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37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Word下载.docx

16.需求: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17.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8.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9.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0.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21.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2.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2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4.预算线:

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25.价格-消费曲线:

当只有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

26.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27.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8.边际产量:

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

29.规模报酬变化: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3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连续等额增加时,等额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31.等产量曲线:

假定一个要素投入组合仅由两种要素组成,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获得相同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32.等成本线:

假定生产者只购买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在生产成本和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者的全部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3.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这样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34.停止营业点:

厂商需求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相切点。

35.收支相抵点:

厂商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切点。

36.总收益:

厂商按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量的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37.平均收益:

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

38.边际收益: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量。

39.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

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因而,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40.自然垄断:

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且一个企业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此即自然垄断。

41.一级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

42.生产集团:

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

43.垄断竞争厂商的D需求曲线:

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解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同方向)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越小,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反方向)

④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占的比重。

一种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越长,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有何关系?

请结合图形详细说明。

36页

解答:

1.图。

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反之,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销售收入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2.图。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销售收入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3.图。

商品的价格弹性为1时,提高价格和降低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1.简述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

1、图60页

2、关系

(1)当MU>0时,TU增加;

(2)当MU<0时,TU减少;

(3)当MU=0时,TU达极大值。

2.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63,64

基数效用论以MU递减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需求曲线。

1.需求价格:

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越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相应地,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

所以,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λ说明,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MU是递减的,为了保证MU/P恒等于λ,商品的需求价格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4.需求曲线。

图。

需求曲线Qd=f(P),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它表示:

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

3.试用图形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74

1.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

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到一起得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均衡点。

均衡图。

图3-11.74.

只有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的均衡点。

3.均衡条件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为消费者均衡点,在该点预算线的斜率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MRS12=P1/P2。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效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也可以这样理解:

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交换的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4.用图形分析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81

(1)图形:

图3-15

(2)补偿预算线的的含义和作用。

(3)指出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需求曲线的特征。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其共同作用下,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方倾斜的。

5.用图形分析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84

图3-17

(2)补偿预算线的含义和作用。

(4)需求曲线的特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1、简述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11

1.图

2.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2)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2、述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种产量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图

二、关系

1.同特征。

先上升后下降。

106

2.具体关系109

(1)MP与TP。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MP>

0,TP↑

MP=0,TP最大

MP<

0,TP↓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

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

由MPL=dTPL(L,K)/dL可知,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

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再下降,相应的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先是递增的,在拐点后递减,即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和总产量曲线的拐点相互对应。

(2)MP与AP

当MP>

AP,AP↑

当MP<

AP,AP↓

当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3)TP与AP

由APL=TPL(L,K)/L可以推知,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

因而,当APL曲线达最大值点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

3、描述在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并说明厂商应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109页

一、图

二、三个阶段

1.第Ⅰ阶段:

AP总是上升的;

MP线上升,然后达到最大,再下降;

TP总是上升的。

说明可变生产要素投入过少。

2.第Ⅱ阶段:

AP开始下降;

MP一直在下降,直至降到0;

TP仍然上升。

3.第Ⅲ阶段:

AP、TP、MP均在下降,而且MP为负。

这个阶段可变生产要素投入过多。

三、第Ⅱ阶段为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第Ⅰ区域和Ⅲ区域都不是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范围,第Ⅱ阶段为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因为,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者可以得到由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1.简要分析当MC下降时,要素(如劳动)投入是否在合理的区域内?

一、不在。

二、原因

1.MC和MP存在对应关系,

,当MPL下降时,MC上升。

2.短期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域是第Ⅱ阶段。

在第Ⅱ阶段,MP下降。

3.当MC下降时,MP上升,要素投入不在合理的区域内。

2.简述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用图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139

二、用公式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138

TC(Q)=TVC(Q)+TFC

TVC(Q)=wL(Q)

三、用文字表示二者的对应关系。

135

3.叙述SA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的变动趋势及相互关系。

一、变动趋势:

都呈U形,先下降后上升。

133

二、关系:

1、SMC和SAC曲线的关系

2、SMC曲线和AVC曲线的关系

3、SAC与AVC曲线的关系。

1.简要分析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155、157

一、均衡条件

MR=SMC是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厂商应根据MR=SMC的原则来确定最优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

二、原因

1.当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

SMC,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大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厂商增加产量,可以使利润增加。

2.当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有MR<

SMC,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小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厂商增加产量,即可以使利润减少。

3.不管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都是在寻找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而这个产量就是使得MR=SMC的均衡产量,它是厂商的利润达到最大。

三、正确理解

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的最优产量,它也被称为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产量。

因为,当厂商实现MR=MC时,并不意味着厂商一定能获得利润。

实现MR=MC的均衡时,能保证厂商处于由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收益所决定的最好情况中。

即:

如果在MR=MC时,厂商是获得利润的,则厂商所获得的利润一定是最大的利润;

如果在MR=MC时,厂商是亏损的,则厂商所遭受的一定是相对最小亏损。

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的价格为什么难以保持在大于最小的LAC水平上?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价格难以保持在价格大于LAC水平上,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15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的流动,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

正是行业之间生产要素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是的利润为零。

二、完全竞争厂商追求最大的利润。

163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

厂商追求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也总是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

生产要素在行业之间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零,即价格等于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

3.简析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特征及关系。

一、图155

二、特征。

152--155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一条水平线,即d需求曲线。

152水平形状的d需求曲线表示: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而且,总是能够根据既定的市场价格销售他愿意销售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由于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必然有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即MR=AR=P。

所以,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都是一条水平线。

三、关系154

完全竞争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线重叠,它们用同一水平线d表示。

4.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62-164

一、均衡过程。

厂商调整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二、均衡图。

均衡点出现在LAC曲线最低点。

三、均衡条件。

MR=LMC=SMC=LAC=SAC

四、均衡情况。

=0

五、效率情况。

效率最高,因为:

P=最低的LAC,P=LMC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176

一、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

三、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这样,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即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因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简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93

一、假定

1.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

2.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3.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二、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在第一轮,A厂商先进入,将产量定为市场容量的1/2,将价格定为市场最高价格的1/2。

B厂商根据A厂商的产量,确定自己能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

在每一轮中,每个厂商都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的产量,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润。

在这样轮复一轮的过程中,A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地减少,B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地增加,最后,达到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相等的均衡状态为止。

三、结论

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

,行业的总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

四、推论

若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

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200

二、价格刚性就是价格不变。

三、解释

1.斯威齐模型假设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降价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2.弯折的需求曲线

根据假设条件,得到该寡头厂商弯折的需求曲线dBD。

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3.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得到与弯折的需求曲线相对应的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4.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可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

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

只要边际成本SMC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譬如,在图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间断部分FG,当SMC1曲线上升为SMC2曲线的位置时,寡头厂商仍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保持在P和Q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