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028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一切不善对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切恶道善将导中,实语导胜;

一切世间受用物中,实语物胜;

一切治病诸药草中,实语药胜;

一切奋迅诸势力中,实语力胜;

一切归中,实语归胜;

一切知识,实语为胜。

不妄语的人稀有难得,就像众星中光明璀璨的月轮,在一切人当中,实话实说之人的光明也是如此,闪耀着德性的光辉。

人们都喜爱、倾慕他的道德,认为他是难得的好人,说什么话都很真实,从来不骗人,因此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众星中的明月。

在一切妙宝中,实语妙宝最殊胜。

外在的宝物不足为贵,而心上老实的品德是多少黄金、白银也买不到的,因此应当有自爱之心,守住这无价的品德。

关于想要渡越生死大海的人而言,在一切船当中,实语船最殊胜。

守实语戒,一切处老实不欺,心口一致,笔直无曲,要出生死就特别稳当,能够顺利到达彼岸。

假如想出离一切恶行,那以实语而出离最为殊胜。

一个人老实直心,就不可能违背良心去做恶行,骗人、欺人、害人等等。

在一切灯当中,实语的灯最为殊胜。

假如我们在一切处都老实,所说的话基本上从真内心发出,心没有被欺诳的黑暗笼罩,心地坦白、胸襟磊落,就时时基本上光明的心。

这颗心能给那个虚伪黑暗的世界,带来盼望、光明、温暖等等。

在一切引领众生摆脱险难恶道的善妙向导里,实语那个向导最殊胜,也确实是以实语会引导我们出三恶道。

在一切世间的受用品里,实语是最殊胜的受用物。

假如从来不欺心、不欺人、不妄语,那时时处处都会心安理得,这是活得最舒服的感受。

他在任何处都无所畏惧,昼吉祥、夜吉祥,在任何处都吉祥安然,因此实语是殊胜圆满的享受。

我们为人应当老实,俯仰无愧,自在逍遥。

假如欺心、负人说妄语,心地就蒙上了污垢,不光彩,愧疚不安、恐惧可怕,如此就丧失了喜乐,走到哪里基本上苦,因此说妄语是最大的亏损。

在一切治病的良药里,实语妙药最殊胜,因为直心实语能治愈心上的各种扭曲。

在一切振奋、迅速的势力当中,实语的力量最殊胜,因为说实语就没有亏心,因此他永久有一个圆满的心力。

在一切归宿中,实语的归宿最殊胜。

老实、坦白的心地确实是心的家,我们能归于老实,保持坦白的心,就回到了家,也就心安了,意思是不妄语的人会逐渐证到本来清净。

在一切知识中,实语为最殊胜,以离妄能见真的缘故。

世尊在那个地方用一系列譬喻告诉我们,守老实语的确是最殊胜的品德,能得到最殊胜的利益。

我们在明白这些譬喻后,关于实语要像守护珍宝一般地护持。

守实语戒确实是得到最殊胜的妙宝,它是最殊胜的品德、最殊胜的庄严、最殊胜的船伐、最殊胜的出离、最殊胜的明灯等等。

用心思维那个地方的一个个比喻,一旦发生胜解,自己就有特别大的心力来摄取实语的善行,处处会护身如玉、守口如瓶,会觉得要善待、爱惜自心,就像爱孩子那样爱自己,就像教孩子那样教自己,舍不得让它学坏,每说一句话都要老实不欺,明白这难得的品德才是最真实的珍宝。

假设人摄取实语财物,那么于世间不曾恶行,不堕贫穷,与天比近,数数往来。

何处何处随彼所生,常为男子,生胜种姓,一切怜爱,信受其语,彼人不为无色夜叉、毗舍遮等之所能杀。

行他国土多有床敷,设有病痛药食具足,无心思念一切皆得,一切世间第一胜乐皆悉得之。

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最长命处,大神通处,最高胜处。

假设愿白净无漏胜道,那么得涅槃,如前所说。

假如有人摄取了实语那个心灵的财富,那他在世间就可不能做恶行,也不堕于贫穷,他的品格和天神接近,数数往来人天。

不管他中意何处,都能随他的心意而生在那儿,而且常常做男子,有大丈夫相,生在殊胜种姓中,为一切人怜爱,而且大伙都信服他的话,即使无形的夜叉、毗舍遮等也不能杀害如此的人。

