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16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课稿(做人以德为先)Word文档格式.doc

从理论上讲,社会公德既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行动准则,是公民个人道德水准好社会道德风气的标志;

从实践上讲,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学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做的不够的地方,需要加以强化,因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首先需要理解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要弄清其具体要求,理解遵守社会公德重要性;

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认同“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的观念;

还要知行统一,自觉把社会公德放在首位,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从理论上讲,个人品德修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实践上讲,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中职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中职生具有直接的和现实的意义,因而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把握这一教学重点,首先要理解个人品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个人品德建设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现实意义;

要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切实加强道德修养。

2.教学难点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家庭美德是公民基本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浅,无法深刻把握这些道德规范所蕴涵的意义,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做到这些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家庭美德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并突出重点;

理解家庭美德在维系家庭关系、增进骨肉亲情、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纤细学生实际,找到影响把家庭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

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好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目标

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目标

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讨论、阅读分析、案例分析、分组互动等方法想相结合,找到贴近学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达到德育效果的切入。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老师不等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程序

【创设激趣】

1.探究活动:

教材30页“职校学生言行大讨论”

探究问题:

职校学生的言行“美”吗?

“美”在何处?

我们所在的学校、班级哪些言行你觉得“美”?

哪些言行你觉得“不美”?

2.案例分析:

扶起跌倒的老太太

问题:

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社会现象的?

案例分析提示:

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善恶标准的;

肇事逃逸者因社会舆论的压力好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

3.互动1:

由四个辨析题拓展开来,分别由学生列举,然后分类归纳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通过辩论,以达到以下共识:

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认同“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做人都要讲明礼,做事都要合礼”这一基本要求,养成依礼而行的道德习惯;

认同“团结”和“自强”的道德要求,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培养自强意识与团队精神;

明确“多劳多得”与“敬业奉献”并不矛盾,培养敬业奉献的道德信念。

4.案例分析:

谢延信与罗映珍

探究问题(1):

在谢延信和罗映珍身上体现出那些家庭美德?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二人身上体现出的家庭道德。

探究问题(2)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括那些内容?

互动2:

勤俭持家已过时

互动3:

处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列举。

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5.案例分析:

四副漫画“戒心”、“跨栏”、“睁眼瞎”、“插足”

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会公德建设的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板书:

社会公德的内容

互动4:

议一议公德意识与人品

把公德意识与人品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的自觉性。

6.案例分析:

各行各业的用人要求

问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学生思考讨论进行归纳概括

7.互动5:

搜集各大企业用人标准,看看他们在“人品”方面有什么要求?

比较这些要求有无共同点?

思考:

企业用人重视“人品”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

“人品”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等因素。

企业对劳动者个人品德十分重视,“德才谦备”才是合格的劳动者。

个人品德好,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8.学以致用:

(1)餐厅一角

(2)说一说同伴在个人品德方面有那些让你赞赏的亮点。

(3)找一找自己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还有那些不足?

9.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10.推荐作业:

为教室、餐厅、公寓、广场、操场、公厕等场所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示。

六、教学反思:

(1)德育效果明确,德育效果好。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课堂顺利进行。

(3)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实际,找到了德育的切入点。

(4)多数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起来,所以学生的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德育组丁艳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