量为_________。

3、潜艇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巨大的_______。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______,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____。

二、判断题

1、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体积实现自由沉浮的。

2、不同形状的物体,无法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

3、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不同形状的物体其沉浮情况总是相同的。

4、将两个不同形状的木块分别压入水中,排开的水量相同,则可推断这两个不同形状的木块的体积相同。

三、问答题

1、为什么潜艇能够在水里自由沉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一艘小船

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一艘能够浮在水面山的小船的以及都______排开量。

(填“大于”“小于”)

3、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小船,在重量一定的情况下,船的体积______,载的重量越大;

船的体积______,载的重量越小。

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小船,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船自身的重量越大,载重量_____;

船自身的重量越小,载重量_______。

1、小制作的小船重量为80克,体积为120立方厘米,这艘小船最多还能装在()物品。

A、20克B、30克C、40克D、50克

2、某人制作的小船体积是100立方厘米,把它放入水中排开的水量为80立方厘米,在小船上放一个10克的物体,其沉浮情况是()

A、下沉B、上浮

3、小军制作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向小船上加砝码,当砝码的质量为20克时,小船刚好没入水中,则小船的载重情况是找()

A、小于20克B、等于20克C、大于20克、

5、浮力

1、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或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_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物体的体积越_____,排开的水量就越____,受到的浮力越_____;

体积越_____,排开的水量越_____,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

2、所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_______,当物体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______它受到的重力,取方向_____。

3、将一艘自重1.5牛顿的小船放进水里,它受到的浮力是___牛顿。

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___来测量浮力的大小。

4、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____等于它受到的___,且方向____。

1、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一定受到水向下的浮力。

2、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其自身重力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一块处于漂浮状态的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通过自身的重力大小来确定。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无论是浮在水面的物体还是晨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______。

当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时就______,当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到的重力时就______。

2、从井里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这是由于水桶在水里会受到水对水桶的____。

3、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____。

1、将一块铁放入水中,铁块沉到水底,下列说确的是()

A、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铁球自身的重力。

B、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铁球自身的重力

C、铁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铁球自身的重力

2、小石子在空气中用弹簧秤测得的示数为10牛,将小石子全部没入水中且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秤的示数为7牛,则小石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A、10牛B、7牛C、3牛

1、沉入水底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

2、沉入水底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3、没入水中的物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直至露出水面一部分。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物体的沉浮还和物体所放入的_____有关,如马铃薯在_____中下沉,在____中上浮。

2、人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不会下沉,是因为死海海水的_______高。

3、改变物体的______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4、铜砝码可以漂浮在______上,软木塞能漂浮在____上。

1、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A、不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自身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

3、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A、自身重量B、体积C、颜色

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

1、冷水变成热水后,体积和重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有可能上浮。

3、在海上航行的大轮船进入长江时,船身会上浮一些。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___,比同体积的盐水____,因此它在清水中______,在盐水中_____。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________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则_______,比同体积的液体轻则_______。

2、将木块放入盐水和清水中,木块都处于漂浮状态,则木块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

3、一个物体漂浮在烧杯里的水面上,向烧杯中不断的加入盐,则物体会__________。

有一个沉入烧杯水底的实心铁球,向烧杯中不断地加入食盐,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铁球所受到的浮力会________。

4、在清水中漂浮的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会______。

只有盐水到达一定的浓度时,才能使马铃薯__________。

1、把马铃薯放到盐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

2、我们能在四海中看书看报,是由于死海是一个咸水湖。

3、铜砝码可以漂浮在水银上。

4、软木塞能漂浮在油面上。

5、马铃薯能漂浮在油面上。

二、问答题

1、当轮船由河流驶入大海后,吃水线会上移。

反之,当轮船由大海驶入河流后,吃水线会下移。

请简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1、热起来了

1、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巨大的热量,____、____等能给我们提供热量。

2、热实际上是一种____。

生活中所用到的各种各样的能量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_____。

3、我们冬天穿羽绒服能感到暖和,是因为羽绒服具有良好的_____。

1、将温度计用衣服包起来,10分钟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情况是()

A、上升B、下降C、不变

2、将热水用被子盖上,它冷却的速度会()

A、加快B、减慢C、不变

3、用衣服将一杯冷水包起来,10分钟后冷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A、下降B、不变C、上升

4、下列物体中,不能产生热量的是()

