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503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专题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应学生用书第129~134页)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1年广东文综,18)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的教训”。

准确提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是关键,由“1958年”“卫星”可知,1958年领导人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以“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故A项正确,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1973年,B项错误;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1970年4月,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D项错误。

答案:

A

2.(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

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解析:

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开始缩小公有制的规模,来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故A项表述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3.(2011年福建文综,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份”。

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形态的特征。

由材料中关键词“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可知当时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故B项正确,A项是1949年以前,C项是1956年以后,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4.(2011年全国大纲文综,17)如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工业在1960~1965年这一阶段发展趋势的认识,以及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背景上看,1958年的“大跃进”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一步加剧。

1960年党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因此,从图上分析,1960年以后工业总产值下降,随后又逐步提升。

这些都与当时中央的经济政策有关。

答案:

A

5.(2011年北京文综,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1949B.1952、1956

C.1966、1976D.1978、1982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关键信息是企业所有制企业总产值的变化数据。

由数据可知开始年代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束年的数据可知,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合题干特征。

答案:

B

6.(2010年江苏,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判断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片中“生产合作社”“1954年12月”等信息,可以判断D项正确。

所列选项中,A、C两项时间不符,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是公私合营而不是生产合作社,排除B项。

答案:

D

7.(2010年天津文综,9)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挫折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图片可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GDP能耗最高峰值出现在1958年,是由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引起的。

“大跃进”运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这一时期GDP的增长与能源消耗成不正常的正比例。

故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不是直接原因,C项是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题干无关。

答案:

D

8.(2010年上海,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解析:

本题以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情况的掌握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此我国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C

9.(2009年福建文综,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时期。

主要内容有1949~1952年的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1953~1956年的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据此判断。

答案:

A

【阅卷名师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历史状况,对历史概念要准确全面把握。

10.(2009年上海,23)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论证能力。

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提示和图片中的“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字样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为D。

答案:

D

11.(2009年广东,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由题目可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是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的,而我国是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所以在1954年宪法颁布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完成三大改造。

答案:

A

12.(2009年广东,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不能说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也不能说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B、C两项错误。

1958年正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表格中1958年的增长率是不真实的,D项错误。

答案:

A

13.(2011年山东文综,29

(2)(4)节选)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

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上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

岁糜巨款,谁其信之?

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5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6分)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汉阳铁厂和武汉钢铁厂的建立。

(2)深层信息:

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性质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解析:

(2)问以汉阳铁厂建立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

审题的关键是“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对铁厂带来的影响,既要看到对铁厂带来的危害,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第(4)问考查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信息“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可知武汉钢铁厂建设的历史背景。

答案:

(2)减少了办厂的阻力;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

(5分)

(4)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6分)

14.(2011年广东文综,39)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

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2)深层信息:

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必须与国情相适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考查的内容是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1)问,注意时间限制“20世纪30年代”,抓住关键词“国际”“国内”从两方面归纳总结。

(2)问注意限定时间“20世纪50年代”,原因可从国际、国内背景两方面作答;评述历史事件的影响,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时间限制“20世纪70年代”,联系教材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后西方国家作出的调整即可;第二小问时间范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这些关键词,结合所学归纳总结。

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2)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

影响:

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西方: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中国:

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本问共3分。

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4)问,分三个层次给分,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按最高层次给分,不重复给分。

第一层次,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给1分。

第二层次,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给2分。

第三层次,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给3分。

视角

视角剖析

考查角度

对于“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易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曲折原因与表现、经验与教训等角度命题。

如2010年江苏试题第13题,2009年上海试题第25题,考查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010年上海试题第25题,考查了“一五计划”。

专题链接

复习本专题,要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纵向的掌握,明确各个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特点,同时也要分析经验教训。

把中国的经济建设与苏联的经济建设联系起来,理解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国特色。

把经济发展与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现实链接

把现在提倡的节能降耗与50年代的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进行联系。

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问题。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2011年四川文综,19)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解析:

198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逐步地改革,四川的创举直接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C、D三项所述内容均是1980年之后的事情。

答案:

A

2.(2009年江苏,12)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可以直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题干的表述是“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①属于表现,应排除,而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表中的时间是1979~1989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可排除④。

答案:

B

【阅卷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决策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图文资料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图表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

3.(2009年山东文综,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图表反映出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

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在A项1949~1951年,因为那时候新中国一穷二白,重工业无从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在B项和C项两个时间段,因为B项时间段优先发展重工业;C项时间段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重工业畸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全面振兴,才可能出现上述局面。

答案:

D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2011年山东文综,13)如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图片的能力。

关键信息“1980年12月”、“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允许其他经济成份并存。

A项21世纪初初步形成;B项1984年全面展开;D项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2.(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开始,题干材料中把企业工资数额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目的正是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C

3.(2011年江苏单科,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图一1953年农业合作社运动中把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集体经营,图二中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了公有制的规模,而图三中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史实中,土地所有权都是公有制,故C项排除。

土地的使用权则由集体经营变为个体经营,发生了变化,A项符合题意,据常识,B、D两项的变化都不会是最主要的变化。

答案:

A

4.(2010年安徽文综,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图片信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只能说明已出现股份制企业,而不能说明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而图中显示的时间是1984年,③错误。

答案:

B

5.(2009年福建文综,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1984年”,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中心内容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正确。

公私合营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的说法太绝对;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A、B、D三项的说法错误。

答案:

C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011年福建文综,20)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解读能力。

关键词是“1980~1988年”“较快增长”,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C、D两项均不合题干时间,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2.(2009年安徽文综,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金勇进主编《数学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10分)

(3)分析材料三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

(14分)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中国外贸的特点。

(2)深层信息:

经济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解析:

(1)问外贸机构的名称可从材料中“市舶”“十三行”等得出,作用可依据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回答,后果据所学知识回答;第

(2)问材料反映的是洋布的盛行以及外国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其原因主要是列强侵略,被迫开埠通商导致,影响主要是对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第(3)问注意表中的时间是1979年以来,因此原因可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加入WTO等角度分析;第(3)问后半部分要注意审题,是中国新时期的外贸发展与古代和近代各有何不同,要注意分别回答。

答案:

(1)市舶司;十三行。

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0分)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

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