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97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投入机制加快XX新农发展Word下载.docx

艾纳香提取的冰片是贵州省名优产品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和美国。

植物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稀有物种。

XX县有动植物2200多种,珍稀动物20多种。

因此从整体农业资源来看,我县农业从总体上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优势。

一、XX县2013年农业发展成就

2013年,我县农业增加值完成14.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99亿元,增长67.05%。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

其中,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46家,完成投资2.9亿元,实现总产值2.96亿元;

县水产养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累计实现2.39亿元,总销售利润累计实现3100万元,培育园区专业合作社2个。

二、XX县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XX财政支农工作按照“希望在山、前景在水、致富在路、关键在人”的目标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积极创新支农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理清思路,突出重点

理清支农工作思路,把握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做好财政支农工作的前提。

近年来,县财政在支农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力求对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并据此研究和制定财政扶持政策,有的放矢,有所作为。

首先,移民问题是XX县稳定与发展的敏感点和关键点。

龙滩水电站淹没XX县11个乡镇69个村的14266人,搬迁人口17611人,生产安置18749人。

在大搬迁中,我们针对“移民区”大多数处在红水河沿岸的少数民族贫困乡村的特点,让资源丰厚的乡镇接纳移民,引导有土安置。

采取“一户一业”方式,引导移民拓宽致富门路,利用龙滩水电站在XX形成的80平方公里水域,让“移民”变“渔民”。

目前已发展网箱养鱼1万多口,有600多户移民参与,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

其次,面对贫困,我们把精力用于谋发展。

要求有开放的产业发展视野,开明的产业发展政策,开放的产业发展活力,开拓的产业发展思维和开心的产业发展效果。

近年来,着力打造区域特色优势的“3211”富民工程,即新增3万亩蔬菜、2万亩水果和干果、1万亩茶叶、1万口网箱养鱼。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300元,达到2477元;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农民市场意识不断增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愿望强烈,不少地方农民开始自发地进行结构调整。

蔬菜瓜果业等主导产业雏形初现,如果加以正确引导,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就能够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加快发展,形成燎原之势。

第四,随着我县财政支农投入的加大,社会、民间资本也对投资农业这一广阔的领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资兴办农业实体,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例如火龙果加工品生产基地,纽荷尔脐橙加工品生产厂。

基于以上分析,近年来,县财政将支农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上,放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上。

重点支持蔬菜瓜果业等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明确财政资金投入方向

一是基础性投入。

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

二是引导性投入。

通过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社会和民间资金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示范性投入。

加大农业园区建设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四是公益性投入。

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等。

(三)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初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根据《农业法》有关规定,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我县财政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气象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四类支农支出全市年初预算数均逐年增长。

我县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经费新增部分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主要向农村倾斜”要求,正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向我县农村倾斜。

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已经形成,随着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XX县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方法后,县域财政支农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工作仍有很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我县财政收入困难

因为我县交通目前是制约经济发展主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自身建设和调控能力很差,等、靠、要意识依然浓厚。

同时由于县域税源少,经济欠发达,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保工资保吃饭是我县财政第一大事,乡、村两级更是为债务所困,自身运转已存在问题,支农投入无法落实。

县乡两级农业投入依赖上级。

(二)支农资金有效整合不够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为主,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有机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战,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普遍存在。

(三)县级财政资金配套跟不上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展开,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和政策越来越多,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县财政配套资金到位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进展、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

我县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扩大规模,提档提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考虑,不愿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五)农业保险业发展滞后

农业是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薄弱,尤其XX时常存在冰雹等强抵制灾害,对农产品损害力极大。

近年来虽然县财政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上加大了投入,但由于保险业基本上对农业没有涉足,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三、创新投入机制,XX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是统筹XX县城乡发展、推进县域突破,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良好机遇。

县财政局积极调整财政支农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做到财政惠农政策只增不减,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尽最大努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财政政策支持机制。

(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1、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逐年加大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对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在提高使用效率下功夫;

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收益项目的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业建设,逐步建立合理、稳定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

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即确保每一年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

增强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刚性,严格执行《农业法》“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都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收入的增长幅度”规定,并将此列入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

2、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原则

财政支农资金将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投入重点,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投入社会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要求财政支农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区分财政资金支出的性质和层次,减少生产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

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调控、引导机制

为改变过去财政先给钱,基层再干事的做法,扭转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采取先政策后奖补的办法,即县先制定出台以奖代补办法,各乡镇和项目单位根据政策规定和要求,先组织实施,凡符合政策规定的,经州、县组织验收后,均可享受县以奖代补资金扶持。

这样,一方面使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政策更加具有宏观调控性,资金分配更趋公平;

同时,也引导乡镇和项目单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4、积极开辟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新渠道

切实落实从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规定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切实落实耕地占用税收入主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

5、积极转变扶持方式

探索利用财政补助、贴息、担保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二)改革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形式、突出重点

1、突出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1)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立足扶持农业主导产业,通过资金整合,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未能获得省、州政策扶持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县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2)扩大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规模,积极扶持各类农村中小企业。

进一步完善担保资金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火龙果、脐橙和桐油等XX农业支柱产业,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每个产业链至少有1—2个综合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龙头企业群体。

(3)继续实施品牌奖补战略。

继续鼓励、扶持企业、基地积极申报农产品品牌,提高批量上市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商标注册率,力争申报3-5个省级农产品商标。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产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建设要支持的领域很多,在规划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

眼下最迫切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乡村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建立政府投入带动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的农村公益事业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支持编制村镇建设规划,采取以奖代补等有效手段,支持和引导农民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大力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城乡统筹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大力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加大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建设投入,继续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的资金投入。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支农能力和管理水平

1、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

积极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的事权,强化财政支出责任;

建立和完善县对乡镇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乡镇工资正常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

继续深化乡财县管改革,加快发展县乡财政经济。

2、改进财政支农工作方式

按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确定的方向,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财政支持“三农”工作新机制。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逐步实现“三农”资金统筹分配使用和统一管理;

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行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式”发放;

积极推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和管理方式,提高财政服务“三农”的能力和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3、推行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逐步推广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健全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