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87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州大学汉语基础试题Word下载.docx

北京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常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

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早上我去上课的时候常常忘了多穿衣服。

昨天晚上我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我觉得我感冒了。

今天早上我让同屋替我请假。

下课以后李老师来宿舍看我。

她让我多喝水,好好儿休息。

同屋还告诉我,她刚来北京的时候,常常拉肚子,因为中国菜比较油腻,现在她已经习惯了。

我吃了感冒药,现在觉得比昨天还点儿了。

兰州大学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汉语基础试题

答题说明: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22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为标准语。

228.在汉语七大方言中,()方言的分布地域最广。

229.双唇送气清塞音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是()。

230.“王”的声母是()。

231.舌面、前、高、圆唇元音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是()。

232.“水”的韵头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是()。

233.普通话有()个辅音声母。

234.普通话阴平调的调值是()。

235.从笔画数目来看,“凸”有()画。

236.“懮”的简化字是()。

237.()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38.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全民常用性和()性。

239.以语气为标准,句子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

240.印欧语划分词类主要依据()。

241.“多听多说,汉语就会有进步。

”属于()关系的复句。

242.“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中运用的辞格是()。

243.从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看,英语属于()语。

244.从记录语言中的单位看,日本假名是表音文字中的()文字。

245.()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语言人口最多的两个语系。

246.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boy的辅音用国际音标表示分别是()。

二、举例解释下列词语。

(每个55分,共30分)

1.声调2.部首3.成语4.社会方言5.亲属语言6.借词

三、语音分析和应用。

(20分)

1.写出下面句子的拼音。

(5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用数字标出下列各音节在实际语流中的调值。

(6分)

水果不看便宜

3.什么是“儿化”?

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9分)

四、汉字分析和应用。

(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笔顺。

万火车母乘

例如:

儿—丿儿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搬门弄斧穿流不息披星带月如法炮制怨天由人

3.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

爪取亦灶

五、词语分析与应用。

1.说明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地震领袖推广管家笔直

2.指出下列各词语的色彩义。

眷恋巴不得马尾松

3.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鼓励—怂恿边疆—边境信件—信

六、语法分析与应用。

(45分)

1.辨析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10分)

青年—年轻现在—马上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

两只水鸟在水草边梳理那晃眼的羽毛

玫瑰花我给你们十朵

3.什么是“把”字句?

它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说明。

4.修改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我毕业大学以后,就到中国来了。

来中国以前,我不吃过烤鸭。

那本小说他很喜欢,他再看了一遍。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75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

2.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4.在殷墟王陵出土的()代表了商代青铜器整理的最高水平。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6.()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

7.宋代“程朱理学”中的“程”指()。

8.中国的“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

中岳嵩山。

9.在台湾,人们对()的信仰经久不衰。

10.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11.中国佛教十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12.唐代的“景教”是()的一支。

13.1582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是()。

14.从总体来说,中国的三大崇拜是天地、()、君师崇拜。

15.明清时代,因入学资格不同,入国子监学习的可称之为“举监”“贡监”等,其中在监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叫(“”)。

16.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17.明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史书是(《》),原书共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

18.与中国相邻的独联体国家有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尔斯坦。

19.“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三月中的节气是()和谷雨。

20.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21.古代将外界刺激通过腧穴注入,经由经络而达到相关腑脏的疗法为()疗法。

22.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一书系统地评论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其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23.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又名(《》)。

24.中国书法家中的“颠张醉素”中的“张”指()。

25.()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表演艺术最成熟的一个剧种,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

26.中国古代的“五音”是五个音阶的宫、商、角、徵、()的总称。

27.编钟是商周时期的重要乐器,在八音系统中属于()。

28.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句是(“”)。

29.第一次整理著作详细介绍中国的外国人是()。

30.中国元代的(《》)被法国戏剧家伏尔泰改编成剧本上演后,在欧洲引起轰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2.从文献记载来看,“庠”“序”大约属于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学,“瞽宗”可能是学习祭祀的学校。

3.唐代“六学”之中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就读,其中以日本学生最多。

4.目前世界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汉武帝太初四年。

5.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6.宋元以来兴起的“话本”的内容主要有“小说”和“志怪”。

7.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

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

8.中国有56个民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积久性、多元性、相容性。

9.“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被烧毁。

10.中国的“四大菜系”即鲁菜、川菜、湘菜和粤菜。

11.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是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和湖北岳阳楼。

12.法国古典主义文艺主要是戏剧,以高乃伊、拉辛和莫里哀的戏剧为代表。

13.文字的发明是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楔形文字。

14.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非洲著名小说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15.《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

卡列尼娜》都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是()。

A.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山顶洞人

2.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

A.大汶口文化B.齐家文化C.龙山文化D.仰韶文化

3.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鼓励()与汉族通婚大大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A.羌族B.鲜卑族C.党项族D.匈奴

4.()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A.1910B.1911C.1912D.1909

