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595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2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2万吨/年玉米淀粉加工项目

1.1.2建设地点

某县工业园区

1.1.3建设单位

**开发有限公司

1.1.4法定代表人

(**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1.1.5主管单位

某县移民局

1.1.6工程性质

新建

1.1.7建设内容与规模

在某县工业园区内受让120亩国有土地使用权,修建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投入生产专用设备528台套,以某县丰富的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湿磨闭路流程生产工艺,建设一套12万吨/年玉米淀粉生产装置,抢占生物化工的制高点。

1.1.8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概算总投资16508万元。

1.1.9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16508万元,其中业主自筹6754万元,占总投资的40.9%;申请贴息贷款6754万元,占总投资的40.9%;申请国家及市、县级油茶项目及其他专项资金补助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8。

17%。

1.1.10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1年。

投产后第一年生产规模达到70%,第二年达到生产规模100%。

生产期13年,整个计算期15年。

建设期1年,项目计算期为15年。

1.1.11项目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发挥库区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移民卖粮难的矛盾,提高移民群众种粮积极性,确保农业增产,当地财政增收,提高移民群众收入和玉米加工生产技术水平都有显著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168个工作岗位,实现年产值39705万元,创利税4635.6万元。

1.1.12报告编制单位

吉林科荣变性淀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7)某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8)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9) GB/T8885-1988食用玉米淀粉行业规范 

(10)GB/T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行业规范

(11)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技术资料。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

120

 

 

建筑面积

平方米

38000

 

总投资

万元

16508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万元

684

 

 

建筑工程费

万元

2850

 

 

设备购置费

万元

5430

 

 

安装工程费

万元

328

 

 

其他费用

万元

1894

 

 

全额流动资金

万元

459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62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万元

16508

 

 

业主自筹

万元

 

 

 

银行贷款

万元

 

 

 

国家、市、县级专项补助资金

万元

 

 

产量

 

 

 

 

玉米淀粉

吨/年

120000

蛋白≤0.35%

 

胚芽

吨/年

10588

含油≥40%

 

蛋白质

吨/年

26470

蛋白≥60%

 

纤维饲料

吨/年

11470

蛋白≥8%

原料

 

 

 

 

商品玉米

吨/年

177000

 

 

硫磺

吨/年

360

 

 

包装材料

条/年

5940000

 

动力消耗

 

 

 

 

360000

 

21600

 

 

20400000

 

三废排放量

 

 

 

 

废气

KG/天

52.8

锅炉烟尘浓度≤400㎎/标立方米,烟尘黑度在林格曼二级

 

废水

吨/天

960

BOD5<20㎎/1,COD<100㎎/1,SS<70㎎/1,PH6-9

 

废渣

吨/年

2966

包括玉米杂质、生活垃圾、污泥等

定员

168

 

经济效益指标

 

 

 

1

玉米淀粉单价

元/吨

2400

 

 

玉米淀粉销售收入

万元

28800

 

2

玉米胚芽单价

元/吨

3000

 

 

玉米胚芽销售收入

万元

3441

 

3

蛋白粉单价

元/吨

4800

 

 

蛋白粉销售收入

万元

5082

 

4

纤维饲料单价

元/吨

900

 

 

纤维饲料销售收入

万元

2382

 

合计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9705.24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853

 

1.4研究结论

本项目原料为玉米可再生资源,利用其开发新能源、实现生物化工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农发卖粮难的矛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畜牧业和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都有显著的意义。

项目选址于某县工业园区,选址符合当地规划,交通方便,物料运输便利,可充分运用园区内现有的公共设施;业主单位以出让地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属明确,建设条件较好,管理机构齐全,总体布局合理,建设规模适度;项目建设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本项目玉米淀粉的生产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可靠的玉米湿法生产工艺,整个过程为热循环封闭生产。

不仅节能、节水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玉米淀粉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纺织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玉米淀粉以用途广泛、性能优良、价格适中投放市场。

