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929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简定型版10.12).docx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小学 王吉慧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P46—48页,练习九1—4题。

【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

发展即成长和变化,这个成长和变化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必须经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动态学习过程。

其实质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内化过程就是改造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几个几的加法),重建新的知识结构(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乘法),依次不断循环的过程。

对于乘法初步认识的学习,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就是相同加数的连加,借助情境图先寻找数学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的渗透。

即第一次将生活问题:

(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转化为数学问题(几个几是多少)。

第二次将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算式(连加)。

围绕数学算式,当相同加数个数增加后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出乘法,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通过小精灵介绍乘法产生变通,促进了学生认知、行为、情感的参与,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最终实现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得到积累,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使学生发展这个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学情与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

有研究者认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结构,是最为重要的结构。

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

10

数连加的现实情境,如坐小飞机、小火车和过山车的同学,每束个数相同的气球,每串数量相同的钥匙以及每份数量相同的胡萝卜、香蕉……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直观表象,同时通过与情境中非同数相加情况的对照,使学生形成对乘法模型的认识。

教材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或实物图与“几个几”对照编排,使学生能将具体的同数连加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示,一方面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另一方面更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属于一节概念课,尽管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对于乘法的意义并不了解,更不清楚乘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学了加法还要再学习乘法等。

学生经历不同的“认知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达到不同的水平。

对于教师而言,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来设计“有过程”的教学就更为重要。

教材主题图中的情境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问题素材,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充分深钻教材充分发挥其功能,使用好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根据上述分析,我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下列思路安排教学环节和层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课前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数数导入,积累经验师:

同学们会数数吗?

生:

会!

师:

真自信!

我们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怎么数?

生:

2个2个地数。

师:

把掌声送给这节课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

还可以怎么数?

生:

说出不同的答案。

师:

看大屏幕上的圆片,老师把2个圈起来,这是几个几个的数?

生:

2个个地数。

师:

咱们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2以备起)数一数下面的圆片共有多少个?

(课件演示怎样数及数的过程)

师:

这是我们原来学过的数数,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在游乐园里也有这样几个几数的数学问题呢!

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活动,主要让学生积累几个几个数的活动经验,为

下面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提供信息,发现问题

(一)情境引入,收集信息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6页情境图),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学情预设:

1、游乐园里有小飞机。

2、游乐园里有过山车。

3、游乐园里有小火车。

4、游乐园里有快乐便利店。

5、游乐园里有旋转木马。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儿童游乐园的主题图,收集信息(活

动项目),为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丰富表象。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

这么多的游乐项目咱们先去玩小飞机吧!

1、借助表象,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几个几”

连加。

(课件出示例1小飞机图。

(1)收集信息

师:

数一数这架小飞机里有几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一架小飞机上的人圈起来,同时出示数字3。

师:

这架小飞机上坐着3人,剩下的呢?

请你先数一数、然后圈一圈,最后把数出的数字写在小飞机的旁边。

师: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

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

(课件出示:

每架小飞机坐3人,有5架。

(2)提出问题

师:

想一想,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

一共有多少人?

师:

真会提问题!

(课件出示: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①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师:

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办?

教师引导:

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5个3是多少。

②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算式。

师:

求5个3是多少?

你会列加法算式吗?

学情预设:

3+3+3+3+3=15

(板书:

3+3+3+3+3=15)

③说算式的意义。

师:

算式中每个“3”表示什么?

“3+3+3+3+3=15”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

“3”表示每架小飞机坐3人,“3+3+3+3+3=15”表示玩小飞机

的一共有15人,也就是5个3相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现实的情境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两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体现了两个转化,其一是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小飞机里共多少人就是5个3是多少;其二是将

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5个3是多少?

数学算式:

3+3+3+3+3=15。

2、理解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

(出示小火车图。

①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

小火车里的小朋友玩的

也很高兴呢!

请你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小火车这个项目。

师:

说一说,图中每节车厢里坐几人?

有几节呢?

提出问题。

②解决问题。

师:

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就是求几个6相加?

(师生共同订正。

师:

咱们又解决了小火车上的数学问题,高兴吗?

带着高兴的心情接着看过山车上又有什么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相同加数“几个几”连加后,通过算小火车共有多

少人,一节车厢坐6人,就是相同加数是6,重点放在找几个这样的6上,进一步理解相同加数“几个几”连加,为后面认识乘法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3、运用相同加数“几个几”连加,进行类比推理。

(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1)学生看图说图意提问题。

(2)进行类比推理。

师:

求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师生共同写7个2相加)(板书:

2+2+2+2+2+2+2=14。

4、观察算式的特征。

师:

观察这三道算式,每个算式中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

1、加数都是相同的。

2、都是连加。

……

小结:

加数一样,我们可以说成:

“加数相同的加法。

”(板书:

加数相同的加法。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学会了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计算方法后,再通过计

算过山车共有多少人,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相同加数个数增加了,写加法算式也有点繁难的感觉,这样就为学生学习乘法埋下伏线,激活学生的潜意识。

会不会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呢?

