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77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docx

学习任务7机房设备安装

学习任务7

机房设备安装

任务分析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了解机房设备的安装方法。

建议学时

建议完成本任务为8~10学时。

学习目标

应知

1.承重梁的安装。

2.导向轮的安装。

3.曳引主机安装。

4.限速装置安装。

应会

1.承重梁的安装要求。

2.导向轮的安装要求。

3.曳引主机安装要求。

4.限速装置安装要求。

 

 

学习任务7.1——承重梁的安装

基础知识

承重梁

机器的承重梁担负着电梯传动部分的全部动载负荷和静载负荷。

因此要可靠地架设在坚固的墙或横梁上。

承重梁可与导轨同时安装。

承重梁的安装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井道顶层至机房楼板高度,机房高度,机房内机件平面布置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安装方法。

一、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两端埋入墙内时,其埋入深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毫米,且不应小于75毫米(对砖墙,梁下应垫以钢筋混凝土梁,(见图7-1));

2.承重梁上平面(A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应超过1/1000,相邻之间的高度允差2毫米。

(见图7-2)。

图7-1 承重梁的埋设

1:

砖墙;2:

混凝土;3:

承重梁;4:

过梁;5:

墙中心线;

图7-2 承重梁

3.相互的平行度误差不应超过4毫米。

4.凡机房通往井道的孔,均应在四周筑一高75mm以上的适当高度的台阶防止油.水流下井道,见(图7-3)。

图7-3 楼板孔洞和台阶

二、承重梁的安装形式:

1.高、低速梯(有减速机)的承重梁安装方法:

当顶层高度足够时,可将承重梁根据布置图安置在机房楼板下面,这样能保证机房整齐。

但对于导向滑轮的安装和润滑则较为不便。

承重梁必须按照布置图的要求,轿厢中心位置安放正确,即对正样板架中心,在井道两面所需插入梁的墙上留孔或凿孔,在机房楼板平面上最好在有承重梁安置的地方留一狭长孔洞,或者机房楼板不封顶待装完承重梁后进行封顶。

承重梁必须和楼板连成一体(如图7-4所示)。

梁放置后进行水平校正正确,使用混凝土浇灌和封顶。

然后根据样板架上所示出的对重位置,在承重梁上钻出所需的安装导向滑轮的孔洞。

图7-4机房楼板下承重梁的埋设

1:

机房楼板,2:

承重梁,3:

轿厢(架)中心线

当顶层的高度,由于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宜太高时,则把承重梁放置在机房楼板上。

这种放置方法较上种便利,但机房内不太整齐。

如图7-5所示。

图7-5 机房楼板上承重梁的埋设

1:

机房楼板,2:

承重梁,3:

轿厢(架)中心线

当顶层高度由于建筑结构的影响而不宜太高,而机房机件布置与承重梁干涉时,则把承重梁用两个混凝土台阶在离机房楼板平面小于600毫米的地方架起(如图7-6),这种承重梁的放置要求机房有足够的高度,否则对曳引机的维护检修不方便。

 

图7-6 机房楼板上加台阶承重梁的埋设

1:

机房楼板,2:

台阶,3:

承重梁,4:

连接板,5:

轿厢(架)中心线

这种承重梁可以事先全部按要求制造后(包括各个孔径)再安装。

梁放置好后,可用混凝土将承重梁两端封起,详见安装图。

2.高速梯(无齿轮)的承重梁的安装方法:

对于无减速机的高速梯,其承重梁采用30号槽钢。

梁的具体位置及其布置参看技术文件。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⒈先由指导教师对操作的安全规范要求作简单介绍。

⒉以3~6人为一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系统地观察各种承重梁的基本结构,做到能说出承重梁的类型、安装方式。

然后将学习情况记录于表7-1中。

 

表7-1电梯承重梁安装学习记录表

序号

类型

相关记录

1

高、低速梯(有减速机)的承重梁

2

高速梯(无齿轮)的承重梁

⒊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

评价反馈

任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表7-2所示。

表7-2自我评价表

学习任务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学习任务7.1

1.安全意识

20

1.不遵守安全规范操作要求(酌情扣2~5分);

2.有其它的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扣2分)。

2.熟悉承重梁

60

1.不能说明承重梁的类型(扣20分)

2.不能说明承重梁的安装方式(扣20分)

3.表2-1记录不完整(一个扣5分)

