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504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doc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审计的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一直到竣工决算的整个实施过程的审计,贯穿项目决策、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决(结)算全寿命周期。

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己被审计机关纳入跟踪审计的范畴,本文就如何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谈谈几点愚见。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涉及面广,施工过程极其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无外乎制度因素、人的因素、机械工具因素、材料因素及现场管理因素。

而对工程质量的监督重在于对质量影响因素的监督检查及整改落实,下面就对几大关键因素的监督检查及整改落实分别予以阐述。

一、制度因素的审查

1、审核参建单位是否建立建全了科学的、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并明确相关的质量考核及惩奖办法,使所有参建人员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

2、审核参建单位是否制定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组织了详细认真的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

二、人的因素的审查

  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工程建设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共同作用,施工人员技术素质,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施工的质量。

因此,加强对参建人员的检查是审查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1、检查所有参建人员尤其是重要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是否持证上岗;

2、检查人员配备情况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及进度管理的需要;对审计而言,关键是检查人员到位是否与投标承诺及计划相匹配;

3、检查所有的参建人员是否参与了岗前教育与培训。

审计人员可通过现场抽查某员,要求相关单位提供该员的岗前教育与培训资料。

4、检查参建人员是否参与了岗前技术交底,并审查技术交底资料是否真实,有效。

三、机械工具因素的审查

 工程机械工具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因此,对工程机械工具的控制也是工程质量审计的重要一环。

审计人员可通过审查相关单位的工程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报验资料及台帐,了解工程机械工具的技术性能、工作质量及可靠性是否满足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相关的检验测量仪器、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布料机械及架桥设备是否有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标定资料,进场设备数量是否与投标承诺及计划相匹配。

四、材料因素的审查

 材料是指投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实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可从采购、验收、存放、使用四方面着手。

1、采购。

审查材料供应商资质证书,许可证及技术力量,需要公开招标的是否进行了公开招标。

进场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是否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2、验收。

检查进场材料是否严格按照规范所要求的抽检频率进行抽检,包括施工单位的自检及监理单位的平行抽检;材料的进场报验资料是否真实准确;需要复试检测的材料必须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3、存放。

检查相关单位材料是否分类存放,相关的质保措施是否到位,尤其是钢筋的防锈、水泥的防水防潮等措施是否周全;严禁易污染、易反应的材料混放,造成材性蜕变。

4、使用。

一是检查现场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尤其是隐蔽工程的基础垫层厚度、隐蔽结构物及附属结构物的结构尺寸、混凝土工程的水泥含量、钢筋工程的规格、数量、搭接及绑扎、焊接等是否与设计及规范相符;路面工程的结构层厚度、宽度、水泥(沥青)含量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二是检查施工现场是否使用未经检测或变质的不合格材料。

如结构物的基础垫层碎石、台背回填及基坑回填的透水性材料,以及清淤回填材料、路基填筑材料等的相关指标是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尤其是材料的粒径、规格、级配、含泥量、强度指标等。

考虑到审计工作的局限性,无法通过精密仪器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因此,审计人员可先通过目测初步确定材料的规格、粒径、含泥量指标是否超标,进而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抽样试验检测,得到准确的数据,必要时,可通过全过程跟踪该材料的检测试验或通过抽查相关单位的检测资料予以确认。

五、现场质量的抽查

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的抽检,是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应加强现场巡视,对工程质量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跟踪抽检。

现场质量抽检主要包括工序交接的抽检、隐蔽工程覆盖前的验收抽检、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下一工程项目施工前的验收抽检、己完工程成品保护的检查等工作。

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或部位,审计人员应亲自参与检查验收,具体检查方法有如下两种:

1、目测法。

一是观察施工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如路基分层填筑厚度及材料粒径是否超出规范允许的要求等;二是观察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钢筋的搭接方式、基坑开挖方式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三是观察成品或半成品外观是否存在质量缺陷,色泽是否异常。

如混凝土工程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而集料的选用决定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光滑程度,水泥含量或养生决定了混凝土构件表面色泽是否异常等;四是观察使用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如碎石的含泥量、级配,混凝土的和易程度等。

