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62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也高度重视,逐年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措施起到积极作用。

建设年产2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项目产品,符合农业发展方和国家产业政策。

因此,本项目投资是必要的,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项目建设拟选址于泗县经济开发区

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用地200亩。

(2)项目投入总资金22822.48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152.28万元,流动资金6671.2万元。

(3)建设规模终期年产高浓度复合肥20万吨。

3、主要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

泗县境内大部分为坦荡平原,海拔在2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0.9%;

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适于各类农作物生长,尤其是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耕地9.21万公顷,实有耕地约170万亩。

(2)工程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周边地质已经勘测,开发区内已有数家大中型企业在建厂时进行过工程地质勘探,没有压覆重要矿床,有利于工程建设,主要建筑和构筑物不需要打桩。

✧地下水

地下水位在18-25米之间,不腐蚀钢筋混凝土。

✧厂址稳定

近场区自新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有规律的升降运动,运动速度缓慢而平衡;

历史上近场区未有破坏性地震的发生,现代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相对较低拟选厂址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根据《安徽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泗县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拟选厂址不在地灾危险易发区内,处于相对稳定区、适宜建厂。

(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选址位于泗县经济开发区内,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已完成“七通一平”,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4)原材料供应

项目产品复合肥主要原材料为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氯化铵以及粘土填充剂。

原料充足易购。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项目投入总资金22822.48万元。

(2)效益情况:

项目投产后,达到年份销售收入40000万元/年,利润总额5358.64万元/年。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占地面积

m2

133400

总建筑面积

47580

建设规模

万吨/年

2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2822.48

1

固定资产

16152.28

2

流动资金

6671.2

总流动资金

资金来源

1.1

坤达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出资

100%

2.1

工程方案

厂房仓库

40000

办公楼

4200

3

职工宿舍

3060

4

辅助用房

320

生产成本

元/吨

1732.05

达纲年份

产品销售价格

2000.00

销售收入

万元/年

税金及附加

免税

十一

利润总额

5358.64

十二

财务评价

投资回收期

静态回收期

5.85

1.2

动态回收期

6.69

投资利润率

%

22.96

投资利税率

财务净现值

19870.56

(Ic=9%)

5

财务收益率

5.1

所得税前

24.3

5.2

所得税后

19.15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产品现状及产品的用途

本产品一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适当配以尿素调节含N量,N:

P2O5:

K2O=0.15:

0.15:

0.15作为基本品种。

此外,根据作物、土壤等情况,可适当调配N.P.K的比例并增添微量元素等,生产多种系列复合肥及专用肥。

本研究产品按照GB15063-2001所规定的指标进行生产。

二元或三元粒状复合肥在发达国家使用极普遍,占化肥总产量的80%以上,氮肥产品50%、钾肥产量的90%以上都加工成复合混肥使用。

施与农田、果园、花木之化肥量基本上都按照作物、土壤、季节等情况,经过严格科学试验得出配方,再进行复混而供应市场。

故具有肥效高、肥料利用好、作物增产明显、施用方便等经济等优点,早已为世人瞩目。

粉状复混肥于20年代在美国就开始应用,当时以无机及农杂有机肥混配而成。

到50年代才以普钙、重钙、氯化钾、磷酸二铵、液氮等无机肥料为主,复混而成,并发展很快。

这些粉状复混肥工厂大多为1-5万吨/年。

由于粉状复混肥在制造过程中往往发生化学反应,致肥效降低,并伴易结块不便使用等缺点。

于是,粒状高浓度复混肥在50年代崛起并发展迅速,这种肥料肥效高,不结块,便于装卸和使用,颗粒肥料中的磷酸盐被土壤固定的程度比粉状肥料微小,颇受用户欢迎。

由于高效优质复混肥替代单元肥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都将复合肥列入化肥发展重要方向。

故本项目符合国家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国内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开始生产以普钙、钙镁磷肥、氯化铵、氯化钾、尿素等为原料生产的低浓度复混肥,NPK三要素含量计23-25%。

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已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八.五”期间,我国开始了三元粒状高浓度复合肥系列产品的生产,典型产品为N:

0.15。

由于产品外观具有透明感。

颗粒均匀,硬度高,不结块,使用方便,肥效高,养分全,价格适中等优点,初上市就供不应求,并已远销东南亚地区。

近几年,又开发出涂彩粒状高浓度复混肥产品,按不同作物所配方粒状肥分别喷涂上各种不同颜色,以便区分,心里感觉好,更受农民欢迎。

(二)需求情况

虽然我国化肥产量和施用量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化肥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根据“十一.五”化肥发展规划。