3.职业规范和环境保护

20

1.不爱护设备、工具,(扣3分);

2.在工作完成后不清理现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按规定处置,各扣2分(若将废弃物遗弃在井道内的可扣3分);

总评分=(1~3项总分)×40%

签名:

年月日

 

㈡小组评价(30分)

再由同一实训小组的同学结合自评的情况进行互评,将评分值记录于表7-3中。

表7-3小组评价表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

⒈实训记录与自我评价情况

30分

⒉相互帮助与协作能力

30分

⒊安全、质量意识与责任心

40分

总评分=(1~3项总分)×30%

参加评价人员签名:

年月日

 

㈢教师评价(30分)

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评与互评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意见与评分值记录于表7-4中。

表7-4教师评价表

教师总体评价意见:

教师评分(30分)

总评分=自我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年月日

 

阅读材料

 

 

学习任务7.2——导向轮安装

基础知识

导向轮安装

一、参照随机安装图将导向装置组件用螺栓连接到机架上,机架与支承槽钢相连后,与缓冲橡胶一起安装在承重梁上适当位置。

从机架上对着样板架上标注的对重中心点悬下一垂线,在该铅线两侧根据导向滑轮的宽度悬下另两根安装辅助垂线,用以校正滑轮水平方向偏摆。

二、靠着轮边上端放垂线检查下边之间隙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5毫米。

(如图7-7)

三、导向轮安装位置误差:

在前后方向(向着对重方向)上不得超过3毫米。

四、导向轮端面对曳引轮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应超过1毫米。

五、校正后将全部紧固螺栓拧紧,拆除有关之铅线。

图7-7导向轮的垂直误差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⒈先由指导教师对操作的安全规范要求作简单介绍。

⒉以3~6人为一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系统地观察导向轮的安装。

然后将学习情况记录于表7-5中。

表7-5电梯导向轮安装学习记录表

序号

类型

相关记录

1

导向轮

⒊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

评价反馈

任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表7-6所示。

表7-6自我评价表

学习任务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学习任务7.1

1.安全意识

20

1.不遵守安全规范操作要求(酌情扣2~5分);

2.有其它的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扣2分)。

2.熟悉导向轮

60

1.不能说明导向轮的安装方式(扣60分)

3.职业规范和环境保护

20

1.不爱护设备、工具,(扣3分);

2.在工作完成后不清理现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按规定处置,各扣2分(若将废弃物遗弃在井道内的可扣3分);

总评分=(1~3项总分)×40%

签名:

年月日

㈡小组评价(30分)

再由同一实训小组的同学结合自评的情况进行互评,将评分值记录于表7-7中。

表7-7小组评价表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

⒈实训记录与自我评价情况

30分

⒉相互帮助与协作能力

30分

⒊安全、质量意识与责任心

40分

总评分=(1~3项总分)×30%

参加评价人员签名:

年月日

 

㈢教师评价(30分)

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评与互评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意见与评分值记录于表7-8中。

表7-8教师评价表

教师总体评价意见:

教师评分(30分)

总评分=自我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年月日

 

阅读材料

 

 

学习任务7.3——曳引主机安装

基础知识

曳引主机安装

根据承重梁布置方式的不同,曳引机的安装也将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承重梁安置在机房内高出地面的两个钢筋混凝土台阶上时的曳引机安装:

1.参照曳引机生产厂家随机附带的安装说明书将曳引机与机座相连,用螺栓紧固,并将减振橡胶按图纸连好。

2.置曳引机(带座)于机房承重梁上,在机房的曳引机上方固定一直径为3.25毫米的水平铅丝(如图7-8)在该铅丝上悬挂两铅垂线来校正与井道样板架上标注的轿厢架与对重中心点的连线,使水平铅线的垂直投影与两中心点的连线重合。

对于1:

1绕法的曳引机,根据曳引绳中心计算的曳引轮直径DCP长度,在水平铅丝上距离轿厢中心垂线DCP处悬挂另一铅垂线,用来安置曳引机。

对于2:

1绕法的曳引机安装,参阅图7-8A。

 

图7-8 曳引机安装(1:

1绕法)

1:

水平线;2:

木楞;3:

至对重中心点铅垂线;4:

曳引轮;5:

铅垂线;6:

至轿厢铅垂线;7:

样板架;

A:

曳引轮节径;B:

轿厢、对重中心距

图7-8A 曳引机的安装(2:

1绕法)

1:

木楞;2:

水平线;3:

轿厢中心线;4:

曳引轮;5:

对重中心线;6:

样板架;7:

反绳轮;

3.调整曳引机座在承重梁上的位置,使之对准安装用的两条安装用铅垂线。

用铅垂线和水平仪校正曳引机的中心线和水平度,用螺栓将曳引机减振橡胶紧固。

二、承重梁安置在楼板下面时,曳引机的安装:

1.制作混凝土底座,应根据曳引机底盘每边大出25~40毫米制作一混凝土底座,要求底座表面平整,厚度一致,一般厚度在250~300毫米之间,并预留出曳引机的地脚螺栓孔。

2.混凝土底座下面布置防震橡胶垫,其布置参考具体的安装图。

该种承重梁的布置形式的曳引机安装尚有其他方法,如用金属底板安装等,具体依安装图。

三、承重梁安置在楼板上面时曳引机的安装:

将曳引机底盘的钢底板与承重梁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在钢板上面按安装图要求布置防震橡胶。

四、曳引机安装要求:

1.曳引机的安装偏差在前后(向着对重)方向不应超过2毫米;在左右方向不应超过1毫米。

2.曳引轮水平内的扭转(如图7-9A、B之差值)不应超过0.5毫米。

3.在曳引轮轴方向和蜗杆方向的水平偏差均不得超过1/1000。

图7-9 曳引轮在水平面内的扭转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⒈先由指导教师对操作的安全规范要求作简单介绍。

⒉以3~6人为一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系统地观察曳引机的安装。

然后将学习情况记录于表7-9中。

表7-9电梯曳引机安装学习记录表

序号

类型

相关记录

1

曳引机

⒊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

评价反馈

任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表7-6所示。

表7-10自我评价表

学习任务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学习任务7.1

1.安全意识

20

1.不遵守安全规范操作要求(酌情扣2~5分);

2.有其它的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扣2分)。

2.熟悉导向轮

60

1.不能说明曳引机的安装方式(扣60分)

3.职业规范和环境保护

20

1.不爱护设备、工具,(扣3分);

2.在工作完成后不清理现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按规定处置,各扣2分(若将废弃物遗弃在井道内的可扣3分);

总评分=(1~3项总分)×40%

签名:

年月日

㈡小组评价(30分)

再由同一实训小组的同学结合自评的情况进行互评,将评分值记录于表7-7中。

表7-11小组评价表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

⒈实训记录与自我评价情况

30分

⒉相互帮助与协作能力

30分

⒊安全、质量意识与责任心

40分

总评分=(1~3项总分)×30%

参加评价人员签名:

年月日

 

㈢教师评价(30分)

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评与互评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意见与评分值记录于表7-8中。

表7-12教师评价表

教师总体评价意见:

教师评分(30分)

总评分=自我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年月日

 

阅读材料

 

 

学习任务7.4——限速装置安装

基础知识

限速器

一、限速器的安装:

限速器在出厂时已经经过严格检查,工作速度已设定,安装时不准随意调整限速器的弹簧压力,以免影响限速器的动作速度。

轿厢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不低于轿厢额定速度的115%,对于速度小于0.5m/s的电梯,限速器动作的最大速度为0.85m/s。

1.根据“限速器张紧轮装置安装图”,确定限速器在机房中的位置。

2.张紧轮安放在底坑的轿厢导轨上。

张紧轮重坨底面与底坑之间的距离按照表7-13选取(特殊情况除外)。

表7-13

电梯类别

A类

B类

C类

重坨底面与底坑间距

75050

55050

40050

图7-10

3.从限速器轮槽中放一根铅垂线,一端通过楼板至轿厢架上限速器绳板绳头中心对正,另一端至底坑张紧轮对正张紧轮之绳槽。

校正后用地脚螺栓使之与机房楼板稳固。

4.埋入地脚螺栓应做成自螺母表面伸出约5毫米的高度。

限速器的安装基础可用混凝土做成,高约100毫米,四周每边应较限速器底座大出约25~40毫米。

5.限速器安装位置误差,在前后左右方向不应超过3毫米。

6.限速器绳轮的垂直偏差不超过0.5毫米。

(如图7-10)。

7.限速器绳距离导轨的尺寸A、B(如图7-11)的偏差不应超过5毫米,其具体尺寸见布置图。

8.可直接将钢丝绳绕过上、下两轮,并按所需长度截绳,也可以按布置图位置尺寸计算所需绳长后截绳。

绳头的作法与曳引绳头的作法相同(详见曳引绳安装一章)。

或用绳夹连接。

9.待绳悬挂好后,移动张紧轮与导轨联接的支架,调节断绳开关在适当位置,使其在绳断或绳索伸长时,断绳开关能切断控制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且绳索在电梯的正常运行中不应触及夹绳钳。