2、实测法。

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断质量是否合格。

如用直尺检查结构物尺寸,垫层厚度及钢筋布筋间距或搭接长度等。

六、督促落实整改。

如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与核实,做到"心中有数"后,即可确定和调整有针对性的监督措施,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及执行自身质量管理工作,但应注意督促方式方法。

1、审计意见应有理有据,符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抓住关键与实质问题。

如对工程质量及安全有重大隐患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而对因工人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的质量瘕疵,且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微小的问题,可督促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与指导,提高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以便提高施工的质量。

2、督促应体现诚意。

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利害关系也是一致的,因此,在严格监督时,也应体现审计的诚意,即"严格"是为了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

一旦不注意工作的方法与态度,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施工管理人员将难以接受,会采取对抗或消极抵制的态度,影响审计成效。

3、审计人员应在监督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业务水平。

在监督整改的同时,应通过学习素质高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和吸取不同水平施工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业务水平。

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新设备等在不断出现,只有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水平,才能做好"督促工作"。

附:

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常见工程质量问题汇总

1、台背回填、基坑回填材料的规格、粒径、级配、含泥量、强度、压实度等与设计和规范要求不符;同时,回填及压实工艺与设计及规范要求不符,如未分层填筑并采用小型机具夯实;

2、清淤回填未清到设计要求的硬底层,回填材料规格、粒径、级配、含泥量、强度等与设计和规范要求不符,且未分层填筑并压实;

3、路基分层填筑厚度超过规范允许的厚度要求;同一水平层路基采用不同材料混合填筑;

4、路基填筑材料的材质与设计及规范要求不符,填料的粒径、含水量等不符合规范要求;

5、路基填筑宽度未满足设计宽度要求;路基填筑压实度、弯沉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6、路基清表未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厚度或宽度,清表后未压实;

7、半填半挖路段及纵向填挖结合段未设置台阶,或台阶规格与规范要求不符;

8、挖方路段边坡存在超挖或欠挖现象;

9、各附属结构物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砌体结构砂浆不饱满,沉降缝或伸缩缝设置不规范,存在搭叠现象;砂浆用砂存在偏粗或偏细、采用强酸或强碱性砂粒(如海砂)、水泥含量偏少,养生未及时跟上等;

10、排水盲沟透水性材料未按规范要求布设或材料规格与规范要求不符,尤其是防水土工布搭接不够规范;

11、排水设施纵坡不够顺直,排水不畅甚至存在积水现象;管道工程中轴线偏位、管底纵坡、基座宽度、相邻管内底错口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2、隐蔽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基础垫层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垫层材料规格与设计不符;

13、软基处理中,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及各种管桩、砂桩、碎石桩等打设密度不够,桩径、桩长与设计不符;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外露伸入砂垫层长度不够,砂垫层材料规格与规范不符,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抛石挤淤施工所用片石的厚度、直径及强度与规范要求不符,且填塞垫平及碾压不够密实;土工合成材料未回折覆裹,或回折长度不够;

14、喷浆防护中喷浆厚度未达到设计厚度要求,且养护不及时;

15、低温条件下进行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施工;

16、抗滑桩施工工艺与设计不符,施工顺序颠倒;

17、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时,锚杆进入稳定层长度和间距及钢筋的直径、锚杆长度与设计要求不符;且钢筋和锚杆不能外露,混凝土是否存在开裂脱落等现象;

19、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加工,钢筋根数、直径、间距、长度、连接方式、搭接长度与设计及规范不符;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现象不得超过规范允许(既蜂窝深度不得超过5mm,蜂窝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收缩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深度不得超过20mm,裂缝长度不得超过1/2桩宽);

20、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所用水泥及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21、制作钢管桩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22、钢筋及钢管桩的堆放应有防锈措施,水泥的堆放应有防潮措施;

23、钻孔灌注桩吊入钢筋笼之后应检查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审计人员可通过抽查相关单位的检测资料而获得结果;

24、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加工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包括钢筋配筋、直径、绑扎、搭接、间距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无锈蚀;声测管是否按设计要求布设,布设长度是否与设计相符;声测管是否存在变形、弯折等;