国内化肥生产能力可达3750万吨,但与农业部门预测的需求4200万吨(以上均纯量)仍有差距。

此外,我国目前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高浓度N.P.K化肥仍严重不足。

肥料的复混化能够为作物及土壤均衡提供营养,代表了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我国高浓度复肥施用量仅化肥总量的10%,与农科部门提出的40%相距甚远。

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9300万亩,其中水田约3600万亩,旱地560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7亩,低于全国品均水平,因此对高浓度复混肥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省内县级以上化肥生产企业92家,化肥总生产能力为188.6万吨(纯量),其中氮肥146.5万吨,磷肥42.1万吨,切多为低浓度肥料,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据省农业部门预测,2009年,全省化肥需求总量为270万吨(纯量),其中氮肥158.8万吨,磷肥7105万吨,钾肥39.7万吨,比上年实际使用量将增加32.8%,并要求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复混化方向发展。

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提高,全省对高浓度N.P.K复合肥和专用肥的需求量应超过10万吨,但目前实际使用量不足20万吨。

此外我省周边的江苏、浙江、河南、江西、山东亦是农业大省,特别是长江沿线和江南的富裕地区,对高浓度复混肥的需求量较大,可见,高浓度NPK复混肥和专用肥的市场前景广阔。

(三)市场价格和目标市场分析

1、产品市场价格

国内生产45%、35%、25系列复混肥的市场价,由于前一段时间原料价格起伏较大,复合肥价格随之波动。

目前各生产厂家品均出厂价都维持在每吨1600-2050元左右。

2、目标市场分析

产品目标市场首先考虑向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种植市场推广。

具体的市场开发措施如下:

(1)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进行控网式捆绑销售。

这样可以相对稳定用户,使生产厂家的产品有稳定的销售客源,同时可大大减少销售成本和周转天数,使企业有相对固定的生产指标和销售量。

(2)以点带面。

在安徽及周边设立销售网点,进行批发零售,在时机成熟时,在国内主要的农业地区设立销售点,对产品经销推广。

(3)制定定向销售模式。

以国内农业生产基地和各地的农垦基地签订定向销售产品合同,实行固定销售网络。

(4)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以广播、电视、广告的形式宣传其产品,使群众了解该产品并认可其作用,使客户自己购买消费,来增加购买人群,便于产品的普遍推广使用。

(5)建立企业网站,面向全国进行宣传。

设立独立网页,使该网页随时能让老百姓自行查阅,了解企业的情况及产品的品质和使用效果,便于群众认识和接受。

(四)市场竞争力分析

1、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高浓度复合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10多年时间的试验,生产技术以及使用效果已经非常成熟。

经过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广泛应用,科学地证明了该产品不仅具有利用率高、有效期长的优点,而且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增加产量、减少污染、刺激作物生长发育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水稻上试验证实,产量普遍增产30%以上,并大大节省人力;

在瓜果、蔬菜种植上试用,克服连作障碍,减少农药量80%以上,产量和附加价值增加50%以上;

水果种植施用本项目产品,产量增加15%,而且糖份有所提高,成熟期提早半个月。

产品技术含量高,使用效果好是市场竞争能力强劲的基础,采用公司加农产的形式进行销售,其竞争优势更加凸现。

2、市场风险分析

项目产品是朝阳产品,数十年在市场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市场风险主要是销售策划不当,致使销售渠道不畅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对策是实施名牌战略,以稳定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和留住消费者,树立品牌形象。

品牌优势将有助于消除市场被动的影响,利用品牌优势化解市场风险。

第三章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一)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45%氯基NPK三元彩色复混肥,三元的比例,分别为三处:

N:

0.15,此系列三元费在国内外是一种通用性且有相当的市场占有份额的高效复混肥,且养分全、肥效高、使用性广、可调性强、价格适中等优点。

近几年从国外进出口地三元复混肥也多为35%、45%系列,通过使用,也证明了以上优点,且已取得了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45%、35%、25%系列三元复混肥为基本品种建立的生产流水线,完全可以根据销售地区的土壤及作物情况,调整NPK三者比例,生产出各处作物专用肥,使肥料的使用更合理、更有效,本项目提供的工艺流程生产出的复混肥产品,还可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微量元素(如钼、硼、锌、铜等)和营养元素(钙、硫、镁)及稀土元素。