假如他游行于其他国土,那么多有床敷,不用操心住的地方。

假使有病痛,也具足汤药饮食。

无需他思虑操劳,一切都自然会得到,乃至一切世间第一胜乐都能如愿获得。

而当他身坏命终时,会转生在善道天界最长寿、有大神通、最高胜的地方。

假如他希求白净的无漏圣道,就会得到涅槃,如同前面所说那样。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远离两舌恶业善业道行,现在以后得业果报?

修行者内心又思维,怎么样随顺正法而行?

观看法行的差别,远离两舌恶业的善业道行,在现在和以后所得的善业果报是什么?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离两舌人于现在世受业果报,知识、亲友、兄弟、妻子、奴婢作使,如是等人皆悉牢固无人能坏,王及怨家、恶兄弟等不能破坏。

以见闻了知或者以天眼见到,离两舌恶业的人在现世受用许多胜妙的果报,他的相识、亲友、兄弟、妻子儿女、奴仆下人等等,这些人跟他的关系都很好,而且长久、稳定、牢固,没有人能破坏,国王以及怨家、恶兄弟等都不能破坏他们的关系。

假设无财物,亦不舍离。

设值时俭,假设行旷野山中险处皆悉不舍,常乐不离。

假设有他人种种方便说破坏语,虽闻不受。

王于彼人好心牢固,水贼刀怨不能令畏,以离两舌不善业故。

远离了离间语的恶业,常常修和合语,劝和不劝离,那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何处都不遭破坏,与好友情谊如金,牢固可靠,这基本上缘起返向作用力的结果。

甚至假使没有财物,这些亲友等也不舍离。

假使遇到了困难危险,走到了旷野山中险地,也都不相舍离,常常乐意跟随而可不能舍弃对方独自离开。

就算有人以种种方便说破坏语离间,尽管听了,他们也不领受,不相信也不背叛。

国王关于不两舌的人,也特别有好感,而且有牢固的信任心。

如此离两舌的人,即便遇到洪水、盗贼、战争、怨害等也不能使他怖畏,由于他离两舌不善业的缘故。

如是舍离两舌功德,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

于天众中多有天女之所围绕,常共相随,爱念娱乐。

彼天女身妙鬘散香涂治庄严,第一天女,常生欢喜。

假设舍两舌愿净无漏,彼人那么得无漏禅道,到于涅槃,如前所说。

如此深厚的离两舌善业功德,使得此人在身坏命终之际生到了善道天世界中。

在众天人当中,他的周围有许多天女围绕,常常伴随他、敬爱他、忆念他、娱乐供养他。

这些天女的身体装饰着漂亮的花鬘,散发出天香,涂治化妆而庄严,美貌第一,如此的陪侍常常令他心生欢喜。

假如他以舍离恶口,愿求清净无漏圣果,也能得成无漏禅道,到达涅槃,如同前面所说。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世间不善业道恶口舍离,于现在世得业果报,后何处生?

修行者还要思维:

我怎么样在口业上随顺正法而行?

我要观看法行的各种业果差别,舍离了世间不善业道恶口,在现世能得什么果?

今后在何处受生?

对此要认真观看思维,这有特别微妙的利益。

我们一定要胜解业果,从中生起欣乐之心,之后就能做到乐于行持离恶口的善业了。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舍离恶口,见胜妙色。