25、通过抽查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主筋长度及灌注完成后外露钢筋长度,检测钢筋笼是否有上浮现象,同时钻孔灌注桩完成后,应抽查相关单位的检测资料,是否有断桩、短桩、露筋等问题,桩基承载力也应在检测范围之内;

26、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试块检测频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7、承台施工中,冷却水管是否按设计要求布设,承台混凝土养生是否及时,表面是否有裂缝,承台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8、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抽查混凝土的和易程度及浇筑方式,避免出现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尤其是高空浇筑时;

29、抽查拌和混凝土所用的各项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尽量不能使用海砂,非要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得使用海水或污水拌制;各项粗、细集料的级配、强度、规格及杂质含量指标是否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了抽检,是否符合要求;

30、混凝土拌和前,混凝土拌和设备进否进行了报验和标定工作;

31、模板工程应检查模板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应检查模板板面是否平整,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美观;模板脱模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尤其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

32、梁板浇筑时,可通过检查顶板和底板厚度,以确定充气胶囊是否在浇筑过程中上浮;

33、混凝土浇筑前,相应的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进行了报检,并有相应的检测记录;

34、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厚度要求,振捣是否密实,振捣间歇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5、高温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应采取降温、防晒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温度在32℃以下;

35、砌体结构的沉降缝、伸缩缝、泄水孔及防水层是否设置规范,基础是否进行了检查和处理,所用片石等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直径、厚度、强度等;

36砌体结构的坚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是否饱满;养护是否及时;

37、桥梁附属结构及预埋构件的位置是否准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座中心与主梁中心是否重合,支座规格及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是否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及相关的检测资料;

38、伸缩缝缝宽、与桥面高差及纵横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9、桥面泄水管的布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0、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厚度要求,钢筋网的布设是否与设计相符;

41、涵洞基础及洞身沉降缝是否设置规范,填缝紧密,缝宽及填缝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2、圆管涵接口应平直,不能出现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相邻管节面错口应符合规范要求;流水纵坡与设计相符;圆管涵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43、涵洞基础垫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垫层材料是否与规范相符;涵底铺砌是否紧密平整,流水是否畅通;

44、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是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

45、水泥混凝土路面相邻板块间连接是否平顺,与周围其它构造物间的连接是否平顺;养生是否及时到位;

4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宽度、厚度、平整度、强度、横坡、构造深度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7、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下承层应密实、干燥、清洁无浮土,拌和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均匀,无花白,无粗细集料离析和结团成块等现象;

48、水泥(沥青)混凝土拌和材料是否与设计规范相符,包括碎石粒径、级配、强度、杂质含量、针片状指标、粘附性能等;

49、通过现场观察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否存粗细集料离析、松散及裂缝等现象;

50、通过实测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及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直尺实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是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51、检查中央分隔带渗沟软式透水管及透水性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中分带透水土工布的布设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2、检查水泥混凝土路肩压顶的厚度及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路肩培土的渗沟布设情况及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3、检查路缘石安砌的牢固性及线形是否平顺,缝宽是否饱满;

54、检查横向排水管的规格和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布设间距是符合设计要求;

55、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松散、油包、波浪、泛油等现象的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的0.2%,且应无明显轮迹现象;

5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碾压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及碾压温度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5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养生期一般为7天,且养生期间应禁止机动车在上面通行;

58、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厚度、宽度、表面密实度及材料的规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9、隧道防水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与设计和规范要求相符;

60、隧道开挖宽度和净空高度是否与设计相符;

61、隧道仰拱厚度与衬砌厚度是否与设计相符,是否存在裂缝现象;

62、隧道开挖是否存在欠挖现象,是否有浮石;

63、喷射混凝土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不能有空洞、裂缝及钢筋网外露等现象,喷层内不能存在杂物;

64、锚杆的长度、埋入深度、材质、规格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

65、钢筋网的布设是否与设计相符,钢筋的用量、规格、搭接是否与设计及规范相符;

66、仰拱超挖部分不能用虚土、虚渣回填;

67、钢支撑布设的间距、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接头是否牢靠;

68、超关钢管的规格、质量、密度及埋入深度是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