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49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学年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Word格式.docx

5.“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6.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A.南京B.北京C.武汉D.成都

【答案】5.D6.B

5.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楼房的影长最大;

我国日照时间最短的时节是冬至日,所以“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应是冬至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楼房间距取决于太阳高度的大小。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楼房影子短,楼间距短;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长,楼间距宽。

四地中北京纬度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最小,楼间距最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7.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答案】C

【解析】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生物圈占有岩石圈的上部,两者关系密切,C正确。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9.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10.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找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答案】8.B9.D10.D

8.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太阳周年运动,实际上就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太阳直射点运动,B正确,ACD项错误。

9.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两节气日期一般相差半年,故A项错误;

相对的节气日期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不同,B错误;

昼夜长短不同,太阳视运动出没方位不同,C错误;

相对的两个节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距赤道纬度差相等,但在不同的半球,所以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正确。

故选D。

10.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全年共25个节气,每个节气约跨15天;

11月30日申遗成功之日,距冬至日(12月22日)相差22天,即该日应最近冬至日前第二个节气,即小雪。

选C。

1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小满至芒种期间,基础与春分到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

此时段地球正向远日点(7月初)移动,公转速度变慢,B项错误;

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的纬度约在15°

N-19°

N,我国最南端的纬度为4°

N,我国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太阳正午时应位于其北方,该地区的正午日影朝南,C项错误;

合肥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选D。

1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解析】图A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高,应是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应是下沉气流,A错。

图B受热处气温高,应是气流上升,B错。

图C是白天,陆地升温快,应是上升气流,C错。

图D是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是下沉气流。

山谷中空气降温慢,是上升气流,D对。

点睛:

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受热处,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

遇冷处,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陆地白天气温高于海洋,夜晚气温低于海洋。

被称为“特硬豆”的优质咖啡豆树种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坡,并且海拔越高,咖啡豆质

量越好。

下图所示区域盛产优质咖啡,圣何塞常年气候宜人,温暖如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圣何塞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B.东西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纬度低,海拔高D.重视环境保护,植被茂密

13.在国际市场上,图示区域优质咖啡的主要竞争地区可能是()

A.新加坡B.美国本土C.肯尼亚D.澳大利亚

【答案】12.C13.C

12.据图可知,圣何塞纬度较低,且海拔较高,因此常年气候宜人,温暖如春。

故选C。

13.据材料可知,优质咖啡豆树种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坡,并且海拔越高,咖啡豆质量越好,BD排除;

新加坡虽然纬度较低,但海拔不够,A错误;

肯尼亚地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且地处东非高原,海拔较高,肯尼亚的咖啡种植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故选C。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地,水热条件最为优越B.乙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

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D.丁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15.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

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

D.丁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

~40。

16.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是(

A.甲、乙地B.乙、丙地C.丙、丁地D.甲、丁地

【答案】14.C15.A16.D

14.读图可知,甲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选项A错误.乙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选项B错误;

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冬冷夏热,温差大,选项C正确;

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错误。

15.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知出现在亚洲,A正确;

乙为地中海气候,亚洲不存在,B错误;

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C错误;

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D错误。

故选A。

16.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甲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

丙地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丁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中气候类型中,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

17.大诗人杜甫在《对雪》-诗中曾写道:

“北雪犯长沙,胡云冻万家。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受冰雪灾害。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形成这次冰雪灾害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C.

【答案】A

【解析】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区遭受冰雪灾害。

是因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降水天气。

形成这次冰雪灾害的天气系统是冷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推动暖气团移动,图A符合,A对。

图B是对流雨,B错。

图C是暖气团主动前进,是暖锋,C错。

图D是地形雨,D错。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附近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时刻()

A.奥尔巴尼气压值可能大于戈夫气压值5百帕B.英厄姆吹偏南风

C.伍德罗夫山山麓气压值大致在1028~1032百帕D.霍舍姆盛行上升气流

19.可能即将经历降温、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A.塔斯马尼亚岛、塔斯曼海B.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

C.墨累一达令盆地、大白流盆地D.奥尔巴尼、南岛东北部

【答案】18.B19.D

19.根据图示冷锋的位置,移动方向,可能即将经历降温、阴雨天气的地点是澳大利亚的奥尔巴尼,新西兰的南岛东北部,D对。

塔斯马尼亚岛、塔斯曼海受高压中心控制,晴朗,A错。

帝汶海、卡奔塔利亚湾受离岸风影响,晴朗,B错。

墨累一达令盆地、大自流盆地受高压中心控制,晴朗,C错。

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形态,判断各地的气压值范围。

图中等差是4百帕。

高压中心控制,气流逆时针辐散。

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冷锋过境地区,将经历降温、阴雨天气。

《战狼2》中我国海军进行的救援行动是以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行动为原型。

为保护我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派遣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成功将来自10个国家的公民从也门的亚丁港转移至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执行任务的临沂舰也被比作是“诺亚方舟”。

下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示意图。

20.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夏季顺风顺水B.冬季顺风顺水C.夏季逆风逆水D.冬季逆风逆水