图7-11绳索至导轨的距离

1:

轿厢底的外廓;2:

导轨;3:

限速器绳索;4:

张紧轮;

10.张紧装置对绳索的每分支拉力应不小于150N。

二、安全钳的安装:

图7-12安全钳与导轨间隙

安全钳是设置在轿厢上的重要安全装置,本安全钳采用双楔块式、瞬时动作的钳口。

1.将楔块分别放入已经安装在轿厢架上的安全钳座内,并使楔块拉杆与上梁拉杆拨架相连,调整各楔块拉杆上端螺母,用塞尺检查,使楔块工作面与导轨侧工作面间的间隙C(如图7-12)调整至3~4毫米,且各楔块面与导轨面的间隙尽可能相同。

2.调整上梁上安全钳联动机构的安全开关,使之当安全钳装置动作的同时断开控制回路。

3.瞬时动作安全钳在绳头处的提拉力应为150N。

4.限速器安全钳安装示意图如图7-13所示。

图7-13 限速器、安全钳安装示意图

 

多媒体资源

 

工作过程

⒈先由指导教师对操作的安全规范要求作简单介绍。

⒉以3~6人为一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面、系统地观察曳引机的安装。

然后将学习情况记录于表7-14中。

表7-14电梯限速装置安装学习记录表

序号

类型

相关记录

1

限速器

2

安全钳

⒊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

评价反馈

任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对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表7-15所示。

表7-15自我评价表

学习任务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学习任务7.1

1.安全意识

20

1.不遵守安全规范操作要求(酌情扣2~5分);

2.有其它的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扣2分)。

2.熟悉导向轮

60

1.不能说明限速器的安装方式(扣30分)

2.不能说明安全钳的安装方式(扣30分)

3.职业规范和环境保护

20

1.不爱护设备、工具,(扣3分);

2.在工作完成后不清理现场,在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不按规定处置,各扣2分(若将废弃物遗弃在井道内的可扣3分);

总评分=(1~3项总分)×40%

签名:

年月日

㈡小组评价(30分)

再由同一实训小组的同学结合自评的情况进行互评,将评分值记录于表7-16中。

表7-16小组评价表

项目内容

配分

评分

⒈实训记录与自我评价情况

30分

⒉相互帮助与协作能力

30分

⒊安全、质量意识与责任心

40分

总评分=(1~3项总分)×30%

参加评价人员签名:

年月日

 

㈢教师评价(30分)

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自评与互评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意见与评分值记录于表7-17中。

表7-17教师评价表

教师总体评价意见:

教师评分(30分)

总评分=自我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年月日

 

阅读材料

 

任务总结

本任务介绍电梯机房设备的安装知识。

1.机器的承重梁担负着电梯传动部分的全部动载负荷和静载负荷。

因此要可靠地架设在坚固的墙或横梁上。

承重梁可与导轨同时安装。

承重梁的安装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井道顶层至机房楼板高度,机房高度,机房内机件平面布置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安装方法。

2.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要求。

3.承重梁的安装形式:

高、低速梯(有减速机)的承重梁安装与高速梯(无齿轮)的承重梁的安装。

4.导向轮的安装。

5.曳引主机的安装:

承重梁安置在机房内高出地面的两个钢筋混凝土台阶上时的曳引机安装;承重梁安置在楼板下面时,曳引机的安装。

6.限速装置的安装:

限速器的安装;安全钳的安装。

通过完成本任务,应对电梯机房设备的安装方式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掌握机房设备的安装方法,并能根据机房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

思考与练习题

7-1填空题

1.承重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mm。

3.双楔块安全钳楔块面与导轨的侧面间隙应为mm。

 

7-2综合题

1.曳引机的安装方法与承重梁的安装形式有什么关系?

2.安装限速器应符合哪些要求?

 

7-3学习记录与分析

⒈分析表7-1中记录的内容,小结观察电梯承重梁的主要收获与体会。

2.小结安全钳的安装要求。

7-4试叙述对本任务与实训操作的认识、收获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