A、毛衣B、火炉C、太阳

1、暖水瓶能产生热,这样才能使水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温度。

2、因暖水瓶具有保温作用,所以里面的热水在较长时间不会冷却。

3、刚从身上脱下来的衣服温度较高,是因为身体上的热传给了衣服。

四、问答题

1、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

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

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衣服只是具有的保温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

2、给冷水加热

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2、将热水袋装入一个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

将冷水装入一个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其沉浮情况是____。

这说明__比___轻,___比___重,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3、热水袋上浮而冷水袋下沉,在这个过程中水的_____不变,__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水的体积变化是由水的温度变化决定的。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____不变,____增大,所以会上浮。

4、热水的重量比冷水的____。

1、人体对不同冷热的物体的感觉和反应是相同的。

2、冷水在热水中下沉,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3、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慢,在冷水中扩散快。

4、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冷水的体积比热水的大。

5、将一瓶热水用毛巾包起来,它温度下降的速度会变慢。

6、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重量越来越小,体积越来越大。

7、将装有热水的试管放进装有冷水的烧杯中,试管和烧杯里的水温都会下降。

3、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____。

因为液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受热时体积膨胀,因此啤酒、酱油等液体都不会装满,就是为了防止体积膨胀后将瓶子胀破。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__,受冷以后体积会变__。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1、冷水加热后体积增加,重量()

A、增加B、不变C、减少

2、50毫升热水冷却后,体积()

A、大于50毫升B、小于50毫升C、等于50毫升

3、将盛满水并用气球皮密封起来的试管加热后,发现气球皮向外凸起,这说明()

A、水的体积增大了B、水的质量增大了

C、水的体积减小了D、水的质量减小了

4、测定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时,下列装置效果最好的是()

A、烧杯B、试管C、烧瓶D、水槽

1、植物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了,所以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热缩冷胀。

3、将50毫升清水和50毫升酱油混合起来加热后,体积会大于100毫升。

4、空气的热胀冷缩

1、空气也具有______的性质。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____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组成的,它们总是在不停地_____。

当物体温度上升后,微粒的运动速度会_____;

当物体温度下降后,微粒的运动速度会_____。

热胀现象与物体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3、水是____形态,空气是____形态,虽然它们的形态不同,但都具有_______的性质。

1、下列这些现象不能说明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是()

A、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又恢复了原样。

B、夏天充气过量的轮胎在照射下爆破了。

C、将气球慢慢吹大

D、热气球能升空

2、常温下,在试管口绑上一个小气球,将该装置放入70℃的热水中,气球的变化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

1、气体和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二氧化碳气体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气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温度升高时,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大。

5、金属热胀冷缩吗

1、大多数金属都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两种金属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___和___。

2、夏天架电线要松一些,冬天要架得紧一些,因为电线中的金属具有_____的性质。

3、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______。

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4、____、____、____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1、一条夏天长30米的铜线,冬天的长度是()

A、大于30米B、等于30米C、小于30米

2、将一个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锑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推测其体积为()

A、大于10立方厘米B、小于10立方厘米

C、大等10立方厘米D、等于12立方厘米

3、将一根10厘米的铜丝放入冰柜中一个小时,取出后再测量,则其长度()

A、大于10厘米B、小于10厘米C、等于10厘米

1、所有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不同的物质其热胀冷缩的程度都是相同的。

3、因为钢铁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4、空气和水受热后要膨胀,木头受热后不会膨胀。

5、乒乓球凹进去,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6、空气的热胀冷缩的程度要比铁小。

7、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而固体不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8、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发生了变化,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9、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铜球不具备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气体、固体和液体都会热胀冷缩。

11、自行车的把套放到热水里烫一下,就会更容易套上去,是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2、乒乓球瘪了放入热水中烫,一会儿又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的外皮受热。

13、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再受冷体积就不会缩小了。

6、热是怎样传递的

1、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______。

除了这种传递方式之外,热的传递方式还有_____和_____。

2、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热就会从温度____的物体传递到温度___的物体,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在室,暖气片周围的空气被加热而____,冷空气___又被加热,冷热空气不断相对____就会时整个屋子温暖起来,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___。

4、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____。

5、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____;

不容易大热的物体叫做热的___。

二选择题

1、加热铜丝的一端一段时间,推测出现的结果()

A、铜丝变长,另一端温度升高

B、铜丝变短,另一端温度不变

C、铜丝长度不变,另一端温度升高

D、铜丝变长,另一端温度降低

2、金属的下列用途中,利用了金属热传递的()