21.红海()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

B.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仅与该区域气候干旱有关

C.是中东石油出口到欧美的运距最短、运量最大的通道

D.与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共同作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2.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秘鲁渔场B.北海道渔场C.舟山渔场D.纽芬兰渔场

【答案】20.B21.D22.A

20.据图可知,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需经过北印度洋,而北印度洋海水为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因此应在冬季出发,顺东北季风和顺洋流。

故选B。

21.据红海的位置可知,其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边界,面积在不断扩大,A错误;

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该区域气候干旱和少径流注入有关,B错误;

是中东石油出口到欧美的运距最短但不是运量最大的通道,C错误;

与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共同作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正确。

22.索马里海域夏季受索马里寒流上升补偿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与秘鲁渔场成因相似。

23.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洋流②性质为寒流

C.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洋流④受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

【答案】B

【解析】读图,图示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洋流③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

洋流②性质为寒流,B对。

洋流①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错。

洋流④受东南信风的吹拂形成,D错。

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桑,经济十分发达。

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燃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25.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

A.面积小,储水条件差B.地势低平,径流数少

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26.苏门答腊岛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大力推进乳畜业发展B.大力改进河网交通建设

C.提升种植园农产品品质D.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答案】24.C25.A26.C

【解析】试题分析:

24.图示烟雾向东北方向延伸了,可判断吹西南风。

选C正确。

25.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但是岛国,面积狭小,地表水不易存留;

岛内淡水资源不足。

选A正确。

26.印尼的人口主要集中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不利于发展乳畜业;

岛内山多,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不利于扩大耕地面积;

苏门答腊岛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以山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园农业,提升种植园农产品品质是适合的发展方向。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特征。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

C.水污染严重D.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28.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D.工业用水量大

【答案】27.B28.C

27.根据材料,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图中开发利用率是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数值越大说明浪费越严重。

根据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比率数值判断,共同问题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B对。

不能表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水污染严重、缺水严重,A、C、D错。

28.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灌溉用水量大,D对。

河流径流量较小是自然原因,A错。

该地人口密度小,城市密度小,B错。

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可能浪费严重,不是缺乏的主要原因,D错。

考点:

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29.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地表径流D.水汽输送

30.该类房屋的丽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减缓地表沉降B.缓解城市缺水C.减轻城市内涝D.提升居住环境

【答案】29.C30.B

29.根据材料,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目的是收集起来,用于洗车、冲厕等。

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A对。

对下渗、蒸发、水汽输送不是直接影响,B、C、D错。

30.结合前面分析,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功能是缓解城市缺水,B对。

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洗车、冲厕等,不是补充城市地下水,A错。

减缓城市内涝、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不是主要功能,C、D错。

城市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作用。

【名师点睛】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示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是地表径流,这种处理方式,对北方地区,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要注意材料中收集雨水的作用,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所以判断正误要结合材料分析。

二、综合题。

(共40分)

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晨线是_____,昏线是_____。

ABC弧的太阳高度为_____。

(2)图中为_____(节气),这一天大致是_____月_____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A、D、E三点的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填“东”或“西”)侧。

(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

(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1/2

【答案】

(1)

0

(2)冬至12月22(23°

26′S,90°

W)

(3)A>

D>

E A=D=E东(4)12 1824(5)D

【解析】整体分析:

东经度数顺时针增大,是南极。

南极圈有极昼现象,是冬至日,是12月22日。

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直射经线,是正午12点。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0点的经线,是一条日期分界线。

(1)根据图中经度,东经度数顺时针增大,是南极。

图中晨线是AB,昏线是BC。

ABC弧的太阳高度为0。

(2)图中南极圈有极昼现象,是冬至日,这一天大致是12月22日。

结合图示经度,可以判断位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直射经线,经度是90°

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

W)。

(3)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

E。

A、D、E三点的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D=E。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南半球向左偏,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12时,C点的地方时为18时,B点的地方时为0时。

(5)此时B点时刻是0时,B点的经度是90°

E,是一条日期分界线,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大于1/2,D对。

A、B、C错。

32.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_____(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此时,B处盛行__________季风(风向),其性质为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其形成与右图中的__________有关(填E、F、G序号);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_____时针方向流动。

(1)夏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西南温暖湿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E顺

(1)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此时,B处盛行西南季风,其性质为温暖湿润,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其形成与右图中的E有关,气压带、风带北移。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33.下图为“东南亚大洋洲2013年5月8日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地的风向为_______,A地与B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

(2)C地未来几天天气情况是__________(降水状况)、气温下降、气压__________。

(3)洋流D的性质是_____,对C地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

(4)海峡E是世界重要的交通咽喉,但海轮经过海峡时都会感觉到风浪很小,其原因是终年受_______________控制,气流以上升为主。

周围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5)B岛位于__________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

(1)东南风A

(2)先阴雨后转晴升高

(3)寒流降温减湿(4)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

(5)亚欧消亡

.....................

(2)C处为低压槽,受冷锋影响,先阴雨后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3)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是寒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4)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

(5)从位置上看B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