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987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docx

中考语文模拟复习冲刺测试题4

广东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

姓名:

分数: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1分)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4)2009年8月8日,台湾高雄小林村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许多人无家可归。

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5)把李商隐《无题》默写完整。

(4分)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1)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kuìzèng(),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2)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suǒ()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3)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七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3、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语句是()(3分)

  A、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政治小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B、2011年2月14日,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C、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D、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4、连词成句。

(4分)

A、精神镌烁飞沙走石面容慈善寒风怒号笑容可掬天寒地冻饱经风霜

B、……之所以……因为…………尽管……还……

……如果……就…………不但……而……

①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

(80字以内)(2分)

②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

(80字以内)(2分)

全神贯注屏息凝视目不转睛津津有味掩卷沉思步履蹒跚

5、依据材料,探究“网络暴力”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写明理由。

(4分)

  材料一: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三大特征:

一,以道德的名义,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伤害和威胁。

参与者有发帖者、跟帖者、网络看客三类。

  材料二:

网络暴力行为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

网络流行语:

恶搞是智者的游戏。

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坏人的头,献给受害人做祭品。

  材料三:

网络现状:

开放性,匿名性,无组织化,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管理不善。

网络暴力普遍存在,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争论焦点:

是否突破了道德底线,是否伴随侵权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

专家和人大代表建议制定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暴力,回应网民的善意。

搜狐老总张朝阳说,博客的实名制无法限制网络暴力。

二、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部分:

(一)伤仲永(13分)

司马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1、解释画线加粗的词。

(3分)

父异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借旁近与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未尝识书具

2、翻译下面句子。

(3分)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那三个过程?

请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划出“不使学”造成的后果。

(1分)

5、你心中的仲永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怎样可以做到?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部分:

(二)给美丽做道加法(17分)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

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

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

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

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

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

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

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

”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

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

这加数是指:

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小憩:

  ⑵酷:

    

2.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做答:

⑴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给美丽做道加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欣赏文中这位男老师的做法吗?

请谈谈你的认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没有尘埃好不好(15分)

①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

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厂里,甚至还会引发粉尘爆炸!

②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

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③没有尘埃也不好。

④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

这就是说,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

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

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⑤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

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也都无法生存。

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势。

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

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高,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⑥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

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

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

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

⑦实验证明:

在没有凝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甲)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乙)还是难以凝结。

(丙)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

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凝结核"。

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3—10.7毫米之间。

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在上面聚集。

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⑧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

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⑨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⑩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1.如果你想粗略了解全文的信息,你会抓住文章中哪句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章说明没有尘埃好不好主要表现在: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读第⑤段,简要说说尘埃“保护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

(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⑥、⑦两段话的内容,给“凝结核”下一个定义。

(2分)

凝结核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

请说说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失败是个未知数(15分)

  ①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

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

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问题在于:

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

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

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

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

失败是一个未知数。

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失败是个未知数”中的“未知数”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改为“你一定舔尝过失败的滋味。

”好吗?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③、④自然段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人生受挫折,论证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还用“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

阐明的道理是_________ 。

(4分)

4.文章讲述了威灵顿将军的故事,是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的道理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题目:

《我心中的风景》

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如记叙文,感情要真实;如议论文,观点要明确。

不要暴露姓名、校名,否则会扣分。

附加题(10 分):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2 分)

①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卒用:

              ②既莞,家人发箧视之  既:

           

③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

            ④普明日复奏其人 明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①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加线的句断句(2 分):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文示例:

我心中的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知道吗,斐斐,一想到你,我就想起卞之琳的这首断章。

因为你的网名就叫看看风景,诚如你所说,你来阿酷是随便转转,看看风景的,但是你却没想到自己在看风景的同时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尤其是在我的眼中,你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这道风景不仅仅停留在我的眼中,更驻留在我的心中,愈久弥香,那么纯美,那么靓丽,那么动人,其间不搀杂任何杂质,哪怕是一丝一毫。

我曾去过北京的颐和园,见过昆明湖水面上轻笼的薄雾,薄如青纱,透明如蝉翼,就那么静静的在湖面上悠悠缭绕,缕缕不绝,让我想起小杜《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纱”的诗句,尽管有些凄清,但却很美,若不是接下来小杜发出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愤慨。

相信那也是一种美的极至了。

也曾到过天津的水上公园,那巍巍高耸的号称亚洲第一高塔的天津电视塔青云缭绕,直入云霄。

成为水上公园可以用来观瞻的一景,荡舟湖上,放眼望去,四周绿树红墙,青砖碧瓦也别有一翻风韵,可惜在这令人爽心悦目的环境中,却有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管是在水面上还是在绿地上总有一些食品袋大煞风景,令人不免扼腕。

而你就不同了,你的古铜色的面皮舒展而光亮,那双圆而美,大而亮的眼睛熠熠生辉,那么清明澄澈,那么魅力无穷,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聪明智慧,加上棱角分明的唇线,让我感到你的忠厚本性和健壮的体格,由此联想到黄河的壮美,然而你温婉柔美的声音又让我联想到秀美的西湖,想象着你裙袂飞扬飘然欲仙的情景,真是令我陶醉痴迷。

昆明湖的美,美在朦胧;电视塔的美,美在巍峨;你的美,美得完整,美得无可挑剔。

斐斐,我不知道自己的这些感受是否贴切,但绝对真实,我曾经说过,也许有一天,我心血来潮了,会把你和某种花卉对应起来,描述一番,现在想来已不大可能了,因为一种花卉毕竟显得有些单调,而你不同,你是一处风景,兼具了黄河的壮美与西湖的秀美,兼具了松柏的刚劲和杨柳的妩媚。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斐斐,我要你知道,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心中的风景

我的家是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她的美丽、秀气在我心中珍藏着一道道亮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