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86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躺→淌

(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

桃红;

嫩黄;

天蓝

(3)柳絮;

头发;

笑脸;

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5)2;

3;

燕子

(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错别字的理解和掌握,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区分易错字的写法。

(2)根据照原文内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仿写。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6)根据课文内容,把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

(7)根据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故答案为:

躺→淌;

天蓝;

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燕子;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易错字、修辞方法、课文内容概括等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2.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选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句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3)小雨滴敲敲打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

当他们汇聚起来,从一首轻快的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________,水越来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

【答案】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拟人;

(3)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山中小曲;

海洋大合唱;

多;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2)把“水”当做人来描写,说“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这是拟人句。

句中的“他”指的是水。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细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拟人、水;

(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多、大。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用“要是……”写一句话。

(2)写出描写椅子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棵树先后被做成了什么?

填填看。

树——手推车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

木地板

(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

(3)椅子、木地板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四)

水面上的红嘴鸥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它们是那样专注,又很有耐心,一动不动地等待着小鱼。

尽管鱼儿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红嘴鸥锐利的眼睛,它的头像箭一样地扎进水里,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1)请把文中描写红嘴鸥捕鱼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动物时还要关注________。

【答案】

(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间教室里________的情景,再写________的热门场景。

( 

下课、上课 

上课学习、下课游戏 

玩耍、学习

(2)文中架线的词语“朋友”指的是( 

鸟儿、蝴蝶、猴子三种动物 

树枝、鸟儿、蝴蝶 

两只猴子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摇、叫、听 

叫、停、听 

摇、叫、停

(4)下面选项中对语段中第三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说明鸟儿和蝴蝶也喜欢读书。

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我们民族小学很美。

作者把鸟儿、蝴蝶当人来写,十分生动,突出了同学们读得认真、动听。

【答案】

(1)B

(2)A

(3)C

(4)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1)B;

(2)A;

(3)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读文段,做练习。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喊: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 

)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红头!

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 

的,只有第四个胃才 

是的!

(1)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地方。

A.管消化 

B.贮藏食物

(2)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跳 

爬 

摔 

(3)从文中划线的“一下子”“不顾”“一骨碌”等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这篇文章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我知道牛吃草时,先不细嚼,而是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的时候________,这个过程就叫反刍。

【答案】

(1)B;

A

(2)蹦;

摔;

爬;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

(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2)蹦;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jì

ng)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quān 

juà

juān)。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 

发掘)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我暗暗(尊敬 

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劲________(jì

ng)头 

一圈________(quān 

juà

juān)

被人________(发现 

发掘) 

暗暗________(尊敬 

钦佩)

(2)找出短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

________。

从中你看到一只________、________的刺猬。

(3)结合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驮枣快跑

(4)请你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以刺猬的口吻把偷枣的经过写完整。

说起这偷枣啊,可惊险啦!

我先缓慢地往树上爬,________。

【答案】

(1)jì

n;

quān;

发现;

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着、跑去;

聪明能干;

机警灵活

(3)用力摇枣;

逐个归拢;

打滚扎枣

(4)略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的掌握。

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1)jì

n、quān、发现、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着、跑去;

(3)用力摇枣、逐个归拢、打滚扎枣

(4)略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

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

狼有气无力地叫着:

“山羊大哥,我渴极了!

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

“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①( 

)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

②( 

)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③( 

)到:

“行行好吧!

山羊大哥。

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④( 

)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

”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给文中括号选择正确的字或词。

①A.纲 

B.刚________ 

②A.难道 

B.难到________

③A.请求B.哀求________ 

④A.毫 

B.豪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 

句,下列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变的是( 

反问;

你一点不同情我。

你肯定同情我的。

你一点同情我。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 

剧痛—刺痛 

哀求—苦求 

发火—点火

(4)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 

对狼的凶恶本性是认识的,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

对狼的狠心和不善良。

对帮不帮助狼心中仍存着犹豫。

(5)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的,我们绝不能 

有可能改变的;

一直当他们是坏人 

不会改变的;

伤害他们 

不会改变;

同情坏人

A;

B;

(2)B

(4)A

(5)C

(1)①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②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2)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课文结合选项判断。

(4)、(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①B、A;

②B、A;

(2)B;

(4)A;

(5)C

(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②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__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__摔跤__做游戏__招引来许多小鸟__连松鼠__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下课了________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________摔跤________做游戏________招引来许多小鸟________连松鼠________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安静与热闹 

上课与下课 

窗外与树下

(3)找出文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

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孩子们。

(4)选文写了鸟儿、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对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突出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②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

③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④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5)你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吗?

回想课文,说说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答案】

(1),;

、;

,;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4)①②④

(5)喜欢。

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

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等,这是一所美丽、热闹的小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

(1)“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是并列词语,“松鼠”“山狸”也是并列词语,所以它们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2)根据文中“上课了……”“下课了……”分析作答。

(3)抓住关键词“窗外十分安静”筛选信息作答。

(4)“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与文意无关。

其它三个内容通过小动物的侧面描写,突出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

(5)通过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写出你的印象,言之有理即可。

(1), 

、, 

, 

(2)B。

(4)①②④。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课文片段的特点。

(1)学会逗号、顿号的用法。

(2)对自然段中结构的掌握。

(3)掌握句子的具体描写的方法。

(4)侧面描写的好处。

(5)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闻。

喧哗——________ 

冷清——________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

鸟儿、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下课时热闹情景的句子。

(4)作者写小动物们都很“安静”是为了体现( 

小动物们十分懂事。

同学们的朗读十分好听,小动物们被吸引住了。

小动物们害怕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答案】

(1)安静;

热闹

(2)蝴蝶;

猴子

(3)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