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9397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第4题: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必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

  B.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下,传扬出去,肯定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

  D.对采用电脑摇号择校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

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第5题:

下列选项中,著名戏曲与其最初所属剧种及主要流传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牡丹亭》-昆曲-云南

  B.

  《铡美案》-京剧-北京

  C.

  《红楼梦》-越剧-广东

  D.

  《花木兰》-评剧-河北

B。

昆曲主要流传地是苏州昆山(属太仓州)一带;

越剧主要流传地区是浙江;

  《花木兰》是豫剧,主要流传在河南。

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

  《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

  《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A项中“小说”对应错误。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在他逝世前一年发表的《上尉的女儿》是一部真实而深刻地反映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项对应正确。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堂吉诃德》这部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

C项中“葡萄牙”对应错误。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出自《李太白全集》。

D项中作者“杜甫”对应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第7题: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A.100元

  B.20元

  C.200元

  D.50元

答案D。

  《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D项为正确答案。

  第8题:

一个工人锯一根22米长的木料,因木料两头损坏,他先将木料两头各锯下1米,然后锯了4次,锯成同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A.5.25米

  B.5米

  C.4.2米

  D.4米

D。

木料长22米,工人两头各锯1米,剩下20米,锯了四次锯成5根长度相等的木条,因此每根长4米。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9题:

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是()。

  A.贾德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答案A。

贾德是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

第10题: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A.王大妈平时在村里很热心,乡亲们找她借针线、照顾小孩,她都很乐意

  B.刚参加工作的小张经常帮同事们打扫办公卫生,赢得了同事的一致好评

  C.蔡同学给一名外地游客指路后,该游客想让蔡同学带路过去,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答应了

  D.即使收件人不要求,快递公司的小刘也是要送货上门的

本题采用关键信息法排除即可。

关键词为“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和“接受更大的要求”是重要条件;

其次,定义项中也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即先接受“较小的要求”,再接受“更大的要求”。

结合选项来看,A项中王大妈接受乡亲们“借针线、照顾小孩”的要求,是因为“热心”,体现不出想给乡亲们以前后一致的印象;

B选项中,同事们也没有对小张提出更大的要求,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

C项给外地游客指路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给外地游客带路相对而言是一个“更大的要求”,而且蔡同学觉得应该“好事做到底”,就是为了保持外地游客对自己的印象的一致性,这属于登门槛效应;

D项中送货上门可能是小刘的工作要求,也可能是小刘主动的,体现不出登门槛效应。

故选C。

  第11题:

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A.资本的转移

  B.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C.采用价格竞争

  D.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B.C.D三项是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手段。

不同部门之间哪个部门的利润率高,那么其他部门的资本家就会把资金转移到该部门,所以说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

故选A。

  第12题:

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

()

  A.由于农民的生活习惯,他们大多表示不愿意住楼房

  B.建楼房消耗的资源与建现有的农民住房消耗的资源差不多

  C.有农民表示,即使搬进楼房居住,他们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

  D.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会从效益上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

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建设楼房来将居民的住房“叠起来”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A项说明专家的这一建议可能会受到阻碍,但并不能说明专家的建议不可行;

B项中的“资源”、D项中的“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与“土地资源”不是同一个概念,无法削弱专家观点;

C项说明即使使用专家的建议,也无法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相反,可能还会使部分土地资源闲置。

与A项相比,C项说明专家的建议是不可行的,更能削弱专家的观点。

故选c。

  第13题: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人际关系

  B.群体凝聚力

  C.群体规范

  D.课堂气氛

  第14题: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满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第15题:

名录墙在落成后,被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消息转入国内被解读成为日本侵略者立碑,激起民愤。

从8月3日起,陆续有外地人到名录墙所在的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抗议。

地方政府虽然通过媒体就立墙进行解释,但__________,对拆除更加__________,仅仅是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做了“处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异思迁只字不提

  B.瞻前顾后事无巨细

  C.前倨后恭语焉不详

  D.相机而动细大不捐

本题可以从第二个空入手。

由“仅仅是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做了‘处理’”可知“只字不提”不符合句意,排除A项。

细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事无巨细: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句中讲的是方正县政府对拆除名录墙一事虽然在官方微博上有所提及,但是说得不够详细,而不是“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或者“什么事都管”,故排除

  B.D项。

前倨后恭:

先傲慢而后恭敬。

代入句中检验可知语义连贯通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6题:

塑料:

电流

  A.金属:

热量

  B.真空:

声音

  C.云层:

闪电

  D.氧气:

激光

塑料一般为绝缘体,电流无法通过;

真空条件下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

  第17题: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最连贯、最通顺的一句()。

  A.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得很清楚

  B.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很清楚的人,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C.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很清楚的人,就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D.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认识的得很清楚的人,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A。

  B.C.D前面的条件只能是“有大智慧”的必要条件。

而A前面的条件是充分条件。

所以,A正确。

  第18题:

在某次选举过程申,一位候选人被揭露出篡改个人简历。

这导致一些选民对他的个人诚信度产生质疑。

但该候选人的民意支持率仍节节上升,甚至已远远超过其他候选人。

以下情况有助于解释上述矛盾现象的是()。

①该候选人在工作中较强的执行能力博得了许多选民的支持②大多数候选人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个人简历自我美化的情况③个人以往的错误不代表他今后的工作表现④该候选人以往的民意支持率一向很高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释型题目。

题干中的矛盾在于:

一位候选人因为篡改个人简历导致个人诚信度受质疑,但是民意支持率依然不断上升。

①说明由于较强的执行力导致支持率上升.②说明其他候选人也存在篡改简历的问题,因此影响不大。

因此(D和②都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

③无法解释支持率的上升;

③“以往的支持率高”也不能解释支持率的上升。

故答案选B。

  第19题:

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

  A.概念

  B.公式

  C.定理

  D.陈述性知识

  E、程序性知识

答案D,E。

  第20题:

某次军事演习中,一架无人机停在空中对三个地面目标点进行侦察。

已知三个目标点在地面上的连线构成直角三角形,两个点之间的最远距离为600米。

问无人机与三个点同时保持500米距离时,其飞行高度为多少米?

