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102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备战2020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命题方向点播: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套考试试卷。

其命题不仅包含我们教材上学过的钠、铝、镁、铁,还会考察我们教材没有讲过的如:

锰、铬、钛、锌等过度元素。

金属的考试题型通常会结合:

元素周期律、无极推断、工艺流程、电化学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一起考,通常在考试中占18分-22分,可见其复习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点回顾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

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

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易导电、导热、延展性

(1)、熔点规律

Ød区金属单质大都熔点较高,尤其IVB—VIIB(除Mn外)是高熔点金属,熔点最高的是W(钨)。

ØIIB和S区、P区金属单质为低熔点金属,最高熔点是汞(-38.842℃),Cs(28.40℃),Ga(29.78℃)

(2)、强度规律

d区金属单质大都硬度较大,尤其VIB,其两侧硬度趋于减弱,铬是硬度最大的。

(3)、熔点、硬度变化规律的解释――与金属键强弱有关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Ø金属原子半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作用增强,金属键增强。

Ø参加成键价电子越多,金属键越强。

(4)、导电性及解释

金属都能导电,是电的良导体,处于p区对角线附近的金属,如锗,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半导体

规律:

1)导电性最佳的金属为:

Ag,最常用的导电金属为:

Cu,Al

2)杂质增加,温度升高,金属导电率减小。

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运动。

3、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O2、S、Cl)

、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室温空气:

4Na+O2=2Na2O(白色);加热:

2Na+O2

Na2O2(淡黄色)

、为什么熔化的铝并不滴落,而被一层无光泽的物质(氧化铝)包围着:

Al+O2

Al2O3(熔点2050℃,而Al的熔点为660℃)

(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许多金属与水(或热水)不反应,如铁、铜、铝制水壶。

但并不是所有金属都不与水反应。

如,Na等。

Na的特性:

密度比水小;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生成氢气。

2Na+2H2O=2NaOH+H2↑

铁与水蒸汽也发生反应:

3Fe(铁粉)+4H2O(g)

Fe3O4+4H2↑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但是有些金属还具有特殊的性质:

与酸和碱都能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酸、碱、盐等都可以直接侵蚀到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够与酸、碱反应)和铝本身。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计量数之比规则: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

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就是这些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也就是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例如:

H2+Cl2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1∶1∶2

物质微粒数之比1∶1∶2

扩大NA∽6.02×1023倍NA∶NA∶2NA

物质的量之比1mol∶1mol∶2mol

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22.4L∶22.4L∶44.8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1∶1∶2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体积之比。

因此,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对于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会更加方便。

2、应用:

⑴根据计量数之比规则,由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求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再把物质的量转化为其它物理量(如质量、体积等)。

⑵如果确知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就可以知道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确定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三、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电子式

化学键

只有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摩尔质量

61.979g/mol

77.96g/mol

相对密度

2.27

2.8

熔点

1132℃

460℃

色态

白色固体,无定形或粉末

纯品为白色,燃烧法制作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常含有10%的超氧化钠NaO2)

生成条件

常温。

金属钠在一个含氧量低于空气的环境下形成Na2O

加热。

含氧量高于空气的环境下,加热200~350℃Na2O进一步氧化为Na2O2

制备

在熔融状态的钠与硝酸钠反应,制取Na2O

10Na+2NaNO3=6Na2O+N2↑

钠直接燃烧会有20%的过氧化钠产生

●过氧化钠主要靠钠的燃烧来制取,工业上将钠装入铝盘,通入干燥且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先保持180~200摄氏度,使钠氧化成氧化钠(Na2O),再增加通入气体量,同时升温至300~400摄氏度,即可得到纯净的过氧化钠。

●也可以通过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取:

●在空气或氧气中对氧化钠(Na2O)进行加热也可以制取过氧化钠:

热稳定性

不稳定,受热生成过氧化钠

稳定,可加热到熔融状态而不分解。

氧元素的化合价

-2

-1;作为氧化剂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2;作为还原剂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升为0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Na2O+H2O=2NaOH

不溶于其他溶剂

空气中吸收水分。

2Na2O2+2H2O=4NaOH+O2↑

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放出大量热量,在钠离子作为催化剂下,过氧化氢很快分解成水和氧气。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2Na2O2+2CO2=2Na2CO3+O2↑

与酸反应

典型的碱性氧化物,具有其通性

Na2O+2HCl=2NaCl+H2O

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Na2O2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可与多种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氧化性

Na2O2+SO2=2Na2SO4;Na2O2+MnO2=Na2MnO4

-1+4+6-2-1+4+6-2

还原性

遇到强氧化剂时,被氧化:

5Na2O2+2KMnO4+8H2SO4=5Na2SO4+K2SO4+2MnSO4+5O2↑+8H2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是强氧化剂

转化关系

2Na2O+O2→Na2O2(加热);2Na2O2→2Na2O+O2(无二氧化碳和水,低温,缓慢反应);

歧化反应

主要表现在与水、酸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中

2Na2O2+4H2O=2H2O+O2↑+4NaOH

NaOH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2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主要用途

脱氢剂,化学反应的聚合或缩合剂。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过氧化钠可用来除去O2中的H2O和CO2杂质

●过氧化钠还可以用于消毒、杀菌和漂白等,在工业上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

鉴别

加酸无气体生成

加酸产生O2

2、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CO2↑+H2O

CO32—+H+=HCO3—,HCO3—+H+=CO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CO2↑+H2O

相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比Na2CO3快

鉴别

加酸产生CO2;加热难分解

加酸产生CO2较Na2CO3快;加热分解出CO2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Na(OH)2=不反应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