这项工作企业应与农业科研部门和农化服务部门合作,以共同开发,生产出更切合实际的高效复混肥来。

(二)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复合肥定位年产20万吨,设2条10万吨/年生产线。

这是以规模适度、经济效益好、生产销售灵活、投资风险较小的较佳规模。

尤其是采用了两条独立的生产线,可按市场需求及时变化产品,又可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这就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紧急中的竞争能力,切这种规模配置的工艺设备可成套供应,生产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质量有保证。

综合烤炉到该项目人员、技术力量、厂址、交通运输、公用工程、资金筹措等多种因素,选择20万吨/年设计规模最恰当的,也是合理的。

第四章、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1.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1.1.1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本项目拟建20万吨/年系列NPK三元氯基复混肥装置,所用原料为磷酸二铵、磷酸一铵、氯化钾、氯化铰和尿素经过配料。

混合、造粒、干燥和闪粉等工序,制成粒状氯基NPK复混肥或其它粒状复混肥。

1.1.2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当今世界各国肥料想高浓度复混肥发展已成为总潮流。

据统计美国、修、日本等发达国家中80-85%的磷肥是以复肥形式提供的,目前我国现有的复混企业已达1700余家,年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十五),生产企业大多为中、小型,生产能力大多为万吨级以下,生产技术落后,仅能生产低浓度复混肥,且产品质量差异很大。

目前,生产工艺路线也较多,按造粒型式分、有团粒型、料浆造粒性、挤压遣粒型、掺合型及流体型。

在美国,散装掺合和流体肥料比较流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在欧洲、日本和其它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幅员较小,土壤种类不多,农作物品种较单一,采用料浆法生产几种通用型的颗粒复合肥已能一本满足需求。

近年来有些国家为了合理精确施肥,也开始发展掺合肥料。

我国复混肥的加工路线大多采用固体原料造粒法,其次是喷浆造粒法。

江西贵溪化肥厂结合磷铰工程,采用喷浆遣粒工艺。

山东临沂采用磷酸和磷酸钾曲混合料将,再加氨后进行喷浆造粒生产元氯根复混肥。

江苏无锡磷肥厂生产N.P.K三元复混肥采用了磨粉、粉碎、混合及转筒造粒工艺,同时再添加必要的添加剂,提高成立效果并着色,制成的产品颗粒均匀,硬度好切具有晶莹透明感,尤受农民欢迎。

目前,安徽宁国复合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也采用上述团粒法工艺技术生产的N.P.K三元复混肥粒度均匀,色泽纯正,深受农民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1.1.3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目前,复混肥的生产方法大致有五种,即简单混合法、挤压造粒法、圆盘或转鼓自成造粒法、料浆型造粒法、液体型复混肥。

上述五种方法中简单混合法和挤压造粒法流程最简单,投资省、占地小、上马快,但简单混合法在生产时十分强调所用基础肥料的粒度分布,相混肥料的各种粒径相差不能大于10%,否则,产品在运输和施用过程中会产生粒级分离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及施用效果。

而挤压造粒法也只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且只能生产总养分小于40%的复混肥,故上述两种方法对本项目不适用。

料浆型造粒法主要用于硝酸磷肥或磷铵的造粒,且喷浆造粒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加之成本较高;

流体型复混肥料主要用于液体肥料的生产,故这两种方法也不适用于本项目。

根据现有情况和目前市场上的需求情况,本项目选用转鼓造粒法的工艺水平路线。

基础肥料的破碎和混合有的厂先破碎后混合,有的厂先混合后破碎。

生产试验表明:

如果先混合,则KCT颗粒易被尿素包裹,难以破碎,则在以后的造粒中会产生组份不均,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本项目把各原料进行二种破碎后混合,以生产出优质复混肥。

1.2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1.2.1工艺流程说明

各物料分别由磅秤称量,氯化铵和尿素分批在双辊破碎机中破碎,破碎后分别进入各自的料仓,料仓下设圆盘给料机,通过圆盘给料机由胶带输送机送至搅拌机;

称量后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粘合剂等分批在链式破碎机中破碎后进入各自的料仓,通过圆盘给料机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搅拌机。