  A.500

  B.600

  C.300

  D.400

  第21题:

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第22题: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比如:

  “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问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其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博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

  “三言二拍”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漾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五部小说集的总称。

  第23题: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

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革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__________,有秋__________,更有冬的__________。

依次划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泼辣丰硕蕴蓄

  B.丰硕蕴蓄泼辣

  C.蕴蓄丰硕泼辣

  D.泼辣蕴蓄丰硕

本题可先从第二空人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故形容“秋”应用“丰硕”,排除

  B.D。

夏天是热烈的,冬天是沉静的,与“夏”和“冬”的季节特点对应,形容“夏”应用“泼辣”,“冬”应用“蕴蓄”。

本题答案为A。

  第24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B.所有陆地上的水

  C.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河流水、湖泊水和浅表地下水

我们常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D项只是部分的淡水资源。

  第25题: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并科适用

略。

  第26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三网融合”。

这里的“三网”是指()。

  A.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

  B.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C.互联网、局域网、通信网

  D.数字信号网、光纤信号网、模拟信号网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第27题: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__________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________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__________,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淋漓尽致斗转星移销声匿迹

  B.理直气壮光阴荏苒风平浪静

  C.一针见血沧海桑田偃旗息鼓

  D.酣畅淋漓盛衰荣辱烟消云散

首先看第一空,“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文段说的是彻底地表现出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故排除B项。

再看第二空,“盛衰荣辱”指人或者事物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不能用来形容“岁月”,排除D项。

  “偃旗息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评判和攻击。

用在第三空不合适,排除C项。

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斗转星移:

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销声匿迹: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8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的是()

  A.学校教育理念和目标

  B.学校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

  C.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D.学生的自我学习理念

  第29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Http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B.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的主题是“为了更加有用、更加可信赖的互联网”

  C.南极科考站的建设每年只有3个月的工期

  D.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机自身的计算方式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

因此,云计算并不是计算机自身的计算方式,D项错误。

  第30题:

雕塑:

美术:

艺术()

  A.节奏:

音符:

音乐

  B.电磁:

物理:

科学

  C.商品:

价值:

经济

  D.游泳:

跳水:

体育

题干中的三项是逐级被包含的关系,即雕塑是一种美术形式,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

A项中节奏和音符,C项中商品和价值,D项中游泳和跳水,都不是被包含关系。

B项中电磁属于物理学,物理是一种科学。

  第31题: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第32题:

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

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

  A.由李某继承

  B.由陈某继承

  C.由杜甲、杜乙继承

  D.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规定,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

如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本题中,胎儿出生前为胎儿保留的3万元遗产份额的归属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即如果胎儿正常出生,则该笔遗产归婴儿(胎儿出生后即成为婴儿)所有;

若胎儿出生后死亡的,这3万元自然作为婴儿的遗产由他的继承人继承;

若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那么胎儿便没有资格成为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这3万元遗产应由其他继承人继承。

本题中胎儿出生1天后不幸夭折,李某作为唯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这3万元。

故答案为A。

  第33题:

下列关于我国各种技术的发展及其朝代,表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B.宋朝时从泰国传人占城稻并逐步推广

  C.南宋时棉花的种植推广到江淮流域

  D.原产美洲的烟草自元朝传人我国后广泛种植

答案A,C。

占城稻以其原产地即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

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唐末五代传入我国,北宋初年从福建地区大量传入长江和淮河流域。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和出口国,以泰国香米为标志性品牌。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自明朝时传入我国。

故本题选AC。

  第34题:

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计分的是()。

  A.选择题

  B.是非题

  C.匹配题

  D.填空题

匹配题是另一种可提供多种选择的考试形式。

它的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计分。

  第35题:

哲学是属于理智方面的事,文学是属于情感方面的事。

我们研究哲学时,每须先将头脑放冷静了,然后才能寻究其中的道理。

至读文学时,则宜带着兴奋的心灵,欣赏其一切。

若读“哲理诗”,理智与感情并用,同时冷热,很觉不痛快。

这段文字的主要论题是()。

  A.哲学与文学的差别

  B.研究哲学的方法

  C.哲理诗的缺点

  D.欣赏文学的方法

文章先是分别论述了探究哲学和文学的妙处,接着话锋一转提到哲理诗兼具两者的特点,造成了“同时冷热”的效果,“很觉不痛快”点明题意,指出了哲理诗的令人不快之处,也就是它的缺点。

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这道题,

  B.D两项均是以偏概全,文章没有单独议论哲学或者是文学。

A项,文段前面谈的不是“哲学与文学的差异”,而是研究哲学和文学时,人的心境或思维的差异,且该项不过是作者分述用来引出主旨的,本身并非主旨。

故三项均排除。

  第36题:

将下列句子按语序先后排列得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

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

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呜声不断。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①③⑤

  C.②⑤①③④

  D.①④⑤②③

根据话题的统一性原则和前后的承启性原则分析,这段话中④句中“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述性的句子,下文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

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排在前一层次,①③⑤句应排在后一层次。

至于①③⑤句的内部排序,①句中“在南坡”与②句中“在北坡”相照应,自然应排在前;

第③句中“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

既紧扣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棵棵巨杉”,又引出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所以应排在中间位置.剩下的⑤句应排在最后。

综观上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