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反应实质:

HCO3—+OH-=H2O+CO32—

与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Ca2++CO32—=CaCO3↓(白色沉淀)

不反应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中析出白色固体,因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泡沫灭火

转化关系

Na2CO3NaHCO3

3、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称之为焰色反应。

化学上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化合物的方法。

因为每种元素都有其个别的光谱

(2)金属的焰色反应:

碱金属及其离子均有焰色反应,Na+火焰呈黄色,K+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

无焰色金属:

Mg、Al、Fe、铂、镍等,都无焰色。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很活泼,单质铝提炼较难。

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

1、氧化铝A12O3

Ø难溶于水,熔点高,坚固,铝单质多有氧化铝保护膜。

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Ø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为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6HCl=2AlCl3+3H2O

2、氢氧化铝Al(OH)3

Ø为白色胶状,几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能吸附色素。

Ø在实验室,常用铝盐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Ø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既可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Cl=AlCl3+3H2O

ØAl(OH)3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铝和水:

2Al(OH)3

Al2O3+3H2O

Ø用于胃酸中和剂,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烈刺激或腐蚀作用。

Ø为什么常用氨水和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

3、硫酸铝钾KAl(SO4)2

Ø是由两种不同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Ø在水中能电离产生两种金属阳离子和硫酸根阴离子:

KAl(SO4)2=K++Al3++2SO42-

Ø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胶体)

ØAl(OH)3(胶体)可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因此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FeO

Fe2O3

Fe3O4

名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铁红)

四氧化三铁(磁性氧化物,磁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磁性黑色晶体

铁离子的价位

+2价

+3价

Fe3O4里铁显两种价态,一个亚铁离子显+2价,两个铁离子显+3价,所以说Fe3O4可看成是由FeO与Fe2O3组成的化合物:

FeO·Fe2O3,但不能说是FeO与Fe2O3的混合物,它属于纯净物。

稳定性

不稳定,空气中受热迅速氧化成Fe3O4

潮湿状态下空气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铁

水溶性

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与酸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FeO+2H+=Fe2++H2O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铁盐

Fe2O3+2H+=Fe3++3H2O

天然的不溶于酸。

用途

可被用作色素,在化妆品和刺青墨水中都有应用;也应用于瓷器

制作中使釉呈绿色。

催化剂等

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是炼铁原料

通常用作颜料和抛光剂,也可用于制造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

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

✧Fe(OH)3、Fe(OH)2可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起反应来制取

ØFeCl3+3NaOH=Fe(OH)3↓(红褐色)+3NaCl

ØFeSO4+2NaOH=Fe(OH)2↓(白色絮状沉淀)+2H2O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

ØNaOH+FeCl3=Fe(OH)3↓+NaCl

氢氧化铁的不稳定性2Fe(OH)3Fe2O3+3H2O

✧碱性Fe(OH)3或酸性H3FeO3

✧Fe(OH)3、Fe(OH)2都是不溶性碱,与酸的反应为:

Ø氢氧化铁(Fe(OH)3)不溶于水,但也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Fe(OH)3+3HCl==FeCl3+3H2O

Ø氢氧化亚铁(Fe(OH)2)不溶于水,不溶于碱。

但是也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和水。

Fe(OH)2+2H+=Fe2++2H2O

Ø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

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氢氧化亚铁中的铁为+2价,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为+3价。

而稀硝酸为强氧化剂:

Ø化学方程式:

3Fe(OH)2+10HNO3(稀)=3Fe(NO3)3+NO(气体)+5H+(氢离子)

Ø2Fe(OH)3=(加热)Fe2O3(红棕色粉末)+3H2O

3、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

可溶性硫氰化物(如KSCN、NaSCN、NH4SCN)法:

三价铁遇硫氰化钾:

Fe3++3SCN-=Fe(SCN)3(红色)Fe2++2SCN-=Fe(SCN)2(无色络合物)

(2)Fe3+和Fe2+的转化

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

2FeCl3+Fe=3FeCl22Fe3++Fe=3Fe2+(Fe3+被还原)

FeCl2加入几滴氯水:

2FeCl2+Cl2=2FeCl3,2Fe2++Cl2=2Cl-+2Fe3+(Fe2+被氧化)

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

4、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

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

 

备战2020高考化学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

专题五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1钠及其化合物

1.(2019天津理综,3,6分)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2.(2019江苏,6,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考点2镁、铝及其化合物

1.(2019全国Ι理综,26,14分)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95℃“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

H3BO3+H2O

H++B(OH)−4,K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

考点3铁、铜及其化合物

1.(2019江苏,18,12分)(12分)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

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的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

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

用5.000×10−2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

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mL。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4其他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

2.(2019全国Ⅲ理综,26,14分)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Mn2+

Fe2+

Fe3+

Al3+

Mg2+

Zn2+

Ni2+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到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

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

当x=y=

时,z=。

 

参考答案

考点1

1、C本题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发生反应2FeCl2+Cl2

2FeCl3、2FeCl3+Fe

3FeCl2,A项正确;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的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于航空工业,B项正确;盐碱地中施加熟石灰,发生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生成的NaOH为强碱,不利于作物生长,C项错误;无水CoCl2吸水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可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D项正确。

2、C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反应。

A项,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错误;B项,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l2,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C项,氨水过量,SO2与NH3·H2O发生反应生成(NH4)2SO3,正确;D项,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a2O,错误。

3、D本题A、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钠是盐,因此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应很快同志,看不到红棕色NO2气体,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滴入氯化铝生成偏铝酸钠,当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后,再滴入氯化铝,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错误;D、草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被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