真实人信,一切世人皆乐往返。

滑语软语,于一切人皆悉安慰,不令有怖。

一切世人遥远见之,皆往近赴,多善知识。

设无财物,于一念顷,令一切人恭敬如奴。

假设于前世恶业所致得衰恼者,人不舍离,一切财物皆悉易得,此人无有怨家王水刀火等畏。

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

既生彼已,滑语利益,要略省语,因相应语,得如是语,得大神通,得胜妙体。

假设愿出道,坐禅乐行无漏之法,彼人那么得三种菩提,如前所说。

以见闻了知或以天眼见到,舍离恶口的人有很殊胜的妙色,容颜光泽、喜悦、安详等等。

许多人都很信赖,一切世人都乐于和他交往。

而且他的语言亲和流畅,温软美好,让人陶醉。

他对所有人都悉心安慰,不让别人内心苦恼恐怖。

一切世人远远见到他,都情愿接近他。

他总有许多善知识、许多好朋友。

假使没有财物,一念顷也能让一切人对自己如奴仆般恭敬。

假如以他前世恶业所致,遭到一切衰恼,人们也不舍离他。

一切财物他都很容易得到。

那个人没有怨敌、国王、水灾、火灾、劫盗、战争等的怖畏威胁。

他身坏命终会生在善道天界当中。

升天以后,他自然话语流畅,以柔软语、三昧语做各种利益。

而且他说话简明有力,发人深省,与理相应。

他还将获得大神通,以及超胜微妙的所依身。

假如他发愿修出离的道,坐禅而且乐行无漏法,那么这人将得到声闻、缘觉、佛三种菩提,如前面所说。

真正持好恶口戒,不骂人,不谴责,不抱怨,关怀鼓舞他人,这就使得口业很善妙。

以此缘起,自然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人都情愿亲近、依附。

走到哪里都不匮乏,不缺少助缘。

即使没有财富,一念之间,他人就会对他恭敬,情愿承事关心。

或者以口善心善,不制造恐怖,处处给人安慰,那么法尔如是,任何处他都心无畏惧。

如此的善心能够凝聚,就会上行升华为天,有如此的功德。

假如在此基础上,他寻求出离之道,想得到出世间的成就,那也一定会得到菩提圣果。

因此,一切安乐都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应该行持善行,远离恶口,说温柔的话语。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世间不善业道绮语舍离,于现在世得善业报,后何处生?

接着修行者要想:

口业怎么样随顺正法而行?

我要观看自身口业法行的差别,远离绮语不善业道,在现在世所得的善业果报是什么?

今后会在什么地方受生呢?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舍离绮语,即于现身世间敬重,善人所念。

前后语言不相违反,一切世人爱其语说,无人恐吓求其过者。

善语正语世所尊重,少语软语令人易解,法相应语,不粗犷语,有深因语,皆有理趣,于法不违。

一切世间见者尊重,资财宝物皆悉牢固,受用称意。

于无德者说有功德,彼无德者说其功德。

既生彼已诸天敬爱,有大神通,受天富乐不可具说。

假设愿净白无漏禅乐,三种菩提随所求得,如前所说。

以见闻了知或者以天眼看见,舍离绮语在现世就会为世间所敬重,善人都会想念他。

他的语言逻辑特别好,前后的语言不相违,可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一切世人都喜爱他的语言,没有人会恐吓、挑他过失。

他所说的基本上善语、端正的语言,因此为世人所尊重;

他说话简练平常,使人很容易理解。

他说话的特色是,符合法道正理、不粗犷、有深因,都有甚深理趣、与法不违。

一切世间人见到他都心生敬重。

他所拥有的资财宝物都牢固,没人能夺走,也不容易失坏,所有受用都称心如意。

他对那些无德的人,教导以有功德的善法,那些无德的人也会宣扬他的功德,钦佩他。

在身坏命终时,以善业力量,他会生在天道当中。

升天以后,有许多天神都很敬爱他。

他天生有广大的神通,自在享受天上无法形容的富乐。

假如他愿获得清净鲜白的无漏禅乐,声闻、缘觉、佛三种菩提都会随他所求而获得,如前面所说。

如是三种身不善业,如是四种口不善业,次第舍离,乃至涅槃,彼善业因世所称赞,次得生天,后得涅槃,彼身口业实业果报。

修行法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如是观看,如实知见。

这是总结,上面身三不善、口四不善业一一次第舍弃、远离了,乃至获得涅槃之间,依靠行持如此的善业之因,将为世间所称赞,名垂千古。

此世完毕那么会升天,后来慢慢将得到涅槃果位,这确实是身口行持善业的真实果报。

因此,修法的人内心要思维这些身语的业道,之后发猛利欲心,使得自己身口随顺正法而行,像如此观看而如实地了知。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意地善业道行?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意业三种贪嗔邪见不善对治,现在受乐,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假设厌生死,彼人无余涅槃界入。

接着,修行人在内心思维,意业上如何随顺正法?