所有物料在搅拌机中汇合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好的物料由胶带输送机送入转鼓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时直接喷入蒸汽,一方面共给水份,另一方面供给热量,成粒的物料经胶带输送机送至转筒干燥机烘干,以除去水分。

烘干后的物料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振网筛筛分,筛分出的粗粒回破碎机进行再破碎,筛分出的细粒送回到转鼓造粒机作为返料进行再造粒。

筛分出的合格品送至冷却机冷却,冷却好的物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至所需热风由燃煤热风炉提供,热风经两级旋风除尘并水膜出尘后由引风机引高排空。

工艺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的岗位,均设吸尘罩,由引风机吸入旋风除尘器收尘回用,然后再经一级水膜除尘,最后几乎达到无尘放空,以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收尘均可送至搅拌机回用。

1.2.2工艺流程图

1.3自控技术方案

控制测量仪表以各设备就地检测仪表为主,成品包装部分考虑自动计量包装,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计量准确性。

(二)主要设备方案

1、破碎设备

在复混肥生产中,尿素破碎是个难题,因为尿素吸湿,腐蚀性强,性脆等,许多厂曾用链式破碎机和饲料机破碎均不理想,用得较成功的是采用单辊或双辊破碎机,本可研选用双辊式破碎机即二台硫碎氯化铵和尿素。

破碎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仍采用链式破碎机二台。

2、搅拌设备

破碎后的物料混合均匀与否,直接影响到复混肥的质量和施肥效果。

复混肥生产中用到的混料设备有两种类型:

固定容器型和回转容器型。

回转容器型混合机,结构简单,内部容易清理,维修方便,但多为间歇操作,易产生粉尘,生产批量小。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选用固定容器型,物料混合时间短,混合均匀。

本可选用双辊式破碎机二台破碎机氯化铵和尿素。

3、造粒设备

造粒设备是复混肥生产的关键设备,颗粒型工艺造粒主要有圆盘造粒机和转鼓造粒机二种。

圆盘造粒机设备投资少,成球率高,返料量小,但生产能力小,对原料适应性差。

转鼓造粒机生产能力大,成球均匀,对原料适应性强,且可直接采用蒸汽加热造粒,避免颗粒成品干燥过程中软化变形和相互粘结,拟采用耐热橡胶板,以解决内壁结疤。

本方案采用转鼓造粒机,选择直径1.8*6,共10台。

4、干燥设备

选用转筒式干燥机,该机操作弹性大,易于清理结疤和检修,操作简单可靠,对物料适应性强,选用直径2.2*12米,共10台。

5、冷却设备

冷却设备采用转筒式冷却机,选用直径1.5*14米,共10台。

6、计量装置

原料采用料仓下设的圆盘给料机计量装置,成品采用自动计量包装。

7、主要设备一览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4-1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配料混合系统HQJ750

10

32

混合料分配系统HF650

28

280

平台料仓喂料系统WL-3

86

860

有机肥挤压造粒机(改进型)FLY37

16

128

2048

圆颗粒抛光整型机(专利产品)KZ1200

65

1040

6

烘干机HG18×

200

72

360

7

冷却机LQ15×

140

48

240

8

滚筒筛分机GS12×

30

21.5

215

9

皮带输送机DT500

26

22

572

斗式提升机HL250

 

12

60

11

烘干引风除尘系统4—72No8C

35

175

成品包装料仓CL1.2

130

13

冷却引风除尘系统4—72No6C

14

电脑定量包装系统LCS-BZ

160

15

电气控制系统

小型装载机LZ-15

40

17

中型装载机LZ-35

18

拌合自动控制自动铲堆机(台湾进口天车)

42

420

19

辅助设备系统

120

维修设备系统

21

化验设备

小计

7820

设备安装及材料费

安装费

391

材料费

782

1173

第五章、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的供应

来源见下表。

名称及规格

年用量

来源

运输方式

主要原材料

万吨

磷酸二铵(N≥18%,P2O5≥46%)

1.6

安徽铜化

火车、汽车

磷酸一铵(N≥10%,P2O5≥42%)

四川什邡化工集团、安徽小磷铵厂、江苏泰兴磷肥厂

氯化钾(K2O≥60%)

3.2

青海或进口南京中化公司

尿素(N≥46%)农业级

安庆尿素厂

氯化铵(N≥24%)

2.4

合肥、淮南

粘结填充剂,着色剂

本省或外省

包装袋(50kg/袋)

万条

410

本地

汽车

燃煤

无烟煤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