A、用铁制成铁锅B、用铜做成电缆C、用钢铁制成铁轨

D、用铁合金制成铁钉

3、将木质小勺、不锈钢小勺、塑料小勺同时放在一个盛有热水的容器中,10分钟后,用手摸三个小勺,感觉最热的是()

A、将木质小勺B、塑料小勺C、不锈钢小勺

三判断题

1、金属铝的传热能力比塑料强。

2、当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就不能进行热传递。

3、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7、传热比赛

1、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的性能方面不同。

容易传热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大部分金属为热的良导体,如铁、铝、铜等;

不容易传热的物体,称为热的_____,大部分非金属为热的不良导体,如木材、塑料。

2、金属属于热的_____,因此金属的传热速度很快;

木材和塑料属于热的_____,因此它们的传热速度很慢。

3、热能自发地从温度____的物体向温度___的物体进行传递。

1、在金属汤勺、竹筷、铁丝、铜线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A、金属汤勺B、竹筷C、铁丝D、铜线

2、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性最高的是()

A、铝B、铁C、铜

1、物体导热的能力都是一样的。

2、热可以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3、金属容易传热,水和空气不容易传热。

4、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5、我们在选择锅的时候,最好选择“把手”用钢做的。

6、物体的导热性与物体的材料和形状有关。

7、热传递只能在固体中进行,在气体和液体中不能进行。

8、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如果不存在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四、归类(将序号填写在下面)

1、木筷2、玻璃3、木勺4、铁锅5、铜片6、橡胶7、铝勺8、塑料片

容易导电的:

不容易导电的:

五、连线题

烧开水热辐射

烤火热传导

用热水袋取暖热对流

8、制作一个保温杯

1、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也___。

2、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___性能,___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多,散热也___。

3、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____实现的。

1、同样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的塑料杯、铁杯、瓷杯倒入同样温度的热水,几分钟后()的水最凉。

A、塑料杯B、铁杯C、瓷杯子

2、下列材料中不易散热的是()

A、铝B、铁C、棉布

3、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热传递

A、加快B、减慢

4、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的()热传递

5、物体的温度越高散发出的热辐射()

A、越少B、越多

6、当一个物体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后,它的温度会()

A、降低B、升高C、保持不变

7、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有()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

1、刚倒入热水的金属杯很烫,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2、如果将冰棍放入一个泡沫箱子中,箱子外面用棉被包裹,冰棍的融化速度将变慢。

3、冬天向玻璃杯中倒入热水时,玻璃杯容易炸裂,这是因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

1、时间在流逝

1、时间总是在不停地流逝,通过手表或钟表,我们可以准确地计量时间。

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_____,秒针转动了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_______。

2、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是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____或____,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3、我们常用的时间计量单位有____、____、____。

一天有___个小时,1小时有___分钟,一分钟有___秒。

1、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大约会是10分钟,约合()

A、600秒B、400秒C、360秒D、100秒

2、在同一天的上午,小明看了两次电子表,显示时刻分别是9:

25和10:

25,则这两次的时间差是()

A、1小时B、1分钟C、1秒钟D、40分钟

3、钟表的时针转一圈是()

A、10个小时B、10分钟C、12个小时D、12秒

1、钟表上的各指针中,时针转最慢。

2、除夕之夜,在夜里的一点钟敲响新年的钟声。

3、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时间的估算是不准确的。

4、晴朗的白天,利用太阳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时间。

2、太阳钟

1、世界上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是___、___和___,其原理是通过太阳的投影和方位计时,一般太阳钟也称为___。

此外,古人还常用光影来计时。

2、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____。

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的__小时。

当太阳升起时,___就开始了;

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就进入___了。

3、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____和___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4、___是我国古代人们根据太的影子来计时的仪器。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

A、从西到东B、从北到南C、从北到西D、从东到西

2、早上,旗杆的高度()它影子的长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

3、冬天,在我国的任一地方,太阳静止物体的影子的移动过程是()

A、西-北-东B、西-南-东C、东-北-西D、东-南-西

4、在我国晴朗的白天,影子最短的时刻是()

A、8:

00B、10:

00C、12:

00D、16:

00

5、物体、太阳和影子的位置关系是()

A、物体在太阳和影子之间B、太阳在物体和影子之间

C、影子在太阳和物体之间

1、古代没有钟表,人们就没有办法计时了。

2、“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是说时间很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