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78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和技巧专题十三 内能Word下载.docx

【例4】:

(2017•北京)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例5】:

(2017•海南)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

命题角度3:

温度、内能、热量概念辨析

【例6】:

(2017•眉山)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考点三、比热容

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例7】:

(2017•自贡)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例8】:

(2017•株洲)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热量的相关计算

【例9】:

(2017秋•太和县校级月考)需要配制68kg、50℃的洗澡水,现在有足量的凉水、热水,凉水的温度为20℃,热水的温度80℃,求需要凉水和热水各多少千克?

(温馨提示:

凉水吸热与热水放热相等.)[c水=4.2×

103J/(kg・℃)].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10】:

(2018春.薛城期中)小明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方法是:

“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器材:

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以上二个)、、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1)在实验中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从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

“使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时间/min

60

20

45

6

食用油

68

(4)某同学在实验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该同学认为:

“加热相同的时间时,A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A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原因是.

(5)如果在A、B两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水,且它们的质量相同,如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请你根据所给信息判断A、B两种物质中哪个是水?

对点实战诊断达标

1.(2017•徐州)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

2.(2017•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3.(2017•广州)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4.(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5.(2017•曲靖)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一定相同

B.熔点越高的物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6.(2017•遵义)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7.(2017•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

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8.(2017•兰州)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9.(2017•宜昌)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10.(2017•上海)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11.(2018春.薛城期中)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安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金属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0.88×

103

0.46×

0.39×

0.13×

A.铝B.铁C.锌D.铅

12.(2017•成都)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4.2×

水银

0.14×

103

酒精

2.4×

沙石

0.92×

煤油

2.1×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

105J

13.(2017•广东)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

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14.(2017•南京)“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15.(2017•苏州)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16.(2017•沈阳)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

17.(2017•宿迁)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18.(2017•黔西南州)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的缘故.

19.(2017•德阳)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kg,初温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为1.26×

105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20.(2017•长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17•大庆)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

22.(2017秋•繁昌县月考)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

1,比热容之比为1:

2,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之比为 .

2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电加热器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加热时间/min

300

40

21

41

10

(1)本实验中,对电加热器的要求是规格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用  (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热的热量多.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更高,  的吸热能力更强.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

24.(2016秋•和林格尔县校级期末)一初温为20℃的铁块,温度升高到120℃,需要吸收5.98×

105J的热量.已知c铁=0.46×

103J/(kg•℃),c铅=0.13×

103J/(kg•℃)

(1)铁块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完全被100kg的铅吸收,铅的温度会升高多少?

综合拓展升华能力

25.(2017•牡丹江)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小明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

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水银的体积变大,密度也变大

C.水银的比热容小,升温快,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

D.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26.(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27.(2017•成都)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28.(2017•杭州)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29.(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30.(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

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31.(2016秋•邗江区期末)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请问:

(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与解析

例1.C.解析:

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例2.C.解析:

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

B、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则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有一个人吸烟,烟味会很快扩散到房间内的空气中,这是由于有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C正确;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例3.D.解析: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

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

例4.A.解析:

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例5.A.解析:

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

例6.A.解析:

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A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

故C错误;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故D错误

例7.C.解析:

A、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故C正确;

D、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错误.

例8.A.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

海岸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而夜晚,海岸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A正确.

例9.解析:

需要配制68kg、50℃的洗澡水,即凉水和热水的总质量为68kg,凉水和热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为50℃.设凉水的质量为m凉水,则热水的质量为m热水=68kg-m凉水,凉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则凉水升高的温度:

△t凉水=50℃-20℃=30℃;

热水的温度从80℃降低到50℃,则热水降低的温度:

△t热水=80℃-50℃=30℃;

由题可知Q吸=Q放,则cm凉水△t凉水=cm热水△t热水,即:

cm凉水×

30℃=c×

(68kg-m凉水)×

30℃,所以,m凉水=68kg-m凉水,解得:

m凉水=34kg;

则热水的质量:

m热水=68kg-m凉水=68kg-34kg=34kg.

答:

需要凉水和热水均为34千克.

例10.秒表;

(1)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高;

(2)水;

质量相同;

(3)水;

(4)错误;

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5)B.解析:

实验需要记录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

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2)在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

“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4)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该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5)由实验可知,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由图象可知,B是水.

1.D.解析:

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故D正确.

2.D.解析: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3.C.解析:

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

4.B.解析: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5.D.解析:

A、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温度相同时,质量不同,内能也不同,故A错误;

B、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因此内能减少可能是物体对外界做功,也可能放出了热量,故C错误;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故D正确.

6.A.解析:

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故A正确,BCD错误.

7.C.解析:

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A正确;

B、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

C、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加热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C错误;

D、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根据△t=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大,故D正确.

8.C.解析:

A、物体的运动速度属于机械能,由于内能和机械能是没有关系的,故A错误;

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末温低一些,故C正确;

D、据热传递的定义可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D错误;

9.A.解析:

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

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