项目“三废”都能合理治理,达标排放,并可按国家环保“三同时”的要求组织实施。

项目资金投入适当,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增加移民群众就业机会。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发展概况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原料玉米为可再生资源,利用其开发新能源、实现生物化工生产符合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的决定,其中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部分要求: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农林业第32条“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的规定。

本项目符全国家产业政策。

2.1.2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005年国家做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在“十一五”期间将大力“构建资源加工业基地”,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形成食品工业基地”。

**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拥有丰富的优质玉米,如何将农业生产、城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地治理及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某县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需要。

为此,以**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通过国际先进的湿法玉米淀粉生产技术生产玉米淀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玉米淀粉的应用范围很广,用途很大。

目前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淀粉用于食品、医疗、饮料等方面,三分之一用于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方面。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添加剂。

例如磷酸淀粉有乳化和稳定的特性,制作糕点、冷饮有独特的风味;有一种变性淀粉加入快餐食品后可减少蒸煮时间,加入罐头、盘菜后可加速热的传递,减少消毒和冷却时间。

以淀粉为原料又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DE值不同的葡萄糖浆,作为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以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多糖胶,不仅可以添加到多种食品和饮料之中,而且在石油开采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还有一种变性淀粉(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也在石油开采中被广泛应用。

以淀粉为原料合成的低温磷化液,在金属表面处理时具有特殊作用。

淀粉接枝共聚物(SGC)对细支混纺轻纱有卓越的上浆性能,造纸工业中通过添加淀粉来增强纸张和纸板的强度及性能。

淀粉特殊处理后还可用在外科手术的防护上,淀粉加工成的葡萄糖浆也在医疗中有巨大作用,近年来玉米淀粉还成为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新型能源,美国、巴西等已利用玉米淀粉大量生产酒精,用作汽车燃料等。

2.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于2009年7月24日登记成立,注册资金2000万元。

公司经营范围以发展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培植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为主。

公司下设综合部、财务部、产业部、工程部。

员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名:

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3人、技术人员5人,会计师2人、本科生4人、专科生3人、工程师5人。

并有从事营销、企业管理、企业理念、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智囊团。

公司还将与山东省知名玉米深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技术、专业人才结构的优化及人才的合理储备,为本公司的发展壮大及产品的开发、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具备承担现代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农业产品开发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发建设的能力。

2.2项目发展概况

2.2.1原料优势和成熟技术作基础

**是农业大县,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2008年粮食总产量43.63万吨,玉米总产量9.52万吨,某县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重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在农坝、江口镇分别建立了增产技术含量大,规范化程度高的高山玉米“双保险”和低山河漫地膜玉米丰产示范样板3000亩;各镇乡也分别建立了50亩的高产示范点。

这为投资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定的原料基础。

本项目以**丰富的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玉米淀粉生产技术,整个过程为热循环封闭生产。

过程水的循环使用回收率达60%,干物回收率达98%以下,废水排放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不仅节能、节水、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项目具有工艺成熟可靠、原料消耗低、产品回收率高及污染物排放少、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

项目符合**市及地方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2.2.2项目发展现状

**开发有限公司经实地调研,在总结山东、河北等地玉米淀粉加工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决定在某县打造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

“中国淀粉看山东,山东淀粉看沂水”,除了现有投资环境优越,原材料充足外,公司拟从山东省引进具有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知名玉米淀粉生产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落户**并与其合资合作共同打造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链,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玉米淀粉知名品牌。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3.1玉米淀粉简介

玉米淀粉又称玉蜀黍淀粉。

俗名六谷粉。

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

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

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

吸湿性强,最高能达30%以上。

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纺织等行业,可生产饴糖、高麦芽糖浆,葡萄糖、变性淀粉、可溶淀粉、环状糊精、酸性淀粉、氧化淀粉、高果糖浆;可用作酶制剂生产的原料,味精、氨基酸及抗生素发酵的原料等。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生产的发展,玉米淀粉以用途广泛、性能优良、价格适中投放市场,倍用青睐。

玉米淀粉质理量指标如下:

表3-1玉米淀粉质量规格

指标等级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水分,%(m/m)

≤14.0

细度,%(m/m)

≥99.8

≥99.5

≥99.0

斑点,个/cm2

≤0.4

≤1.2

≤2.0

酸度(中和100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12.0

≤18.0

≤25.0

灰分(干基),%(m/m)

≤0.10

≤0.15

≤0.20

蛋白质(干基),%(m/m)

≤0.40

≤0.50

≤0.80

脂肪(干基),%(m/m)

≤0.10

≤0.15

≤0.25

二氧化硫,%(m/m)

≤0.004

铁盐(Fe),%(m/m)

≤0.002

3.2产品市场简介

玉米淀粉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我国玉米淀粉用于发酵产品(味精、酶制剂等)占40%,医药产品(注射葡萄糖、抗菌素、维生素C等)占23%,淀粉糖(食糖醇、麦芽糊精)占18%,变性淀粉占7%,其他占12%,变性淀粉、淀粉糖、味精、乙醇汽油等淀粉消耗“大户”,为玉米淀粉开拓了巨大市场。

玉米淀粉是玉米加工的初级产品,是淀粉中最主要的品种。

淀粉用途十分广泛,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各种变性淀粉、水解产品等。

淀粉制成的食品如粉丝、粉条等直接食用;淀粉作为原料可应用于淀粉糖、氨基酸、酒精、抗菌素、味精等产品;淀粉也可加工成变性淀粉,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铸造、医药、建筑、石油钻井、选矿等领域。

玉米淀粉是玉米深加工的中间产品,用途广泛,其深加工产品达1300余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较快,淀粉市场需求量大。

据预测:

到2009年,全国淀粉需求量将突破除1200万吨。

同时,淀粉及其深加工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的创新将进一步拓宽淀粉市场,推动淀粉和深加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淀粉工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利用淀粉再次延伸产业链深加工而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

淀粉糖、赖氨酸、山梨醇、化工醇、燃料乙醇、柠檬酸等。

全球利用玉米进行深加工而生产的产品超过2000种,而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仅仅400多种。

由于玉米深加工的增值效益明显,近几年,全球玉米深加工扩建、再建的形势非常积极。

1、全球玉米淀粉市场情况

玉米淀粉的主要供应国家为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等,同时也是玉米生产大国。

2003年全球玉米淀粉的产量为3940万吨,占淀粉总产量的80。

24%,2005年全球玉米淀粉产量为5400万吨。

其中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的大量投产及扩产是主要原因。

全球玉米深加工的不断深、广延伸加速了玉米淀粉产业的快速发展。

2国内玉米淀粉市场情况

2005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为9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量只有7。

2公斤,仅仅是美国人均消费淀粉的8%,欧盟的32%。

未来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玉米淀粉的消费潜力仍有一定的空间。

近几年,我国淀粉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09年我国年产玉米淀粉量大约1200万吨,增幅仍在16%以上,国内玉米淀粉业快速发展也主要归功于淀粉应用的多样性。

利用淀粉可以生产淀粉糖甜味剂、柠檬酸、味精、肌苷酸、葡萄糖、Vc、Ve及其他药物使用的青霉素和抗菌素等。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我国生产淀粉的省份主要为吉林、山东、河北、河南。

以上四省份玉米淀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淀粉生产的地域较为集中。

其中淀粉糖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淀粉深加工产业,主要体现在我国淀粉糖产量由2000年67万吨,已经发展到2005年淀粉糖产量将超过520万吨,同比涨幅高达15.5%。

3.2产品市场应用情况

玉米淀粉的应用范围很广,用途很大。

目前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淀粉用于食品、医疗、饮料等方面,三分之一用于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方面。

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添加剂。

例如磷酸淀粉有乳化和稳定的特性,制作糕点、冷饮有独特风味;有一种变性淀粉加入快餐食品后可减少蒸煮时间,加入罐头、盘菜后可加速热的传递,减少消毒和冷却时间。

以淀粉为原料又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DE值不同的葡萄糖浆,作为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以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多糖胶,不仅可以添加到多种食品和饮料之中,而且在石油开采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还有一种变性淀粉(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也在石油开采中被广泛应用。