因此观看意业的法行差别,心意的善业道行果报如何呢?

以见闻了知或以天眼见到,三种意善业——贪、嗔、邪见三不善业的对治法,如此行持现前会享受安乐,身坏命终将生在善道天界中,假如厌离生死就会入无余涅槃境界。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离贪不善业道得善业果?

修行者内心思维,心意怎么样才能随顺正法而行,因此来观看意业法行的差别,那么舍离贪不善业道所得的善业果报如何呢?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离贪者,于现在世,一切财物及珍宝等皆悉丰饶,无人侵夺,假设王王等尚不起心,况且复有偷盗劫夺?

假设有因缘漏失财物,他人得者,彼那么如亲还送归之。

彼人常富,财物不离,常不为他之所破坏。

既生彼已,天阿修罗共相斗诤,彼阿修罗无能胜者,不可杀害,无能令怖。

不畏他人,一切天子皆悉爱乐,心生怜愍,有不可说可爱声触色味香食。

假设愿出世净白无漏禅定道果,三种菩提随愿而得,如前所说。

以见闻而了知或者在天眼境界中见到的那些远离贪欲的人,他们在今生,一切财物和珍宝等都丰裕富饶,没有人能侵占夺走。

国王以及与国王有同等权势的人,尚且不起觊觎之心,况且有小偷盗贼来劫夺呢?

假如以一些因缘漏失了财物,别人得到也会视他如亲人,送还来交给他。

离贪者常常富有财物,宝不离身,一直不被别人破坏。

他身坏命终会生在善道天界中。

升天以后,当天人和阿修罗斗争打仗时,没有哪个阿修罗能胜伏他,没有阿修罗能杀害他,也没有阿修罗能让他内心恐怖。

他无所畏惧,不怕任何人。

一切天子都喜爱他,心生惺惺相惜之感,而且有许多不可说的可爱音声、触受、色味香食等的享受。

假如他情愿得到出世清净鲜白的无漏禅定道果,那三乘菩提都能如愿而得,如前面所说。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看法行,云何离嗔不善业道得善业果?

修行者再思考:

如何能随顺正法而行?

因此观看法行差别,怎么样是离嗔恚不善业道所得的善业果呢?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彼离嗔者于现在世业行果报,丰财大富,一切爱念心意怜愍。

第一险隘怖畏恶处,无能得便,王畏、贼畏、堕险岸畏、水畏、火畏、谄曲等畏,无量诸畏,隘处等畏,皆悉远离。

以见闻而了知或者在天眼境界中见到,那些远离嗔恚的人,在现世就能得到很好的果报。

他会得到丰裕的财富,成为大富贵者。

他被一切人爱念,人们都很珍惜爱怜他。

即使把他放在第一险隘怖畏危难的地方,也没有机会能损害到他。

他远离各种怖畏威胁,譬如国王的怖畏、盗贼的怖畏、堕险崖的怖畏、水灾的怖畏、火灾的怖畏、谄曲等的怖畏。

无量种种怖畏,险隘地方等的怖畏威胁通通远离。

离嗔就可不能身处怖畏之地,所生一切处都感受安然平顺,这也确实是所谓的“仁者无敌”。

假如有各种外内灾害威胁,时时感受处在恐怖中,那应该明白,这基本上常常起嗔恚,起损害他人的心所召感的。

一切世人第一爱念,一切恶人亦生爱念,一切善人如子兄弟极生爱念。

凡是善念发出的都会得到善意的回应。

由于修行人远离嗔恚,对一切人修慈愍心,结果一切世人都第一爱念他,内心总想着他的好。

的确,假如一个人好,在任何处人们都会想念他,即使他走了,还念着他的好,这确实是领受等流果同类的反应。

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甚至一切恶人也会对他生爱念之心,而一切善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兄弟那样,极其殷切爱念观照他。