三、认知冲突,引入乘法

1、启发谈话,引发冲突。

师:

如果过山车再长一些,有10节车厢,就是。

请你写10个2相加的加法算式,不算结果,比一比谁神速?

师:

请你说说写10个2相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感受?

生:

太长了

生:

手有点酸生:

麻烦。

师:

写10个2你就觉得麻烦了,要是写20个2、 50个2、100个2相加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呢?

今天咱们就学一种把这些麻烦的加法算式变得简便,想不想学?

(想)再给点力!

(想)

2、师生互动,认识乘法。

(1)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运算符号。

师:

7个2相加写了这么长,太麻烦了,请你在7和2之间创造一个你喜欢的符号让它变得简便。

完成答题卡第4题创造7个2的简便写法。

师:

我们看看来自同学中的创造。

(投影演示)这个同学把7个2写成这种形式7△2;这个同学把7个2写成这种形式7○2;真了不起,竟然想出如此独特的符号给7个2成功减肥,把掌声送给他们,同时为自己加油!

谢谢,请回。

但他们创造的符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数学是大家共同交流的语言。

出示7×2,这是什么法?

生:

乘法。

师:

看来同学们听说过这种方法。

今天,咱们就学习乘法。

(板书:

乘法的

初步认识)用整齐响亮的声音读一遍课题。

(2)课件演示,理解算理。

师:

什么叫乘法?

乘法算式怎么写呢?

咱们听一听小精灵的介绍。

(课件演示)

(3)尝试写法,建立乘法模型。

①写乘法算式。

师:

听了小精灵的介绍,抬起你的小手写7个2相加的乘法算式吧!

7个

2相加是多少?

写成乘法算式:

2×7=14或7×2=14。

②认识乘号。

师:

“×”这是乘号,请同学们抬起小手,记住乘号,区分“+”和“×”。

③读乘法算式。

师:

这个“×”只读一个字“乘”。

2×7=14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作:

2乘

7等于14。

7×2=14也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作:

7乘2等于14。

(4)进一步理解意义。

师:

2×7=14或7×2=14这两道乘法算式都表示7个2相加,2表示什么?

7表示什么?

(结合图看一看)

(5)体验乘法算式的简便。

①师:

你能把上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学生改一改)

②说一说这些乘法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有过程又有结果的活动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认识乘法的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启发谈话,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连加太繁琐,怎么办;其次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运算符号,引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折(变通),什么叫乘法?

乘法算式怎么写呢?

并让小精灵介绍乘法,理解算理;紧接着尝试写法,引导学生亲自写一写乘法算式,建立乘法的模型;最后让学生结合图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乘法算式的简洁性。

这样让学生经历不同的“认知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达到不同的水平。

对于乘

法的学习,本节课体现了从“加”到“乘”的思路。

教师结合教科书提供的具

有“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情境,把学生从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

从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就是所谓横向的数学化。

四、巩固深 化,拓展应

1、基本练习。

(1)读一读。

4×5 6×3

8×2 9×7

(2)看图列式。

加法算式:

( )个(

乘法算式: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9+9+9+9=(

)×(

)或(

)×(

7+7+7+7+7=(

)×(

)或(

)×(

15+15+15=(

)×(

)或(

)×(

(4)写出乘法算式。

5个4相加 10个3相加

2、综合练习。

拍一拍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

会把加数相同的加法改写成乘法,还会读、会写乘法算式,高兴吗?

(唱幸福拍手歌)

3、拓展练习。

(1)找一找。

(出示一串葡萄有6颗,一只青蛙有4条腿的情境图引导。

师:

生活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请你找一找。

(2)变一变。

①2+2+2+2+2+2+2+2+······+2=( ) ( )

1000个2

②5+5+5+6+4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主要目的:

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训练技能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解题的能力;三是运用所学知解决简单的问题。

为此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我安排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即:

巩固“双基”的基本练习,运用知识的拓展练习。

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结果,既关注学习的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也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全课总结、内化反思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畅谈体会。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就是一个归纳、感悟、总结、积累、反思、提升的过程。

这节课我主要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对乘法的意义进行回顾、总结,对新知识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二是让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附: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简便)

3+3+3+3+3=15

5个3

3×5=15或5×3=15

6+6+6+6=24

4个6

6×4=24或4 ×6=24

2+2+2+2+2+2+2=14

7个2

2×7=14读作:

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

7乘2等于14。

乘号

王吉慧,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小学教师。

从教十七年来,她勤于思考,刻苦钻研。

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方法“活”、“精”、“实”,深受学生、家长喜爱。

多次荣获教育主管部门精细化管理“先进个人”称号,多次承担校级、镇级、县级展示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家长开放日公开课。

曾两次荣获陆良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及说课一等奖;曲靖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县、市、省、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