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83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方剂量郝万山Word文件下载.docx

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

45g30g15g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

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15g15g10g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

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

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

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

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

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

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

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

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

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

汉1两=今15.625g

汉1升=今200mL

如:

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汉1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1升五味子=今40g

汉1升吴茱萸=今31g

汉12枚大枣=36g

汉12枚栀子=20g

汉50枚杏仁=25g

lander(2005-9-1020:

56:

25)

案:

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摘要:

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

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

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关键词:

汉唐衡制;

衡值;

经方剂量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

自明?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

“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

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

《汉书?

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

《律历志》:

“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其衡量关系为:

24铢=1两 

16两=1斤 

20斤=1钧 

4钧=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

“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

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

”与《汉书?

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

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

《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

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

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

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

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 

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

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

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

麻黄三十分 

大黄十五分 

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 

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

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

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

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

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

“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

”“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

“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

”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

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

《旧唐书》卷48“食货上”:

“权衡:

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

……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

”《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

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

“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

”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

六月六日曲四升 

忘斯油麻六斗五升 

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 

丹参 

生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生姜各二斤 

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

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

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

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

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

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

“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

古之三升,今之一升。

”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

“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

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

李杲曰:

“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

二十四铢为一两。

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

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4分等于1两,唐以后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4分=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

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

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 

斤 

升 

新莽 

245克 

200毫升 

15.3克

东汉 

222克 

13.875克

曹魏 

220克 

13.75克

晋 

220克 

隋 

660克 

600毫升 

大:

41.25克

小:

唐 

662~672克 

600毫升 

41.4~42克

13.8~14克

宋 

661克 

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

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

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

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

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

这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

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

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

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

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

“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

铢:

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两:

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

分:

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

”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

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

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

2、一两折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 

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

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

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小两小升则:

13.8克×

19=262克 

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

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

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

小两小升则药水为:

290克,2000毫升;

大两则882克。

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

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

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

11=152克。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

8,是合理的。

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

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16两,13.8克×

16=221克,加大枣11枚约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

7。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

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

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

① 

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326

② 

王伊命.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

(2)

③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5.1

④ 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

⑤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中国古代科技史:

度量衡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244.249.274.281.304.347.391

⑥ 个别方与现今通行的宋本不同,疑为依据的版本不同或有讹误

⑦ 

李铁君校注.清?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⑧ 

陈竹友校注.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⑨ 

柯雪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

伤寒与金匮.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