下面讲来世果报。

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得大神通,得胜妙体。

常得一切可爱妙声触味香色,随心受用,有欢喜园,胜妙树林,宝间错辇,于大林中天婇女众之所围绕,一切余天不能起发。

假设身口意令其怖者,百千天子心意怜愍,亲近爱念,帝释天王爱念怜愍。

天阿修罗共斗诤时不生怯弱,离怖畏心。

无嗔的人身坏命终会生在善道天界中,得到广大神通和殊胜微妙的天身。

周围环境常常基本上可爱的,一切微妙的色声香味触五欲,他都能随心所欲地受用。

他拥有令人欢喜的花园,绿意盎然的胜妙树林,有众宝间饰的豪车。

在那广大的森林中,被天上的婇女们所围绕,如此的安乐景象,其余一切天人都不能发起。

假如有人以身口意威胁,使他恐惧可怕,那么成百上千的天子都会以怜愍的心来亲近、爱念、观照他,帝释天王也会对他特别怜愍照顾。

当天人和阿修罗斗争打仗时,他可不能怯弱可怕,内心没有恐怖和畏惧。

假设愿出离苦恼诸垢,出世间道,彼如是处天世间退,生于人中为转轮王,如是往返经无量世,王四天下,七宝具足。

假如他情愿出离,想摆脱苦恼诸垢的染著,想得出世间的道果,那么当他从那样的天界退生到人中,就会成为转轮王。

如此往返经无量生世都成为王者,统御四天下而且具足七宝。

以下先讲离嗔后做转轮王具足七宝的福报情形,首先讲女宝的情况。

所谓女宝,彼女宝身作栴檀香,口中常出优钵罗香,身触细软如迦陵伽触。

迦陵伽者,海渚中鸟,彼触势力假设触人身那么无疲乏,远离饥渴忧悲苦恼,彼渚上人得彼触力,女宝亦尔。

假设转轮王假设见假设触皆受欢乐,寒时身温,热时凉冷。

如是触力非余人得,离嗔善业顺行势力。

所谓玉女宝是指,此女身体天生有栴檀香,口中常常散发出阵阵优钵罗花的香气。

她的身体柔软,皮肤细腻柔滑,就像摸到伽陵伽的触感。

迦陵伽是海岛中的一种鸟,它身上有妙触的势力,假如接触到人身,人就没有了疲乏之感,而且自然远离饥渴、忧悲等的苦恼。

居住在岛上的人们接触了迦陵伽鸟,都得了这种妙触的好处,而如宝一般的玉女也是如此。

转轮王见到她、接触到她都会感到很欢乐,寒冷的时候,她的身体温热,酷热的时候,她的身体微凉清冷。

这么好的触感妙力不是其他人能得到的,而是以无嗔善业顺行势力而感现的。

一切男人见此女宝心善分别,如母姊妹。

一心于王,于王敬重,用心于王,常与乐行。

远离五种妇女过失,谓不贞良、异男子行、妒心恶贪、乐恶处欲、夫亡命住。

一切男子见到玉女宝时,内心就起善念分别,就像对待母亲和姊妹那样。

玉女对转轮王很忠贞、很敬重、很专一,常常乐于与王同行。

她远离世间妇女的五种过失——不贞良,与其他男子同行,嫉妒心重有恶贪,喜爱去不好的地方,丈夫去世无恩自住。

如是女宝复有五种功德相应,五者所谓随夫意转、多生男子、种姓不劣、喜乐好人不生妒心、夫共余女娱乐行时不生妒心。

女宝又有五种相应的功德,五种功德是指,随丈夫意愿而转,多生男儿,种姓不下劣,喜乐好人不生嫉妒心,丈夫跟其他女子娱乐游玩行走时不生嫉妒心。

复有三种大胜妇女功德相应,谓不多语、心不邪见、夫假设不在不乐声触诸味香等心意不动。

以是因缘,身坏命终那么生善道天世界中。

如是胜妙女宝之食,唯转轮王乃得之耳。

女宝又有三种殊胜妇女的功德:

【一】不多语;

【二】心不邪见;

【三】假如丈夫不在,就不贪恋不乐于声触味香等享受,心意寂静淡泊不动。

玉女宝以具有这些殊胜功德的因缘,身坏命终生在善道天界。

拥有如此高洁胜妙的女宝,如得美食般令人满足,只有转轮王的福德才能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