以淀粉为原料合成的低温磷化液,在金属表面处理时具有特殊作用。

淀粉接枝共聚物(SGC)

对细支混纺轻纱有卓越的上浆性能,造纸工业中通过添加淀粉来增强纸张和纸板的强度及性能。

淀粉特殊处理后还可用在外科手术的防护上,淀粉加工成的葡萄糖浆也在医疗中有巨大作用。

近年来玉米淀粉还成为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新型能源,美国、巴西等已利用玉米淀粉大量生产酒精,用作汽车燃料等。

玉米加工成淀粉仅是加工的第一步,以淀粉为原料进一步深加工是实现增值增效的重要措施。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工业制品达500余种。

玉米淀粉经过化学方法的深加工,可生产出糊精、氧化淀粉、合成胶粉等,此类系列产品有上百种之多,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化工等不同行业。

玉米淀粉制取的淀粉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葡萄糖是医药业的重要原料,可进一步生产出青霉素、红霉素、维生素等多种药品。

玉米淀粉深加工制成的玉米糖浆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点、饮料和罐头的优良甜味剂,也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理想食品。

利用淀粉生产低聚糖增加的价值是淀粉本身的7.8倍。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新型环保塑料具有生物降解功能,在治理白色污染中具有独特作用。

玉米淀粉高强度粘合剂,既是用途极广的工业原料,也是纺织工业中三大浆料的第一大类,市场容量极大。

利用淀粉还可以生产山梨醇、高吸水性树脂、变性淀粉、包醛氧淀(医用)等。

玉米淀粉还可生产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超吸水性树脂、农药和除草剂等。

一、淀粉生产生物可降解表面活性剂用可再生淀粉生产的烷基葡萄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其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和生物可降解性,可缓解合成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自80年代一问世就受到各国普遍欢迎,发展迅速。

烷基葡萄糖苷是一系列产品的总称。

其中乙二醇葡萄糖苷是由淀粉与乙二醇在质子酸催化下经糖基转移反应生成,反应温度视催化剂的不同而在120℃~180℃范围内波动,反应时间30分钟~50分钟,生成的乙二醇葡萄糖苷,再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反应生成烷氧化葡萄糖苷,进而与脂肪酸或高碳脂肪酸反应,制得各种乙二醇葡萄糖苷酯或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工业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方法如下:

将30份正丁醇加入装有搅拌机、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及分水器的装置中,加入0.44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缓慢升温至110℃,然后滴加30份正丁醇和36份葡萄糖组成的悬浊液,在回流温流下反应3小时,再加入预热的36份十二醇。

加料完毕后减压脱正丁醇,维持体系在6265帕,反应温度控制在140℃~150℃,反应1小时,所得产品为褐色固体,收率70%。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表面活性与十二烷基本磺酸钠相似,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二、淀粉生产高吸水性树脂1974年,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所将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进行水解,得到一种吸水量达到自身质量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超吸水性树脂,从而开辟了超吸水性聚合物的新领域。

淀粉类超吸水性树脂具有吸水能力强,吸水速度快,保水性好,原料来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

按制备方法分为两类。

1.淀粉与丙烯腈(或丙烯酸)接枝共聚水解产物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和玉米淀粉与丙烯腈或丙烯酸接枝共聚后,用碱水解而成。

其制备的方法如下:

淀粉加水搅拌至92℃~94℃糊化,淀粉与水比例在1:

5左右,通氮气1小时,然后冷却至25℃,加入硝酸铵与硝酸混合液,搅拌10分钟后,加入丙烯腈,在氮气保护下反应2小时。

所得共聚物加碱水解,使接枝的腈基转变为酰胺基、羧酸基、羧酸基盐等亲水性基团。

再用酸溶液中和至pH=7.6,在110℃下干燥、粉碎、过筛得成品,其吸水能力每克为1200克水。

2.淀粉与丙烯酸胺的交联产物

淀粉与丙烯酸酯通过具有两个官能团基的单体接枝共聚而成。

其制备的一个典型方法为:

30份淀粉与400份水调成淀粉乳,升温至80℃,通氨气1小时,将生成的凝胶冷至30℃,再与1200份甲醇、70份丙烯酰鞍、30份硝酸铈盐溶液和0.1份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在35℃下搅拌3小时,干燥后得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淀粉类超吸水性树脂制备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接枝率,增强吸水能力,同时降低原料消耗。

虽然铈外国法接枝率高,但铈为贵重稀有金属,其加入量占成本的接枝率的50%左右。

因此,寻求和铈盐相当的接枝率,而价格又大大低于铈盐的引发剂是当务之急。

3.淀粉类超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1)卫生材料:

可用作卫生纸、纸尿布、餐巾、一次性抹布的添加剂。

与香料混合用来做吸脚汗的鞋垫,或在防护帽内吸收汗液。

(2)机能吸水材料:

将超水性树脂在高效混合器中配制成2%的水溶液,再用聚氧乙烯壬基酚醚稀释,可制得玻璃表面防雾剂。

其在干燥条件下有较好的吸水性,成膜后透明度高,吸水后透光率小,形成的凝胶不会被过剩的水分冲走,反复吸水、干燥后仍有防雾性,是较好的玻璃防雾剂,适用于火车、汽车的视野玻璃、门窗玻璃及农用塑料薄膜等。

(3)低温渗透压脱水片:

由表面活性剂半透膜、渗透压超过百万帕的物质和高吸水性聚合物构成。

使用时,被脱水食品用玻璃纸包好,放于脱水片之间,轻轻压紧,然后在低温下保持一定时间,脱水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此外,用低温渗透压脱水片还可以制取低糖、低盐食品,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4)土壤保水剂:

在5厘米的砂性土壤表层中加入0.1%的超吸水性树脂可起到蓄水和保水作用,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并使烟草产量增加35%,西红柿和大白菜产量提高1倍。

做种子包衣,提高种子发芽和出苗率。

用含0.1%~0.5%超吸水性树脂溶液处理插条、接穗,可提高扦插移栽成活率。

用于培养基,蘑菇产量比用锯末和堆肥高20%~30%。

(5)日用化工:

超水性树脂对香精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用超吸水性树脂加入香料、杀菌剂和乳化剂制成空气清新剂,具有留香持久的性能。

在化妆品中加入超吸水性树脂,可增加皮肤润滑感、保湿持久、不会干裂,带有羧基的超吸水性树脂,具有吸氨性,可作除臭剂。

(6)其它:

在工业上利用其吸水而几乎不吸油和非极性溶剂的性质,可用于油品脱水。

含有超吸水性树脂的过滤材料用于去除柴油和汽油与酒精混合燃料中的少量水分时非常有效。

三、淀粉制作胶囊

化学农药由于挥发、漏失及光照分解,相当大一部分被浪费掉了,这不但难于发挥起应有功效,而且加剧环境污染。

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包胶技术,将化学农药或除草剂包裹于淀粉黄原酸酯中,可控释出这些化学成分,避免了损失,延长了药效,效果十分理想。

其制作方法是:

将农药分散于淀粉黄酸酯水溶液中,然后利用氧化法或多价金属离子,双官能团试剂对淀粉黄原酸脂进行交联,在数秒中全部物料成为凝胶状态,再继续搅拌数秒钟后成为颗粒状固体,经干燥即得到残留水分很低的产品。

无论是水溶性还是非水溶性、固体还是液体的农药均可采用这种方法,对含液体的农药的包胶颗粒,有效成分占质量的55%,固体的还要高。

除草剂采用该技术后,在施加同样质量的有效成分条件下,控制杂草的有效期从45天延至120天。

这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的技术,采用此技术将大大减少化学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用作生物农药的载体或包胶材料,有望提高其防效稳定性、延长残效期。

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本公司生产的120K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