5.百家姓中的“史”是以()为姓。

A.国邑B.居住地C.职业D.官职

6.“旅”字在汉字结构上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7.()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孟子B.荀子C.墨子D.庄子

8.王应麟编写的古代儿童启蒙教材是()。

A.《百家姓》B.《三字经》C.《幼学琼林》D.《千字文》

9.科举考试中,明清的乡试是()范围内的考试。

A.一省B.全国C.一县D.一乡

10.南宋史学家郑樵仿《史记》体例作(《》)200卷。

A.《通典》B.《通史》C.《通志》D.《文献能考》

11.下列不属于中国园林艺术特点的是()。

A.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体现人的意趣与追求

C.造园手法含蓄曲折变化D.追求平衡、整齐

12.词作收入《花间集》的词人是()。

A.晏殊B.贺铸C.秦观D.温庭筠

13.下列对古代书院“讲会制度”的解释,其正确的一项是()。

A.清儒学名流到书院讲学B.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

C.师生之间的学术讨论D.师生之间的聚会方式

14.有“东方雕塑馆”之林的石窟是()。

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麦积山石窟D.云冈石窟

15.“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绘画创作与批评理论出自()。

A.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B.谢赫《古画品录》

C.张怀瓘《画段》D.陈代姚《续画品录》

16.“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是东晋画家()提出的注重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的绘画理论。

A.吴道子B.顾恺之C.展子虔D.阎立本

17.旗袍是()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A.满族B.汉族C.蒙古族D.朝鲜族

18.传统节日中,完全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是()。

A.春节B.清明节C.元宵节D.腊八节

19.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起点是()。

A.泉州B.福州C.广州D.上海

20.中国“乞丐节”的节日来源于()。

A.孟姜女的传说B.七仙女的传说

C.牛郎织女的传说D.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21.我国古代的成人礼一般称为()。

A.婚礼B.冠礼C.宾礼D.吉礼

22.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涮羊肉、广东的龙虎斗、西安的()等。

A.佛跳墙B.小笼包子C.灯影牛肉D.羊肉泡馍

23.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A.《绿腰》B.《胡旋》C.《霓裳羽衣舞》D.《凉州》

24.()主要生活在我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A.侗族B.土家族C.D.水族

25.诗歌《再别康桥》是诗人()创作的。

A.徐志摩B.戴望舒C.闻一多D.冰心

2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7.《老子·

五十八章》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A.类比思维B.整体思维C.抽象思维D.辩证思维

2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A.秦汉时期B.汉唐时期C.宋明时期D.明清时期

29.道教重要著作《抱朴子》的整理是()。

A.陶弘景B.葛玄C.葛洪D.陆修静

30.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所遵循的美学原则的是()。

A.焦点透视B.散点透视C.以大关小D.以貌取神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75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目的语是指()。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学过程和(),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

3.1993年,()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化的汉语考试。

4.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再认和重视四个基本环节。

5.西方学习理论有两大派别:

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是()。

6.()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是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了解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7.人本派的教学方法有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和()。

8.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是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时期。

9.()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10.教材的特点可概括为“五性”:

()、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11.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

12.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常用字()个。

13.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Microteaching”的研究,“Microteaching”指(“”)。

14教学语法不同于专家语法,要体现一定的()、稳定性、实践性。

15.()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为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两部分。

2.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研究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理论的建设有推动作用。

3.当前,学习汉语的人数在迅速增长,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汉语仍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

4.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学习的不断进展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5.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历时性比较,以提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6.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包括性格、智力、语言学能、学习策略、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7.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相关文化知识。

8.198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组织研究、完成我国第一个《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9.效度又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

10.一般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通用的研究方法。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是1958年出版的()。

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

C.《汉语课本》D.《实用汉语》

2.()认为,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

为此,他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

A.美国乔姆斯基B.瑞士索绪尔

C.英国琼斯D.英国韩礼德

3.()教学过程模式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德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

A.活动式B.发现式C.发展式D.传授式

4.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中,()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成是语义体系掌握的过程。

A.刺激—反应论B.先天论C.功能论D.认知论

5.以下()不是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

A.搜集供分析的语料B.对偏误进行分类

C.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D.预测发生的错误

6.第二语言教学中,以下()不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A.符合成人思维和学习特点B.侧重于语言形式

C.接触目的与时间有限D.提供不都是真实语言材料

7.()。

曾被美国学者认为是“优秀的教科书”,被德国学者认为是“中国到现在为止最先进的汉语教材”。

A.《中级汉语听说》B.《现代汉语教程》

C.《基础汉语课本》D.实用汉语课本

8.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语言学。

A.历史比较B.转换生成C.结构主义D.功能主义

9.不属于“教师的语言”特点的是()。

A.多变化B.慢C.简化D.详细化

10.喂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较短的一段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是()。

A.学能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D.水平测试

七、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有些学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汉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而不应该是文化教学;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等重要,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观点。

结合语言与文化的特点及其了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2.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你认为当前应当如何改善和优化对外汉语教学?

 

友情提示: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

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